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2021年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临床及影像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蒋健 杨婷 +4 位作者 邓靓娜 张学凌 黄乐乐 张莉 周俊林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5期57-62,66,共7页
目的探讨甘肃省新冠肺炎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1月甘肃省新冠肺炎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及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特征。结果甘肃省2020年确诊新冠肺炎181例,2021年截至11月19日共确诊... 目的探讨甘肃省新冠肺炎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1月甘肃省新冠肺炎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及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特征。结果甘肃省2020年确诊新冠肺炎181例,2021年截至11月19日共确诊175例,两次疫情在病毒类型、流行病学史、临床分期及胸部CT影像表现中存在不同特征,2021年10月疫情病毒已由2020年的原型株转变为Delta变异株,疫情持续时间略长于2020年1月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数量增多,双肺胸膜下磨玻璃影仍为典型胸部CT特征。结论甘肃省新冠肺炎大部分病例具有明确的流行病学特征,以输入性和聚集性发病为主,病毒的进化及变异加剧了疾病的传播及致病性,胸部CT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患者康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流行病学史 病毒变异 Delta变异株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影像组学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景梦园 朱浩 +5 位作者 孙建清 席华泽 邓靓娜 韩涛 张斌 周俊林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影像组学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月-2021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ACS、慢性冠脉综合征(CCS)及无冠心病(CHD)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队列和测试队... 目的探究基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影像组学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月-2021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ACS、慢性冠脉综合征(CCS)及无冠心病(CHD)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队列和测试队列,并全自动提取患者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近端的PCAT影像组学特征,使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回归筛选特征,基于最终筛选结果分别构建ACS的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结果构建的所有模型在训练队列和测试队列的诊断性能都较高(曲线下面积均>0.85)。结论基于PCAT影像组学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临床上具有ACS风险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影像组学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心病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肿瘤微环境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政晓 薛彩强 赵君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8期76-79,共4页
近年来,伴随着免疫疗法在治疗多种晚期癌症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肿瘤微环境迅速成为研究热点。肿瘤微环境错综复杂,术前精准评估对于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作为医学影像分析技术的研究热点,已被广泛应... 近年来,伴随着免疫疗法在治疗多种晚期癌症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肿瘤微环境迅速成为研究热点。肿瘤微环境错综复杂,术前精准评估对于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作为医学影像分析技术的研究热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微环境的辅助诊断的研究中。本综述研究影像组学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肿瘤微环境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所致脓毒性肺栓塞临床及CT特点
4
作者 柴彦军 白亮彩 +1 位作者 刘建莉 赵建洪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8期35-39,共5页
目的总结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所致脓毒性肺栓塞(SPE-KPLA)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25例SPE-KPLA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归纳其特点。结果25例SPE-KPLA患者中糖尿病患者18例,合并眼内炎6例,颅内感染5例,坏... 目的总结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所致脓毒性肺栓塞(SPE-KPLA)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25例SPE-KPLA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归纳其特点。结果25例SPE-KPLA患者中糖尿病患者18例,合并眼内炎6例,颅内感染5例,坏死性筋膜炎3例。肝脓肿多伴随肝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胸部CT多表现为脓毒性肺栓塞,其中磨玻璃影、实变影和外周楔形影一般2周内吸收,结节、伴空洞的结节和肺脓肿1.5个月内吸收。结论SPE-KPLA以有糖尿病的中老年男性患者为主,常有严重并发症,CT对诊断及评估SPE-KPLA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计算机体层摄影 肺脓肿 血栓性静脉炎
下载PDF
对比评估双能CT、MRI定量参数对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晓强 韩涛 +3 位作者 景梦园 邓靓娜 张斌 周俊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6-613,共8页
目的 对比评估术前双能CT及MRI定量参数对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价值,同时探讨术后病理指标与KRAS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4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KRAS基因检测的5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基因... 目的 对比评估术前双能CT及MRI定量参数对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价值,同时探讨术后病理指标与KRAS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4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KRAS基因检测的5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野生型组(29例)和突变型组(21例)。纳入分析的术前临床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清肿瘤标志物,术后病理资料包括病理分期、淋巴管血管侵犯、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三期能谱CT定量参数包括碘(水)浓度、水(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标准化碘浓度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定量参数包括最小ADC、平均ADC和相对ADC值。此外,分别从静脉期CT图像获得直肠上静脉宽度,从MRI图像上获得肿瘤分段、肿瘤最大轴向长度及肿瘤最大纵向长度。采用χ^(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定性及定量资料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比评估两种检查方式参数及病理指标对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糖类抗原199异常组较正常组具有更高的KRAS基因突变率(P=0.036)。淋巴管血管侵犯阳性组更易出现KRAS基因突变(P=0.034)。KRAS基因突变型组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值高于野生型组(P=0.016),MRI参数平均ADC、相对ADC值低于野生型组(P=0.008,P=0.002),其中相对ADC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755)。结论 双能CT及ADC定量参数对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诊断效能相近,其中相对ADC优于其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KRAS 基因突变 MRI 能谱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12)C^(6+)离子束放射治疗脑胶质瘤的有效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拓蕾 李玉凤 +3 位作者 张宏瑜 徐媛 甘露 刘建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8期17-22,27,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12)C^(6+)离子束辐照大鼠C6脑胶质瘤的肿瘤局部控制效果,为^(12)C^(6+)离子束治疗脑胶质瘤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建立42只雄性SD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辐照前随机选取3只荷瘤鼠作为对照,其余随机分为0 Gy组(n=15)、1.0 Gy...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12)C^(6+)离子束辐照大鼠C6脑胶质瘤的肿瘤局部控制效果,为^(12)C^(6+)离子束治疗脑胶质瘤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建立42只雄性SD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辐照前随机选取3只荷瘤鼠作为对照,其余随机分为0 Gy组(n=15)、1.0 Gy组(n=12)及2.0 Gy组(n=12),每组前期预试验随机选取6只进行生存分析。不同剂量^(12)C^(6+)离子束辐照前及辐照后第7、14天进行CT能谱成像增强扫描,每组于辐照后各时间点随机选取3只荷瘤鼠心脏灌流采集脑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Ki-67、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0 Gy组与2.0 Gy组荷瘤鼠生存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0 Gy组辐照第7、14天肿瘤实体65 keV单能量CT值、碘浓度逐渐降低,1.0 Gy组辐照第14天明显降低,且均与0 Gy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0 Gy组辐照第7、14天肿瘤实体Ki-67增殖指数及CD34阳性细胞表达量逐渐降低,1.0 Gy组辐照第14天显著降低,且各组Ki-67增殖指数及CD34阳性细胞表达量与65 keV单能量CT值、碘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P<0.05)。结论^(12)C^(6+)离子束辐照大鼠C6脑胶质瘤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6+)离子束 辐照 胶质瘤 CT能谱成像 KI-67
下载PDF
基于2.5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鉴别高级别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斌 黄陈翠 +1 位作者 薛彩强 周俊林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8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的2.5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术前鉴别诊断高级别胶质瘤(HGGs)与单发脑转移瘤(BM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0例HGGs和111例BMs的T2WI及T1WI对比增强(T1C)图像,...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的2.5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术前鉴别诊断高级别胶质瘤(HGGs)与单发脑转移瘤(BM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0例HGGs和111例BMs的T2WI及T1WI对比增强(T1C)图像,预先勾画出2.5D模型下肿瘤区域的感兴趣区,基于ResNet-152卷积神经网络在2.5D维度下分别构建T2WI、T1C及两种序列融合的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结果T1C-net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738,T2-net模型的分别为0.757、0.716,TS-net模型的分别为0.744和0.696。结论基于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的2.5D ResNet模型可以鉴别HGGs和BMs,T1C-net模型性能更好,可以成为鉴别二者并指导临床制定精准化治疗方案的潜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胶质瘤 脑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嘉晨 景梦园 +3 位作者 李政晓 刘苏卫 任铁柱 周俊林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8期40-43,48,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测量的右冠状动脉近端冠状动脉周围(冠周)脂肪衰减指数(FAI)与不同等级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潜在关联。方法回顾性收集340例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进行CCTA检查并符合条件的患者。基于CCTA测量每位患者... 目的探究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测量的右冠状动脉近端冠状动脉周围(冠周)脂肪衰减指数(FAI)与不同等级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潜在关联。方法回顾性收集340例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进行CCTA检查并符合条件的患者。基于CCTA测量每位患者右冠状动脉近端的冠周FAI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评估冠状动脉炎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负担间的关系。结果CACS=0的冠心病(CHD)患者冠周FAI显著高于CACS>0的CHD患者和CACS=0的无CHD患者(P<0.001)。冠周FAI在不同CAC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ACS=0的CHD患者中最高(P<0.05)。结论冠周FAI和不同等级冠状动脉钙化之间没有关系,但冠周FAI在CACS=0的CHD患者中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脂肪衰减指数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下载PDF
基于CT能谱成像评估大鼠C6脑胶质瘤图像引导放疗的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昇霖 邓娟 +5 位作者 拓蕾 李玉凤 黄晓宇 韩蕾 刘显旺 张宏瑜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8期28-34,共7页
目的应用CT能谱成像多参数评估大鼠C6脑胶质瘤图像引导放疗(IGRT)后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和脑组织含水量变化。方法建立48只雄性Wister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IGRT组,每组各24只,荷瘤鼠前期预试验生存分析每组各6只。... 目的应用CT能谱成像多参数评估大鼠C6脑胶质瘤图像引导放疗(IGRT)后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和脑组织含水量变化。方法建立48只雄性Wister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IGRT组,每组各24只,荷瘤鼠前期预试验生存分析每组各6只。所有大鼠接种C6胶质瘤细胞后分别于第14、20、26天扫描CT能谱成像,每次扫描完成后每组随机处死3只测定脑组织含水量、3只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IGRT组荷瘤鼠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IGRT组荷瘤鼠脑组织含水量和CT能谱成像瘤周区水质量浓度随时间呈明显升高趋势,且瘤周区水质量浓度与荷瘤鼠脑组织含水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IGRT组荷瘤鼠肿瘤实体区Ki-67增殖指数和CT能谱成像碘质量浓度、能谱曲线斜率呈明显的降低趋势,且Ki-67增殖指数与碘质量浓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CT能谱成像碘质量浓度、水质量浓度和能谱曲线斜率能够早期动态监测C6胶质瘤IGRT治疗后肿瘤Ki-67增殖指数的状态,且能够无创性监测放射性脑水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胶质瘤 图像引导放疗 CT能谱成像 脑水肿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参数定量评价大鼠C6胶质瘤替莫唑胺疗效
10
作者 邓娟 李昇霖 +4 位作者 黄晓宇 韩蕾 薛彩强 刘显旺 周俊林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参数定量评价大鼠C6胶质瘤替莫唑胺疗效的可行性。方法25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C6胶质瘤模型,14 d后对大鼠成瘤检测,将24只成瘤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灌胃5 mg/kg替莫唑胺(TMZ),对照组每天灌胃等剂量...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参数定量评价大鼠C6胶质瘤替莫唑胺疗效的可行性。方法25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C6胶质瘤模型,14 d后对大鼠成瘤检测,将24只成瘤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灌胃5 mg/kg替莫唑胺(TMZ),对照组每天灌胃等剂量TMZ溶解剂,持续5 d。治疗后第1、7天CT能谱成像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通过心脏灌流收集脑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Ki-67及CD1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CT能谱成像参数与Ki-67及CD105阳性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2组的碘浓度、70 keV单能CT值、能谱曲线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第1天和第7天实验组的碘浓度、70 keV单能CT值、能谱曲线斜率低于对照组,其中第1天碘浓度、70 keV CT值差异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2组间各能谱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碘浓度、70 keV单能CT值、能谱曲线斜率与Ki67指数、CD105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CT能谱成像可作为评估大鼠C6胶质瘤替莫唑胺疗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替莫唑胺 CT能谱成像 疗效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