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安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见成效 被引量:2
1
作者 霍金山 《兽医导刊》 2014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前,兴安盟疫控中心在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走在全区的先列,受到上级的多次表扬,多次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防控体系 兴安盟 内蒙古自治区
下载PDF
兴安盟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被引量:1
2
作者 霍金山 韩平 刘艳成 《兽医导刊》 2020年第14期6-6,29,共2页
近年来,兴安盟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规范运行,明确了推行“先打后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及工作范围、具备条件和履行的义务。为全面开展“先打后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规模养殖场 强制免疫 “先打后补”
下载PDF
兴安盟布病防控现状及对策
3
作者 朱海滨 《兽医导刊》 2017年第5期33-34,共2页
布病作为一种主要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在我盟人畜间传播蔓延较快,给畜牧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此,我盟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通过以人溯畜和以畜溯畜形式,全面开展了畜间布病溯源灭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遏制了... 布病作为一种主要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在我盟人畜间传播蔓延较快,给畜牧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此,我盟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通过以人溯畜和以畜溯畜形式,全面开展了畜间布病溯源灭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遏制了疫情快速传播蔓延的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病 兴安盟 人畜共患病 防控 身心健康 人民群众 持续发展 业务部门
下载PDF
兴安盟科右前旗推行兽医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被引量:1
4
作者 霍金山 《兽医导刊》 2020年第19期82-82,共1页
推行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了全面落实动物疫病防控主体责任打好基础。
关键词 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 动物疫病防控
下载PDF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5
作者 达林台 白桂英 +2 位作者 宋艳杰 韩平 霍金山 《兽医导刊》 2014年第B06期79-79,81,共2页
一、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与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等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的部署,切实加强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 一、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与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等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的部署,切实加强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兽医工作是为人的健康服务的,保证动物健康的目的是为了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动物疫病 疫病防控 人类健康 人畜共患病 依法防治 群防群控 以人为本 兽医工作
下载PDF
兴安盟包虫病流行及防治
6
作者 朱海滨 《兽医导刊》 2017年第21期46-47,共2页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蚴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兴安盟长期流行,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很大危害。多年来,兴安盟主要通过畜间驱虫开展防治工作,包虫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从"十一五"开始,根据国家14部委《防治包虫病行动...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蚴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兴安盟长期流行,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很大危害。多年来,兴安盟主要通过畜间驱虫开展防治工作,包虫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从"十一五"开始,根据国家14部委《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和《内蒙古自治区畜间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要求,兴安盟认真开展包虫病专项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技术 包虫病 兴安盟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内蒙古自治区 牧业发展 人民群众 绦虫蚴
下载PDF
试论加强乡村兽医管理与畜禽疫病防控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勇 杜雅楠 +1 位作者 霍金山 任昊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1年第5期56-58,共3页
乡村兽医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经登记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人员。在我国目前仍以"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为主的饲养模式下,加强乡村兽医队伍建设,加强乡村兽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于畜禽疫病的防控,实施国家... 乡村兽医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经登记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人员。在我国目前仍以"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为主的饲养模式下,加强乡村兽医队伍建设,加强乡村兽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于畜禽疫病的防控,实施国家的强制免疫计划、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兽医 管理 疫病 防控
下载PDF
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8
作者 包六月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4年第5期26-27,共2页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病,简称“布病”。布鲁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病,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在群体饲养牛群中,传染极快,并易传染给人,是由布鲁氏杆...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病,简称“布病”。布鲁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病,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在群体饲养牛群中,传染极快,并易传染给人,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杆菌病 慢性传染病 控制 预防 人畜共患病 传染性 生殖器官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病原灭活情况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鹏 王娟 +8 位作者 赵肖璟 王栋 任颖超 张喜悦 曾繁钢 陈小强 蒋正军 蔡丽娟 王君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4期46-50,共5页
为了解我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环节病原灭活效果,2020年对11个省(自治区)52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开展抽样检测、问卷调查。通过对样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核酸阳性样品病原活性检测发现,化制法、发酵法、碳化法、酸解法均可灭活... 为了解我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环节病原灭活效果,2020年对11个省(自治区)52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开展抽样检测、问卷调查。通过对样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核酸阳性样品病原活性检测发现,化制法、发酵法、碳化法、酸解法均可灭活非洲猪瘟、猪瘟、口蹄疫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4种疫病病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无害化处理中心因厂区布局、管理制度、操作措施等方面问题,存在终端产物被病原二次污染或病原随产物扩散至场外的风险。因此,要规范无害化处理企业建设,加强企业日常监管和无害化处理产物监管,降低病原传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死动物 无害化处理 病原灭活 非洲猪瘟病毒 猪瘟病毒 口蹄疫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下载PDF
奶牛亚临床酮病的诊断与防治
10
作者 宋艳杰 吕亮亮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2期62-64,共3页
奶牛亚临床酮病是一种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由于类和脂肪代谢紊乱,导致奶牛血清、牛奶等酮体升高,以低血糖为主要特征。针对奶牛亚临床酮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激素疗法与替代疗法,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奶牛 亚临床酮病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防控非洲猪瘟常用消毒药物及操作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吕亮 董晶杰 +2 位作者 张春玲 王强 黄玲 《兽医导刊》 2019年第1期52-53,共2页
一、药品种类最有效的消毒药是10%苯及苯酚、去污剂、次氯酸、碱及戊二醛。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氯化物和酚化合物适用于建筑物、木质结构、水泥表面、车辆和相关设施设备消毒。酒精和碘化物适用于人员消毒。1.酚类包括苯酚(石... 一、药品种类最有效的消毒药是10%苯及苯酚、去污剂、次氯酸、碱及戊二醛。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氯化物和酚化合物适用于建筑物、木质结构、水泥表面、车辆和相关设施设备消毒。酒精和碘化物适用于人员消毒。1.酚类包括苯酚(石炭酸)、煤酚(酚)、复合酚等。(1)苯酚:俗称石炭酸、用于处理污物、用具和器械,通常用其2%~5%的水溶液消毒车辆、墙壁、运动场及畜禽圈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药物 操作技术 非洲猪瘟 防控 药品种类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酚化合物
下载PDF
畜间布病的防控措施 被引量:6
12
作者 霍金山 王明珠 韩永林 《兽医导刊》 2011年第10期32-33,共2页
近两年,兴安盟畜间布病防制主要采取免疫、扑杀阳性畜,消毒灭源等综合性防控措施,使全盟畜间布病防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整体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根据盟卫生部门提供人间患病情况,与往年同期相比呈增长态势。
关键词 防控措施 布病 卫生部门 兴安盟 免疫 扑杀
下载PDF
羊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被引量:2
13
作者 葛威 许颖 +1 位作者 马彦博 侯璐 《兽医导刊》 2021年第21期52-53,共2页
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属的细菌感染羊引起的以生殖障碍和多器官出现局部病灶的细菌性传染病。在布氏杆菌属的细菌中,羊布鲁氏菌的毒力最强,感染人后造成临床症状最为严重,因此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 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属的细菌感染羊引起的以生殖障碍和多器官出现局部病灶的细菌性传染病。在布氏杆菌属的细菌中,羊布鲁氏菌的毒力最强,感染人后造成临床症状最为严重,因此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对羊布氏杆菌的防控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病 综合防控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艳杰 韩平 霍金山 《兽医导刊》 2014年第B06期82-83,共2页
目前,小反刍兽疫疫情十分严峻,我国部分省区已经发生了该疫情。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自治区和盟委行署关于动物疫病防控决策和措施,兴安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3月8~9日为期两天的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班上就小反刍兽疫防控技... 目前,小反刍兽疫疫情十分严峻,我国部分省区已经发生了该疫情。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自治区和盟委行署关于动物疫病防控决策和措施,兴安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3月8~9日为期两天的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班上就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现有关防控技术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防控技术 动物疫病预防 技术培训班 疫病防控 控制中心 自治区 兴安盟
下载PDF
猪流感病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包六月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4年第10期22-22,共1页
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突然发病、咳嗽、呼吸困难、高热、衰竭及迅速康复。该病多在冬春季节以及气候骤变时发生,也常继发猪副嗜血杆菌病。
关键词 猪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 治疗 预防 接触性传染病 副嗜血杆菌病 呼吸困难 冬春季节
下载PDF
动物蠕虫病的剖检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强 吴卫杰 《湖北畜牧兽医》 2016年第9期25-26,共2页
蠕虫病的诊断与其他疾病的诊断有所不同,因为蠕虫病的症状与若干非蠕虫病的症状类似,缺乏特异性,很难截然区别开来。完全依据临床症状往往不易得出正确结果。蠕虫病的死后剖检诊断及屠宰剖检诊断是最容易获得正确结果的方法,应用全身性... 蠕虫病的诊断与其他疾病的诊断有所不同,因为蠕虫病的症状与若干非蠕虫病的症状类似,缺乏特异性,很难截然区别开来。完全依据临床症状往往不易得出正确结果。蠕虫病的死后剖检诊断及屠宰剖检诊断是最容易获得正确结果的方法,应用全身性蠕虫学剖检法可发现动物所有组织或器官中的寄生蠕虫,可以查明生前诊断法所不能查出的病原体,做到病原虫的计数及种类鉴别,为制定防制蠕虫病的综合措施提供可靠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蠕虫病 剖检 鉴别
下载PDF
5种常见绒山羊传染病的防控
17
作者 刘洋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年第10期126-127,共2页
总结了羊狂犬病、羊传染性脓疱、山羊伪结核病、羊肠毒血症及传染性坏死性肝炎5种常见绒山羊传染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以期为兽医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狂犬病 羊传染性脓疱 山羊伪结核病 羊肠毒血症 传染性坏死性肝炎 临床症状 防控
下载PDF
烯丙孕素内服溶液对后备母猪同期发情诱导作用及其分娩影响的评估
18
作者 李莉 许颖 +2 位作者 刘艳成 张守全 黄显会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4-187,共4页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进口烯丙孕素内服溶液对性成熟后备母猪同期发情的诱导效果和其对母猪产仔的影响。先后筛选210日龄以上的120头健康后备母猪,随机分为药物受试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0头。药物受试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按20 mg/(头&#...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进口烯丙孕素内服溶液对性成熟后备母猪同期发情的诱导效果和其对母猪产仔的影响。先后筛选210日龄以上的120头健康后备母猪,随机分为药物受试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0头。药物受试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按20 mg/(头·d)口服5 mL进口烯丙孕素内服溶液和饮用水,连续给药18 d。试验中记录各组动物发情时间、妊娠时长、分娩结果(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等,计算各组母猪的发情率、同期发情率、妊娠率、分娩率等指标,采用SPSS21.0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药物受试组和空白对照组的母猪发情率分别为95.00%和81.67%(P<0.05),其中药物受试组猪在给药结束后第3天开始出现发情,24 h同期发情率为35.00%,48 h同期发情率为68.33%,而空白对照组试验猪发情时间离散,无集中发情规律;2组母猪平均妊娠时长、断奶后平均发情时长、平均窝总仔、窝产活仔和窝产健仔数、仔猪断奶后平均窝重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烯丙孕素内服溶液可有效诱导母猪同期发情,且对母猪生产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孕素 后备母猪 同期发情 分娩
下载PDF
幼驹马腺疫病的防治
19
作者 李云发 胡海莹 +3 位作者 王强 于春林 朱海滨 刘艳成 《兽医导刊》 2020年第5期88-88,共1页
马腺疫俗称喷喉,是由C群链球菌中的马链球菌亚种引起马属动物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呼吸道黏膜发炎、颌下淋巴结肿胀化脓为主要特征,尤以1~2岁马、骡、驴幼驹多发。典型病例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上呼吸道及咽黏... 马腺疫俗称喷喉,是由C群链球菌中的马链球菌亚种引起马属动物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呼吸道黏膜发炎、颌下淋巴结肿胀化脓为主要特征,尤以1~2岁马、骡、驴幼驹多发。典型病例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上呼吸道及咽黏膜呈现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区,对幼驹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自然感染一般经间接接触,通过饲料、饮水及飞沫而传染。春秋两季发病较多。临床上可以分为一过性腺疫、典型腺疫及恶性腺疫3种类型。依据发病年龄、季节及淋巴结化脓等特征,可以对本病做出诊断。在本病初可采取措施促使炎症消除或吸收,病程延长或病情较重可采取全身给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驹 发热 颌下淋巴结肿胀 化脓
下载PDF
动物疫苗接种方法介绍
20
作者 董晶杰 吕亮 +3 位作者 张春玲 黄玲 王强 孙庆宇 《湖北畜牧兽医》 2019年第1期34-34,39,共2页
每种疫苗都有其特定的免疫程序和最佳接种途径,主要介绍了家禽、家畜的疫苗接种方法,旨在提高免疫效果。
关键词 动物 免疫接种 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