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sual MINTEQ软件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靳强 高鹏元 +1 位作者 陈宗元 郭治军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12期186-192,共7页
介绍了水文地球化学软件Visual MINTEQ的基本功能和特点,并结合大学化学课程中化学平衡章节的教学内容,举例说明了该软件在缓冲溶液pH计算、酸碱滴定过程模拟、配合物分布曲线绘制以及沉淀溶解平衡预测等应用实例中的使用方法。Visual M... 介绍了水文地球化学软件Visual MINTEQ的基本功能和特点,并结合大学化学课程中化学平衡章节的教学内容,举例说明了该软件在缓冲溶液pH计算、酸碱滴定过程模拟、配合物分布曲线绘制以及沉淀溶解平衡预测等应用实例中的使用方法。Visual MINTEQ程序在大学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还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为其创新实践能力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教学 Visual MINTEQ软件 高效课堂
下载PDF
COMSOL Multiphysics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宗元 祖甘霖 +3 位作者 牛智伟 靳强 郭治军 吴王锁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5期308-314,共7页
将计算仿真融入大学化学专业课程的讲授是帮助学生具体化抽象概念、提升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本文介绍了多场物理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并结合大学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总结说明了该软件在相平衡、化学平衡以... 将计算仿真融入大学化学专业课程的讲授是帮助学生具体化抽象概念、提升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本文介绍了多场物理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并结合大学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总结说明了该软件在相平衡、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动力学等章节中的应用实例。由学生反馈可知,计算模拟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可视化的演示,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教学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高效课堂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核化工专业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靳强 牛智伟 +3 位作者 王寅 严则义 陈宗元 郭治军 《化工高等教育》 2023年第1期39-43,109,共6页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兰州大学核化工专业实验课程团队立足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课程团队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大量优秀的思政案例通过多种形式...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兰州大学核化工专业实验课程团队立足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课程团队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大量优秀的思政案例通过多种形式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爱国精神,实现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促进了核专业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化工专业实验 课程思政 协同育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低能电子穿越绝缘体微孔膜动力学过程研究
4
作者 周鹏 万城亮 +6 位作者 袁华 程紫东 李鹏飞 张浩文 崔莹 张红强 陈熙萌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55,共8页
采用二维位置灵敏的微通道板探测器对能量为1500 eV的低能电子束穿过孔径为400 nm、未经照射过的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微孔膜后的全角分布以及时间演化进行了测量,同时采用自制的积分式能谱测量装置测量了穿透电子的能量分布。... 采用二维位置灵敏的微通道板探测器对能量为1500 eV的低能电子束穿过孔径为400 nm、未经照射过的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微孔膜后的全角分布以及时间演化进行了测量,同时采用自制的积分式能谱测量装置测量了穿透电子的能量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充电阶段,当入射电子束束流较弱时,透射电子强度随充电时间逐渐上升;充电过程中,透射电子的角分布宽度由小变大,但是角分布中心基本不随膜的倾角移动。对出射电子达到平衡态时的电子能谱的测量表明,穿透电子的能量保持着入射时的能量。对于理解电子在绝缘体微孔中的传输给出了新的实验证据,给出了可能形成“导向效应”的微孔内部电场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电子 导向效应 沉积电荷 微纳结构 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荧光素的荧光聚硫酸酯的制备及表征
5
作者 李福崇 刘伟 +4 位作者 曹伟 李旭 郭军红 崔锦峰 杨保平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87,共5页
采用双酚A(BA)、双酚A硫酰氟和荧光素进行高温溶液缩聚反应,制备了荧光聚硫酸酯(PSE-FL),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及荧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PSE-FL的数均分子量为33413 g/mol,重均分子量为55043 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64,为典型... 采用双酚A(BA)、双酚A硫酰氟和荧光素进行高温溶液缩聚反应,制备了荧光聚硫酸酯(PSE-FL),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及荧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PSE-FL的数均分子量为33413 g/mol,重均分子量为55043 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64,为典型的无定形聚合物,分解温度约为319℃,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128℃。固体紫外吸收测试结果表明,PSE-FL在502 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荧光发射光谱表明PSE-FL在554 nm处显示出荧光发射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硫酸酯 硫氟交换反应 荧光素 点击化学 荧光聚硫酸酯 荧光特性
下载PDF
CYP3A基因家族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贾祺 丁青松 +2 位作者 邵康梅 党建中 张凡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74-1881,共8页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家族的主要成员CYP3A是人体中重要的药物代谢酶之一。CYP3A包括4种基因亚型(CYP3A4、CYP3A5、CYP3A7和CYP3A43),参与人体60%的药物代谢过程。其不仅在正常组织中广泛分布,还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显著高表...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家族的主要成员CYP3A是人体中重要的药物代谢酶之一。CYP3A包括4种基因亚型(CYP3A4、CYP3A5、CYP3A7和CYP3A43),参与人体60%的药物代谢过程。其不仅在正常组织中广泛分布,还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显著高表达。近年来,CYP3A因参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至胃癌的过程、胃癌化学治疗药物的差异性代谢及耐药等而备受关注,靶向CYP3A基因介导的酶前药物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成为胃癌诊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细胞色素P4503A 细胞色素P4503A4 胃癌 肿瘤 药物代谢酶
下载PDF
低能电子在玻璃管中的稳定传输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鹏飞 袁华 +13 位作者 程紫东 钱立冰 刘中林 靳博 哈帅 万城亮 崔莹 马越 杨治虎 路迪 Reinhold Schuch 黎明 张红强 陈熙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117,共11页
分别对裸的直玻璃管和外壁与出入口两端面涂导电银胶的直玻璃管进行了低能电子穿透实验.穿透电子的倾角分布显示,穿透电子强度随倾角增大而减少,并且穿透倾角不会超过玻璃管的几何张角.还测量了玻璃管在倾角为-0.2°时的充电过程.... 分别对裸的直玻璃管和外壁与出入口两端面涂导电银胶的直玻璃管进行了低能电子穿透实验.穿透电子的倾角分布显示,穿透电子强度随倾角增大而减少,并且穿透倾角不会超过玻璃管的几何张角.还测量了玻璃管在倾角为-0.2°时的充电过程.对于裸玻璃管,在充电过程中,穿透率和角分布有显著的振荡现象.整体来看,穿透率随时间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在某个平均值附近振荡;角分布随穿透率变化同步变化,先向正角度移动再向负角度移动,最后在玻璃管的倾角附近振荡.对于涂导电胶的玻璃管,在充电过程中,穿透率和角分布稳定变化.穿透率随时间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平稳,角分布随时间先向负角度移动再向正角度移动,最后在玻璃管倾角附近稳定.通过模拟电子与SiO;材料的碰撞过程,提出了电子在裸玻璃管和涂导电胶玻璃管中的充电过程的物理图像.该物理图像能很好地解释电子在裸玻璃管和涂导电胶的玻璃管中充电过程的实验结果.最后,依据实验结果和物理图像给出了低能电子在玻璃毛细管中稳定输运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导向 二次电子 电荷沉积 玻璃毛细管
下载PDF
低能电子穿越玻璃直管时倾角依赖的输运动力学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鹏飞 袁华 +14 位作者 程紫东 钱立冰 刘中林 靳博 哈帅 张浩文 万城亮 崔莹 马越 杨治虎 路迪 Reinhold Schuch 黎明 张红强 陈熙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6-113,共8页
采用900 e V能量的电子对直玻璃管进行了穿透实验,测量了玻璃管在倾角为–0.15°,–0.4°和–1.15°时充电过程角分布的时间演化,以及平衡态下出射电子能谱.发现穿透率随时间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趋于平稳,下降的时间随倾角的... 采用900 e V能量的电子对直玻璃管进行了穿透实验,测量了玻璃管在倾角为–0.15°,–0.4°和–1.15°时充电过程角分布的时间演化,以及平衡态下出射电子能谱.发现穿透率随时间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趋于平稳,下降的时间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倾角为–0.4°和–1.15°时,电子穿透率下降到最低点时几乎看不到穿透电子(穿透率小于3‰),这种穿透率最低点状态保持时间随倾角增大而增大.穿透电子的角分布中心随着时间变化.在平稳状态时,发现穿透电子的能量损失随倾角增大而增大.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电子经过管壁不同次数反射后的能谱,与测量能谱进行对比,发现–0.15°,–0.4°和–1.15°倾角下,穿透电子分别经历了管壁的一次、两次和三次与表面的反射过程.基于此,本文对电子穿越玻璃管的充电过程动力学给出了物理解释.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在小倾角下玻璃管内能形成宏观负电荷累积,排斥后续电子形成反射,增加电子出射概率,这对应用绝缘体微结构,例如玻璃锥管产生稳定的电子微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 能量损失 充电过程 玻璃毛细管
下载PDF
方位成像测井数据动态色度标定窗口边缘台阶的处理方法
9
作者 田恒 刘军涛 +3 位作者 刘志毅 刘英明 王才志 魏阿勃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4期426-432,共7页
动态色度标定是一种用于方位成像测井数据局部化色度标定的方法,处理后的图像局部特征将会更加明显,有利于方位图像的局部变化特征的精细识别。然而传统的动态色度标定方法在处理时,窗口边界会产生明显的台阶,影响地质信息的精确解释。... 动态色度标定是一种用于方位成像测井数据局部化色度标定的方法,处理后的图像局部特征将会更加明显,有利于方位图像的局部变化特征的精细识别。然而传统的动态色度标定方法在处理时,窗口边界会产生明显的台阶,影响地质信息的精确解释。为此,基于动态色度标定在窗口边缘产生台阶的机理提出了2种动态色度标定的改进新方法:渐变过渡法、限制步长法。第1种方法对窗口重叠部分的色度乘以不同权值消除台阶现象,第2种方法通过调整滑动窗口步长抑制台阶现象。处理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有效地消除了这种台阶现象,提高了方位成像测井数据的解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色度标定 方位成像测井 台阶现象 渐变过渡法 限制步长法
下载PDF
同位旋标量对力对^(42)Ca中自旋-同位旋跃迁的影响
10
作者 郭亮 牛一斐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5-181,共7页
本文利用相对论准粒子无规相位近似(Quasiparticle Random Phase Approximation,QRPA)模型研究了高斯型同位旋标量对力对原子核^(42)Ca中β−方向的伽莫夫-泰勒(Gamow-Teller,GT)和自旋-偶极(Spin-dipole,SD)跃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位... 本文利用相对论准粒子无规相位近似(Quasiparticle Random Phase Approximation,QRPA)模型研究了高斯型同位旋标量对力对原子核^(42)Ca中β−方向的伽莫夫-泰勒(Gamow-Teller,GT)和自旋-偶极(Spin-dipole,SD)跃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位旋标量对力对于恢复SU(4)对称性从而重现实验上42Ca的低能量超级GT态至关重要。同位旋标量对力会使自旋反转的跃迁组分混合进入低能量GT态,从而增强低能量GT态的集体性,极大地增加其跃迁强度。同时,由于同位旋标量对力具有吸引性质,会减小低能量GT态的激发能。对于SD跃迁,同位旋标量对力对其激发能和跃迁强度的影响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变密度泛函理论 准粒子无规相位近似 同位旋标量对力 自旋-同位旋激发
原文传递
PHREEQC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建刚 乔雪玲 《高师理科学刊》 2021年第10期101-107,共7页
分析化学是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将科研软件PHREEQC融入到相关教学环节中进行了实践探索,并以HF,H_(2)CO_(3),H_(3)PO_(4)为例,证实PHREEQC在绘制分布分数图时的便捷性,... 分析化学是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将科研软件PHREEQC融入到相关教学环节中进行了实践探索,并以HF,H_(2)CO_(3),H_(3)PO_(4)为例,证实PHREEQC在绘制分布分数图时的便捷性,实现了本科教学与科研的衔接,实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PHREEQC 分布分数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玻璃毛细管的大气环境MeV质子微束的产生与测量
12
作者 万城亮 潘俞舟 +16 位作者 朱丽萍 李鹏飞 张浩文 赵卓彦 袁华 樊栩宏 孙文胜 杜战辉 陈乾 崔莹 廖天发 魏晓慧 王天琦 陈熙萌 李公平 Reinhold Schuch 张红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2024年第10期143-152,共10页
本文采用玻璃毛细管产生了大气环境中工作的2.5 MeV质子外束微束,并对束斑直径及能量分布随玻璃毛细管与束流方向之间角度(倾角)变化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玻璃毛细管轴向与束流方向一致时(倾角为0°),产生的微束中存在保持初始... 本文采用玻璃毛细管产生了大气环境中工作的2.5 MeV质子外束微束,并对束斑直径及能量分布随玻璃毛细管与束流方向之间角度(倾角)变化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玻璃毛细管轴向与束流方向一致时(倾角为0°),产生的微束中存在保持初始入射能量的直接穿透部分以及散射部分,其中直接穿透的质子占比最大,束斑直径也最大.随着玻璃毛细管倾角的增大,当其大于几何张角时,束斑直径变小,产生的微束全部为能量减小的散射部分,直接穿透质子消失.我们对质子在玻璃毛细管内传输时的内壁散射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及离子轨迹分析,发现大角度的散射部分决定了形成的外束微束斑外围轮廓,而束斑中心区域由不与毛细管内壁产生任何作用的直接穿透离子构成,其大小由玻璃毛细管出口直径以及几何容许张角决定.采用玻璃毛细管产生的外束微束具有产生简单廉价,微束区域定位简单的特点,有望在辐射生物学、医学、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外束微束 MeV质子 锥形玻璃毛细管
下载PDF
结构因子对钙钛矿结构和热力学稳定性的预测
13
作者 王梦辉 胡华帅 +2 位作者 林世建 杨盼 杨冬燕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146-3154,共9页
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电催化、超导、光电转换、高放射性核废物固化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被誉为“万能材料”.钙钛矿材料的稳定性对其服役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对钙钛矿材料的结构与稳定性进行准确预测,指导新型钙钛矿... 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电催化、超导、光电转换、高放射性核废物固化等领域均有重要应用,被誉为“万能材料”.钙钛矿材料的稳定性对其服役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对钙钛矿材料的结构与稳定性进行准确预测,指导新型钙钛矿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者们先后提出了几种结构因子以描述钙钛矿材料晶胞局部或整体的结构特征,包括Goldschmidt容忍因子(t)、八面体因子(μ)、原子堆积比(η)、新的容忍因子(τ),以及这些结构因子的组合,如二维t-μ图、(μ+t)和(μ+t)^(η).本文对这些结构因子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它们提出的背景、表达式、物理意义和相应的对钙钛矿材料稳定性的预测判据,以期为钙钛矿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提供指导.此外,本文也探讨了结构因子与钙钛矿材料部分性能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结构因子 结构稳定性 抗辐照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