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山县暴雨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措施
1
作者 林玉琪 谭思阳 田云红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1期54-56,共3页
对兴山县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要素数据资料、兴山县灾情资料以及过程MICAPS实况资料和雷达实况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1年兴山县共发生暴雨日数50d,平均每年有2.4d。从时间分布上来看,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尤以7、8月最多,... 对兴山县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要素数据资料、兴山县灾情资料以及过程MICAPS实况资料和雷达实况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1年兴山县共发生暴雨日数50d,平均每年有2.4d。从时间分布上来看,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尤以7、8月最多,夏季多于秋冬春季;从空间分布上来看,西部多于东部,高山多于低山;从要素特征来看,共计有6种型式容易出现暴雨降水天气,最容易出现暴雨的型式为降温增湿增压型。暴雨不仅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农业生产造成影响,还引发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的破坏力,需要建立健全的防灾减灾机制,提高全民的减灾意识,将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山县 暴雨 特征 防灾减灾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分析——以兴山县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善卿 《南方农机》 2018年第21期220-220,共1页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作为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在减轻和预防气象灾害中的作用越发突出。基于此,本文结合兴山县人工影响天气实际,重点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给出了几点发展建议,以确保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顺...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作为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在减轻和预防气象灾害中的作用越发突出。基于此,本文结合兴山县人工影响天气实际,重点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给出了几点发展建议,以确保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防灾减灾 作用 发展建议
下载PDF
兴山县烟叶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谭思阳 田云红 +2 位作者 林玉琪 张明 裴淑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第9期149-150,共2页
烟叶是兴山县具有较大生产规模的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兴山县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烟叶的播种、生长和成熟收获整个过程中,烟叶的产量受气象条件的影响程度较大。为使烟叶种植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应深入研究兴山县烟叶种植... 烟叶是兴山县具有较大生产规模的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兴山县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烟叶的播种、生长和成熟收获整个过程中,烟叶的产量受气象条件的影响程度较大。为使烟叶种植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应深入研究兴山县烟叶种植的适宜气象条件,制定有针对性的种植方案,为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烟叶 影响
下载PDF
兴山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有效防御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谭思阳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9期7-9,共3页
根据兴山县农业气象灾情统计资料,阐述了兴山县暴雨洪涝、高温干旱、霜冻、冰雹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有效防御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 兴山县
下载PDF
兴山县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与建议
5
作者 舒波 张丽 +1 位作者 任茂军 何晓旭 《绿色科技》 2018年第7期167-168,共2页
指出了农业是兴山县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境内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兴山县灾害性天气频发,因此,气象预测服务对农业生产显得尤为重要,气象为农服务直接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在对兴山县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 指出了农业是兴山县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境内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兴山县灾害性天气频发,因此,气象预测服务对农业生产显得尤为重要,气象为农服务直接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在对兴山县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断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建议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气象为农服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兴山县烤烟种植的气候区划 被引量:10
6
作者 任茂军 《湖北气象》 2003年第2期20-22,共3页
利用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兴山县近10多年烟草栽培实际以及20世纪80年代山区气候考察资料和2000~2001年实地调查资料,确定了影响烤烟品质和产量的气候因子。以日平均温度≥20℃的持续日数为兴山县烤烟区划的一级指标,以≥10℃的活动积温(... 利用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兴山县近10多年烟草栽培实际以及20世纪80年代山区气候考察资料和2000~2001年实地调查资料,确定了影响烤烟品质和产量的气候因子。以日平均温度≥20℃的持续日数为兴山县烤烟区划的一级指标,以≥10℃的活动积温(ΣT≥10℃)、年平均日极端最高气温≥38℃的日数为二级指标,对该县烤烟种植范围进行分区。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在500~1300m的区域均可种植烤烟,最适宜区域在700~1200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山县 烤烟 种植 气候区划 栽培 农业气候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2017年兴山县烟叶减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7
作者 任茂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3期124-125,共2页
根据2017年兴山县烟叶生产实际情况,利用气候资料分析探讨了导致烟叶减产的气候条件。
关键词 烟叶 气候条件 影响 兴山县
下载PDF
兴山新县城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初探
8
作者 张贵昌 《湖北气象》 2006年第4期23-25,共3页
使用兴山县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空气质量监测资料以及同期的温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资料,从影响空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着手,采取统计学方法,对影响兴山新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新县城空气质量... 使用兴山县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空气质量监测资料以及同期的温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资料,从影响空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着手,采取统计学方法,对影响兴山新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新县城空气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为悬浮颗粒物,其污染状况与大气稳定度、近地层风、降水和空气湿度等气象条件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污染指数 总悬浮颗:粒物 污染源 气象条件
下载PDF
宜昌市电力负荷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及气象预报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杜裕 张明 +2 位作者 何卫平 雷东洋 丁丽丽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2年第1期61-67,共7页
利用2015-2017年宜昌市逐小时电力负荷资料及对应时段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分析宜昌电力负荷的变化特征,研究气象敏感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基于主要气象敏感因子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宜昌电力负荷预报方法。结果表明:宜昌电力负荷呈逐年... 利用2015-2017年宜昌市逐小时电力负荷资料及对应时段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分析宜昌电力负荷的变化特征,研究气象敏感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基于主要气象敏感因子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宜昌电力负荷预报方法。结果表明:宜昌电力负荷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夏季和冬季是一年中电力负荷高峰期,年最大电力负荷出现在夏季,年均增幅达11.8%,年最小电力负荷出现在春节期间;气温对气象敏感负荷影响最大,随着日平均气温T升高逐日气象负荷率先减小后增加,当T为17℃时,气象负荷率最小,从而划分了4个变化阶段:17℃≤T<26℃、T≥26℃、7℃≤T<17℃、T<7℃,基于各阶级主要气象敏感因子分别建立电力负荷回归预报方程,经检验,在实际应用中预报相对误差绝对值为3.8%,基本能够满足电力部门负荷预测的精度要求。后期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进一步提高宜昌电力气象负荷预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气象敏感因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MICAPS在县级气象台站的正确使用及维护
10
作者 唐军 《湖北气象》 1999年第4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MICAPS 县级气象台站 应用 维护 气象台
下载PDF
伦晚脐橙果实越冬不同材料树冠覆盖防冻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东林 李艳 +7 位作者 罗前武 白芝兰 王峰 刘本勇 李述举 杨大平 田云红 谭思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1,17,共4页
柑桔果实受冻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枯水和落果,果实越冬防冻是晚熟柑桔安全生产的关键。2020—2022年,在湖北兴山县以海拔397 m处的伦晚脐橙结果树为试材,以树冠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了12月至翌年2月越冬期树冠分别覆盖防寒布、薄膜(聚乙烯... 柑桔果实受冻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枯水和落果,果实越冬防冻是晚熟柑桔安全生产的关键。2020—2022年,在湖北兴山县以海拔397 m处的伦晚脐橙结果树为试材,以树冠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了12月至翌年2月越冬期树冠分别覆盖防寒布、薄膜(聚乙烯农用棚膜)、薄膜+遮阳网(黑色,遮光率70%)对果实越冬防冻的效果。结果表明,防寒布的效果最优,遇低温时可提高温度1.0℃以上,可有效减轻或防止冬季低温冻害,显著减轻果实枯水率和枯水指数,且成本低、操作简单,可以在生产中推广。薄膜+遮阳网的防冻效果次之,但成本较高、操作繁琐。树冠覆盖薄膜的防冻效果在气温较低的寒冬年份不明显,且后期随着气温的回升、日照加强还易导致树冠(特别是树冠顶部)温度过高,引起枝叶、果实灼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晚脐橙 树冠覆盖 防冻 果实枯水
原文传递
昭君白茶气候适宜性指标与区划研究
12
作者 谭思阳 田云红 +1 位作者 裴淑蓉 林玉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202-206,共5页
利用昭君白茶主要产茶区采集的峡口镇、黄粮镇、高桥乡、水月寺镇的区域站的气象要素、地理信息、气候资源分布、土壤化学特征,分析海拔、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土壤类型、土壤化学元素含量对白茶生长及成茶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利用昭君白茶主要产茶区采集的峡口镇、黄粮镇、高桥乡、水月寺镇的区域站的气象要素、地理信息、气候资源分布、土壤化学特征,分析海拔、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土壤类型、土壤化学元素含量对白茶生长及成茶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昭君白茶适宜性指标比配关系,基于GIS平台空间分析法划分昭君白茶种植优质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果表明,昭君白茶优质种植区的适宜气象指标为温度15~25℃、相对湿度70%~80%、日照时数在1550 h以上;优质昭君白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600~900 m;紫色土为昭君白茶优质种植区的主要土壤类型,黄壤土次之;Zn、Mg、Mn是影响昭君白茶成茶品质的主要化学元素;优质区主要分布在峡口镇普安村、岩岭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君白茶 土壤化学特征 气候适宜性 种植区划
下载PDF
山区小流域电站雨情遥测及水库防洪调度系统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军 王俊超 +1 位作者 彭涛 殷志远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4年第9期191-193,197,共4页
以三峡库区香溪河上游古洞口电站为研究对象,针对电站运行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发了基于Web Service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利用Java Servlet技术实现了B/S模式的整体框架,以水雨情遥测、闸门监控等为信息采集手段,计算机局域网和数据库为纽... 以三峡库区香溪河上游古洞口电站为研究对象,针对电站运行管理的实际需求,开发了基于Web Service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利用Java Servlet技术实现了B/S模式的整体框架,以水雨情遥测、闸门监控等为信息采集手段,计算机局域网和数据库为纽带,水库信息采集与处理、洪水预报与调度、信息服务、信息远程交互及水调业务管理为最终目标,设计并实现了山区小流域电站雨情遥测及水库防洪调度系统。系统实现了从信息采集到水库防洪调度决策工作全程自动化,基本上解决了水库遥测信息与预报、调度间的数据连接问题,从而提高了电站防洪和电力生产科学调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中小电站 雨情遥测 防洪调度 WEB
下载PDF
基层台站如何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防雷产业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军 《湖北气象》 2001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网络 系统防雷 气象科技 基层气象台站
下载PDF
政府政务信息网络防感应雷技术初探
15
作者 唐军 汪中平 陈云生 《湖北气象》 2004年第2期18-19,共2页
按照政务信息网络防雷技术要求,联系兴山县政府政务信息网络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的实际,在现场勘查和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防感应雷工程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针对雷电波侵入路径(电源传输线和信号传输线)的防感应雷设计方法及其工程施工... 按照政务信息网络防雷技术要求,联系兴山县政府政务信息网络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的实际,在现场勘查和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防感应雷工程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针对雷电波侵入路径(电源传输线和信号传输线)的防感应雷设计方法及其工程施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信息网络 雷电波 电源传输线 信号传输线 防雷工程设计
下载PDF
宜昌市天气雷达定量降水估测Z-I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丽 何晓旭 姜玉印 《贵州气象》 2014年第6期34-36,共3页
选取2012年宜昌市8次主要降水过程的自动站降水资料和雷达基数据资料,采用分类型最优化法对不同类型降水的Z-I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厂家提供的通用Z-I关系对比,分类型最优化Z-I关系的定量降水估测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对流性、稳定... 选取2012年宜昌市8次主要降水过程的自动站降水资料和雷达基数据资料,采用分类型最优化法对不同类型降水的Z-I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厂家提供的通用Z-I关系对比,分类型最优化Z-I关系的定量降水估测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对流性、稳定性和混合型降水的估测值与雨量计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从40.81%、31.65%、42.35%降低到30.60%、23.35%和27.08%,同时相关系数也依次分别从0.803、0.759、0.762提高到0.815、0.776、0.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定量降水估测 Z-I关系
下载PDF
基于NDVI的淮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 被引量:33
17
作者 张丽 何晓旭 魏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1-56,共6页
基于淮河流域1998~2005年每年第三季度的SPOT-VEGETATION逐旬NDVI数据,采用MVC法(最大值合成法)获得月NDVI值,用均值法求取季均NDVI值,然后用像元二分模型求得各年的植被覆盖度。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分析近8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 基于淮河流域1998~2005年每年第三季度的SPOT-VEGETATION逐旬NDVI数据,采用MVC法(最大值合成法)获得月NDVI值,用均值法求取季均NDVI值,然后用像元二分模型求得各年的植被覆盖度。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分析近8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并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8年淮河流域地表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率为0.007/a,其中1999年值最低,2004年值最高。植被变化以稳定和轻微恢复为主,更多区域由较低等级的植被覆盖度转变为较高等级植被覆盖度。由Hurst指数预测到未来植被覆盖度变化将保持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度 淮河流域 HURST指数 像元二分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