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lncRNAs 调控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影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淑文
王江峰
+1 位作者
白明
牛小伟
《心脏杂志》
2025年第1期73-78,93,共7页
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角色。近年研究表明,lncRNAs能够调节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线粒体分裂和融合、自噬及能量代谢等生物学过程。本文综述了lncRNAs通过调控线粒体结构与功...
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角色。近年研究表明,lncRNAs能够调节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线粒体分裂和融合、自噬及能量代谢等生物学过程。本文综述了lncRNAs通过调控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影响MI/R损伤的研究进展,并总结lncRNAs作为干预靶点的应用研究,以期为改善MI/R损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s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原文传递
年龄校正D-二聚体联合HDL-C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4
2
作者
林碧玉
牛小伟
+3 位作者
何涛涛
杨振荣
姚亚丽
张钲
《心脏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确定年龄校正D-二聚体(DDage)联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LAT)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心房颤动患者290例。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LAT(n=...
目的确定年龄校正D-二聚体(DDage)联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LAT)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心房颤动患者290例。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LAT(n=23)组和无LAT组(n=267)。记录患者入院时D-二聚体、血脂水平,根据年龄计算DDage。比较两组间DDage及HDL-C水平的差异。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LAT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DDage联合HDL-C对LAT的诊断价值。结果无LAT组DDage阳性患者为37例(14%),LAT组中为15例(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T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无LAT组患者(0.99±0.26vs.1.15±0.3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age(OR=9.541,95%CI:3.413-26.667,P<0.01)、HDL-C(OR=0.067,95%CI:0.007-0.636,P<0.05)、CHA_(2)DS_(2)-VASc≥2(OR=3.043,95%CI:1.019-9.090,P<0.05)、LVEF(OR=0.932,95%CI:0.880-0.987,P<0.05)是存在LAT的独立危险因素。DDage联合HDL-C的曲线下面积(AUC=0.842)均高于DDage(AUC=0.757)、HDLC(AUC=0.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age联合HDL-C能够预测LAT的形成,在临床中可用于识别发生LAT的高危心房颤动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D-二聚体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左心房血栓
原文传递
题名
lncRNAs 调控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影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淑文
王江峰
白明
牛小伟
机构
兰州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吉林
大学
中日联谊医院骨科
兰州大学
第一医院心脏中心
兰州大学
甘肃省
心血管
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甘肃省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
出处
《心脏杂志》
2025年第1期73-78,9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00277,82060807)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1JR1RA100)
+4 种基金
甘肃卫生行业科研计划(GSWSKY2020-64)
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ZD-7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内基金项目(ldyyyn2021-115)
甘肃省教育厅青年博士基金项目(2022QB-011)
甘肃省军民融合发展专项(2060303)。
文摘
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角色。近年研究表明,lncRNAs能够调节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线粒体分裂和融合、自噬及能量代谢等生物学过程。本文综述了lncRNAs通过调控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影响MI/R损伤的研究进展,并总结lncRNAs作为干预靶点的应用研究,以期为改善MI/R损伤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s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Keywords
long non-coding RNAs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tochondria
分类号
R730.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年龄校正D-二聚体联合HDL-C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4
2
作者
林碧玉
牛小伟
何涛涛
杨振荣
姚亚丽
张钲
机构
兰州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兰州大学
第一医院心脏中心
兰州大学
甘肃省
心血管
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甘肃省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
出处
《心脏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8-2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82000277,82060807)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1JR1RA100)
+3 种基金
甘肃卫生行业科研计划资助(GSWSKY2020-6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lzujbky-2021-kb34)
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20-2D-T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内基金项目资助(ldyyyn2019-46)。
文摘
目的确定年龄校正D-二聚体(DDage)联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LAT)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心房颤动患者290例。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LAT(n=23)组和无LAT组(n=267)。记录患者入院时D-二聚体、血脂水平,根据年龄计算DDage。比较两组间DDage及HDL-C水平的差异。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LAT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DDage联合HDL-C对LAT的诊断价值。结果无LAT组DDage阳性患者为37例(14%),LAT组中为15例(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T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无LAT组患者(0.99±0.26vs.1.15±0.3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age(OR=9.541,95%CI:3.413-26.667,P<0.01)、HDL-C(OR=0.067,95%CI:0.007-0.636,P<0.05)、CHA_(2)DS_(2)-VASc≥2(OR=3.043,95%CI:1.019-9.090,P<0.05)、LVEF(OR=0.932,95%CI:0.880-0.987,P<0.05)是存在LAT的独立危险因素。DDage联合HDL-C的曲线下面积(AUC=0.842)均高于DDage(AUC=0.757)、HDLC(AUC=0.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age联合HDL-C能够预测LAT的形成,在临床中可用于识别发生LAT的高危心房颤动患者。
关键词
心房颤动
D-二聚体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左心房血栓
Keywords
atrial fibrillation
D-dimer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ft atrial thrombosis
分类号
R541.7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lncRNAs 调控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影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胡淑文
王江峰
白明
牛小伟
《心脏杂志》
2025
1
原文传递
2
年龄校正D-二聚体联合HDL-C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林碧玉
牛小伟
何涛涛
杨振荣
姚亚丽
张钲
《心脏杂志》
CAS
2022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