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化学计量学结合ICP-MS的党参道地性的研究及安全评价
1
作者 尹盼盼 张家旭 +3 位作者 李海燕 彭腾腾 白雯静 石晓峰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9-639,共11页
微量元素与中药的功效和安全性密切相关,也是药材道地性研究的一部分,为探讨党参中重金属元素的安全性、风险性及道地性的相关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及原子荧光光谱(AFS)法测定来源于甘肃、山西、湖北、四川等产区的3... 微量元素与中药的功效和安全性密切相关,也是药材道地性研究的一部分,为探讨党参中重金属元素的安全性、风险性及道地性的相关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及原子荧光光谱(AFS)法测定来源于甘肃、山西、湖北、四川等产区的39批党参药材中的20种元素的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对党参产区进行差异判别。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健康风险基于暴露量、危害指数法和暴露限值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重金属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仪器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其中Ba、Sr、Mn的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显示39批药材分为三类,同一产区的党参能较好地聚在一起,元素含量差异与产区分布有一定规律,其中Cs、Ga、As、Co、Li、Pb、Hg、Se、V、Mn为关键的差异标志物,为产地元素特征分析鉴别提供依据。安全评价结果为39批党参药材污染等级为安全,但风险评估后DS-31、DS-32、DS-34、DS-36及DS-37在人体长期蓄积中具有健康风险。方法高效、准确、简便,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对党参进行有效的产地判别,评价党参中元素的安全性及风险性,为党参道地性及健康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化学计量学 道地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控制关键点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许晓辉 闫君 +2 位作者 赵波 吴福祥 王小乔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0年第12期52-56,共5页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食品检验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而质量控制是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核心工作,既能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又为检验检测机构构建科学、准确的检验能力体系提供基本保障。本文对食品检验检测机...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食品检验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而质量控制是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核心工作,既能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又为检验检测机构构建科学、准确的检验能力体系提供基本保障。本文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进行探讨,以期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 食品安全 监管 质量控制 关键点
下载PDF
基于ICP-OES技术的复方铝酸铋片中Al、Bi、Mg元素快速、高效检测方法的研究
3
作者 王蕙 李赟 +2 位作者 邵长春 潘建忠 魏艳芸 《甘肃科技》 2023年第4期23-27,共5页
建立ICP-OES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复方铝酸铋片中Al、Bi、Mg元素的含量。复方铝酸铋片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OES技术测定Al、Bi、Mg元素含量。测定的Al、Bi、Mg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Bi元素线性范围为0.0~2 ... 建立ICP-OES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复方铝酸铋片中Al、Bi、Mg元素的含量。复方铝酸铋片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OES技术测定Al、Bi、Mg元素含量。测定的Al、Bi、Mg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Bi元素线性范围为0.0~2 000.0μg/L,回收率为93.7%~96.2%,相对标准偏差为0.59%~0.82%;Mg元素线性范围为0.0~2 000.0μg/L,回收率为93.7%~96.8%,相对标准偏差为0.59%~0.78%;Al元素的线性范围为0.0~1 000.0μg/L,回收率为94.3%~95.2%,相对标准偏差为0.56%~0.87%;3种元素准确度和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表明该方法高效、便捷、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复方铝酸铋片中Al、Bi、Mg元素的含量,为复方铝酸铋片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OES技术 复方铝酸铋片 AL BI Mg 元素 检测方法 研究
下载PDF
Carb/NH2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兰州百合中16种多环芳烃
4
作者 邵长春 潘秀丽 +3 位作者 戚鹏飞 王月玲 魏艳芸 王蕙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4年第2期86-93,共8页
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兰州百合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样品中加水充分浸润,用乙腈提取,加硫酸镁和氯化钠混合粉末进行除水,涡旋提取后浓缩至2 mL,用Car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正己烷溶解,DB-... 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兰州百合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样品中加水充分浸润,用乙腈提取,加硫酸镁和氯化钠混合粉末进行除水,涡旋提取后浓缩至2 mL,用Car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正己烷溶解,DB-5MS毛细管柱(Agilent,30 m×250µm,0.25µm)分离,GC-MS分析,外标法定量.测得的16种PAHs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范围为0.2~0.8µg/kg,定量限范围为0.9~3.1µ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75%~5.14%.建立的方法稳定、灵敏、准确,可用于兰州百合样品中PAHs的日常监督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质谱法 Carb/NH2固相萃取柱
下载PDF
中药材经磷化铝熏蒸后残留磷化氢的降解规律研究
5
作者 戚鹏飞 王月玲 +3 位作者 徐雪梅 邱国玉 李运 邵长春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经磷化铝熏蒸后中药材中磷化氢残留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党参、黄芪、当归等易生虫的十种中药材经过模拟实验建立阳性样本,通过建立磷化铝残留的测定方法,对制备样本进行磷化铝残留水平监测。结果:不同品种的中药材样品... 目的:研究经磷化铝熏蒸后中药材中磷化氢残留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党参、黄芪、当归等易生虫的十种中药材经过模拟实验建立阳性样本,通过建立磷化铝残留的测定方法,对制备样本进行磷化铝残留水平监测。结果:不同品种的中药材样品经磷化铝熏蒸后残留水平有明显差异,对于含有色素的款冬花药材,外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发现,阳性样品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磷化氢残留降解速度较快,在48h内降幅可达约50%以上,8天后残留量明显减少,12天后部分样品残留量低于检出限。结论:不同基质的中药材样品经磷化铝熏蒸后,残留水平有明显差异,且磷化氢残留随贮存时间延长降解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中药饮片 磷化氢残留量 贮藏时间 降解规律
原文传递
肾功能亢进ICU患者的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调整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党子龙 刘海洋 +9 位作者 张扬帆 刘金凤 张天为 李斌 郭鸿 成文媛 许晓辉 李一乐 魏玉辉 武新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61-571,共11页
重症监护患者(ICU)肾功能亢进(augmented renal clearance,ARC)发生率高,且由于此类患者常合并感染,ARC的发生会使其对抗菌药物的清除率显著增加,导致常规剂量不易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影响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及预后。由此可见,为ARC的ICU... 重症监护患者(ICU)肾功能亢进(augmented renal clearance,ARC)发生率高,且由于此类患者常合并感染,ARC的发生会使其对抗菌药物的清除率显著增加,导致常规剂量不易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影响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及预后。由此可见,为ARC的ICU患者制定合理给药方案非常重要。遗憾的是,国内鲜有针对此类患者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调整策略的报道。因此,为了使医务人员对针对此类患者进行抗菌药物剂量调整时有据可依,本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亢进 抗菌药物 重症监护患者 调整策略
下载PDF
营养健康食品开发技术发展趋势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常巧英 余强 +5 位作者 郑冰 黄海荣 白若镔 张虹艳 李相阳 侯新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6-274,共9页
营养健康食品不仅具有食品功能,还具有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他营养素,通过强化功效、改善营养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物营养的需求。随着食品科学与营养学、微生物学、组学等学科融合,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科技领域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 营养健康食品不仅具有食品功能,还具有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他营养素,通过强化功效、改善营养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物营养的需求。随着食品科学与营养学、微生物学、组学等学科融合,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科技领域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营养健康食品新资源挖掘、功能因子制备新方法新技术开发、营养健康食品创制、食物与健康关系探索等领域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本文总结了营养健康食品功能因子开发技术、营养健康食品功能评价技术和营养健康食品产品开发技术,通过文献分析了近40年营养健康食品开发技术态势,并对未来营养健康食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营养健康食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健康食品 功能因子 功能学评价 开发技术
原文传递
动物源性中药材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晓辉 李剑勇 +3 位作者 朱仁愿 潘秀丽 李晨曦 王小乔 《中国兽药杂志》 2021年第6期45-52,共8页
动物源性中药材兽药残留问题是影响其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服用含有兽药残留的动物源性中药材,不但降低药效,而且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和抗生素耐药性等问题,甚至损害人体器官。加强动物源性中药材兽药残留检测,从源头进行质量控制... 动物源性中药材兽药残留问题是影响其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服用含有兽药残留的动物源性中药材,不但降低药效,而且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和抗生素耐药性等问题,甚至损害人体器官。加强动物源性中药材兽药残留检测,从源头进行质量控制,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使监管前移,做好风险预测与研判,是当前动物源性中药材质量控制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动物源性中药材兽药残留检测现状、检测方法研究思路和基质效应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兽药残留高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期为加强动物源性中药材兽药残留高通量检测研究与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中药材 兽药残留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强极性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文 朱仁愿 +3 位作者 陈婷 杨志敏 闫君 王行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6-364,共9页
草甘膦等强极性农药大量应用于农业中,其本体及代谢物广泛残留于食品、土壤、水质及生态环境中,因其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如何检测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强极性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包括衍生法-色谱-质谱联用、非衍生法... 草甘膦等强极性农药大量应用于农业中,其本体及代谢物广泛残留于食品、土壤、水质及生态环境中,因其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如何检测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强极性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包括衍生法-色谱-质谱联用、非衍生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离子色谱及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毛细管电泳法、ICPMS或ICP-MS/MS与色谱的联用、快速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传感器法、离子迁移谱(IMS)法、分子印迹-化学传感器法、电化学法)等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为强极性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极性农药残留 草甘膦 草铵膦 检测方法
下载PDF
祖师麻膏药及不同萃取部位多次给药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试验研究
10
作者 赵苗苗 马骏 +4 位作者 孙涛 朱仁愿 刘兴国 田悦 毛著鸿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7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祖师麻膏药及其不同萃取部位多次给药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并探索刺激性或过敏性成分存在部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将祖师麻膏药及其不同萃取部位涂于右侧脱毛区,左侧为对照,连续给药7 d,观察给药7 ... 目的观察祖师麻膏药及其不同萃取部位多次给药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并探索刺激性或过敏性成分存在部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将祖师麻膏药及其不同萃取部位涂于右侧脱毛区,左侧为对照,连续给药7 d,观察给药7 d和停药后72 h皮肤状况并记录。白色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祖师麻膏药组、石油醚组、二氯甲烷组、乙酸乙酯组、水层组,于第0、7、14天右侧脱毛皮肤给药致敏,第28天左侧脱毛皮肤给药激发,观察是否引起过敏性反应。结果祖师麻膏药、石油醚、二氯甲烷部位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均出现轻微红斑、水肿反应,乙酸乙酯部位、水层部位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均无红斑、水肿反应。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各组皮肤均未出现明显红斑、水肿等过敏性反应。结论祖师麻膏药具有轻微刺激性,无过敏性,刺激性成分可能存在于石油醚部位和二氯甲烷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师麻膏药 不同萃取部位 皮肤刺激性试验 过敏性试验
下载PDF
三七药材中芽孢杆菌的热激活研究
11
作者 白雯静 石晓峰 +1 位作者 徐雪梅 李志俊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3年第7期80-85,共6页
目的:探讨三七药材在常规灭菌工艺中可能会出现芽孢杆菌的热激活现象,为下一步三七药材灭菌工艺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的方法,结合传统生化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目的:探讨三七药材在常规灭菌工艺中可能会出现芽孢杆菌的热激活现象,为下一步三七药材灭菌工艺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的方法,结合传统生化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对三七药材中的污染菌进行分型和鉴定;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9208的相关热激活参数对三七药材进行处理,并对需氧菌总数进行计数,考察是否存在热激活现象。结果:三七药材中污染菌多为芽孢杆菌属,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三七药材经90℃、30min热激活处理后的需氧菌总数增幅达147倍之多。结论:芽孢杆菌在三七药材污染菌中占比较大,且存在芽孢热激活现象。制药企业在制定灭菌工艺时,应综合考虑,制定行之有效的灭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芽孢杆菌 热激活
下载PDF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化妆品中防晒剂的检测方法
12
作者 潘秀丽 邵长春 +3 位作者 李赟 许晓辉 王小乔 张虹艳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3年第4期384-391,共8页
建立了防晒类化妆品中常用15种防晒剂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和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中加入1 mL无水乙醇,用乙腈︰水(体积比4∶1)定容,超声提取后,QuEChERS柱净化,0℃下10000 r/min离心10 min,以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 建立了防晒类化妆品中常用15种防晒剂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和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中加入1 mL无水乙醇,用乙腈︰水(体积比4∶1)定容,超声提取后,QuEChERS柱净化,0℃下10000 r/min离心10 min,以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含0.1%甲酸的2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C18(2.1 mm×50 mm,1.8μm)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5种防晒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10~50μg/kg.方法平均回收率为68.4%~84.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9.0%.方法可用于防晒剂的检测,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具有良好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防晒剂 QuEChERS净化柱 质谱法
下载PDF
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谷物中T-2毒素
13
作者 张滢 彭涛 +2 位作者 苗茜 刘笑笑 丁辉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7期80-82,共3页
利用量子点(QDs)标记T-2抗体(QDs-Ab)作为信号探针,建立了一种量子点免疫层析检测方法(QDICA),用于快速检测谷物中的T-2毒素。结果表明,QDICA的检测限为5μg·L^(-1)。整体检测时间不超过10 min,方法特异性良好且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利用量子点(QDs)标记T-2抗体(QDs-Ab)作为信号探针,建立了一种量子点免疫层析检测方法(QDICA),用于快速检测谷物中的T-2毒素。结果表明,QDICA的检测限为5μg·L^(-1)。整体检测时间不超过10 min,方法特异性良好且具有一定的有效性。T-2-QDICA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满足谷物中T-2残留量的快速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量子点 免疫层析试纸条 谷物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医院制剂天麻熄风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14
作者 丁辉 贾倩 +3 位作者 朱仁愿 李坚 吴福祥 丁爱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1期62-66,共5页
目的 建立医院制剂天麻熄风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利用数码照相机观察描述天麻熄风胶囊的性状特征,采用生物显微镜、薄层色谱法分别对天麻熄风胶囊方中胆南星、僵蚕、天竺黄、石菖蒲、茯苓和天麻的显微特征、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医院制剂天麻熄风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利用数码照相机观察描述天麻熄风胶囊的性状特征,采用生物显微镜、薄层色谱法分别对天麻熄风胶囊方中胆南星、僵蚕、天竺黄、石菖蒲、茯苓和天麻的显微特征、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研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方法对胶囊剂常规检查项进行检验。结果 天麻熄风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呈灰黄色粉末。显微鉴别可确认胆南星、僵蚕、天竺黄、石菖蒲和茯苓5种药味的特征,针对处方中天麻和石菖蒲的薄层色谱鉴别具有较强的专属性。检查项结果显示,崩解时限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而水分和装量差异限度检查存在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情况。结论 本实验所述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天麻熄风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熄风胶囊 质量标准 性状特征 显微特征 薄层色特征谱
下载PDF
祖师麻及其膏药基质中化学成分的药效学研究现状
15
作者 孙涛 马骏 +2 位作者 赵苗苗 刘兴国 朱仁愿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3期152-158,共7页
目的通过检索祖师麻和祖师麻膏药基质中主要化学物质的药效学研究现状,为祖师麻膏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的文献,获得祖师麻及其膏药基质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然后对其化学成分的... 目的通过检索祖师麻和祖师麻膏药基质中主要化学物质的药效学研究现状,为祖师麻膏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的文献,获得祖师麻及其膏药基质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然后对其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结果祖师麻及其膏药基质中的化学成分有α-亚麻酸、β-谷甾醇、祖师麻甲素、7-羟基香豆素等,不良反应成分有黄瑞香甲素、瑞香毒素等,毒性成分为有机态铅;祖师麻膏药的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提高骨密度等药理作用;祖师麻膏药的不良反应包括为红斑、水肿、水泡等,毒性反应未见文献报道。结论祖师麻及其膏药基质中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广泛,不良反应症状轻微且可自行消退,未见毒性反应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师麻膏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藏药六味石榴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16
作者 李运 周德来 +1 位作者 龙布才让 张明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9期19-24,共6页
目的:建立藏药六味石榴丸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制剂中石榴子、肉桂、胡椒及红花进行鉴别。利用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法,分别对处方中石榴子、肉豆蔻及胡椒进行定性... 目的:建立藏药六味石榴丸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制剂中石榴子、肉桂、胡椒及红花进行鉴别。利用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法,分别对处方中石榴子、肉豆蔻及胡椒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分别对鞣花酸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各薄层色谱条带清晰、分离度良好,且阴性样品不存在干扰;HPL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鞣花酸在0.57~9.05μg/mL(r=0.9996)、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6.72~107.50μg/mL(r=0.9999)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4%(RSD=1.50%,n=6)、 99.00%(RSD=1.34%,n=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用于六味石榴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六味石榴丸 质量标准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UPLC-Q-TOF/MS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香圆主要成分的研究
17
作者 陈婷 张文 +2 位作者 朱仁愿 续艳丽 彭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2期47-52,共6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快速分析香圆化学成分的方法。利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通过一级质谱精确质量数和高分辨二级碎片离子谱图库信息,参照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对化合物结构信息进行鉴定;采用...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快速分析香圆化学成分的方法。利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通过一级质谱精确质量数和高分辨二级碎片离子谱图库信息,参照标准品比对及相关文献对化合物结构信息进行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不同产地香圆样品进行数据分析及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经UPLC-Q-TOF/MS分析指认出29个成分;采自5个产地的25批香圆的PCA和OPLS-DA分析结果一致,样本群处于不同的空间聚落,可以较好地区分且被明显分成了5组,其中广西样品离散性较大,说明同一产地样品的内部差异性较大;安徽、四川、云南、浙江样品分布较为集中;进一步采用VIP值法进行分析,本实验筛选出VIP值>1的8个化学成分作为不同产地香圆差异性的主要化学标记物。所建立的香圆高分辨谱图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化学成分
下载PDF
10种中药材中磷化氢残留量随贮存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
18
作者 王月玲 戚鹏飞 +2 位作者 徐雪梅 张金莲 石占香 《甘肃科技》 2023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研究磷化铝熏蒸10种中药材后磷化氢残留量随贮存时间变化的降解规律,为中药材养护和用药安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实验选择党参、黄芪、当归、土鳖虫、苦杏仁、白芷、款冬花、肉苁蓉、瓜蒌、酸枣仁等药材作为研究对象,将样品经磷化铝熏蒸... 研究磷化铝熏蒸10种中药材后磷化氢残留量随贮存时间变化的降解规律,为中药材养护和用药安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实验选择党参、黄芪、当归、土鳖虫、苦杏仁、白芷、款冬花、肉苁蓉、瓜蒌、酸枣仁等药材作为研究对象,将样品经磷化铝熏蒸建立阳性样本,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取样测定其中的磷化氢残留量。检测数据显示,通风3 h后10种中药材中均有较高浓度的磷化氢残留,且不同基质的中药材残留水平有明显差异,其中苦杏仁中残留量最高,款冬花熏蒸后性状颜色会发生改变,且不可逆。随着通风时间延长,药材中磷化氢降解速度较快,48 h内降解幅度均达50%以上。8 d后残留量明显降低,除当归、土鳖虫外,其他药材残留量均小于0.1 mg/kg。12 d后,除当归外,其他品种残留均较低,党参、白芷、瓜蒌未检出,方法检出限为0.066 5 u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磷化氢残留量 贮存时间 降解规律
下载PDF
GC/LC-Q/TOF MS测定当归中农药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19
作者 常巧英 杨志敏 +6 位作者 白若镔 邱国玉 李坚 朱仁愿 张虹艳 闫君 吴福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0,共9页
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LC-Q/TOF MS)对100例市售当归样品进行了989种农药残留分析,按照风险排序法对检出农药的风险等级进行归类,采用点评估法评估了检出农药的慢性、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危害指数法(HI)计算了累... 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LC-Q/TOF MS)对100例市售当归样品进行了989种农药残留分析,按照风险排序法对检出农药的风险等级进行归类,采用点评估法评估了检出农药的慢性、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危害指数法(HI)计算了累积风险值。100例当归的总检出率为95%,共检出27种农药,其中甲拌磷和毒死蜱的检出率较高,农药残留量为0.0010~1.4077 mg/kg。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和GB 2763-2021,检出农药中只有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有最大残留限量(MRL)值,其中甲拌磷的超标率最高。风险排序结果表明,高风险农药为甲拌磷、特丁硫磷、甲基异柳磷。膳食摄入风险和累积风险结果显示,检出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平均值分别为0.2908%和0.0978%,均远低于100%;慢性累积暴露危害指数(HIc)和急性累积暴露危害指数(HIa)分别为0.06689和0.01173,均远小于1,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及累积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当归中检出农药的膳食摄入和累积暴露的风险均较低,但仍需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建议制定当归中检出的中等风险农药的MRL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GC-Q/TOF MS LC-Q/TOF MS 农药残留 风险排序 危害指数法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祖师麻皮肤刺激性观察和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机制预测
20
作者 赵苗苗 马骏 +6 位作者 孙涛 朱仁愿 刘兴国 田悦 毛著鸿 段海婧 魏舒畅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4,160,共9页
目的:观察祖师麻干浸膏粉及不同萃取部位的皮肤刺激性,并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其刺激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观察连续给药7 d和停药后3 d皮肤状况。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 目的:观察祖师麻干浸膏粉及不同萃取部位的皮肤刺激性,并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其刺激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观察连续给药7 d和停药后3 d皮肤状况。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查询祖师麻刺激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等数据库收集疾病靶点。运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将核心靶点与祖师麻刺激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祖师麻干浸膏粉低、中剂量组对破损皮肤有轻微红斑、水肿反应;祖师麻干浸膏粉高剂量组、石油醚部位和二氯甲烷部位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有轻微红斑、水肿反应;乙酸乙酯部位和水层部位均无红斑、水肿反应。2)从祖师麻活性成分中筛选出7种刺激性成分,通路富集的主要通路为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增殖的肉瘤基因(Ras)信号通路、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端粒结合蛋白(Rap1)信号通路和松弛素(Relaxin)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中瑞香毒素、木犀草素以及大黄素甲醚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最稳定。结论:祖师麻干浸膏粉高剂量下有轻微皮肤刺激性,可能是存在于石油醚和二氯甲烷部位中的瑞香毒素、木犀草素以及大黄素甲醚等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作用促进炎症介质的生成,引起皮肤轻微红斑和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师麻 萃取部位 皮肤刺激性 生物信息学 瑞香毒素 木犀草素 大黄素甲醚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