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CFD框架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研究——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1
作者 芦海燕 薛淑萍 张亚静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05,共7页
2024年5月27日,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规定企业披露的可持续信息应该包括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框架四项核心要素。文章旨在探讨TCFD框架指导《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制定的路径,通过案... 2024年5月27日,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规定企业披露的可持续信息应该包括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框架四项核心要素。文章旨在探讨TCFD框架指导《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制定的路径,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深入研究2023年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案例——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TCFD框架进行信息披露的相关报告。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与目标等角度,分析隆基绿能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通过分析做法与总结经验,期望为中国企业将TCFD框架应用于实际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当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FD框架 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准则 环境 社会 治理
下载PDF
生态碳汇审计理论框架、应用场景及未来展望
2
作者 芦海燕 张亚静 邵奕璇 《商业会计》 2025年第8期32-39,共8页
生态碳汇作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路径,其经济性与有效性已在全球减排实践中得到广泛验证。生态碳汇审计的本质在于通过系统化的监督、评价与鉴证机制,揭示生态碳汇管理活动中的合规性、效率性与效果性。文章构建了生态碳汇审计... 生态碳汇作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路径,其经济性与有效性已在全球减排实践中得到广泛验证。生态碳汇审计的本质在于通过系统化的监督、评价与鉴证机制,揭示生态碳汇管理活动中的合规性、效率性与效果性。文章构建了生态碳汇审计的理论框架,包括生态碳汇审计的本质、需求、客体、主体、内容、目标、方法和结果及其应用;探讨了生态碳汇审计的实践应用场景,覆盖从政府决策到企业实践、从金融市场到公众参与的多个层面;从学科发展、审计技术、应用领域、审计结果影响力等角度剖析了生态碳汇审计的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生态碳汇治理系统性审计的研究,更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操作的制度工具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碳汇审计 理论框架 实践应用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的草地资源生态补偿研究:特征、机制及政策 被引量:2
3
作者 芦海燕 郭鑫 魏彦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89-3209,共21页
为明晰草地资源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脉络与热点动态,本文基于WOS(Web of Science,科学网)和CNKI(中国知网)数据,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国内外草地生态补偿研究的国家分布、国际热点及国内核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热点变化。结... 为明晰草地资源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脉络与热点动态,本文基于WOS(Web of Science,科学网)和CNKI(中国知网)数据,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国内外草地生态补偿研究的国家分布、国际热点及国内核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热点变化。结果表明:1)美国是该领域发文量第一的国家,中国次之,两国国际合作影响力较高;2)国际研究主要涵盖补偿政策设计、受偿意愿影响因素、补偿标准估算、政策成效等方面;3)国内研究重点突出,未形成稳固的核心作者网络;4)国内研究先后经历理论探索、政策实践和政策完善等阶段;5)除国际普遍关注的热点外,国内还结合我国牧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本文成果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牧区草地资源生态补偿领域的发展特征、学科前沿,并为未来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资源 生态补偿 草地价值核算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CNKI Web of Science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企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4
作者 周一虹 赫萌萌 《贵州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3-63,共11页
在“双碳”目标导向下,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推动企业进行碳减排。基于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研究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降低企业碳排放强... 在“双碳”目标导向下,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推动企业进行碳减排。基于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研究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降低企业碳排放强度,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影响企业碳排放强度中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西部地区企业、重污染企业及国有企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更显著。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对降低企业碳排放强度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碳排放强度 绿色技术创新
下载PDF
碳审计促进碳中和实现的机制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周一虹 张雪雁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126,共6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对气候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作为一种对受托责任进行经济监督的活动,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需要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全球气候治理需求。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分支对我国实现碳...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对气候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作为一种对受托责任进行经济监督的活动,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需要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全球气候治理需求。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分支对我国实现碳中和战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以碳审计为研究对象,耦合气候治理的复杂适应系统,系统深入考察碳审计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内在逻辑,得出识别、匹配、评估反馈和预控四项具体作用机制,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实现路径,主要包括碳政策审计、碳经济责任审计、碳减排审计和碳汇审计。研究将以碳中和为共同目标的全球气候治理纳入审计理论框架中,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治理 碳审计 碳排放 作用机制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内外部的双重调节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一虹 董倩 《商学研究》 2023年第6期31-42,共12页
在数字经济爆发式增长以及与制造企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的成效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9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及其调节效... 在数字经济爆发式增长以及与制造企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的成效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9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及其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家精神与外部环境监督均强化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绩效的促进作用。考察产权性质、行业竞争程度后发现,无论是企业家精神还是外部环境监督在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中正向调节作用更为明显。据此从企业、政府层面为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数字化对环境绩效的促进作用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环境绩效 企业
下载PDF
基于碳中和目标的中国草地碳汇交易机制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芦海燕 潘雪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66-1978,共13页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的重要目标。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积极探索草地碳汇的交易潜力,对规范碳汇交易至关重要。目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已制定草地碳汇发展的规划与目标,在西藏、新疆、甘肃和青海等地开发国...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的重要目标。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积极探索草地碳汇的交易潜力,对规范碳汇交易至关重要。目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已制定草地碳汇发展的规划与目标,在西藏、新疆、甘肃和青海等地开发国际核证碳标准草地碳汇项目,碳汇交易的总静态收益额约5.46亿元。然而,我国的碳汇交易面临交易规则不统一、资金流动性不强和监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草地碳汇市场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深入探讨我国碳汇市场的趋势与背景,从草地碳汇开发、融资及监管机制等多个维度出发,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第一,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完善草地牧草补偿机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草地区域,逐步构建全方位的草地核算体系,以加快形成统一、标准化的草地碳汇核算、计量、监测与报告方法学。第二,通过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拓展贷款模式以及完善碳汇银行等措施,为碳汇交易各个环节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健全草地碳汇产业链。第三,健全草地碳汇交易监管机制与碳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各部门的监管水平与监管效率,达到优化草地碳汇交易市场、提高交易效率与公平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目标 草地碳汇交易 交易机制 开发机制 融资机制 监管机制 优化建议
下载PDF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审计收费 被引量:1
8
作者 芦海燕 宋学兴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02-109,共8页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数据,以我国在7个省市先后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PSM-DID模型考察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审计收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试点政策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审...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数据,以我国在7个省市先后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PSM-DID模型考察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审计收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试点政策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审计收费,且该结论经过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改变时间窗口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试点政策的实施产生的“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是审计收费提高的重要作用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与审计收费的正向关系在高污染行业企业、国有企业与环境执法力度大的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基于以上结论,政府在继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同时,可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完善相应的奖惩措施,充分发挥试点政策的“创新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审计收费 遵循成本 创新补偿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环境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以宝武集团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周一虹 董倩 《中国管理会计》 2023年第5期90-102,共13页
随着环境问题得到普遍关注,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日趋凸显。但现有环境管理会计面临信息壁垒、决策滞后、资源流追踪困难等顽疾,无法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本文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集团”)为例,分析数字... 随着环境问题得到普遍关注,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日趋凸显。但现有环境管理会计面临信息壁垒、决策滞后、资源流追踪困难等顽疾,无法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本文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集团”)为例,分析数字化赋能环境管理会计的过程与成效,总结企业环境管理会计数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基于数据资源与智能技术,重构其战略方向、组织结构和竞争能力,以“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的闭环逻辑,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管理会计工具,进行环境成本管理、风险管控、业绩评价等活动,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持绿色竞争优势,促进安全价值与生态价值增值,最终服务于企业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环境管理会计 宝武集团 数字赋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