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野外台站服务本科实践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以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自奎 杨惠敏 +4 位作者 杨宪龙 马景永 王先之 杨倩 沈禹颖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8-623,共6页
在高等教育强调“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等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校野外台站的定位也应在注重科学观测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本科生实践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利用。为此,以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例,分析了试... 在高等教育强调“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等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校野外台站的定位也应在注重科学观测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本科生实践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利用。为此,以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例,分析了试验站服务本科生实践教学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加强野外台站本科生实习功能建设的对策。庆阳站基础设施良好、科研基础扎实,已经依托站内试验田、子午岭等试验站周边自然资源及企业等开展了多年实践教学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议在台站布局上突出区位和学科特色,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利用台站及周边资源,加强野外观测平台和实践基地建设,积极联系政府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与实践基地等。论文可为高等学校野外台站建设和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台站 实践教学 学科建设 庆阳试验站
下载PDF
草地农业与兵团绿洲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南志标 唐增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 2016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总结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建议。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种植结勾不合理、牧草种植面积小、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较低和耕地和草原退化等挑战。笔者认为发展喜地... 本文总结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建议。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种植结勾不合理、牧草种植面积小、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较低和耕地和草原退化等挑战。笔者认为发展喜地农业是实现兵团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包括建立粮一草、果一草农业系统;栽培草地与天然草原耦合,山地一荒奠一绿洲系统耦合,大力发展草食家畜养殖业;加强优良野生牧草资源的驯化选育、农副产品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及高端农牧‘品生产和深加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团 农牧业 可持续发展 草地农业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动物生产类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以兰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乐祥鹏 李发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382-2388,共7页
在各涉农高校积极建设新农科背景下,作为兰州大学为数不多的涉农专业,草业科学需要应时代发展积极转变,为国家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动物生产类课程作为草业科学专业重要的课程体系,对学生掌握动物性基础知识,动物生产原... 在各涉农高校积极建设新农科背景下,作为兰州大学为数不多的涉农专业,草业科学需要应时代发展积极转变,为国家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动物生产类课程作为草业科学专业重要的课程体系,对学生掌握动物性基础知识,动物生产原理、技术手段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我国草业科学专业及课程体系发展历程、我国草业科学专业动物生产类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兰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动物生产类课程在教学团队建设、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设置、课程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进、学生引导、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创新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正在发展壮大的草业科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为我国培养更多的草畜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业科学 动物生产 新农科
下载PDF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牧草育种学教学模式探索——以兰州大学牧草育种学教学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谢文刚 张吉宇 张健全 《高等理科教育》 2019年第5期120-125,共6页
当今的课堂教学受到各种网络教育资源的冲击,教师的专业权威面临严重挑战。学生到底需要学什么,教师应该教什么,如何教,是高校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牧草育种学作为草业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课... 当今的课堂教学受到各种网络教育资源的冲击,教师的专业权威面临严重挑战。学生到底需要学什么,教师应该教什么,如何教,是高校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牧草育种学作为草业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文章围绕课程目标,借助在线教学资源、国外合作平台,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等进行改革。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加强对教学的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启发式教育,国际视野的培养,坚持对学生专业能力、科学素质和创新思维的锻炼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育种学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改革
下载PDF
草地有害生物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5
作者 涂雄兵 杜桂林 +21 位作者 李春杰 尉亚辉 张卫国 贠旭江 洪军 李彦忠 王保海 赵莉 张蓉 庞保平 段廷玉 刘玉升 刘长仲 刘晓辉 李志红 杨定 丛斌 纪明山 王小奇 王贵强 张泽华 南志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0-788,共9页
生物防治是草地植保学科的重要范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该分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十二·五"期间草地有害生物生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分析我国本领域学科发展水平... 生物防治是草地植保学科的重要范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该分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十二·五"期间草地有害生物生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分析我国本领域学科发展水平与国际差距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草地有害生物生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优先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有害生物 生物防治 优先发展领域
下载PDF
灭除甘肃臭草对不同放牧方式亚高山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晓鹏 李飞 +4 位作者 白彦福 潘剑玲 刘志云 孙涛 尚占环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76,共7页
为探究放牧方式对毒杂草型退化草地恢复效果的影响,在祁连山北坡选取甘肃臭草型退化草地,喷施臭草利宁后,分别以轮牧和自由放牧两种方式进行利用,8a后对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肥力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轮牧草地甘肃臭草消失,自由放... 为探究放牧方式对毒杂草型退化草地恢复效果的影响,在祁连山北坡选取甘肃臭草型退化草地,喷施臭草利宁后,分别以轮牧和自由放牧两种方式进行利用,8a后对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肥力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轮牧草地甘肃臭草消失,自由放牧草地甘肃臭草再生,但与对照相比重要值显著降低;灭除甘肃臭草后轮牧草地和自由放牧草地植物群落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降低;灭除甘肃臭草后,轮牧草地0~30cm土壤pH显著降低,土壤水分、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升高;但是,自由放牧草地0~30cm土壤pH无显著变化,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及0~20cm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因此,臭草利宁对甘肃臭草斑块的扩张具有明显遏制作用,化学灭除甘肃臭草与轮牧方式相结合,既能增加可食牧草比例,又有利于土壤水分、养分含量的提高,是治理甘肃臭草型退化草地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臭草 亚高山草地 化学除草 放牧方式
下载PDF
施肥对高寒荒漠草原区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学梅 马千虎 +3 位作者 张子龙 王自奎 杨惠敏 沈禹颖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68-1379,共12页
【目的】研究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及燕麦单播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对施肥的响应,以探明混播及施肥影响人工草地水分利用的效应及机理,并提出青藏高原荒漠草原区水分高效利用的栽培草地播种和施肥模式。【方法】大田试验于2017年和2018年在... 【目的】研究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及燕麦单播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对施肥的响应,以探明混播及施肥影响人工草地水分利用的效应及机理,并提出青藏高原荒漠草原区水分高效利用的栽培草地播种和施肥模式。【方法】大田试验于2017年和2018年在青海省乌兰县金泰牧场开展,试验设置2个种植方式,分别为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和燕麦单播,设置2个施肥水平,分别为高肥(120 kg N·hm^(-2), 103 kg P_2O_5·hm^(-2))和低肥(60 kg N·hm^(-2), 51.5 kg P_2O_5·hm^(-2)),共4个试验处理,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所有处理在春季播种前进行灌溉,生育期无灌溉。试验测定指标包括主要生育时期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植株氮含量、土壤体积含水量等,计算指标包括牧草生育期内耗水量、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和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结果】通过混播和施肥均可大幅提高草地产量,2017年和2018年高肥处理干物质产量比低肥处理分别提高34.7%和9.7%,粗蛋白产量分别提高41.3%和20.4%,混播处理干物质产量比单播处理分别提高14.4%和9.2%,粗蛋白产量分别提高74.7%和62.9%。混播高肥处理产量为所有处理中最高,2017年收获期干物质和粗蛋白产量分别为10 251.7和827.2 kg·hm^(-2),2018年分别为7 589.3和570.2 kg·hm^(-2)。通过增施化肥增加了草地的水分消耗,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草地水分利用效率。2017和2018年两个生长季中高肥处理牧草耗水量分别比低肥处理增加6.2%和4.3%,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1.0%和4.9%,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30.1%和17.4%。通过混播也增加了草地的耗水量,对草地的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大幅提高了蛋白质水分利用效率。2017和2018年混播草地耗水量分别比单播处增加17.9%和9.2%,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比单播处理提高-5.9%和0.5%,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比单播处理提高46.7%和51.3%。【结论】通过混播和合理施肥能够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促进土壤贮水有效利用,提高栽培草地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推荐在高寒荒漠草原区有春季灌溉条件的草地使用。研究可为我国高寒干旱、半干旱区栽培草地建设和优良饲草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混播 饲草产量 蛋白质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5
8
作者 黄文洁 曾桐瑶 黄晓东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032-1043,I0004,共13页
植被物候是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反馈的重要感应器,研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变化对揭示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选取2001–2015年MODIS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16 d最大值合成产品MOD1... 植被物候是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反馈的重要感应器,研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变化对揭示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选取2001–2015年MODIS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16 d最大值合成产品MOD13A1,以TIMESAT 3.2平台为基础,采用阈值法提取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期,包括返青期(start of growth season, SOG)、枯黄期(end of growth season, EOG)和生长季长度(length of growth season,LOG),分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2001–2015年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随着水热条件的差异,青藏高原由东南向西北,返青期逐渐推迟,从儒略日第110天推迟到第170天;枯黄期逐渐提前,从儒略日第300天提前到第260天;生长季长度逐渐缩短,由170 d逐渐缩短为100 d。不同草地类型的物候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物候年际变化中返青期呈提前趋势,枯黄期也呈提前趋势,整体上,生长季长度呈增长趋势。3)海拔是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类型物候空间分布异质性的主要因素。在3 500 m以下,植被物候随海拔变化的波动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在3 500–5 000 m,物候与海拔的关系密切,随着海拔升高,不同草地类型的返青期逐渐推迟,枯黄期逐渐提前,生长期长度也逐渐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时空变化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高校科研型实验室日常管理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翁秀秀 常生华 +1 位作者 胥刚 李发弟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7年第4期66-68,共3页
科研型实验室主要承担科研团队的科研任务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实验部分,利用率比较高,因此,在管理上也较琐碎和繁杂。探讨通过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发挥研究生参与管理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实验室氛围和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提高科研型实验... 科研型实验室主要承担科研团队的科研任务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实验部分,利用率比较高,因此,在管理上也较琐碎和繁杂。探讨通过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发挥研究生参与管理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实验室氛围和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提高科研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研实验室 实验室日常管理 探讨
下载PDF
青藏高原腹地退化青藏苔草草原植物生态位的特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肖玉 贾婷婷 +2 位作者 赵旭 雒明伟 郭正刚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7,共8页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腹地退化青藏苔草草原植物生态位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青藏苔草草原的退化,青藏苔草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逐渐降低,莎草科的高山嵩草、禾本科的紫羊茅和波伐早熟禾、豆科的黄花棘豆和多枝黄耆的生态位宽...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腹地退化青藏苔草草原植物生态位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青藏苔草草原的退化,青藏苔草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逐渐降低,莎草科的高山嵩草、禾本科的紫羊茅和波伐早熟禾、豆科的黄花棘豆和多枝黄耆的生态位宽度先升高后降低,轻度和中度退化阶段时最大,杂类草西伯利亚蓼自出现后随退化程度增强,其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逐渐增加。不同退化阶段,植物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的物种对存在分异,在未退化、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阶段,青藏苔草分别与矮火绒草、紫羊茅、珠芽蓼和高山嵩草的生态位重叠度最高;中度退化时,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度最低的是兰石草和线叶龙胆,但其余各阶段多枝黄耆是生态位重叠度最低的物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苔草草原 重要值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值 退化程度
下载PDF
草业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兴元 冯琦胜 +1 位作者 岳立军 沈禹颖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6年第4期12-15,共4页
草业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从草业科学的学科特点和理论框架出发,以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为指导,建立了草业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架构,构建了以"4个模块、3... 草业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从草业科学的学科特点和理论框架出发,以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为指导,建立了草业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架构,构建了以"4个模块、3个阶段和2种方式"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并在实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我国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业科学 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创新
下载PDF
施氮和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比例对系统干物质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小明 来兴发 +3 位作者 杨宪龙 王自奎 蒋海亮 沈禹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9-498,共10页
【目的】本研究于大田试验条件下探究了燕麦(Avena sativa L.)/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间作系统饲草干物质产量、土地当量比(LER)及氮素吸收利用等对施氮和不同间作比例的响应,以期为该地区多元化粮改饲种植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本研究于大田试验条件下探究了燕麦(Avena sativa L.)/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间作系统饲草干物质产量、土地当量比(LER)及氮素吸收利用等对施氮和不同间作比例的响应,以期为该地区多元化粮改饲种植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大田试验于2012年在兰州大学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进行,设不施氮(N0)和施氮N 46 kg/hm^2(N_(46))两个氮水平,在每个氮水平下各设7个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比例(1∶0、4∶1、2∶1、1∶1、1∶2、1∶4和0∶1)。于箭筈豌豆的花期和乳熟期,测定并分析了饲草的干物质产量、土地当量比及吸氮量;在花期,分析测定了箭筈豌豆的生物固氮量;在箭筈豌豆的乳熟期,分析了不同间作比例下间作系统的氮肥偏生产力(PFP_N)。【结果】生长至第60 d(花期)和第90 d(乳熟期)时,N_(46)水平下系统的平均干物质总产量较N0水平分别提高了31.6%和24.2%;N0水平下系统的干物质产量分别在2∶1和1∶0下达到最大值,较箭筈豌豆单作分别提高了102.5%和107.9%,N_(46)水平下分别在1∶1和4∶1下最大,较箭筈豌豆单作分别提高了103.5%和111.1%。生长至花期(第60 d)时,N0水平下间作系统的LER值均大于1,生长至乳熟期(第90 d)时,N_(46)水平下除4∶1外均小于1。施氮后箭筈豌豆的生物固氮量降低了50.6%,燕麦的吸氮量占比平均增加了17.2%。4∶1间作比例下系统的氮肥偏生产力(PFP_N)最大。无论施氮与否,燕麦相对于箭筈豌豆的氮素营养竞争比率(CROV)在4∶1间作比例下均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箭筈豌豆种植比例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结论】施氮提高了间作系统中燕麦的吸氮量占比和体系干物质总产量,但降低了箭筈豌豆的固氮量。在4∶1间作比例下,系统具有较高的作物产量、土地当量比和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15)N自然丰度 生物固氮 氮阻遏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氮添加对黄土高原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文海燕 吴淑娟 傅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0,共7页
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为对象,采用静态箱-红外分析仪联用法进行野外原位试验,研究氮添加对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影响。设置6个氮添加水平,分别为N0(0)、N1(1.15 g·m^-2·a^-1)、N2(2.3 g·m^-2·a^-1)、N3(4.6 g·m^-2&... 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为对象,采用静态箱-红外分析仪联用法进行野外原位试验,研究氮添加对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影响。设置6个氮添加水平,分别为N0(0)、N1(1.15 g·m^-2·a^-1)、N2(2.3 g·m^-2·a^-1)、N3(4.6 g·m^-2·a^-1)、N4(9.2 g·m^-2·a^-1)和N5(13.8 g·m^-2·a^-1),氮素类型为尿素((NH2)2CO)。结果表明:氮添加处理没有改变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季节动态趋势,但是增加了生态系统净碳交换能力(NEE)、生态系统呼吸(ER)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的峰值。N2、N3、N4、N5处理的NEE生长季绝对累积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2%、45%、72%和48%;ER累积量分别增加66%、69%、78%、70%;GEP累积量分别增加65%、66%、77%、68%。氮添加处理增强了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生长季的碳汇功能。0~10 cm层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草原 生态系统净碳交换 黄土高原
原文传递
灌溉和施氮对河西走廊紫花苜蓿生物量分配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14
作者 冯萌 于成 +3 位作者 林丽果 吴冬强 宋锐 刘慧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23-1632,共10页
确定河西地区紫花苜蓿栽培草地的合理施氮量和灌溉量,对优化当地紫花苜蓿栽培草地生物量分配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W1:当地灌溉量的60%;W2:当地灌溉量的80%;W3:当地灌溉量1 920 m3&#... 确定河西地区紫花苜蓿栽培草地的合理施氮量和灌溉量,对优化当地紫花苜蓿栽培草地生物量分配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W1:当地灌溉量的60%;W2:当地灌溉量的80%;W3:当地灌溉量1 920 m3·hm-2)和施氮量[N1:0 kg(N)·hm-2;N2:40 kg(N)·hm-2;N3:80 kg(N)·hm-2;N4:120 kg(N)·hm-2]对2年生紫花苜蓿生物量分配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量为W2和W3时均显著增加了紫花苜蓿株高、单株分枝数、地上生物量,及20-40 cm、40-60 cm和0-60 cm土层的根系体积、根系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W2和W3的紫花苜蓿株高、单株分枝数和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明显,说明采用当地灌溉量的80%水量时,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随着施氮量增加,紫花苜蓿单株分枝数、叶茎比、根系体积、根系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比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施氮量为80 kg(N)·hm-2时最大,说明紫花苜蓿根系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氮的响应均存在剂量效应。在水氮互作条件下,处理W2N2或W2N3中紫花苜蓿株高、单株分枝数、根系体积和0-20 cm、20-40 cm、0-60 cm根系生物量及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比值和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优。结合上述分析得出在灌溉量W2和施氮N3时,紫花苜蓿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值和水分利用效率达最大值,表明河西走廊紫花苜蓿栽培草地的适宜灌溉量为当地灌溉的80%,施氮量为80 kg·hm-2,此时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值配置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互作 河西走廊 紫花苜蓿 产量构成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甘肃陇东黄土高原一年生饲草生产性能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清平 田莉华 +2 位作者 蒋海亮 刘渊博 沈禹颖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28,共4页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干物质产量、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相对饲喂价值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对陇东黄土高原九种春播一年生饲草作物的生产性能进行了量化评估。九种春播...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干物质产量、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可消化干物质、干物质采食量、相对饲喂价值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对陇东黄土高原九种春播一年生饲草作物的生产性能进行了量化评估。九种春播一年生饲草作物生产性能的加权关联度排序与等权关联度排序基本一致,加权关联度综合评价后排序为玉米>春小麦>苏丹草>糜子>谷子>大豆>燕麦>箭筈豌豆>豌豆,等权关联度综合评价后排序为玉米>苏丹草>春小麦>糜子>谷子>大豆>燕麦>箭筈豌豆>豌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一年生栽培草地 饲草营养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木质素与生物燃料生产:降低含量或解除束缚?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晓娟 杨阳 +4 位作者 张晓强 姜少俊 宋瑜 周海辰 金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9-240,共12页
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性替代能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可为解决当前全球变暖、化石能源成本飞涨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木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可转化为生物酒精等液体生物燃... 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性替代能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可为解决当前全球变暖、化石能源成本飞涨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木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可转化为生物酒精等液体生物燃料。木质纤维素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者之间由酯键、醚键和糖苷键等化学键连接,形成的木质素-糖类复合体是一种共价键聚合物,这些细胞壁成分的组成及其互作会影响多糖的水解作用,进而影响木质纤维素的转化利用效率,其中,木质素被认为是阻碍纤维素酶分解的主要物理障碍。当前,提高能源作物生物质的田间种植、生产效率及其工厂化降解、转化效率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木质素是木质纤维素生物量中除多糖之外含量最高的成分之一,提高木质素利用效率成为影响整个木质纤维素生物冶炼产能的关键。为此,文中从降低木质素含量和解除木质素束缚的角度出发,系统回顾了木质素在植物细胞壁中的发育沉积特征及其遗传改造研究进展,探究从植物细胞壁结构组成角度优化木质纤维素性状提高生物燃料产率的可能性,重点论述了降低能源植物木质素含量的遗传选育和基因改良策略,以及木质纤维素生物冶炼的预处理和分离技术。一方面,通过常规育种程序培育低木质素含量的生物能源作物品种,或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下调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对于提高木质纤维素利用效率和降低生物燃料生产成本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以解除木质素束缚为目的的生物冶炼预处理技术是提高木质纤维素生物燃料工厂化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酸预处理法、碱预处理法和有机溶剂预处理法,高效的预处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纤维素酶水解效率,增加生物酒精产量。文中最后对木质素与生物燃料生产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生物燃料 木质纤维素 木质素 生物冶炼
下载PDF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能源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晓娟 张树振 +2 位作者 林双双 邓志刚 金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94-1705,共12页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适应性强、生物质产量高,茎可用于生产酒精,叶片可用于家畜饲料,是最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之一。本文从紫花苜蓿生物能源利用角度出发,系统回顾了近年来紫花苜蓿作为能源植物在种质资源评价、细胞壁主要成...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适应性强、生物质产量高,茎可用于生产酒精,叶片可用于家畜饲料,是最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之一。本文从紫花苜蓿生物能源利用角度出发,系统回顾了近年来紫花苜蓿作为能源植物在种质资源评价、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合成途径及其遗传调控以及栽培管理对酒精生产效率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苜蓿细胞壁发育和木质素生物合成基因及其调控效应,并对紫花苜蓿作为能源植物的研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物能源 能源植物 细胞壁 木质素
下载PDF
高寒地区垂穗披碱草优异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鸿洋 傅华 +1 位作者 黄德君 周鸿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1-848,共8页
【目的】为高寒地区高产、优质垂穗披碱草育种的亲本选配和综合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选择了11份来自青藏高原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种质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对其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可溶性糖(water soluble carb... 【目的】为高寒地区高产、优质垂穗披碱草育种的亲本选配和综合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选择了11份来自青藏高原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种质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对其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可溶性糖(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4个饲用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①11个垂穗披碱草居群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性状均存在一定变异,干草产量性状变异最大,为52.13%;中性洗涤纤维性状变异最小,为3.97%;②单个性状间比较,高产居群P8,产量为2 971.66 kg.hm-2;高蛋白居群P1,粗蛋白质含量为22.61%,且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也最低,分别为59.75%和36.26%;高糖居群P3、P4、P5、P6和P7,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5.18%、4.46%、5.53%、5.79%和6.15%。【结论】从单个性状考虑,P8可作为高产亲本材料,P1和P9可分别作为高氮和低纤维亲本材料,P3、P4、P5、P6和P7可作为高糖亲本材料,用于下一步的常规杂交育种;综合产量和各营养品质性状,P1为中产高氮及低纤维材料,P2为高产中氮材料,P8、P9、P10为高产中糖材料,P3、P4为中产高糖材料;以上均可作为高产优质材料,经选择育种,较快形成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垂穗披碱草 产量 营养品质 亲本选择
下载PDF
黄土高原苜蓿生长年限对草地N_2O释放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渊 王涛 沈禹颖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9-874,共6页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为探究旱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年限对草地N2O释放通量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别观测了黄土高原休闲地和3、4、10龄紫花苜蓿草地N2O释放通量。与实测值相比较,DNDC(脱氮...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为探究旱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年限对草地N2O释放通量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别观测了黄土高原休闲地和3、4、10龄紫花苜蓿草地N2O释放通量。与实测值相比较,DNDC(脱氮—分解)模型对苜蓿草地N2O释放的模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另外,利用DNDC模型对苜蓿地N2O释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与休闲地比较,高龄苜蓿草地N2O释放通量高于低龄苜蓿草地;N2O负通量观测值与模型模拟值差异较大;DNDC模型对不同龄苜蓿草地的模拟中发现,N2O释放主要集中在170-240 d,且波动较大,释放峰值出现在第210 d。DND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黄土高原苜蓿草地N2O释放通量,但其对苜蓿草地N2O负通量的模拟还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N2O) 释放通量 苜蓿草地 生长年限 DNDC模型 黄土高原
原文传递
硫肥对河西走廊紫花苜蓿植株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贾婷婷 肖玉 +2 位作者 李天银 刘军 张月娥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0-26,共7页
研究了施硫肥S0(0kg/hm2)、S1(16.5kg/hm2)、S2(33.0kg/hm2)、S3(49.5kg/hm2)4个水平对河西走廊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1和S2处理显著增加了紫花苜蓿主茎长和侧茎长,S1的分枝数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不同... 研究了施硫肥S0(0kg/hm2)、S1(16.5kg/hm2)、S2(33.0kg/hm2)、S3(49.5kg/hm2)4个水平对河西走廊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1和S2处理显著增加了紫花苜蓿主茎长和侧茎长,S1的分枝数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不同硫肥水平对紫花苜蓿主茎节数和侧茎节数没有显著影响;S3主根粗显著小于S0,S1和S2处理,S1主茎粗显著大于S0和S3处理;S1茎叶比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的茎叶比;S1和S2显著增加了紫花苜蓿第1茬干草产量,S1的紫花苜蓿第2茬干草产量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不同硫水平对紫花苜蓿第3茬干草产量没有显著影响,S1处理的紫花苜蓿总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0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S1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S3处理;不同硫肥水平对紫花苜蓿粗纤维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S1和S2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S0和S3处理;S1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所有处理中最低;S1处理的干物质采食量、可消化干物质和相对饲用价值都显著的低于其他处理。施硫肥水平为16.5kg/hm2时,有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产量和营养价值的提高,而当硫肥量超过33.0kg/hm2时,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品质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硫肥 生物学性状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