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近11年宫颈癌临床特点及发病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永霞 杨永秀 +1 位作者 王欣 胡丹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85-590,共6页
目的:探讨2007—2017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的空间分布、发病趋势与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7—2017年我院确诊的1023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和卡方检验探讨其分布状况、年龄变化、临床特征、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2007—2017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的空间分布、发病趋势与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7—2017年我院确诊的1023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和卡方检验探讨其分布状况、年龄变化、临床特征、病理特点与发病趋势等。结果:①我院近11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东南部,其中天水市最多(173例),其次为兰州市(168例),而我省西北部的患者较少,特别是敦煌市(9例);②我院医治的宫颈癌患者总数的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变化率为6.98例/年,其中兰州市增加最多,为1.33例/年,而天水市增加最少;③患病年龄集中在40~49岁和50~59岁并存在大龄化趋势,即50~59岁的患者增多,而40~49岁的患者减少,其他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较小,无明显变化特征;平均年龄介于50~59岁的患者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东南部,包括嘉峪关市、金昌市、庆阳市等,而介于40~49岁的主要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酒泉市;④Ⅰa期、Ⅰb期、Ⅱa期和Ⅳ期的高发年龄段均为40~49岁,而Ⅱb期和Ⅲ期的高发年龄段为50~59岁;鳞癌为主要病理类型(占94.53%),其次为腺癌,腺鳞癌则较少见;⑤2007—2011年与2012—2017年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以及发病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东南部,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50~59岁,呈大龄化趋势;Ⅰ期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49岁,Ⅱb期和Ⅲ期患者以50~59岁为主,这些年龄段患者均以鳞癌为主要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甘肃 发病趋势 发病年龄 肿瘤分期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李慧敏 胡雅莉 +2 位作者 张森淮 马晓梅 许飞雪(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86-491,共6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技术是一种无创的热组织消融方法,可以通过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agnetic resonance 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MRgHIFU)或超声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ultras...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技术是一种无创的热组织消融方法,可以通过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agnetic resonance 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MRgHIFU)或超声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ultrasound 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USgHIFU)实现在线图像引导和治疗控制,HIFU具有非侵入性、非电离和治疗后并发症少的优点。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在过去的10年里,HIFU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中。HIFU通过精准聚焦超声波能量实现组织消融,对于子宫肌瘤、宫颈病变、子宫腺肌病、外阴非肿瘤性上皮疾病、剖宫产瘢痕妊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动静脉瘘、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等妇产科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优点体现在减少并发症、适合有手术禁忌证患者以及缩短恢复时间,并且对未育女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尽管HIFU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展现出积极前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评估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未来,HIFU有望成为妇科疾病治疗的新选择,造福更多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平滑肌瘤 子宫腺肌病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乳头状瘤病毒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外阴非肿瘤性上皮疾病 剖宫产瘢痕妊娠 子宫动静脉瘘 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
下载PDF
导师主导的妇产科实习教学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高丽 刘畅 杨永秀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4期39-40,共2页
导师制因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及多样性,近年来,很多医学院校将其引入本科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提升我院妇产科临床教学水平,实现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对妇产科实习生实行导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临床实习效果,也证明了导... 导师制因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及多样性,近年来,很多医学院校将其引入本科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提升我院妇产科临床教学水平,实现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对妇产科实习生实行导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临床实习效果,也证明了导师教学可以应用于临床各学科的实习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学 导师制 实习教学
下载PDF
医院精神药品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潘秋燕 张蕾 王巧明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78-79,共2页
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精神药品的品种也在不断的增加,医生对病人的用药有了更大的选择性.由于人们对精神药品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滥用精神药品产生依赖性的病例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了解甘肃省人民医院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对门诊药房2005... 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精神药品的品种也在不断的增加,医生对病人的用药有了更大的选择性.由于人们对精神药品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滥用精神药品产生依赖性的病例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了解甘肃省人民医院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对门诊药房2005年1-6月精神药品处方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精神药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人民医院 精神药品 医药科技 不良反应 药品处方 门诊药房 参考依据 依赖性
下载PDF
Trop-2及靶向Trop-2抗体偶联药物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白耀俊 王思瑶 +3 位作者 令菲菲 张森淮 李红丽 刘畅(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患病群体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尽管经过规范治疗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改善,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病情恶化,预后不佳,临床上亟待寻找可用于精准治疗及提... 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患病群体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尽管经过规范治疗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改善,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病情恶化,预后不佳,临床上亟待寻找可用于精准治疗及提高预后的新靶点。人滋养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 2,Trop-2)是一种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跨膜糖蛋白,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信号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增殖、侵袭、转移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其成为早期诊断的重要潜在标志物,并且可用于评估肿瘤的进展和患者的预后状况。在治疗方面,针对Trop-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mate,ADC)等靶向治疗策略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戈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govitecan,SG)作为靶向Trop-2的ADC,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已取得显著疗效,并被纳入相关临床应用指南。目前,多项针对Trop-2的ADC药物的临床试验正在积极开展,Trop-2有望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滋养细胞表面抗原2 抗体药物偶联物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生殖系统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一例
6
作者 王佳丽 马国霞 +2 位作者 魏佳 刘思敏 杨永秀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95-199,共5页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是一种罕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发生于生殖系统者极其罕见。因T-LBL发病率低,且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报告1例绝...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是一种罕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发生于生殖系统者极其罕见。因T-LBL发病率低,且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报告1例绝经期女性子宫及双侧卵巢T-LBL病例。患者主因腹痛行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发现盆腔肿物,住院行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部分大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及双侧附件T-LBL。因个人因素,患者术后未化疗。术后3个月余被诊断为急性肾衰竭,术后8个月余患者失访。结合此病例讨论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生殖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T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淋巴瘤 非霍奇金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淋巴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魏佳 郭希 +4 位作者 刘思敏 王佳丽 郑铎 李红丽 杨永秀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4期690-694,共5页
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卵巢恶性肿瘤,进展迅速且预后差。第5版WHO女性生殖道肿瘤分类将其归为卵巢神经内分泌肿瘤。目前国内外对其相关研究多为个案报道,尚缺乏对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充分认识和临床指南。其确切的组... 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卵巢恶性肿瘤,进展迅速且预后差。第5版WHO女性生殖道肿瘤分类将其归为卵巢神经内分泌肿瘤。目前国内外对其相关研究多为个案报道,尚缺乏对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充分认识和临床指南。其确切的组织起源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文就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兰州市近10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趋势分析
8
作者 李永霞 杨永秀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20-24,共5页
目的分析兰州市近10 a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发病趋势,为HDCP的发病情况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7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730例HDCP患者资料,分析患者人数和年龄在年际、季节和月份下的变化特征,以5 a为... 目的分析兰州市近10 a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发病趋势,为HDCP的发病情况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7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730例HDCP患者资料,分析患者人数和年龄在年际、季节和月份下的变化特征,以5 a为间隔对比不同时段患者的构成比和平均年龄。结果 (1)兰州市HDCP患者人数的年际变化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率为8.87例/a (P <0.05);各季患者均呈增加趋势,尤其是春季,增加率为3.48例/a (P <0.05),其次为夏季,增加率为2.23例/a (P <0.05),秋季变化最小。HDCP发病期主要集中在5、10月,11月患者人数最少。(2)兰州市HDCP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9.8岁,并趋于大龄化,增大率为0.09岁/a;不同年龄的患者人数呈正态分布,峰值出现在28岁左右,最小年龄为15岁,最大年龄为45岁,自32岁后患者人数明显减少;患者平均年龄最大的月份是8月,均值为31.43岁,其次是1月,均值为30.77岁,4月患者的平均年龄最小。(3) 2013—2017年的患者比率与2008—2012年的在年际和季节上都存在显著差别,后5 a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多;而患者整体上趋于年轻化,仅夏季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前5 a,其余各季患者的平均年龄均小于前5 a。结论近10 a兰州市HDCP患者人数呈显著增加趋势,特别是春季,其中5月的患者最多;患者整体上趋于大龄化,年龄集中在28~32岁,8月大龄患者最多,4月年轻患者偏多;近5年来HDCP患者人数明显增多,患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发病趋势 年龄 兰州
下载PDF
宫颈癌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王晶 王晓慧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7-600,共4页
宫颈癌肉瘤(cervical carcinosarcoma)是一种由恶性的上皮组织和间质成分组成的恶性肿瘤,患者通常以不规则阴道出血、流液就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十分罕见,因此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现报告1例42岁宫颈癌肉瘤的病例资料,... 宫颈癌肉瘤(cervical carcinosarcoma)是一种由恶性的上皮组织和间质成分组成的恶性肿瘤,患者通常以不规则阴道出血、流液就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十分罕见,因此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现报告1例42岁宫颈癌肉瘤的病例资料,患者因接触性出血伴下腹痛收入院,盆腔磁共振成像示宫颈部体积明显增大,初步诊断为宫颈恶性肿瘤,遂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大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明确诊断为宫颈癌肉瘤Ⅱb期。截至2024年3月2日,患者已行3次化疗,暂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宫颈癌肉瘤恶性程度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因此早识别、早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肉瘤 宫颈肿瘤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王晶 王晓慧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4年第3期212-215,共4页
报告1例原发于子宫内膜的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病例。该患者为59岁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血清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子宫内膜增厚并信号异常,宫底、宫体结合带及肌层... 报告1例原发于子宫内膜的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病例。该患者为59岁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血清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子宫内膜增厚并信号异常,宫底、宫体结合带及肌层斑片状信号增高,弥散受限。该患者于2023年9月14日行单孔经脐腹腔镜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经腹双侧卵巢切除术+经腹膜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经腹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盆腔粘连松解术+脐整形术。截至2023年12月,患者已行4次化疗,一般情况良好,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神经内分泌 小细胞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瑞芬 杨永秀 梁晓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59,共6页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由于女性卵巢内剩余的卵母细胞数量和/或质量下降,导致卵巢功能减退,是卵巢功能下降的早期阶段,包括与高龄相关的生理性DOR和病理因素导致的病理性DOR。DOR可进展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由于女性卵巢内剩余的卵母细胞数量和/或质量下降,导致卵巢功能减退,是卵巢功能下降的早期阶段,包括与高龄相关的生理性DOR和病理因素导致的病理性DOR。DOR可进展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早衰,对女性健康产生深远影响,而目前仍无有效方法逆转卵巢功能衰退。人类卵巢资源的有限性和医学伦理的要求,使得必须通过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去探究卵巢功能衰退的分子机制,寻找其预测及治疗靶点。本文总结目前常用的DOR啮齿类动物造模方法,为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 动物模型 啮齿类动物
下载PDF
铜死亡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亚婷 王芳 +2 位作者 马建红 马怡彤 刘畅(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铜离子作为重要的辅酶,参与了广泛的代谢过程,包括有氧呼吸、肽酰胺化、铁转运、超氧化物歧化和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合成。铜稳态是维持细胞活性的重要机制。铜死亡是由铜离子积累引发的细胞死亡形式,其特点是铜稳态失衡,细胞内铜积累,选... 铜离子作为重要的辅酶,参与了广泛的代谢过程,包括有氧呼吸、肽酰胺化、铁转运、超氧化物歧化和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合成。铜稳态是维持细胞活性的重要机制。铜死亡是由铜离子积累引发的细胞死亡形式,其特点是铜稳态失衡,细胞内铜积累,选择性地扰乱三羧酸循环,使脂酰化线粒体酶聚集和铁硫蛋白丢失,引起线粒体蛋白质毒性应激,细胞膜裂解,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妇科恶性肿瘤是引起女性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铜死亡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耐药密切相关。一些铜死亡调节剂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调节癌细胞的耐药性,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因此铜死亡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卵巢肿瘤 宫颈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铜死亡
下载PDF
导致子宫内膜疾病的激素通路及调节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希 魏佳 杨永秀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子宫内膜的发育和功能高度依赖于类固醇激素的周期分泌及其同源受体的表达,其中最重要的是雌、孕激素及其受体。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有增殖期和分泌期,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并为妊娠做准备,雌、孕激素失调会导致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 子宫内膜的发育和功能高度依赖于类固醇激素的周期分泌及其同源受体的表达,其中最重要的是雌、孕激素及其受体。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有增殖期和分泌期,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并为妊娠做准备,雌、孕激素失调会导致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一系列疾病,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病理状态下,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促进子宫内膜过度增殖,这与子宫内膜病变发生风险升高密切相关,而孕激素能有效抑制雌激素的增殖作用,但当孕激素受体表达异常或出现孕酮抵抗时会导致孕激素功能失调。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的有效治疗有赖于对激素通路的认识,综述导致子宫内膜疾病的激素通路及其调节因素,以期为临床研制出能有效预防及改善治疗结局的新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腺甾类激素 信号传导 分子靶向治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相关子宫内膜癌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芳 万桃 杨永秀(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4年第3期249-253,共5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的发病率较高、侵袭性增加有关。T2DM患者的高血糖、高胰岛素状态、胰岛素抵抗、肥胖作为潜在的EC发病机制,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T2DM相...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的发病率较高、侵袭性增加有关。T2DM患者的高血糖、高胰岛素状态、胰岛素抵抗、肥胖作为潜在的EC发病机制,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T2DM相关EC的关键因素。综述T2DM与EC、T2DM与肠道菌群、T2DM相关EC与肠道菌群之间的联系在微小RNA(miRNA)异常表达、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与脂联素水平方面的表现、肠道菌群治疗T2DM相关EC的进展,以期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为防治T2DM相关EC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微生物组 糖尿病 2型 子宫内膜肿瘤 治疗
下载PDF
脂质代谢参与铁死亡机制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马国霞 王佳丽 +3 位作者 闫宇 苗贺瑱 杨永秀 刘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99-102,共4页
铁死亡是一种调节性坏死性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积累及活性氧蓄积,是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驱动的。脂质代谢在铁死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相互作用可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治疗抵抗及... 铁死亡是一种调节性坏死性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积累及活性氧蓄积,是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驱动的。脂质代谢在铁死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相互作用可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治疗抵抗及免疫紊乱,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近年来,铁死亡与妇科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中脂质代谢状态异常,对铁死亡表现出很高的敏感性。调控肿瘤细胞脂质代谢以诱导铁死亡有望成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脂质代谢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宫颈肿瘤
下载PDF
FIGO2018ⅢC期宫颈癌的预后及治疗策略
16
作者 马杏 刘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3-1260,共8页
肿瘤分期和淋巴结受累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对于宫颈癌,妇科肿瘤医师普遍应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标准。然而目前FIGO 2018分期标准中,ⅢC期仅基于转移淋巴结的... 肿瘤分期和淋巴结受累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对于宫颈癌,妇科肿瘤医师普遍应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标准。然而目前FIGO 2018分期标准中,ⅢC期仅基于转移淋巴结的解剖位置,并未考虑局部肿瘤因素及其他淋巴状态参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预后意义。本文旨在总结ⅢC期宫颈癌局部肿瘤因素及不同淋巴状态参数对预后的影响以及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国际妇产科联盟 ⅢC期 肿瘤异质性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1例产后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的诊断及治疗
17
作者 林志明 齐琦 +2 位作者 张静 王敏 许飞雪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产后3个月发生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产后3个月间断性阴道出血16 d”就诊于我院,患者于入院前16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出血... 目的探讨产后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产后3个月发生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产后3个月间断性阴道出血16 d”就诊于我院,患者于入院前16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出血症状,伴下腹隐痛,3 d后出血量减少,淋漓不尽,于入院前3 d出现乏力、头晕、视物模糊等贫血症状。入院后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内8×6 cm形态规则的囊实性肿物,肿物根部位于宫颈管内,子宫增大。妇科超声检查结果可见子宫内膜厚约23 mm,宫颈部可见85×71×63mm与子宫内膜界限不清的中高回声区,内可见血流信号;阴道镜检查可见宫颈内血块及大量坏死组织;全腹CT检查可见宫腔内混杂密度占位并异常强化、宫腔及盆腔少量积液;MRI检查可见子宫双角形改变,宫腔内混杂信号占位,血运丰富,与子宫纵隔分界不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可见子宫增大、双侧附件解剖位置改变、双侧输卵管增粗、子宫底凹陷、部分输卵管牵拉进子宫凹陷处,切除子宫可见子宫底完全内翻后脱出至阴道内,明确诊断为产后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腹腔引流术,术后予抗感染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产后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表现为产后4周出现阴道出血和阴道肿物,临床症状结合盆腔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此类患者诊断,术中探查发现宫低内陷可确诊,此类患者重在早期发现并治疗急性或亚急性子宫内翻患者,首选手法复位,失败者可选择手术复位,复位后预防复发,必要时切除子宫抢救患者生命。是否保留子宫要根据病情、出血量、并发症状和生育要求等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子宫内翻 完全性子宫内翻 慢性子宫内翻 慢性完全性子宫内翻
下载PDF
1例巨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治疗
18
作者 王黎 张婷婷 +2 位作者 俞萍源 万桃 杨永秀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75-77,共3页
目的 总结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例巨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患者因“下腹部增大伴腹胀3月余”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腹腔内巨大囊性包块,于气... 目的 总结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例巨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患者因“下腹部增大伴腹胀3月余”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腹腔内巨大囊性包块,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经腹卵巢巨大肿瘤切除术+右侧卵巢成形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好转后出院,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的上皮性肿瘤,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根据是否有生育要求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肿瘤 卵巢肿瘤 黏液性囊腺瘤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卵巢粒层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芳 王耀龙 +1 位作者 高亚婷 杨永秀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93-97,共5页
卵巢粒层细胞瘤(GCT)是一种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率低,疾病进展缓慢,但有复发风险。卵巢GCT有明显的激素相关性临床症状,如闭经、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紊乱等,有助于诊断。FOXL2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诊断成人型粒层细胞瘤(AGCT),准确率... 卵巢粒层细胞瘤(GCT)是一种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率低,疾病进展缓慢,但有复发风险。卵巢GCT有明显的激素相关性临床症状,如闭经、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紊乱等,有助于诊断。FOXL2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诊断成人型粒层细胞瘤(AGCT),准确率较高。此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和MRI等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能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血液标志物,如抗苗勒管激素、抑制素可用于AGCT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卵巢GCT的最终诊断仍需依靠病理诊断,通过组织活检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恶性程度,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卵巢GCT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必要时辅以化疗及放射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卵巢切除术和子宫全切术。化学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铂类药物、紫杉醇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包括激素治疗、靶向治疗也取得了进展,如醋酸亮丙瑞林在二线治疗及复发性AGCT治疗方面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粒层细胞瘤 翼状螺旋/叉头转录因子2 抗苗勒管激素 抑制素
下载PDF
卵巢及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一例
20
作者 郭希 刘思敏 +1 位作者 魏佳 杨永秀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80-683,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但发生恶变的概率较低,同时合并卵巢和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的概率更低,目前相关报道鲜少。报告1例卵巢及输卵管复合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病例,患者因腹胀就诊,影像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但发生恶变的概率较低,同时合并卵巢和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的概率更低,目前相关报道鲜少。报告1例卵巢及输卵管复合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病例,患者因腹胀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盆腔巨大肿物及腹腔积液,网膜多发结节,考虑转移。遂行卵巢恶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病理活检符合透明细胞癌,癌灶分布于双侧输卵管及右侧卵巢。术后进行静脉化疗,第1周期使用紫杉醇脂质体和卡铂进行化疗,第2周期在原有化疗方案基础上添加贝伐珠单抗进行靶向治疗。现化疗第6个周期,已进行化疗后评估,无明显不良反应,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 输卵管 腺癌 透明细胞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