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TAVI术后突发卒中患者抗栓治疗分析
1
作者 高年婷 张锋忠 +1 位作者 李波霞 陈万强 《海峡药学》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讨论房颤合并TAVI术后脑卒中抗栓治疗策略。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67岁男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TAVI术后突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充分评估患者卒中分型(NIHSS评分4分)及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3分)后制定抗栓方... 目的分析讨论房颤合并TAVI术后脑卒中抗栓治疗策略。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67岁男性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TAVI术后突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充分评估患者卒中分型(NIHSS评分4分)及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3分)后制定抗栓方案,停用DAPT,换用利伐沙班(20 mg,po,qd)长期抗凝治疗。结果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及循证证据,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对抗栓治疗策略及药物的选择提出建议,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再发缺血相关症状,无出血倾向,服药依从性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在开展工作期间,应熟练掌握抗栓药物特点,以及不同情况下抗栓治疗策略,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TAVI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抗栓治疗
下载PDF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遗传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明 秦雪 +1 位作者 祝钦滢 梁晓磊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73-79,共7页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是卵巢早衰的早中期阶段,会对女性的生育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育龄期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其病因复杂、多样,遗传因素在DOR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全外显子和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DOR致病相关基因...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是卵巢早衰的早中期阶段,会对女性的生育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育龄期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其病因复杂、多样,遗传因素在DOR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全外显子和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DOR致病相关基因,例如:胆固醇、激素合成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多种基因的改变逐渐被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遗传学 胆固醇 激素合成 有丝分裂
下载PDF
加速外科康复(ERAS)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席建珠 《甘肃科技纵横》 2021年第5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ERAS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1日至2020年4月29日收住普外科需择期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有计划的ERAS,并从围手术期患者... 目的:探讨ERAS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1日至2020年4月29日收住普外科需择期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有计划的ERAS,并从围手术期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术后肺部有无感染、术后活动及患者健康需求等方面进行观察对比。结果:ERAS在解决患者知识缺乏(P<0.01)、肺部感染(P<0.05)、术后拒绝活动(P<0.01)、平均住院日(P<0.01)、平均住院费用(P<0.01)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结论:ERAS理念应用于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可提高宣教效果,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促进早期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实现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患者 围手术期 加速外科康复
下载PDF
139例脑卒中急性期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席建珠 《甘肃科技纵横》 2016年第10期86-88,共3页
目的:总结139例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的效果。方法:139例患者在急性期分别实施康复护理,并对其效果从肌力、肌张力、生活自理能力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三方面进行观察(这里主要评定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明显改... 目的:总结139例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的效果。方法:139例患者在急性期分别实施康复护理,并对其效果从肌力、肌张力、生活自理能力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三方面进行观察(这里主要评定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明显改者70例,对照组明显改善者20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14%,对照组总有效率37.9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脑中患者急性期实施康复护理,可以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肌力、肌张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并给后期康复治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手外伤术后住院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柏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6期170-170,172,共2页
目的:探讨手外伤术后住院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收治手外伤术后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简单治疗,试验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满意率、手部功能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手部功能相关评价指标(PPT、MMDT以... 目的:探讨手外伤术后住院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收治手外伤术后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简单治疗,试验组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满意率、手部功能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手部功能相关评价指标(PPT、MMDT以及TAM)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手部功能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手部功能相关评价指标(PPT、MMDT以及TAM)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手外伤术后住院患者可有效改善手功能,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疗效
下载PDF
1例严重脑外伤患者的康复体会
6
作者 席建珠 丁雯霞 《甘肃科技纵横》 2014年第5期117-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1例严重脑外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介入的临床疗效。方法:1例严重脑外伤患者术后在重症医学科、脑外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在治疗2、3、7、9个月分别进行ADL评定。结果:康复的介入,使患者ADL明显提高,生活质... 目的:观察1例严重脑外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介入的临床疗效。方法:1例严重脑外伤患者术后在重症医学科、脑外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在治疗2、3、7、9个月分别进行ADL评定。结果:康复的介入,使患者ADL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给家庭减轻了负担。结论:早期规范康复治疗能预防脑外伤患者术后的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康复治疗还可以促进脑功能的回复[1]。为后期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康复治疗 ADL评定
下载PDF
核心肌群训练结合坐位平衡训练的小儿脑瘫康复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颉淑玲 《甘肃科技》 2017年第2期105-106,92,共3页
核心肌群训练辅以坐位平衡能力训练,对脑瘫患儿进行运动功能的临床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探索新的脑瘫患儿临床治疗方法,使患儿的康复水平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小儿脑性瘫痪 核心肌群训练 坐位平衡能力训练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者核心肌群形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张文艳 何文杰 +5 位作者 王佳冰 马玉虎 张红晓 朱艳芳 张明 徐丁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9期46-51,56,共7页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者核心肌群形态、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因痉挛型脑瘫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门诊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和训练组(22例)。2组患者...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者核心肌群形态、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因痉挛型脑瘫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门诊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和训练组(22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记录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及Berg平衡量表得分,超声检查肌骨,观察腹直肌、腹外斜肌和竖脊肌厚度及多裂肌横截面积的变化。结果组内比较,治疗3个月时,常规组仅右侧竖脊肌厚度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训练组腹直肌厚度、腹外斜肌厚度、竖脊肌厚度和多裂肌水平面面积,以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训练组腹直肌厚度、腹外斜肌厚度、竖脊肌厚度和多裂肌水平面面积,在治疗3、6个月时,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组比较,常规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得分治疗6个月时差异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较常规训练,更有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患者的核心稳定性,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核心稳定性训练 核心肌群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研究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轩 魏璐珊 +1 位作者 张鑫 叶彩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3期1967-1972,共6页
目的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全面了解国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和热点。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知网(CNKI)1980—2022年DVT护理干预的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 5.8.R3软件生成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 目的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全面了解国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和热点。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知网(CNKI)1980—2022年DVT护理干预的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 5.8.R3软件生成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1456篇文献进行研究。年发文量在2019年前呈上升趋势,2019年后呈回落趋势。可视化图谱共纳入443位作者,32位作者的发文量≥2篇,5位作者发文量≥3篇,代表作者有张琳娜、王丽、刘丹等;研究机构共纳入409所,9所机构发文量≥3篇,主要研究机构有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等;共纳入336个关键词,有46个关键词出现频次≥10次,涉及到的护理干预方法有综合护理、循证护理、术中护理、康复护理等;近年突现关键词有“胃癌”“凝血功能”“凝血指标”。结论DVT护理干预研究近年来有下降趋势,但仍较热门,需加强多机构合作交流以增强整体影响力;DVT护理干预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研究,且评价指标不统一,在基础研究领域发展薄弱,在今后应进一步统一评价指标,强化基础研究,明确护理干预DVT的具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CiteSpace软件 循证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2003—2022年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0
作者 刘俊平 葛永桂 +1 位作者 张鑫 陈万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9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2003—2022年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CiteSpace 5.8.R3软件,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相关文献,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内... 目的探讨我国2003—2022年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CiteSpace 5.8.R3软件,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相关文献,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并对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43篇中文文献。发文量呈先稳步上升后升降交替的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方法主要为中药、中药+针刺、针刺+西药、针刺+西医康复,评估指标主要为治疗后抑郁行为及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目前主要研究内容是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仅有少量文献涉及炎症因子、蛋白、神经递质及海马结构等变化的机制。结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是研究的热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卒中后抑郁 文献计量分析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超宁 党小利 +4 位作者 陈军 谷有全 刘琦 王天红 陈小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716-3719,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UA)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120例PD住院患者(PD组)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n=50)及无认知障碍组(n=70)。另收集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各组UA...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UA)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120例PD住院患者(PD组)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n=50)及无认知障碍组(n=70)。另收集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各组UA、Hcy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D组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认知障碍组UA水平显著低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Hcy水平显著高于无认知障碍组(P<0.01);认知障碍组、无认知障碍组的UA、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无认知障碍组(P<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是PD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Hcy是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UA水平的降低及Hcy水平的升高与PD的发病及认知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尿酸 血同型半胱氨酸 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促进脑缺血区血管新生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琦 魏璐珊 +2 位作者 王颖 杨玉生 鲁雅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185-4187,共3页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通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促进脑缺血区血管新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MSCs,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将试验分为正常组、脑缺血后MSCs移植组、脑缺血后MSCs移植+rh NF-κB组、脑缺...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通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促进脑缺血区血管新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MSCs,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将试验分为正常组、脑缺血后MSCs移植组、脑缺血后MSCs移植+rh NF-κB组、脑缺血对照组。脑组织冰冻切片行Ⅷ因子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检测各试验组MSCs移植1、4、7、14 d后缺血皮质区微血管数量。Western印迹检测各试验组MSCs移植1、4、7、14 d后缺血皮质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Notch1、Hes1蛋白表达。结果缺血对照组、MSCs移植组和MSCs移植+rh NF-κB组在各时间点微血管数量及VEGF165、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从第14天起开始下降,3组的微血管数量及VEGF165、Notch1、Hes1蛋白表达依次上升,差异显著(P<0.01)。结论 MSCs移植可促进缺血区新生血管的形成,并可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缺血皮质区VEGF165的表达,从而促进缺血区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信号通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脑缺血 血管新生
下载PDF
轮泻停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吴瑛 陈万强 金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观察轮泻停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190例患儿依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5例(甲组),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口服补液盐(ORS)和抗病毒治疗为主;思密达组60例(乙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对<1岁者... 目的观察轮泻停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190例患儿依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5例(甲组),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口服补液盐(ORS)和抗病毒治疗为主;思密达组60例(乙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对<1岁者1.5g/次;1~2岁3g/次,用0.05L温水冲服;轮泻停敷脐治疗组75例(丙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用轮泻停药膏敷脐治疗,每天1剂(每剂含有生药6.0g),共7天。结果 3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无脱落病例,治疗后,丙组的总有效率为92%,乙组为75%,甲组为69.1%,总有效率丙组与甲、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丙组有效降低了患儿血清TNF-α的水平,提升了血清IFN-γ的水平,与甲、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轮泻停敷脐辅助治疗能有效缓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腹泻程度,加快轮状病毒的转阴,降低了肠道黏膜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泻停 轮状病毒 肠炎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NDM-1细菌感染1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斌 刘东汉 +2 位作者 刘清泉 郭鸿 牛军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5-267,共3页
2010年8月以来,国际上陆续报道印度、巴基斯坦、英国等地发现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ew DelhiMetallo-β-lactamase1,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NDM-1细菌),俗称"超级细菌",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关键词 细菌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 金属Β-内酰胺酶 肠杆菌科细菌 巴基斯坦 超级细菌 泛耐药
下载PDF
甘肃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认知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琦 陈万强 +2 位作者 王颖 陈小明 鲁雅琴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7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调查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预警症状及溶栓治疗认知情况,并探索影响卒中认知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使用结构式问卷横断面调查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卒中的认知,分析卒中认知与可能影响卒中认知的相关因素... 目的调查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预警症状及溶栓治疗认知情况,并探索影响卒中认知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使用结构式问卷横断面调查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卒中的认知,分析卒中认知与可能影响卒中认知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认知的因素。结果共调查了138例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63.53±11.41)岁,男性89例(60.1%)。认知率最高的卒中危险因素是高血压(64.5%),卒中症状是偏侧肢体无力(60.1%);知道溶栓治疗5.8%,知道溶栓治疗时间窗为1.4%。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与识别3个及以上卒中危险因素(P=0.036)和卒中症状(P=0.042)、知道溶栓治疗(P=0.045)及时间窗(P=0.017)都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能识别卒中症状(OR=0.252,P=0.012)是识别3个及以上卒中危险因素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非正规降压药物(OR=1.344,P=0.024)和发病后急诊转运途径(OR=0.662,P=0.05)是识别3个及以上卒中症状的独立预测因素;发病时能识别卒中症状(OR=2 249.238,P=0.032)是知道卒中溶栓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症状及溶栓治疗的认知率低,更高的文化程度和卒中高认知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认知 院前延迟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认知调查及延迟就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小明 陈晋莉 +2 位作者 叶小祥 鲁雅琴 刘宁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期4-10,共7页
目的 调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及症状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就诊时间的可能因素。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使用结构式问卷前瞻性调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发病后就医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分析就诊时... 目的 调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及症状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就诊时间的可能因素。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使用结构式问卷前瞻性调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发病后就医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分析就诊时间与其人口社会学资料、既往病史、发病时状态、发病后采取措施、首发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卒中认知之间的关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就诊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133例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发病年龄为(63.20±11.46)岁,男性86例(64.7%)。认知率最高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是高血压(66.2%),认知率最高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症状是肢体无力(59.4%)。24.1%的调查对象能识别4个以上卒中危险因素,15.0%能识别3个以上卒中症状,再次住院组能识别4个以上卒中危险因素(P=0.021)和3个以上卒中症状(P=0.044)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首次住院组。就诊总时间(ONT)为(2327.27±2157.30)min,中位数为1440.00 min;平均院前时间(ODT)为1352.89(10.00-8730.00)min,中位数为400.00 min;平均院内时间(DNT)为641.16(8.00-5760.00)min,中位数为360.00 min,急诊入院组的ONT(P=0.000)、ODT(P=0.000)明显短于门诊入院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段(P=0.082)、居住状态(P=0.061)、首发头晕症状(P=0.017)、发病后采取措施(P=0.053)和对溶栓治疗时间窗的认知(P=0.090)与ONT显著相关,年龄偏大、独居、无首发头晕症状、发病后未拨打急救电话及不知道溶栓治疗时间窗提示ONT延长。结论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就诊延迟现象,存在年龄偏大、独居、无首发头晕症状、发病后未拨打急救电话及不知道溶栓治疗时间窗时提示就诊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认知 就诊延迟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医护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琦 魏璐珊 +1 位作者 陈万强 鲁雅琴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8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医务人员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治疗效果。方法筛选7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医务人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干预组(35例),干预组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如下:刺激部位:右侧前额叶背...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医务人员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治疗效果。方法筛选7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医务人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干预组(35例),干预组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如下:刺激部位:右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刺激强度:80%MT,刺激频率:1Hz,刺激时间:30s,刺激间隔时间:2s,总脉冲数:1 800个,治疗时间:25min,疗程:2周。对照组假刺激。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结束后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睡眠改善效果、疲劳量表评估疲劳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治疗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改善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6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疲劳程度较对照组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能有效改善医务人员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减轻疲劳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睡眠障碍 治疗效果(TE) 随机对照研究(RCT)
下载PDF
大鼠脑出血急性期给予水蛭素后血肿周围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瑛 任安乐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水蛭素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能否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方法采用胶原酶生理盐水0.8μL(1μL含胶原酶0.5U和肝素6 U)注入法制作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甘露... 目的通过观察水蛭素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能否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方法采用胶原酶生理盐水0.8μL(1μL含胶原酶0.5U和肝素6 U)注入法制作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甘露醇6h、甘露醇3d、水蛭素6h、水蛭素3d、甘露醇+水蛭素6h、甘露醇+水蛭素3d组。光镜下定性观察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脑出血后GFAP的表达。结果甘露醇+水蛭素6h组及3d组的灰度值分别高于单用水蛭素组或单用甘露醇组(P<0.05),且6h组灰度值高于3d组(P<0.05),说明近期效果优于远期效果。结论脑出血早期在控制脑水肿基础上加用水蛭素可阻止过度的GFAP上调,抑制过度的反应性胶质化,促使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向正常方向发展,可减轻急性期脑组织损伤,脑出血后早期应用水蛭素有可能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水蛭素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分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多支病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祁泉 李昕 +4 位作者 刘俊 李波霞 董帅 陈万强 宋兵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368-372,共5页
目的:对比分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HCR)与常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多支病变的疗效。方法:收集同一时期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61例,经心内科、心外科联合会诊评估病情后,分为行分站式HC... 目的:对比分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HCR)与常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多支病变的疗效。方法:收集同一时期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61例,经心内科、心外科联合会诊评估病情后,分为行分站式HCR患者27例(HCR组)和行OPCAB患者34例(OPCAB组)。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检查结果、术前SYNTAX评分和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EuroSCORE)评分、手术资料、术后情况、住院时间和花费、术后院内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年,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次要不良事件。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HCR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均明显小于OPCAB组(P<0.05),2组最终再血管化的血管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R组的24 h和48 h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带管时间、红细胞及血浆用量、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OPCAB组(P<0.05)。OPCAB组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HCR组(P<0.05),2组均无院内死亡。所有患者术后最长随访1年,两组MACCE和次要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分站式HCR有更好的围术期表现,以及不劣于OPCAB的花费及早期随访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分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技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赵健雄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15-815,共1页
赵健雄教授业医40余载,擅长中医内科、妇科疑难重症的治疗及经方的运用,其治疗血液病诸疾尤为擅长.现将其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简单总结如下.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中医药疗法 @赵健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