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市区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倩男 赵于飞 韩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6期2301-2302,共2页
目的调查兰州市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旨在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方法将7 987例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分别依据性别、年龄分组,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其Hp结果,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各组Hp感染状... 目的调查兰州市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旨在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方法将7 987例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分别依据性别、年龄分组,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其Hp结果,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各组Hp感染状况。结果 Hp阳性总检出率为41.61%,其中男、女阳性率分别为59.67%和40.33%。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Hp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市区健康体检人群的Hp感染率接近于我国平均Hp感染率,不同年龄段人群Hp感染均较为常见,该结果可以对体检人群进行Hp感染的预防指导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健康体检 13 C尿素呼气试验
下载PDF
兰州地区健康人群血清糖类抗原199参考值范围的建立
2
作者 赵德寿 邢福军 +4 位作者 杨邵华 王小萍 查成喜 田卫花 李莎莎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12期132-133,共2页
目的:建立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在兰州地区健康人群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通过Roche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血清糖类抗原199检测,采用SPSS 17.0建立本实验室95%可信区间。结果:600例中CA199最小值〈0.6IU/m... 目的:建立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在兰州地区健康人群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通过Roche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血清糖类抗原199检测,采用SPSS 17.0建立本实验室95%可信区间。结果:600例中CA199最小值〈0.6IU/m,最大值36.05IU/m,平均(10.1±6.9)IU/m,总体健康人群的95%参考区间为0~23.62 IU/mL。健康人群参考区间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40岁年龄组和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地区健康人群血清糖类抗原199正常人群参考范围为0~23.62 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血清糖类抗原199 电化学发光法 参考范围
下载PDF
TNF-α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性和血清学指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郭心灵 尤崇革 +5 位作者 王丽萍 马克君 周雅丽 施鑫鹤 李菲菲 郜莉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TNF-α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易感性及其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对452例RA患者和匹配的356例正常对照人群... 目的探讨TNF-α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易感性及其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对452例RA患者和匹配的356例正常对照人群的TNF-α及其受体6个SNP位点(TNFA-857C>T、TNFA-863C>A、TNFA-308G>A、TNFA-238G>A、TNFR1-383A>C、TNFR2-exonT>G)的基因多态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此外,采用临床常规方法测定RA患者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和类风湿因子(RF),分析其与6个SNP位点的相关性。结果 TNFA-308GA和-863CA基因型在RA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中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TNFA-238GA、TNFA-238AA及TNFR2-exonTG、TNFR2-exonGG基因型在两组间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1,P=0.999,P=0.825,P=0.330)。由TNFA 3个位点构成的单倍型-238G/-308A/-863C(GAC)、-238G/-308G/-863A(GGA)和-238G/-308G/-863C(GGC)在两组间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33,P=0.023)。TNF-α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RA血清学指标(RF、anti-CCP)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TNFA-308GA和TNFA-863CA与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RA易感性相关;TNFA单倍型GAC、GGA和GGC与RA易感性相关;TNF-α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RA患者血清学指标未见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苷酸多态性 疾病易感性 血清学
原文传递
钙卫蛋白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陶李 杜明 +1 位作者 王昱斌 李光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011-2015,共5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关节炎(OA)患者以及健康对照(HCs)人群血清钙卫蛋白水平,评估血清钙卫蛋白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并进一步探讨其与RA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A组...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关节炎(OA)患者以及健康对照(HCs)人群血清钙卫蛋白水平,评估血清钙卫蛋白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并进一步探讨其与RA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A组、OA组以及健康对照人群血清钙卫蛋白水平,收集3组人群的临床和实验室相关指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钙卫蛋白对于RA的诊断价值以及其与RA患者临床疾病活动度及实验室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RA组血清钙卫蛋白水平(Median,77.7 ng/ml)显著高于OA组(Median,28.6 ng/ml)和健康对照组(Median,8.9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用ROC曲线,钙卫蛋白的cut-off值为46.08 ng/ml时,其对于诊断RA的敏感度为63.3%,特异度为90.4%,曲线下面积为0.82。在此cut-off值下,RA组中钙卫蛋白的阳性率(38/60,63.3%)要显著高于OA组(8/48,16.7%)和健康对照组(0/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血清钙卫蛋白水平与RA患者28肿胀关节计数(SJC)、28疼痛关节计数(TJC)、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IgM(RF-IgM)、血沉(ESR)呈正相关,而与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疾病持续时间和年龄无相关性。在以DAS28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钙卫蛋白对于DAS28评分的影响大于CRP与ESR。结论:血清钙卫蛋白在RA中具有诊断作用和监测疾病活动性的能力,有希望成为RA的新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钙卫蛋白 DAS28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48b、miR-152和靶基因dnm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杜明 陶李 +2 位作者 王昱斌 李春莳 李光迪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6-971,983,共7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48b、miR-152和其靶基因dnmt1的表达水平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SLE实验室相关指标、临床疾病活动度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48b、miR-152和其靶基因dnmt1的表达水平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SLE实验室相关指标、临床疾病活动度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qPCR)方法检测74例SLE患者和44例健康者的PBMCs中miR-148b、miR-152、dnmt1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其与SLE疾病活动度及SLE相关检验指标的关系。结果 miR-148b、miR-152在SLE患者PBMCs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dnmt1在SLE患者PBMCs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0.05)。除miR-148b在低活动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miR-148b、miR-152和dnmt1在其他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iR-152与ESR正相关(r=0.443,P=0.027);dnmt1与ANA抗体(r=-0.576,P=0.001)及SLEDAI评分均为负相关(r=-0.408,P=0.038)。结论 miR-148b、miR-152和dnmt1在SLE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能作为疾病活动的参考指标,有助于指导疾病治疗和预后评估,并为SLE的治疗带来更多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miR-148b miR-152 DNMT1
原文传递
25-羟维生素D3、D-二聚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茜 孙英焕 +2 位作者 刘芳 李林静 李光迪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5期825-828,共4页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D-二聚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至我院住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95例为RA组。根据DAS28评分将RA组分为高度疾病活动期组38例、中度疾病活动期组40例、低度疾...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3、D-二聚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至我院住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95例为RA组。根据DAS28评分将RA组分为高度疾病活动期组38例、中度疾病活动期组40例、低度疾病活动期组13例、缓解组4例,另选择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61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受检者血浆25-羟维生素D3、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25-羟维生素D3、D-二聚体与RA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 RA组血浆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FI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羟维生素D3、D-二聚体、FIB、ESR、CRP在不同疾病活动期分组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羟维生素D3与ESR、CRP、DAS28评分、关节压痛数(TJC)、关节肿胀数(SJC)、D-二聚体呈负相关(P<0.05);D-二聚体与ESR、CRP、DAS28评分、关节压痛数(TJC)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D-二聚体水平高,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可以作为判断RA患者疾病活动性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D-二聚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疾病活动性
下载PDF
血清钙卫蛋白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陶李 杜明 +1 位作者 王昱斌 李光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钙卫蛋白的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该院就诊的70例RA患者,并选择该院同期体检的45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钙卫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RA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钙卫蛋白的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该院就诊的70例RA患者,并选择该院同期体检的45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钙卫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RA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水平与其临床活动度(DAS28评分)及RA实验室相关参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IgM (RF-IgM)]之间的关系。结果 RA组患者平均血清钙卫蛋白水平[(108.91±113.15)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33±1.98)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疾病活动组RA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水平[(19.89±14.29)ng/mL]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中疾病活动组RA患者和高疾病活动组RA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水平分别为[(77.35±99.79)ng/mL]和[(216.39±85.83)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水平与28肿胀关节计数(r=0.652,P<0.05),28疼痛关节计数(r=0.633,P<0.05),DAS28评分(r=0.581,P<0.05),RF-IgM(r=0.438,P<0.05)呈正相关,而与CRP、ESR、抗-CCP抗体水平、疾病持续时间和年龄无相关性。在以DAS28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RA患者血清钙卫蛋白水平与DAS28评分的相关性高于CRP与ESR。结论血清钙卫蛋白水平与RA实验特异性指标和临床疾病活动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对评估和监测RA患者病情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卫蛋白 类风湿性关节炎 DAS28评分
下载PDF
296例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玉梅 黄琳淋 +1 位作者 赵有利 石翀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第2期45-46,50,I0002,共4页
目的:通过免疫固定电泳(IFE)检测血清特异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为多发性骨髓瘤(MM)分型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96例血清总蛋白异常或血清蛋白电泳异常患者血清进行IFE,比较蛋白定量、血清蛋白电泳和IFE对MM的诊断价值,并分析M带... 目的:通过免疫固定电泳(IFE)检测血清特异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为多发性骨髓瘤(MM)分型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96例血清总蛋白异常或血清蛋白电泳异常患者血清进行IFE,比较蛋白定量、血清蛋白电泳和IFE对MM的诊断价值,并分析M带所处位置对MM诊断和分型的作用。结果:296例中有109例患者诊断为MM。血清总蛋白测定、血清蛋白电泳、血清IFE三种方法临床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2.66%、88.99%、100.00%;特异性分别为16.04%、72.72%、97.32%。IgG型、IgM型MM患者血清M蛋白均在γ区,IgA型MM患者的血清M蛋白多在β区或β-γ区,轻链型MM患者M蛋白各球蛋白区域均可出现。结论:应用IFE对MM患者血清M蛋白进行诊断和分型,其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是有重要价值的临床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 免疫固定电泳
下载PDF
氨基甲酰化及抗氨基甲酰化蛋白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吴茜 刘玮玮 +2 位作者 孙英焕 祁萍 李光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18-1720,共3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诊断RA的检验指标为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及类风湿因子(RF)。尽管ACPA及RF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需要探寻新的检验指标提高疾病的诊断率。氨基甲酰化是一种造...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诊断RA的检验指标为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及类风湿因子(RF)。尽管ACPA及RF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需要探寻新的检验指标提高疾病的诊断率。氨基甲酰化是一种造成蛋白质结构及功能改变的非酶介导的翻译后修饰,与RA的发病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氨基甲酰化蛋白刺激机体产生的抗氨基甲酰化蛋白抗体作为新的指标,对RA有预测、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本综述主要对氨基甲酰化、抗氨基甲酰化蛋白抗体以及它们在RA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氨基甲酰化 氨基甲酰化蛋白抗体 综述
原文传递
倍半萜化合物Chabranol诱导低分化胃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欣跃 张尚弟 +3 位作者 李婧 刘倩 刘泽菁 吕廷洪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倍半萜化合物Chabranol诱导低分化胃癌细胞BGC-823发生凋亡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habranol处理前后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Survivin、Caspase-... 目的探讨倍半萜化合物Chabranol诱导低分化胃癌细胞BGC-823发生凋亡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habranol处理前后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Survivin、Caspase-3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在高倍透射电镜下,Chabranol处理组BGC-823细胞出现早期凋亡现象,细胞核中异染色质明显增多,髓样体增多,而对照组BGC-823细胞结构完整。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habranol处理后的BGC-823细胞p53、Bcl-2和Survivin降低,Bax和Caspase-3增加,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ES-1、MKN28、SGC-7901细胞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倍半萜化合物Chabranol具有潜在的抗胃癌活性,有可能成为治疗低分化胃癌的新药物,其致低分化胃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与p53、Bcl-2、Bax、Survivin、Caspase-3基因的异常转录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branol 低分化胃癌细胞 凋亡 分子机制
下载PDF
IRF、Ret-He和IPF等相关参数在三系减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中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磊 沈明辉 +1 位作者 李光迪 刘欣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3期2842-2843,284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及其他相关参数在三系减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探索对维生素B12(VitB12)、叶酸(FA)治疗反应的早期指标。方法用S... 目的通过观察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及其他相关参数在三系减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探索对维生素B12(VitB12)、叶酸(FA)治疗反应的早期指标。方法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11例三系减低MA患者治疗过程中IRF、Ret-He、IPF及其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三系减低MA患者经VitB12和(或)FA治疗后第3天,IRF、IPF、WBC及Ret首先上升(P<0.01);第4天Ret-He明显下降(P<0.01),PLT明显上升(P<0.01);第5天WBC恢复正常;第6天PLT恢复正常;第7天Ret%达到峰值(P<0.01),HGB明显上升(P<0.01);两周时MCH、MCHC明显下降(P<0.01);4周时MCV明显下降(P<0.01),HGB开始恢复正常;6周后MCV、MCH、MCHC恢复或接近正常。结论 IRF、Ret-He及IPF新型参数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三系减低MA患者骨髓生成活性、预示贫血改善的早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细胞 贫血 巨幼细胞性 维生素B12 叶酸
下载PDF
348株社区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灵 王应芳 +2 位作者 朱金芬 郜莉娜 魏玉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1期2803-2804,2806,共3页
目的探讨本地区社区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STIs)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符合社区SSTIs诊断标准的患者留取分泌物或脓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病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使用WHON... 目的探讨本地区社区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STIs)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符合社区SSTIs诊断标准的患者留取分泌物或脓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病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使用WHONET5.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阳性球菌占85.3%,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4.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3.1%。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RSA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分别高于90%、90%、7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本地区社区SSTIs最常见的病原菌,临床应做到有样必采以确定病原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缓耐药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微核试验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思 鲁克庆 马兴铭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6,共4页
微核(micronucleus,MN)试验,作为一种常规的基因毒性检测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检测的标本也从骨髓扩展到血液和组织。除常规的药物基因毒性检测外,在基因改变性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评估和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微核试... 微核(micronucleus,MN)试验,作为一种常规的基因毒性检测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检测的标本也从骨髓扩展到血液和组织。除常规的药物基因毒性检测外,在基因改变性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评估和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微核试验也是药品,保健品注册上市的安全检测的一项重要的指标。本文就目前的微核试验的染色方法以及疾病和病毒学等领域的应用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核试验 基因毒 疾病
下载PDF
3076株尿液标本分离细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郜莉娜 孟灵 +1 位作者 王应芳 杨婧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33-37,共5页
目的分析3 076株尿液标本中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尿路感染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尿液标本并分离细菌,用Microscan-4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确证实验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 目的分析3 076株尿液标本中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尿路感染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尿液标本并分离细菌,用Microscan-4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确证实验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尿液标本中分离细菌株数位于前3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女性尿液中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男性(P<0.0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男性高于女性;屎肠球菌的耐药率男性和女性无差异。结论大肠埃希菌为尿路感染的首位病原菌,男性和女性尿液标本中分离细菌的菌种构成及耐药情况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细菌 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基于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的临床用药模型建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芳芳 郭心灵 +2 位作者 李菲菲 郜莉娜 尤崇革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CYP2C9、CYP4F2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人群中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评价华法林用药遗传背景,为临床个体化用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HRM法对181例接受华法林治疗并达到稳定剂量的中国汉族患者检测CYP2C9*2、CYP2C9*3、C... 目的探讨CYP2C9、CYP4F2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人群中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评价华法林用药遗传背景,为临床个体化用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HRM法对181例接受华法林治疗并达到稳定剂量的中国汉族患者检测CYP2C9*2、CYP2C9*3、CYP4F2 V433M和VKORC1 1173C/T四个SNP位点的多态性。基因分型数据结合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和华法林剂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 20岁以下年龄组与70岁以上年龄组间华法林剂量有统计学差异(P=0.04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华法林剂量有降低趋势;CYP2C9*3基因型CA(杂合突变型)华法林日平均剂量(1.93mg)比AA(野生型)日平均剂量(2.96mg)低1mg(P=0.001);VKORC1 1173C/T基因型CT(杂合突变型)华法林日平均剂量(3.34mg)比TT(野生型)日平均剂量(2.77mg)高0.57mg(P=0.002);CYP4F2 V433M基因型TT(纯合突变型)华法林日平均剂量(3.52mg)比CT(杂合突变型)高0.68mg(P=0.021),比CC(野生型)高0.72mg(P=0.026)。结论华法林剂量受CYP2C9、CYP4F2、VKORC1基因多态性和年龄的影响,临床用药前进行CYP2C9、CYP4F2、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有助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用药剂量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CYP2C9 CYP4F2 VKORC1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受体基因多态性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婧 刘欣跃 +1 位作者 吕廷洪 董晓慧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5-20,共6页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21受体(IL-21R)基因多态性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甘肃地区汉族人群201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病例样本和209例正常对照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采用病例-对照方...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21受体(IL-21R)基因多态性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甘肃地区汉族人群201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病例样本和209例正常对照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研究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与IL-21R的rs963154和rs2285452位点关联性,并通过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IL-21R基因的rs963154位点CC、CG、GG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9%、23.4%和75.7%,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5%、19.3%和80.2%;rs2285452位点AA、AG、GG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9%、20.7%和78.4%,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1%、17.0%和81.9%。rs963154位点C、G等位基因及rs2285452位点A、G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频率分布差异分别为[P=0.360,OR=0.743(0.467~1.184)];[P=0.524,OR=0.173(0.471~1.146)]。进行性别分组后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21R基因rs963154、rs2285452基因多态性与甘肃地区汉族人群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受体 基因多态性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 药物基因组学
下载PDF
多克隆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玉梅 白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9期2517-2518,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可以分为IgG型、IgA型、IgM型、IgD型、IgE型、轻链型(Kappa或Lamda)、双克隆或多克隆型以及不分泌型8种类型[1],轻链型略低于IgA型,多为单克隆型,临床易出现肾功能损害。本院收治1例多克隆轻链...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可以分为IgG型、IgA型、IgM型、IgD型、IgE型、轻链型(Kappa或Lamda)、双克隆或多克隆型以及不分泌型8种类型[1],轻链型略低于IgA型,多为单克隆型,临床易出现肾功能损害。本院收治1例多克隆轻链型MM患者,以肾衰竭收治入院,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轻链型 免疫固定电泳 血清蛋白电泳 M蛋白
下载PDF
45例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玉梅 赵有利 +1 位作者 石羽中 黄琳淋 《甘肃医药》 2011年第11期653-654,共2页
目的:通过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特异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为多发性骨髓瘤提供诊断依据、进行分型鉴定、并讨论此法对骨髓瘤诊断的意义。方法:对血清蛋白测定有异常或血清蛋白电泳有异常条带的45例患者血清用Sebi... 目的:通过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特异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为多发性骨髓瘤提供诊断依据、进行分型鉴定、并讨论此法对骨髓瘤诊断的意义。方法:对血清蛋白测定有异常或血清蛋白电泳有异常条带的45例患者血清用Sebia电泳仪进行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测定。结果:45例标本中有29例患者免疫固定电泳出现重链伴轻链成分,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固定电泳 多发性骨髓瘤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
下载PDF
XE-5000流水线两种检测血小板方法的比较及性能评价
19
作者 杨学敏 李光迪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XE一5000流水线两种血小板测定方法及其性能评价。方法用XE一5000两种血小板测定方法,测试精密度与准确度、线性、携带污染率、红细胞干扰实验、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以显微镜... 目的探讨XE一5000流水线两种血小板测定方法及其性能评价。方法用XE一5000两种血小板测定方法,测试精密度与准确度、线性、携带污染率、红细胞干扰实验、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以显微镜计数法作为参照。结果平均批内精密度血小板电阻抗计数法(PLT—11为3.20%,血小板光学计数法(PLT—O)为1.73%;批间精密度PLT—I为2.46%,PLT一0为2.06%;携带污染率范围PLT—I为0^一1.11%,PLT—O为0—0.99%;线性稀释试验中测试值与理论值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是PLT—I为0.992,PLT—O为0.997;在红细胞碎片干扰试验中,PLT—O法对低浓度红细胞十扰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t=1.37,P〉0.05);PLT—I法在低值血小板(〈60×10^9/L)容易受IPF与MPV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PLT-I和PIT-O均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线性和抗十扰能力。常规使用PLT—I法计数血小板,当血小板数目少于正常且体积偏大时,可用显微镜计数法或PIT—O法复查血小板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E-5000流水线 血小板检测方法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巨自噬及分子伴侣介导自噬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相互作用及其联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英焕 吴茜 +2 位作者 李春莳 李林静 李光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66-1568,F0003,共4页
1自噬的概述自噬又称为"自我吞噬"(Self-eating),是进化保守的细胞内溶酶体分解代谢过程,在细胞的生存、变异、发育及维持内环境稳态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细胞降解细胞质成分并回收利用营养素,同时自噬也参与固有免疫,与淋巴细... 1自噬的概述自噬又称为"自我吞噬"(Self-eating),是进化保守的细胞内溶酶体分解代谢过程,在细胞的生存、变异、发育及维持内环境稳态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细胞降解细胞质成分并回收利用营养素,同时自噬也参与固有免疫,与淋巴细胞的发育、形成和增殖有关([1])。研究发现自噬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自噬 相互作用 分子伴侣 自身免疫性疾病 介导 内环境稳态 细胞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