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卓越计划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探索——以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西门子产学合作”教改为例
1
作者 常文春 易湘斌 罗文翠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13期129-130,共2页
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背景下,与西门子公司合作,制定了兰州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产学研结合,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宽口径、活板块"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特征的产... 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背景下,与西门子公司合作,制定了兰州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产学研结合,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宽口径、活板块"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特征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制定了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建设方案及项目实施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产学研结合 教育模式 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基地建设——以兰州工业学院材子智造创新基地为例
2
作者 贾金龙 关玮 +3 位作者 李祥林 沈建成 易湘斌 史志成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针对工科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严重滞后于新工科要求的现状,提出构建理论学习、项目进化、研究创新三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践行OBE理念,借助大学生创新项目驱动,利用学科技能竞赛、产教融合、科创融合、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等一... 针对工科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严重滞后于新工科要求的现状,提出构建理论学习、项目进化、研究创新三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践行OBE理念,借助大学生创新项目驱动,利用学科技能竞赛、产教融合、科创融合、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实践证明,通过材子智造创新基地多年的建设,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考研、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培养符合新工科要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创新基地 新工科
下载PDF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与成效研究
3
作者 刘哲 牛玉艳 +2 位作者 张丽娟 张总 吴晓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9期0021-0024,共4页
分析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电传动控制》方面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的课程教学中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基于一主双重三递四能理念,从重构课程内容、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实践和创新创业训练联动、构建注重创新创业能力考核的课程评价... 分析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电传动控制》方面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的课程教学中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基于一主双重三递四能理念,从重构课程内容、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实践和创新创业训练联动、构建注重创新创业能力考核的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了学生《机电传动控制》方面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传动控制》 创新创业能力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建立课外师生工作室 拓展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 被引量:3
4
作者 林小军 刘君 +1 位作者 张红岩 吴晓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3-215,共3页
通过建立课外师生工作室实践模式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平台,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关课外师生工作室的创建较为完整的改革思路和做法,对其... 通过建立课外师生工作室实践模式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平台,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关课外师生工作室的创建较为完整的改革思路和做法,对其他各个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适应当前教育教学趋势的要求,适合在新升本院校,特别是各工科院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师生工作室 工程实践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前缘狭缝对NACA0015水翼非定常空化的影响
5
作者 解浩 孟国亮 +1 位作者 林小军 李宝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170,共5页
为了深入研究狭缝对翼型前缘片状空化的影响,采用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及Schnerr-Sauer空化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带有不同角度狭缝的翼型进行瞬态高精度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插槽角度下的压力、速度以及空泡形态演变,分析插槽对片... 为了深入研究狭缝对翼型前缘片状空化的影响,采用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及Schnerr-Sauer空化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带有不同角度狭缝的翼型进行瞬态高精度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插槽角度下的压力、速度以及空泡形态演变,分析插槽对片状空化的抑制机制。结果表明:回射流是导致空泡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狭缝出口处产生射流,并干扰了导致空泡脱落的回射流,从而抑制空泡的生长和脱落;同时,当狭缝夹角大于55°时,翼型后半段起始部位的空泡尺寸显著减小,空化抑制效果更加明显,为水翼空化被动控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提高水力机械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缘狭缝 云状空化 压力系数分布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课程改革探索
6
作者 贾海深 易湘斌 +1 位作者 罗文翠 沈建成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54-156,共3页
为培养适应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形态的“新工科”人才,剖析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问题,从课程内容、实验教学、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四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以项目驱动为手段,重构课程内容;以建模仿真技术为基础,... 为培养适应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形态的“新工科”人才,剖析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问题,从课程内容、实验教学、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四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以项目驱动为手段,重构课程内容;以建模仿真技术为基础,开发虚实一体的教学实验;以任务引导、问题反思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达成性评价体系。课程改革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进而助力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项目驱动 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课程改革
下载PDF
“项目引导、多元联动”理念下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牛玉艳 吴晓红 +2 位作者 张总 刘哲 梁泽芬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1期163-165,共3页
针对兰州工业学院培养“高素质、重应用、善创新、强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办学定位,分析了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基于“项目引导、多元联动”理念,从重构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挑战度、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等方... 针对兰州工业学院培养“高素质、重应用、善创新、强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办学定位,分析了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基于“项目引导、多元联动”理念,从重构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挑战度、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通过教学改革,突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传动控制 项目引导 多元联动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牛玉艳 常文春 +2 位作者 郭文静 李宝栋 张丽娟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13期116-118,共3页
针对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课程为对象开展教学改革。分析了目前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重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 针对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课程为对象开展教学改革。分析了目前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重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通过教学改革,完善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设备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应用型人才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工程力学导论课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刘君 林小军 +2 位作者 蒲育 张莉 赵永花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46-150,共5页
为促进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研究的深层次展开,对首堂导论课的思政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讨论。遵循导论课的内容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思政元素,给出思政知识融入课程的切入点和方式。融合思政内容的导论课兼具传承知识和价值引领、育德育人的功能,... 为促进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研究的深层次展开,对首堂导论课的思政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讨论。遵循导论课的内容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思政元素,给出思政知识融入课程的切入点和方式。融合思政内容的导论课兼具传承知识和价值引领、育德育人的功能,为后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成果对力学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可推广至其他基础力学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工程力学 课程导论
下载PDF
掺杂B,Cr,Mo,Ti,W,Zr后金刚石中正电子湮灭寿命计算
10
作者 赵永生 阎峰云 刘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321,共9页
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和研究,但金刚石表面预处理所导致的空位、掺杂等缺陷对金属基与金刚石界面性能有很大影响.尽管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等技术已用于缺陷检测,但这些方法存在局限性.通过计算金刚石中正电子湮灭寿命,... 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和研究,但金刚石表面预处理所导致的空位、掺杂等缺陷对金属基与金刚石界面性能有很大影响.尽管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等技术已用于缺陷检测,但这些方法存在局限性.通过计算金刚石中正电子湮灭寿命,可以准确评估金刚石的界面缺陷.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采用多种正电子湮灭算法和增强因子,计算了金刚石理想晶体、单空位、掺杂B,Cr,Mo,Ti,W和Zr后的正电子湮灭寿命.结果显示,在采用局域密度泛函时,结合Boronski&Nieminen算法以及随机相位近似限制作为湮灭增强因子时,计算得到的正电子湮灭寿命与文献的实验结果更吻合.同时,金刚石中B和Cr的掺杂使正电子湮灭寿命从由单空位119.87 ps增加为148.57 ps和156.82 ps.总体来说,金刚石中的空位和掺杂原子缺陷都会引起正电子湮灭寿命的变化.这些发现为理解和优化金刚石界面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掺杂 正电子 湮灭寿命
下载PDF
B掺杂对金刚石热导率的影响
11
作者 赵永生 阎峰云 刘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7-54,共8页
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因其高导热率和低热膨胀系数而备受关注,掺B被广泛应用于改性金刚石表面。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B掺杂对金刚石导热特性的影响。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金刚石掺杂B后的多项关键性质,包括电子特性、晶格振动... 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因其高导热率和低热膨胀系数而备受关注,掺B被广泛应用于改性金刚石表面。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B掺杂对金刚石导热特性的影响。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金刚石掺杂B后的多项关键性质,包括电子特性、晶格振动、热力学性能、晶格热导率、声子群速度、声子自由程和声子寿命等。结果显示,当B掺杂浓度为12.5%(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原子分数)时,金刚石的热传输特性发生显著改变,最大晶格热导率降至452 W·m^(-1)·K^(-1)。其主要原因是引入B原子后,形成的C-B化合键为弱极性,导致金刚石的晶格振动不协调,晶格振动的简并现象消失,这意味着金刚石晶体的动力学稳定性被破坏。同时,掺杂B导致金刚石内部声子自由程由10^(4)nm降低为10^(2)nm,声子寿命由80 ps缩短为6 ps。本研究揭示了掺杂B原子对金刚石导热特性的影响机制,可为材料设计和应用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B掺杂 热导率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激光熔覆MoSi_(2)颗粒增强Co基涂层的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泽芬 梁泽忠 +2 位作者 张继林 牛玉艳 梁补女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8-92,156,共6页
奥氏体不锈钢因低硬度和较差耐磨性限制了其应用,故改善不锈钢表面性能对于促进其应用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0,20%,40%)的MoSi_(2)增强Co基合金的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 奥氏体不锈钢因低硬度和较差耐磨性限制了其应用,故改善不锈钢表面性能对于促进其应用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0,20%,40%)的MoSi_(2)增强Co基合金的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等方法研究了MoSi_(2)的添加量对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组成、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Si_(2)的加入使复合涂层显微组织柱状晶向等轴晶和平面树枝晶转变,且具有细化组织的效果;随着MoSi_(2)含量的增加,Co基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也随着提高。当MoSi_(2)的含量为40%时,MoSi_(2)/Co基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高达1455HV_(0.2),磨损率为6.9×10^(-5) mm^(3)/(N·m);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硬质相(Cr_(5)Si_(3)、MoSi_(2)、Mo_(5)Si_(3)和Co_(2)Mo_(3))和(Fe、Cr、Co)Si_(2)新型固溶体显著提高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MoSi_(2)增强Co基合金涂层的磨损机制随着MoSi_(2)含量的增加发生转变,即由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塑性变形的协同作用转变为黏着磨损、脆性微断裂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MoSi_(2)/Co基复合涂层 微观结构 硬度 耐磨性能
下载PDF
LPBF增材制造纳米颗粒增强奥氏体不锈钢的进展
13
作者 梁泽芬 梁泽忠 +3 位作者 张俊喜 张继林 牛玉艳 梁补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7-364,共8页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LPBF)增材制造的奥氏体不锈钢因良好的可打印性和力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其工业应用,添加纳米增强相是调控其性能的有效策略之一。综述了纳米颗粒增强LPBF奥氏体不锈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 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LPBF)增材制造的奥氏体不锈钢因良好的可打印性和力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其工业应用,添加纳米增强相是调控其性能的有效策略之一。综述了纳米颗粒增强LPBF奥氏体不锈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纳米颗粒对致密度、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强化机理。纳米颗粒的加入使复合材料孔隙率增加,致密度下降;胞状组织晶粒细化,且具有较低的各向异性;添加了增强相的奥氏体不锈钢在强度显著提高的同时还保持良好的延展性,主要归因于晶粒细化、位错强化、Orowan强化以及载荷传递强化的综合效应。最后展望了LPBF增材制造纳米颗粒增强奥氏体不锈钢在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增材制造 奥氏体不锈钢 致密度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接触面尺寸公差对航空齿轮泵性能阈值的影响
14
作者 张生福 黎义斌 +2 位作者 魏列江 井卫民 李锦越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54,共11页
接触面加工误差是影响航空齿轮泵性能的敏感因素,有必要研究接触面尺寸公差对航空齿轮泵外特性的影响规律。选取泵体内部3种主要接触面(泵腔内表面、齿顶面和齿面),分别建立存在尺寸公差的实际模型,并与无公差的理想模型进行对比。利用R... 接触面加工误差是影响航空齿轮泵性能的敏感因素,有必要研究接触面尺寸公差对航空齿轮泵外特性的影响规律。选取泵体内部3种主要接触面(泵腔内表面、齿顶面和齿面),分别建立存在尺寸公差的实际模型,并与无公差的理想模型进行对比。利用RNG k-ε湍流模型三维瞬态流场数值模拟,推导出基于公差的径向泄漏量数学模型,揭示不同接触面公差对泵外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接触面公差降低了容积效率,缓解了流量脉动与压力脉动,使得相邻腔室间压力梯度下降;其中齿面公差对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最为敏感。齿面公差的存在使得容积效率、瞬时流量算术平均偏差及瞬时压力算术平均偏差分别下降4.7%、31.8%和39.3%。此外,齿面公差有效缓解困油区压力和减少齿轮激励力,而齿顶与泵腔接触面公差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齿轮泵 尺寸公差 间隙 泄漏 流量脉动
下载PDF
一种单驱动双轴联动装置的设计
15
作者 马淑霞 马富荣 连文香 《机械制造》 2024年第7期40-43,共4页
在土豆削皮设备研制中,如何使两个轴在同一驱动下保持比例联动,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单驱动双轴联动装置。进行了参数计算,并设计了机械结构。
关键词 驱动 联动 设计 计算
下载PDF
朗缪尔探针及其可展机构设计
16
作者 孟国亮 林小军 刘海波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5-69,共5页
为实现对空间环境等离子体参数的测量,依据某航天任务要求,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朗缪尔探针及其可展机构。该朗缪尔探针主要由传感器、电路盒和可展机构组成,具有锁紧模式和展开模式2种工作状态;可展机构由旋转部分和伸展部分组成,利用扭转... 为实现对空间环境等离子体参数的测量,依据某航天任务要求,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朗缪尔探针及其可展机构。该朗缪尔探针主要由传感器、电路盒和可展机构组成,具有锁紧模式和展开模式2种工作状态;可展机构由旋转部分和伸展部分组成,利用扭转弹簧和压缩弹簧进行驱动。为提高机构的尺寸稳定性,制作过程对各个筒体进行了时效和高低温定型处理,球形传感器表面采用金镀层以保证耐蚀性和导电性。通过在地面环境下的测试,验证了朗缪尔探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对可展机构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缪尔探针 传感器 电路盒 可展机构 等离子体
下载PDF
过程参数对PVP静电纺纳米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
17
作者 潘甜 李新德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0期28-31,共4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纳米纤维,研究了纺丝过程参数(溶液浓度、纺丝电压、纤维接收距离)对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室温,相对湿度低于50%的情况下,当溶液浓度为6-10 wt%,纺丝电压为13.5~20 kV,针头内径为0.5...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纳米纤维,研究了纺丝过程参数(溶液浓度、纺丝电压、纤维接收距离)对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室温,相对湿度低于50%的情况下,当溶液浓度为6-10 wt%,纺丝电压为13.5~20 kV,针头内径为0.51 mm,溶液注射速度为0.7 mL/h,纤维接收距离为8~15 cm时,可制备出连续无珠粒的PVP纤维,直径在几百纳米至几微米之间。纤维的平均直径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纺丝电压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纤维接收距离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纳米纤维 过程参数 纤维直径
下载PDF
卸荷阀主阀芯配合间隙内固体颗粒的分布研究
18
作者 解浩 张胜军 徐静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4年第7期40-45,共6页
结合生产应用中出现的卸荷阀铜套磨损问题,运用Fluent软件中的多相流欧拉模型,对工作介质为乳化液的卸荷阀主阀腔内部流场进行固液两相流数值解析。研究分析表明:固体颗粒在阀芯与铜套形成的配合间隙中存在聚集现象;直径7μm的固体颗粒... 结合生产应用中出现的卸荷阀铜套磨损问题,运用Fluent软件中的多相流欧拉模型,对工作介质为乳化液的卸荷阀主阀腔内部流场进行固液两相流数值解析。研究分析表明:固体颗粒在阀芯与铜套形成的配合间隙中存在聚集现象;直径7μm的固体颗粒在间隙内易引起轻微磨蚀;直径10μm的固体颗粒在间隙内引起严重磨蚀磨损,产生新的固体颗粒,使间隙内固体体积分数最大值升高至进口的3倍左右。针对固体颗粒物聚集引发的磨蚀磨损问题,提出优化方案。通过仿真分析,证明在阀杆上加工环形槽,并在槽间凸肩上打径向孔的结构可起到疏导固体颗粒、缓解磨蚀磨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阀 固体颗粒分布 聚集 磨蚀磨损 改进优化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黄花菜杀青烘干自动化设备设计
19
作者 王辉 李晶 +3 位作者 谭昕 王多宏 张亚军 李民山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129-132,共4页
针对黄花菜种植分散地区,设计适合农村家用的黄花菜杀青烘干自动化设备,采用蒸汽蒸制杀青工艺和热风干制与红外干制相结合的脱水工艺。测控系统实现自动杀青烘干功能,实时显示黄花菜温度和相对湿度参数。设备采用内胆、外壳分离设计,防... 针对黄花菜种植分散地区,设计适合农村家用的黄花菜杀青烘干自动化设备,采用蒸汽蒸制杀青工艺和热风干制与红外干制相结合的脱水工艺。测控系统实现自动杀青烘干功能,实时显示黄花菜温度和相对湿度参数。设备采用内胆、外壳分离设计,防止热量散失。内胆顶部排风扇将湿气通过内外夹层向下排气,冷凝除水,多余热风从底部开孔进入内胆循环利用,提高热量的利用率。设计的黄花菜杀青烘干自动化设备烘干速度是传统热风干制的6.75倍,自然晾晒的21倍。加工的干黄花菜色泽比自然晾晒鲜亮,但黄花菜花尖部和柄端有轻微焦化,红外灯功率不能太大,干制温度不能太高。该黄花菜杀青烘干自动化设备具有较高的生产加工速度和产品品质,对黄花菜加工生产行业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杀青 烘干 自动化 单片机
下载PDF
黄豆荚自动剥壳机设计
20
作者 孟国亮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6期72-74,共3页
针对黄豆荚人工剥壳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黄豆荚剥壳脱粒机械设备。该设备由进料口、剥壳脱粒装置、杂质去除装置、筛选装置和传动装置组成,体积小、质量轻、操作方便,可以一次性完成黄豆的剥壳脱粒、筛选和分离等工序,并... 针对黄豆荚人工剥壳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黄豆荚剥壳脱粒机械设备。该设备由进料口、剥壳脱粒装置、杂质去除装置、筛选装置和传动装置组成,体积小、质量轻、操作方便,可以一次性完成黄豆的剥壳脱粒、筛选和分离等工序,并具有高效率和低破损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荚 自动剥壳机 剥壳脱粒 剥壳纹杆 筛选除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