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建设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建林 常鹏 张树海 《中国数字医学》 2012年第12期84-86,共3页
从我国现在的医疗保险政策出发,探讨了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医院医疗保险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的架构设计、网络设计、功能设计思路,讨论了医院医保集成平台的建设,这是全面整合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实现医院医疗保险... 从我国现在的医疗保险政策出发,探讨了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医院医疗保险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的架构设计、网络设计、功能设计思路,讨论了医院医保集成平台的建设,这是全面整合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实现医院医疗保险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医院医疗保险工作效率、为参保患者就医提供高效服务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 信息集成平台 医院管理系统
下载PDF
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日门诊人次的相关性研究——以兰州两所医院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昱彤 石春蕊 +4 位作者 董继元 光奇 骆志成 郗群 武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9-563,共5页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对本地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日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皮炎湿疹类患者的门诊记录和同期气象及环境污染物资料。对日门诊人次和气象数据采用quasi-Poisson连接函数进...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对本地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日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皮炎湿疹类患者的门诊记录和同期气象及环境污染物资料。对日门诊人次和气象数据采用quasi-Poisson连接函数进行拟合。在控制季节性和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基础上,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PM2.5浓度对就诊人数影响的滞后效应。结果:2013年—2016年期间,PM2.5浓度与皮炎湿疹类调查人群就诊人数的增加无统计学意义,进行性别分层后发现:大气中PM2.5每升高10μg/m3,女性皮炎湿疹类患者门诊人次在滞后0~6 d时增加1.67%(RR:1.0167,95%CI:1.0001~1.0336),在滞后0~7 d时增加1.70%(RR:1.0170,95%CI:1.0003~1.0339);进行年龄分层后发现:PM2.5升高可引起老年患者滞后0~1 d门诊人次增加2.43%(RR:1.0243,95%CI:1.0046~1.0444),青少年患者滞后0~9 d时门诊人次增加1.95%(RR:1.0195,95%CI:1.0002~1.0391),成年患者滞后0~9 d时门诊人次增加2.45%(RR:1.0245,95%CI:1.0004~1.0394)。结论:兰州地区PM2.5浓度升高对皮炎湿疹类老年患者日门诊人次增加存在即时效应,对女性患者、青年患者和成年患者的日门诊人次增加存在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皮炎 空气污染物 细颗粒物 PM2.5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云计算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运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明 《通讯世界》 2017年第11期122-122,共1页
在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引起了医院信息化建设者们的关注。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云计算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对该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计算技术 医院信息化建设 运用
下载PDF
基于深度融合网络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4
作者 张颖 赵祺旸 郗群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47-355,共9页
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一种融合网络,旨在高效、准确地辅助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采用数据增强技术与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的手段,对EyePACS数据集内的眼底图像实施扩充操作,有效应对眼底图像分类不均衡的难题。使用Inception-Resnet-V2作为... 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一种融合网络,旨在高效、准确地辅助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采用数据增强技术与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的手段,对EyePACS数据集内的眼底图像实施扩充操作,有效应对眼底图像分类不均衡的难题。使用Inception-Resnet-V2作为主网络,并融入深度残差收缩网络和金字塔分割注意力模块,有效地过滤掉特征学习过程中的无关信息,聚焦病灶信息,提高网络对重要特征的抓取能力。实验结果显示该优化模型能在无需事先指明病变特征的情况下,准确率、召回率、特异性、灵敏度以及F1分数达到0.951、0.950、0.990、0.950、0.950,表明本文模型在评价指标上都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深度学习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金字塔分割注意力模块
下载PDF
医院运营管理中绩效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5
作者 郗群 李睿 刘立善 《中国数字医学》 2014年第10期22-25,共4页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手段建立医院绩效考核系统逐渐成为医院加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医院建立绩效考核系统的必要性出发,介绍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绩效考核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所使用的工具,探讨了绩效考核指标体...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手段建立医院绩效考核系统逐渐成为医院加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医院建立绩效考核系统的必要性出发,介绍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绩效考核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所使用的工具,探讨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立的依据,详细阐述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及实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核 Cache数据库 平衡计分卡 关键绩效指标
下载PDF
在医院管理中应用DRGs技术的实践研究
6
作者 李睿 郗群 《甘肃科技》 2019年第12期75-78,共4页
DRGs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为全面评估医院整体医疗服务,并对该学科的发展提出客观的评估。同时,制定适当的个性化学科指导策略,为医院配置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应用DRGs技术,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DRGs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为全面评估医院整体医疗服务,并对该学科的发展提出客观的评估。同时,制定适当的个性化学科指导策略,为医院配置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应用DRGs技术,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疗费用管理,提高医疗效率。本文结合DRGs的相关概念,通过医院DRGs系统分析数据,对医院精细化管理中应用DRGs技术的实践进行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S 诊断分类相关组 医院精细化管理 医疗服务
下载PDF
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人次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静 石春蕊 +6 位作者 廖蓓 韩磊 潘亚娟 骆志成 郗群 何林 王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7-735,共9页
目的评估气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并进行性别、年龄分层研究筛选敏感人群。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兰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荨麻疹门诊数据和同期兰州市气象数据、空气污染物数据。通过分... 目的评估气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并进行性别、年龄分层研究筛选敏感人群。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兰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荨麻疹门诊数据和同期兰州市气象数据、空气污染物数据。通过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并按照不同年龄段(0~14岁、15~59岁、≥60岁)及不同性别人群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气温与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之间的关系呈非线性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兰州市3家三甲医院荨麻疹日均门诊量为25人次,范围1~76人次。当日均气温在0~10℃范围内时,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随着气温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日均气温为2℃时,对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影响的滞后效应在第18天出现,在滞后21 d时相对危险度(RR)值最大,为1.12(95%CI:1.04~1.20)。高温时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加,且高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呈现出滞后效应,气温越高滞后效应越明显;在滞后21 d时,气温为19.9℃和25.5℃的RR值分别为1.20(95%CI:1.12~1.27)和1.39(95%CI:1.31~1.48)。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高温对0~14岁、15~59岁和女性人群荨麻疹门诊就诊的影响更敏感,高温累积滞后21 d时,对0~14岁、15~59岁和女性人群的RR值分别为1.60(95%CI:1.45~1.71)、1.34(95%CI:1.25~1.43)和1.43(95%CI:1.33~1.53)。低温表现为对≥60岁人群的影响,当日均气温为-4.8℃,滞后12 d时RR值最大为1.38(95%CI:1.03~1.85)。此外并未发现低温对其他人群荨麻疹门诊就诊的影响。结论兰州市日均气温会影响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主要表现为高温会增加0~14岁、15~59岁人群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低温增加≥60岁人群的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均气温 荨麻疹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门诊人次
下载PDF
兰州市气态污染物对痤疮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尹沫涵 石春蕊 +4 位作者 何苑 白瑶 光奇 骆志成 郗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7,共8页
目的探究兰州市气态污染物[SO_(2)、NO_(2)、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O_(3)8h)]与痤疮门诊人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痤疮门诊人次的临床资料和相应的SO_(2)、NO_(2)、O_(3)8h的浓度。在控制长期趋势与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 目的探究兰州市气态污染物[SO_(2)、NO_(2)、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O_(3)8h)]与痤疮门诊人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痤疮门诊人次的临床资料和相应的SO_(2)、NO_(2)、O_(3)8h的浓度。在控制长期趋势与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分布滞后非线型模型研究空气中SO_(2)、NO_(2)、O_(3)8h对痤疮门诊人次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按照性别、年龄不同人群建立模型。结果平均每日就诊痤疮患者(34.94±15.27)例;SO_(2)、NO_(2)、O_(3)8h平均浓度分别为24.09、43.77、82.94μg/m^(3),经Spearman相关分析后显示痤疮门诊人次与NO_(2)呈正相关,与O_(3)8h呈负相关;SO_(2)与O_(3)8h呈负相关;NO_(2)与SO_(2)、O_(3)8h呈正相关。SO_(2)、NO_(2)浓度每增加10μg/m^(3),门诊人次分别增加2.61%(95%CI=0.98%~4.27%)、1.71%(95%CI=0.54%~2.89%);O_(3)8h浓度每增加10μg/m^(3),门诊人次增加-0.62%(95%CI=-1.12%~-0.11%)。多污染物模型分析提示各空气污染物对痤疮门诊人次仍有影响。结论兰州地区SO_(2)、NO_(2)与痤疮门诊人次呈正相关,O_(3)8h与痤疮门诊人次呈负相关,各性别、年龄人群痤疮门诊人次对SO_(2)、NO_(2)、O_(3)8h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空气污染 NO_(2) SO_(2) O_(3) 分布滞后非线型模型
下载PDF
兰州市沙尘天气与痤疮门诊量的时间序列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倩倩 石春蕊 +5 位作者 何苑 白瑶 潘亚娟 骆志成 郗群 尹沫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063-5070,共8页
研究沙尘天气、非沙尘天气下颗粒物(PM2.5、PMC、PM10)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并进行性别、年龄分层研究,筛选敏感人群.收集了2013~2017年兰州市沙尘期与非沙尘期3家三甲医院痤疮门诊量资料、大气颗粒物及气象数据,采用基于泊松分布的分布... 研究沙尘天气、非沙尘天气下颗粒物(PM2.5、PMC、PM10)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并进行性别、年龄分层研究,筛选敏感人群.收集了2013~2017年兰州市沙尘期与非沙尘期3家三甲医院痤疮门诊量资料、大气颗粒物及气象数据,采用基于泊松分布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控制气象因素、季节性和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分析沙尘期与非沙尘期颗粒物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结果表明:沙尘期时,兰州市3家三甲医院痤疮日均门诊量为26人次,范围3~54人次.非沙尘期时痤疮日均门诊量为37人次,范围1~89人次;单污染物模型显示,PM2.5、PMC、PM10均在滞后第6d(lag6)时效应量达到最大值,其浓度每增加10μg/m^3,痤疮门诊量的超额危险度(ER)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065(95%CI:0.260~1.877)、0.355(95%CI:0.018~0.693)、0.310(95%CI:0.054~0.567),PM2.5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性别及年龄分层发现,性别分层中PM2.5对女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其浓度每增加10μg/m^3,痤疮门诊量增加1.077(95%CI:0.124~2.039);年龄分层中,0~18岁组受PMC、PM10影响显著,19~24岁组受PM2.5、PM10影响显著,各颗粒物对25~34岁组及≥35岁组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在非沙尘期时,PM2.5、PMC、PM10不引起痤疮门诊量增加.双/多污染物模型显示,分别调整其他污染物后,PM2.5、PMC、PM10对痤疮门诊量的影响与单污染物模型类似,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兰州市沙尘天气下大气颗粒物(PM2.5、PMC、PM10)可使痤疮门诊量增加,对女性及青少年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大气颗粒物 痤疮 时间序列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下载PDF
空气污染物对兰州市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苑 石春蕊 +3 位作者 光奇 骆志成 郗群 韩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1-530,共10页
目的定量评估兰州地区空气污染物PM_(2.5)、PM_(10)、NO_(2)和SO_(2)浓度对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门诊资料和同期气象及环境污染物资料。采用基于泊松分布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季节性... 目的定量评估兰州地区空气污染物PM_(2.5)、PM_(10)、NO_(2)和SO_(2)浓度对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门诊资料和同期气象及环境污染物资料。采用基于泊松分布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季节性和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基础上,研究PM_(2.5)、PM_(10)、NO_(2)和SO_(2)浓度对就诊人次影响的滞后效应。结果在单污染物模型中,PM_(2.5)、PM_(10)均在滞后当日(lag0)时对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影响最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NO_(2)也在lag0时影响最明显,并存在滞后效应,其浓度每增加10μg/m^(3),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的超额危险度(ER)及95%可信区间(95%CI)为1.95%(95%CI=1.09%~2.8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O_(2)在滞后第6天(lag6)时影响最明显,S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门诊人次增加1.52%(95%CI=0.48%~2.5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对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分析后显示,女性比男性对PM_(10)和SO_(2)敏感,PM_(10)和SO_(2)每上升10μg/m^(3),女性门诊人次分别增加0.02%和2.47%。而男性对PM_(2.5)及NO_(2)敏感,PM_(2.5)和NO_(2)每上升10μg/m^(3),男性门诊人次分别增加0.47%和1.78%;气态污染物(NO_(2)、SO_(2))影响≤2岁人群高于其余年龄人群,NO_(2)和SO_(2)每上升10μg/m^(3),≤2岁人群门诊人次分别增加2.35%和1.5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3~59岁人群对NO_(2)浓度的升高敏感,NO_(2)每上升10μg/m^(3),13~59岁人群门诊人次分别增加1.39%;NO_(2)在冷暖季节时期对门诊人次有影响,ER值分别为2.35%和1.8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颗粒物(PM_(2.5)、PM_(10))在冬季门诊人次影响明显,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M_(2.5)和NO_(2),PM_(10)和NO_(2)以及SO_(2)和NO_(2)对特应性皮炎总门诊人次的交互作用明显。在双污染物模型中,引入PM_(2.5)、PM_(10)和SO_(2),NO_(2)对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影响较单污染物模型明显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兰州市空气污染物(PM_(2.5)、PM_(10)、NO_(2)、SO_(2))与特应性皮炎门诊人次密切相关,并且NO_(2)和SO_(2)浓度升高更易增加特应性皮炎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空气污染物 广义相加模型
下载PDF
基于药物管理的咳喘药学门诊模式构建及效果评价
11
作者 魏立明 王睿 +6 位作者 陈岩松 杨巨贵 周鑫 史克龙 徐凡翔 马玲 周素琴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11期7-11,共5页
目的:探索构建咳喘药学门诊模式,并评价其患者管理成效。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1日~2024年6月30日于某院咳喘药学门诊就诊的3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评价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饲养动物和职业暴露对疾病严重程... 目的:探索构建咳喘药学门诊模式,并评价其患者管理成效。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1日~2024年6月30日于某院咳喘药学门诊就诊的3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评价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饲养动物和职业暴露对疾病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的影响,并比较患者在药学服务干预前后疾病控制情况(CAT评分)、吸入剂用药准确性(吸入装置使用评分)和用药依从性[8项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结果:在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饲养动物和职业暴露等5项指标中,年龄对CAT评分和mMRC分级有显著影响(P<0.05),是否接触粉尘对mMRC分级与GOLD分级有显著影响(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吸入装置使用评分和MMAS-8评分均有明显升高,CAT评分则降低(P<0.05)。结论:咳喘药学门诊可为患者提供高效的药学服务,其工作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可借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门诊 药学服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入装置 用药依从性
下载PDF
基于LSTM-Transformer的脑电情感分析
12
作者 王安琪 于超 +1 位作者 陈胤玮 郗群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2期1550-1557,共8页
针对传统情感识别方法在处理长期依赖关系时的不足,提出一种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与Transformer模块的脑电情感分析模型,称为LTNet。该模型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提取的特征输入至LTNet。LSTM模块和Transformer模块独立对输... 针对传统情感识别方法在处理长期依赖关系时的不足,提出一种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与Transformer模块的脑电情感分析模型,称为LTNet。该模型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提取的特征输入至LTNet。LSTM模块和Transformer模块独立对输入的序列进行建模,分别从中提取出深层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通过采用加权融合策略来综合这些特征,最终利用Softmax函数对情绪进行四分类。实验结果显示,在DEAP数据集上进行的五折交叉验证中,LTNet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6.56%,相比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其他深度学习方法提高2.74%~2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情绪识别 深度学习 LSTM TRANSFORMER
下载PDF
兰州市日均气温对两所三甲医院门诊湿疹人次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奕 石春蕊 +4 位作者 董继元 潘亚娟 骆志成 郗群 王亚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5-578,共4页
的 探讨兰州市日均气温对门诊湿疹人次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兰州地区两所三甲医院皮肤科门诊湿疹患者的资料和同时期气象数据,在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的基础上,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通过quasi-Pois... 的 探讨兰州市日均气温对门诊湿疹人次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兰州地区两所三甲医院皮肤科门诊湿疹患者的资料和同时期气象数据,在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的基础上,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通过quasi-Poisson连接函数进行拟合,并根据季节、性别和年龄分层后分析日均气温对湿疹门诊人次的影响。结果 日均气温与湿疹门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大致呈“W”型。按照季节、性别、年龄分层后,日均气温改变对湿疹门诊人次的影响主要以秋、冬季为重,夏季次之,春季最弱。低温对湿疹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作用、累积作用及持续作用,即在-9 ℃、滞后14 d时,RR值为1.12(95% CI:1.03~1.22),达到最大,且温度每降低1 ℃,男性、青少年、中年人群湿疹发病的风险分别增加16%(RR:1.16,95% CI:1.05~1.27)、14%(RR:1.14,95% CI:1.02~1.26)及13%(RR:1.13,95% CI:1.02~1.25),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女性及老年人群中,低温对湿疹的影响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温的影响效应在暴露当天即已出现,随着滞后日的推移其影响效应渐减弱,但这种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兰州地区日均气温对湿疹门诊人次的影响以秋、冬季为重,日均气温的改变可能为湿疹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低温对湿疹的影响存在滞后作用,滞后时间约为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温度 季节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日均气温
原文传递
基于机器学习的结直肠癌血清标志物筛选及早期诊断模型评估 被引量:6
14
作者 郗群 毛文虹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879-883,889,共6页
目的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帮助结直肠癌患者及早发现病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治疗早期直肠癌能达到超过90%的五年存活率)。方法在机器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向前法作逐步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分析筛选... 目的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帮助结直肠癌患者及早发现病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治疗早期直肠癌能达到超过90%的五年存活率)。方法在机器学习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向前法作逐步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分析筛选出最具有诊断参考性的血清标志物,并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与后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等模型建立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模型的方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CEA、CA1724、CA242、CA153和HSP60这5种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该五种肿瘤标志物LR模型联合检测效果明显高于五种肿瘤标志物任一指标。结论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检测的灵敏度,而且基于LR建立的结直肠癌检测模型相较于基于SVM建立的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特征分类 逻辑回归 支持向量机 后向传播神经网络 结直肠癌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运营模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郗群 王绍军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第31期161-162,共2页
以新医改为背景,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医院信息系统的结合应用,搭建区域医疗资源基础设施和搭建区域医疗信息云平台,实现区域内信息资源的真正的互联互通,实现医疗联合体的信息共享平台。
关键词 医联体 云计算 模式
下载PDF
基于数据仓库的医保模型分析与设计
16
作者 郗群 李睿 +1 位作者 刘立善 潘斌福 《中国数字医学》 2014年第11期80-82,共3页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数据仓库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医院决策分析系统中。以兰大二院数据仓库医保主题的建设为例,介绍了数据仓库技术及数据挖掘的工具,详细阐述了医保主题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从而通过充分利用信息...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数据仓库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医院决策分析系统中。以兰大二院数据仓库医保主题的建设为例,介绍了数据仓库技术及数据挖掘的工具,详细阐述了医保主题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从而通过充分利用信息系统中存在的病人数据,为医院医保管理决策、临床教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仓库 医保分析 模型设计
下载PDF
甘肃省P2P网贷平台发展研究
17
作者 郗群 王绍军 《甘肃科技》 2019年第10期13-15,76,共4页
P2P平台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2018年,网贷行业交易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年成交额1.92万亿元,环比下降21.19%,打破成交额连续5年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2018年6月份开始平台频频暴雷或... P2P平台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2018年,网贷行业交易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年成交额1.92万亿元,环比下降21.19%,打破成交额连续5年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2018年6月份开始平台频频暴雷或宣布清盘。目前,行业形势趋于平稳,一些平台虽仍在出清,但从头部平台来看,数据指标回暖,呈稳步发展趋势。伴随着合规的推进与清退工作的开展,预计2019年行业规模将进一步缩小,一些运作健康、合规稳健的平台将脱颖而出。对甘肃省P2P网贷平台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对其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政府、企业提供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甘肃 发展
下载PDF
兰州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对湿疹日门诊人次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昱彤 石春蕊 +4 位作者 董继元 光奇 骆志成 郗群 武奕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12-1318,共7页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与湿疹日门诊人次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季节、各性别、各年龄层人群对空气污染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湿疹患者的门诊记录、同期主要空气污染物(PM_(2. 5)、PM_(10)、SO_2、NO_2)浓...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与湿疹日门诊人次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季节、各性别、各年龄层人群对空气污染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湿疹患者的门诊记录、同期主要空气污染物(PM_(2. 5)、PM_(10)、SO_2、NO_2)浓度和气象资料。在控制长期趋势和星期几效应基础上,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空气污染物对日门诊人次影响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结果研究期间,平均每日就诊湿疹患者(40. 38±14. 93)例,PM_(2. 5)、PM_(10)、SO_2、NO_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7. 67μg/m^3、129. 75μg/m^3、24. 20μg/m^3和45. 82μg/m^3。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湿疹日门诊人次与空气污染物、风速正相关,与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量负相关。经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发现,空气污染物浓度升高对湿疹全人群门诊人次的增加无统计学意义,分季节讨论后,夏季PM_(2. 5)和PM_(10)浓度每增加10μg/m^3,湿疹全人群日门诊人次分别增加12. 33%(95%CI:0. 70%~25. 30%)和3. 61%(95%CI:0. 05%~7. 30%);经性别分层后,PM_(2. 5)浓度每增加10μg/m^3,女性湿疹患者门诊人数增加2. 11%(95%CI:0. 45%~3. 81%);经年龄分层后,PM_(2. 5)和PM_(10)浓度每增加10μg/m^3,≥65岁人群门诊人次分别增加4. 10%(95%CI:1. 54%~6. 73%)和1. 34%(95%CI:0. 39%~2. 31%),N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18岁青少年门诊人次增加4. 05%(95%CI:0. 42%~7. 81%)。结论兰州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对湿疹日门诊人次有影响,且不同空气污染物在不同季节对全人群湿疹日门诊人次影响不同,对各性别、年龄人群湿疹日门诊人次的影响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空气污染物 颗粒物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兰州市区SO2、NO2浓度对荨麻疹日门诊人次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瑶 石春蕊 +4 位作者 董继元 光奇 骆志成 郗群 何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4-710,共7页
目的探讨兰州市气态污染物(SO2、NO2)与荨麻疹门诊人次的相关性,以及冷暖季、性别和年龄分层后不同人群对NO2、SO2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18日-2017年12月31日荨麻疹患者的门诊记录,同期SO2、NO2浓度和气象资料。在控制长期趋势和... 目的探讨兰州市气态污染物(SO2、NO2)与荨麻疹门诊人次的相关性,以及冷暖季、性别和年龄分层后不同人群对NO2、SO2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18日-2017年12月31日荨麻疹患者的门诊记录,同期SO2、NO2浓度和气象资料。在控制长期趋势和星期几效应基础上,利用分布滞后非线型模型定量评估空气中SO2、NO2与荨麻疹日门诊就诊情况的暴露反应关系;并按照不同人群建立模型。结果研究期间,平均每日就诊荨麻疹患者(40.83±17.31)例;SO2、NO2平均浓度分别为24.14μg/m^3和43.69μg/m^3,经Spearman相关分析后发现荨麻疹日门诊人次与温度、相对湿度之间正相关,与SO2呈负相关;NO2与SO2两者之间为正相关。分析后发现SO2、NO2浓度变化和荨麻疹日门诊量之间呈正相关,NO2、SO2浓度每增加10μg/m^3,日门诊人次分别增加4.60%(95%CI:3.67%~5.53%)、3.15%(95%CI:1.84%~4.48%);经性别和年龄分层后,NO2、SO2浓度每增加10μg/m^3,男性荨麻疹患者分别增加4.74%(95%CI:3.58%~5.90%)、3.92%(95%CI:2.30%~5.57%),0~18岁人群荨麻疹患者分别增加5.55%(95%CI:4.25%~6.87%)、5.58%(95%CI:3.70%~7.48%);冷暖季分层后,冷季时NO2、SO2浓度每升高10μg/m3荨麻疹日门诊人次分别增加5.15%(95%CI:1.06%~3.81%)、2.87%(95%CI:1.11%~4.67%)。结论兰州地区SO2、NO2与荨麻疹日门诊人次之间呈正相关,各性别、年龄人群荨麻疹日门诊人次对SO2、NO2浓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且不同污染物在冷暖季对荨麻疹日门诊人次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空气污染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分布滞后非线型模型 门诊就诊人次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