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殖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媛 宋霁 +1 位作者 马晓玲 王晓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9期179-182,共4页
生殖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重要临床学科,主要包含配子生成、性交、配子输送、受精、胚胎运输、种植及宫内发育等内容,学生在理论课中所学的知识往往需经过严格的临床实习教学才能真正被掌握。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医学生... 生殖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重要临床学科,主要包含配子生成、性交、配子输送、受精、胚胎运输、种植及宫内发育等内容,学生在理论课中所学的知识往往需经过严格的临床实习教学才能真正被掌握。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医学生素质教育质量也相应提升。然而我国生殖医学临床实习教学工作面临诸多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文章从生殖医学中心的概况、学生实习教学的现状及实习带教过程等角度总结了目前生殖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阐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结合笔者多年生殖医学临床实习教学的工作经历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针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改善我国生殖医学临床实习教学现况提供理论参考,促进我国医学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医学 临床医学 实习教育 教学问题 本科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外阴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例
2
作者 刘思敏 王佳丽 +2 位作者 张世霞 魏佳 杨永秀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90-493,共4页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少见的真皮间质肿瘤,而发生于外阴的DFSP在临床上更为罕见,病理学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常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报告1例外阴DFSP,该患者既往...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少见的真皮间质肿瘤,而发生于外阴的DFSP在临床上更为罕见,病理学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常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报告1例外阴DFSP,该患者既往于当地医院行外阴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DFSP,遂转往上级医院行补充治疗。经手术切除残余病灶后送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再次明确诊断为外阴DFSP,术后给予补充化疗。通过探讨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随访情况,以加深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肿瘤 皮肤纤维肉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CKS1B mRNA水平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白雪飞 魏敏 +2 位作者 王琪 贾志红 戴银桥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23-28,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依赖蛋白酶调节亚基1B(cyclin-dependent kinases regulatory subunit 1B,CKS1B)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依赖蛋白酶调节亚基1B(cyclin-dependent kinases regulatory subunit 1B,CKS1B)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数据库中CKS1B的表达谱数据和临床数据,分析CKS1B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通过UALCAN数据库验证CKS1B蛋白表达水平;Logistics回归分析CKS1B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分析临床病理参数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TCGA数据库中CKS1B的共表达基因并富集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CKS1B mRNA在Ishikawa和HEC-1-A细胞系中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olt,WB)检测CKS1B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结果CKS1B mRNA和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S1B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FIGO分期(F=42.994)、组织学分级(F=70.350)、组织学类型(F=87.341)和年龄(F=40.097)密切相关(均P<0.05)。Kaplan-Meier法显示CKS1B m RNA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更低(Log-rankχ^(2)=1.175,P<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CKS1B表达水平(HR=1.856,95%CI:1.154~2.985)、FIGO分期(HR=3.065,95%CI:1.906~4.926)为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GO分析显示CKS1B主要参与细胞核分裂、染色体分离。KEGG分析显示主要在细胞周期、剪接体及DNA复制通路富集。进一步验证与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比较CKS1B mRNA在Ishikawa和HEC-1-A细胞中高表达(F=44.560,P<0.001),CKS1B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t=14.900,P<0.001)。结论CKS1B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上调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通过细胞周期调控参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预测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依赖蛋白酶调节亚基1B 子宫内膜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君芬 邢义涓 +3 位作者 吴岳霄 袁梦 李红丽 杨永秀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0期88-94,共7页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具有治疗困难、易耐药等特点。多种刺激因素均可导致内质网应激,机体将产生一系列适应机制以恢复细胞稳态,但长时间存在的内质网应激会导致细胞凋亡。已有研究证实,内质网应激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关系密...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具有治疗困难、易耐药等特点。多种刺激因素均可导致内质网应激,机体将产生一系列适应机制以恢复细胞稳态,但长时间存在的内质网应激会导致细胞凋亡。已有研究证实,内质网应激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从内质网应激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耐药等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细胞凋亡 耐药
下载PDF
LRG1及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白小英 金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1(LRG1)和糖链抗原125(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联合检测LRG1、CA125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40例上皮性卵巢癌、20例卵巢良... 目的:研究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1(LRG1)和糖链抗原125(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联合检测LRG1、CA125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40例上皮性卵巢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17例健康妇女血清中LRG1和CA125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单独检测LRG1、CA125与两者联合检测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卵巢癌组血清中的LRG1、CA125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卵巢癌组患者血清中的LRG1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联合检测LRG1、CA12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单独检测CA125(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LRG1及CA125水平可提高上皮性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LRG1可能作为上皮性卵巢癌早期诊断潜在的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A-125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临床 发光测量法
下载PDF
林奇综合征相关卵巢癌新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畅 杜靖然 +1 位作者 杨盼盼 王晓慧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84-687,共4页
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肿瘤综合征,是由DNA错配修复(MMR)基因中的一个胚系突变使细胞具有高微卫星不稳定表型(MSI-H)的超突变或缺乏MMR蛋白表达从而引起肿瘤的发生。突变携带者具有罹患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 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肿瘤综合征,是由DNA错配修复(MMR)基因中的一个胚系突变使细胞具有高微卫星不稳定表型(MSI-H)的超突变或缺乏MMR蛋白表达从而引起肿瘤的发生。突变携带者具有罹患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一系列恶性肿瘤的高风险。虽然LS中最常见的是结直肠癌,但约有60%的LS首发癌为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且其被诊断年龄较早、组织病理学大多为子宫内膜样或非浆液性类型、总体存活率良好。因此及时发现LS相关卵巢癌(LSAOC)这一亚类,对于预防LS患者其他肿瘤的发生,提高LS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LS的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等方面不断有新的探索,现就LSAOC的早期诊断、组织病理学、筛查及降低风险方案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奇综合征相关卵巢癌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性 结直肠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卵巢肿瘤 DNA错配修复 基因检测 诊断 预防
下载PDF
老年人肌少症性吞咽障碍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雯艳 路娜 +5 位作者 阮海慧 刘瑾 袁蓉敬 王叶同 苏庆玲 王艳红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人肌少症性吞咽障碍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老年人肌少症性吞咽障碍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人肌少症性吞咽障碍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老年人肌少症性吞咽障碍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6月。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危险因素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包括4039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60岁老年人肌少症性吞咽障碍的患病率为4.0%(95%CI3.0%~4.0%)。亚组分析显示老年女性、年龄>80岁、采用小腿围和食物水平摄入量表(Food Intake Level Scales,FILS)评估的老年人肌少症性吞咽障碍的患病率更高;描述性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肌少症性吞咽障碍发生的因素包括舌肌力量、肌肉质量、握力、身体状况、营养状况、能量摄入等。结论老年人肌少症性吞咽障碍的患病率较高;舌力和肌肉质量降低、握力低、身体状况差、营养失调以及能量摄入不足等可增加老年人发生肌少症性吞咽障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肌少症性吞咽障碍 患病率 危险因素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土槿皮乙酸通过调控PAX2对宫颈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关德凤 秦天生 杨永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91-2298,共8页
目的探讨土槿皮乙酸通过调控PAX2对宫颈癌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shRNA干扰技术构建PAX2低表达Hela细胞株,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sh-PAX2组、土槿皮乙酸组、土槿皮乙酸+sh-PAX2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 目的探讨土槿皮乙酸通过调控PAX2对宫颈癌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shRNA干扰技术构建PAX2低表达Hela细胞株,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sh-PAX2组、土槿皮乙酸组、土槿皮乙酸+sh-PAX2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String预测PAX2潜在作用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各组细胞中β-catenin的定位。结果土槿皮乙酸可时间-浓度依赖地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各宫颈癌细胞中PAX2蛋白表达与土槿皮乙酸对各细胞的IC50均呈负相关(P<0.05)。土槿皮乙酸可抑制Hela细胞中PAX2蛋白表达;土槿皮乙酸和低表达PAX2均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并抑制其迁移,可降低Bcl-2、Cyclin D1、Survivin、MMP2、MMP9、β-catenin和p-β-catenin蛋白和升高BAX蛋白表达(P<0.05),可使Hela细胞中β-catenin的进核量减少。结论土槿皮乙酸在宫颈癌细胞中抑制PAX2表达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其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槿皮乙酸 PAX2 宫颈癌 凋亡 迁移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欣 李永霞 +2 位作者 胡丹 张傢钧 杨永秀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妇科2007年10月-2017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04例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受试者...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妇科2007年10月-2017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04例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确定NLR、PLR截点值,将患者分别分为低NLR(NLR<2.24)组、高NLR(NLR≥2.24)组,低PLR(PLR<151.4)组、高PLR(PLR≥151.4)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分析NLR、PLR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法对分类变量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NLR、PLR与年龄、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宫旁受累、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等临床特征有显著关系(P<0.05);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NLR组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P<0.05),具有预测作用,高PLR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PLR组(P<0.05),而PLR对无进展生存率无预测价值(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P<0.01,P<0.01)和PLR(P<0.01,P<0.01)为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NLR、PLR易于检测、方便廉价、重复性好,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术前指标,但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和长期随访验证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预后
下载PDF
Nidogen-1、nidogen-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燕 金平 乔秀强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4年第6期473-475,共3页
目的:研究巢蛋白(nidogen-1和nidogen-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巢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卵巢上皮性癌、1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19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nidogen-1和nidog... 目的:研究巢蛋白(nidogen-1和nidogen-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巢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卵巢上皮性癌、1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19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nidogen-1和nidogen-2的表达情况。结果:nidogen-1和nidogen-2蛋白在卵巢癌中无表达;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交界性肿瘤中nidogen-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和63.64%,nidogen-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42%、54.55%,均显著高于卵巢癌组织(P<0.01)。结论: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侵袭转移的过程中伴随着基底膜的破坏及nidogen-1和nidogen-2的表达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dogen-1 Nidogen-2 卵巢上皮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基于免疫相关基因的子宫内膜癌预后模型构建
11
作者 田济铭 邢义涓 +2 位作者 胡玉萍 梁晓磊 杨永秀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76-183,共8页
目的 建立子宫内膜癌免疫相关基因预后模型,为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子宫内膜癌转录组数据和临床信息,免疫相关基因列表从IMMPORT数据库获得。利用差异分析、功能富集分析评估差异免疫相关基因的功能,在训... 目的 建立子宫内膜癌免疫相关基因预后模型,为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子宫内膜癌转录组数据和临床信息,免疫相关基因列表从IMMPORT数据库获得。利用差异分析、功能富集分析评估差异免疫相关基因的功能,在训练队列中利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构建预后评估模型,利用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图、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效能。结果 本研究分析了50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2例癌旁组织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获得39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11个,下调基因283个;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参与免疫应答、信号转导和免疫反应等生物过程。在训练队列中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了31个预后相关基因,通过LASSO-Cox回归建立了6个免疫基因(ANGPT4、HGF、PLA2G2A、SPAG11B、SST、VGF)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队列中的1年、3年和5年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6、0.846和0.849;在验证队列中分别为0.667、0.629和0.693;在整体队列中分别为0.798、0.735和0.770。结论 本研究基于6个免疫相关基因建立的预后模型可有效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为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免疫相关基因 预后模型 TCGA
下载PDF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的分子特征研究进展
12
作者 曹安琪 刘畅 +2 位作者 黄莉 马良建 田景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7-149,153,共4页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USC)是一种侵袭性的高级别子宫内膜癌(EC)亚型,因其具有高度转移性,在EC的复发和死亡中所占比例极高,5年的总体生存率为45%。在精准医学的时代,对这种侵袭性肿瘤靶向治疗方法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就USC的关键分子特征...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USC)是一种侵袭性的高级别子宫内膜癌(EC)亚型,因其具有高度转移性,在EC的复发和死亡中所占比例极高,5年的总体生存率为45%。在精准医学的时代,对这种侵袭性肿瘤靶向治疗方法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就USC的关键分子特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USC的精准治疗提供信息,提高USC患者的生存率,为US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 分子特征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术后并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王雄 刘畅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通常是典型的,但不具有特异性,通过临床症状或体征、诱发因素和影像学检查不难诊断,但因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被误诊为子痫或其他...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通常是典型的,但不具有特异性,通过临床症状或体征、诱发因素和影像学检查不难诊断,但因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被误诊为子痫或其他系统疾病而延迟诊疗。PRES患者经过及时对症治疗通常预后良好,然而“可逆性”并非该病的自然病程,也并非所有的病例都能够完全恢复,误诊或延迟诊疗可出现永久性影像学异常、残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1]。本文报告1例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术后合并PRES患者的诊治经过,对PRES进行概述并总结妊娠期高血压与PRES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剖宫产术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在上皮性卵巢癌复发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莎莎 王晓燕 +1 位作者 刘畅 杨丽峰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8-533,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18)F-FDG PET/CT在上皮性卵巢癌治疗后的复发诊断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18)F-FDG PET/CT诊断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临床诊... 目的系统评价^(18)F-FDG PET/CT在上皮性卵巢癌治疗后的复发诊断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18)F-FDG PET/CT诊断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临床诊断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2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Meta-Disc 1.4和Stata 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研究,包括7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8)F-FDG PET/CT诊断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5%CI(0.85,0.90)],0.80[95%CI(0.75,0.85)]和0.9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前瞻性研究与回顾性研究的敏感度一致,但前瞻性研究的特异度高于回顾性研究;研究区域位于亚洲的^(18)F-FDG PET/CT研究在上皮性卵巢癌复发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欧洲/北美洲的研究。结论^(18)F-FDG PET/CT对上皮性卵巢癌复发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复发 ^(18)F-FDG PET/CT 诊断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自噬途径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侃 肖啸 +5 位作者 周森 高丽 陈启明 姜倩 康智鸿 刘天喜 《中国综合临床》 2022年第5期466-470,共5页
自噬是用于降解细胞质组分的高度保守的细胞内分解代谢过程,近年来,因其在急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方面的重要性而备受关注。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自噬在维持肾脏稳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利用各种肾脏细胞组织特异性的条件性自噬相... 自噬是用于降解细胞质组分的高度保守的细胞内分解代谢过程,近年来,因其在急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方面的重要性而备受关注。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自噬在维持肾脏稳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利用各种肾脏细胞组织特异性的条件性自噬相关基因敲除的研究逐步揭示了自噬在肾脏疾病中扮演的角色。最近的研究发现,自噬缺陷在肾脏不同病理状态下可能发挥关键作用,激活自噬在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均表现出细胞保护功能,表明自噬的上调可能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治疗策略。然而,也有相反的证据表明自噬可能是有害的,这对研发针对上调自噬的治疗策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途径 自噬相关基因 急性肾损伤 雷帕霉素靶蛋白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淋巴绘图下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莉 雷婷 +1 位作者 郭宏涛 刘畅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315-317,共3页
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采用5孔法腹腔镜手术,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压力12 mmHg(1 mmHg=0.133 kPa),分别于宫颈3点、9点方向浅深结合注射吲哚菁绿,在淋巴绘图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改良... 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采用5孔法腹腔镜手术,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压力12 mmHg(1 mmHg=0.133 kPa),分别于宫颈3点、9点方向浅深结合注射吲哚菁绿,在淋巴绘图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淋巴绘图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雄 李红丽 +3 位作者 王思瑶 胡晓红 郑铎 刘畅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5年第3期35-37,共3页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深入进展,现确定的有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PD-L1)、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粘蛋白结构域-3 (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LAG-3)、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深入进展,现确定的有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PD-L1)、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粘蛋白结构域-3 (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LAG-3)、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TIGIT)、吲哚胺2,3-双加氧酶1 (IDO1)、T细胞活化免疫球蛋白v结构域抑制因子(VISTA)等几个免疫检查靶点,针对这些靶点设计了不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CTLA-4 肿瘤进展 CTLA-4抑制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