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血尿酸的关系
1
作者 王亚雯 李凯 +4 位作者 蔡静 郭梅琦 潘斌晶 闫均新 刘靖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血尿酸(SUA)的关系,为临床上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诊治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351例,根据SF的四分...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血尿酸(SUA)的关系,为临床上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诊治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351例,根据SF的四分位数水平将其分为4组:Q1组(SF<76.2 ng/mL,87例)、Q2组(SF为76.2~138.9 ng/mL,88例)、Q3组(SF为139.0~240.9 ng/mL,87例)、Q4组(SF≥241.0 ng/mL,89例),比较不同SF水平组患者SUA水平、HUA患病率的差异。根据是否合并HUA将T2DM患者分为HUA组(54例)和非HUA组(297例),比较两组之间SF水平及高铁蛋白血症患病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SF与SUA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HU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T2DM患者Q4组SUA水平[(344.54±105.94)μmol/L]高于Q1组[(308.34±79.60)μmol/L,P<0.05],不同SF水平组间HUA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SF水平[174.50(105.40,295.25)ng/mL]高于非HUA组[129.00(69.55,226.0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患者高铁蛋白血症的患病率(18.52%,10/54)与非HUA组(17.17%,51/2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SUA与SF呈正相关(rs=0.110,P=0.04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T2DM患者SF与SUA呈独立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2DM患者SF与HUA呈独立正相关(OR=1.003,P=0.023)。结论T2DM患者SF水平与SUA密切相关,SF是T2DM患者HU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铁蛋白 血尿酸 高尿酸血症
原文传递
免疫调节基因的多态性与Graves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玉洁 杨孟迪 +3 位作者 何风英 丁雨露 孙琳楠 甄东户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3期495-499,共5页
Graves病(GD)是一种遗传背景强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核心发病环节是免疫因素,但遗传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也起到重要作用。GD的易感基因主要分为免疫调节基因和甲状腺特异性基因,其中免疫调节基因多态性可通过各种机制影响GD的... Graves病(GD)是一种遗传背景强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核心发病环节是免疫因素,但遗传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也起到重要作用。GD的易感基因主要分为免疫调节基因和甲状腺特异性基因,其中免疫调节基因多态性可通过各种机制影响GD的易感性,故可为进一步研究GD的易感基因及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易感基因 基因多态性 免疫调节基因
下载PDF
MicroRNA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孟迪 丁雨露 +3 位作者 王玉洁 何风英 孙琳楠 甄东户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2期311-316,共6页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在高糖(HG)环境下,异常表达的微小RNA(miRNA)通过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调节,干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成骨分化,导致DOP的发生发展。探索miRNA在DOP中...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在高糖(HG)环境下,异常表达的微小RNA(miRNA)通过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调节,干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成骨分化,导致DOP的发生发展。探索miRNA在DOP中的作用可为诊断和治疗DOP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微小RNA WNT信号通路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蛋白酶体α6亚单位基因多态性与甘肃东乡族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和血压关系的探讨
4
作者 袁新建 刘静 +4 位作者 胡正强 张俊岭 石智勇 徐三妮 高宏霞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4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α6亚单位(proteasome subunit alpha type 6 gene,PSMA6)基因多态性与甘肃东乡族人群糖尿病及体质量指数(BMI)和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117例甘肃东乡族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144例同期正常糖耐量者(...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α6亚单位(proteasome subunit alpha type 6 gene,PSMA6)基因多态性与甘肃东乡族人群糖尿病及体质量指数(BMI)和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117例甘肃东乡族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144例同期正常糖耐量者(NGT组)PSMA6基因-8C→G酶切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同时,用标准的方法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质量和血压等相关指标。结果PSMA6基因-8C→G位点多态性与甘肃东乡族人群2型糖尿病有关(P=0.016)。BMI≥25组与BMI<25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T2DM组与NGT组收缩压、舒张压和腰臀比(WHR)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两组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时可以发现,NGT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各基因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2DM组中只有舒张压各基因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MA6基因-8C→G位点多态性与甘肃东乡族人群糖尿病、血压及BMI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基因袁达 多态现象 遗传
下载PDF
中国东乡族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安永东 杨英 +6 位作者 王芳 蔡兴魁 赵钰 王琴 李永涛 张陆燕 刘静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0期1808-1810,共3页
高血压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居民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同时,由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的增加也已从一个卫生问题逐步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东... 高血压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居民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同时,由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的增加也已从一个卫生问题逐步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东乡族为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其多居住在山麓地带,以尚食羊肉而著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流行病学 问卷调查
下载PDF
银杏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琴桂 靳立英 张淑兰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3期2053-205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Ginkgo biloba)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es neuropathies,D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VIP数据库、CNKI数据库、CBMdisc,收集银杏治疗DN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按...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Ginkgo biloba)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es neuropathies,D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VIP数据库、CNKI数据库、CBMdisc,收集银杏治疗DN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简单评价法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对同质研究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包括5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银杏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相对危险度(RR=1.37,95%CI=1.22-1.55)以及腓神经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有2个试验报道了银杏的不良反应。结论现有的有限证据表明,银杏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治疗DN的药物。由于临床研究质量普遍较低,且缺乏安全性研究资料,加之样本量有限,对银杏治疗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能得出确切结论,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银杏 META分析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免疫细胞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郭梦然 闵行 +2 位作者 叶月 许晓双 甄东户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2期335-339,共5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具有很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及种族差异,已经确定了一些与糖尿病肾脏疾病易感性有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尤其是吞噬和细胞运动性1基因(ELMO1)和氯化钠共转运蛋白基因(SLC12A3),与中国人群糖尿病肾脏疾病发展进展有关;同... 糖尿病肾脏疾病具有很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及种族差异,已经确定了一些与糖尿病肾脏疾病易感性有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尤其是吞噬和细胞运动性1基因(ELMO1)和氯化钠共转运蛋白基因(SLC12A3),与中国人群糖尿病肾脏疾病发展进展有关;同时炎性反应在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细胞和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分泌炎性因子促进肾脏慢性炎性反应及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慢性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