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2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农业大学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的办学实践(二)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金泉 续维国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5,共3页
本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的办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指出学校 5 0年来艰苦创业 ,打下了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的办学基础 ,不断完善专业结构 ,加强学科建设 ,以积极适应自治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创建了“蒙汉双语教学”的... 本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的办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指出学校 5 0年来艰苦创业 ,打下了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的办学基础 ,不断完善专业结构 ,加强学科建设 ,以积极适应自治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创建了“蒙汉双语教学”的培养模式 ,为发展自治区草原畜牧业培养蒙汉兼通的科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特色 学科 专业 教学 教材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与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周期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0
2
作者 李长青 尹俊 +6 位作者 张燕军 郭志成 张文广 高爱琴 李玉荣 赖双英 李金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4-679,共6页
对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皮肤及毛囊的组织学周期性变化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表皮生发层细胞从3月份开始活动并向下延伸,此时毛囊也开始重建,绒山羊毛囊8—9月份进入兴盛期,12月份进入退行期,2—3月份为休止期。它们进... 对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皮肤及毛囊的组织学周期性变化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表皮生发层细胞从3月份开始活动并向下延伸,此时毛囊也开始重建,绒山羊毛囊8—9月份进入兴盛期,12月份进入退行期,2—3月份为休止期。它们进入兴盛期和持续的时间不同,初级毛囊除毛球宽外,其它各性状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均大于辽宁绒山羊,而次级毛囊各性状辽宁绒山羊都大于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在大多数月份二者差异显著。毛囊深、密度、S/P、毛球宽和生长期是影响产绒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辽宁绒山羊 毛囊 周期性
下载PDF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生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燕军 尹俊 +1 位作者 李长青 李金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1-768,共8页
以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55d至初生10个阶段的头顶、颈侧、髫甲、颈上缘、肩胛、体侧、背部、荐部、股部、腹部10个部位皮肤为样品,制作横切和纵切切片,观测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各部位表皮在胎龄55~65d均形成完整的结... 以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55d至初生10个阶段的头顶、颈侧、髫甲、颈上缘、肩胛、体侧、背部、荐部、股部、腹部10个部位皮肤为样品,制作横切和纵切切片,观测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各部位表皮在胎龄55~65d均形成完整的结构,在胎龄85~95d达到最厚;真皮厚度在胎龄95~125d增长幅度较大。胎龄55d见到初级毛囊原始体,胎龄65d见到次级毛囊原始体,次级毛囊是初级毛囊的一个分支。胎龄85d见到皮脂腺,胎龄95d绒、毛开始形成,见到汗腺,有粗毛长出体表,绒毛在胎龄115d长出体表。各部位初级毛囊在胎龄95~115d增长速度较快,次级毛囊在胎龄105~125d增长速度较快;初级毛囊密度在胎龄75~85d最大,次级毛囊密度在胎龄105~125d达到最大,S/P在胎龄115d至初生时达到最大。胎龄105d已经形成完整的毛囊群结构,主要为三元毛囊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胎儿期 皮肤 毛囊 发育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毛囊不同发育时期BMP2、Noggin及SHH基因在皮肤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4
作者 苏蕊 张文广 +2 位作者 常子丽 王瑞军 李金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采用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方法,分析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发育兴盛期和休止期BMP2、Noggin及SHH基因在皮肤中的表达,探讨其对毛囊发育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与兴盛期相比,休止期BMP2、Noggin及SHH基因表达分别上调24.61倍、下调0.16倍、下调... 采用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方法,分析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毛囊发育兴盛期和休止期BMP2、Noggin及SHH基因在皮肤中的表达,探讨其对毛囊发育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与兴盛期相比,休止期BMP2、Noggin及SHH基因表达分别上调24.61倍、下调0.16倍、下调0.22倍。BMP基因可抑制毛囊发育,且与维持毛囊处于休止期有关;在毛囊发育兴盛期,Noggin基因起强抑制BMP2基因表达的作用;在毛囊发育过程中,Noggin对BMP2基因的抑制作用至少是部分通过SHH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毛囊发育 BMP2基因 Noggin基因 SHH基因 表达
下载PDF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毛囊结构及形态发生过程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燕军 尹俊 +1 位作者 李金泉 李长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7-1023,共7页
【目的】了解绒山羊毛囊的组织结构及毛囊形态发生变化过程,为研究绒山羊绒毛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制作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胚胎皮肤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绒山羊的毛囊结构同其它动物一样,由毛... 【目的】了解绒山羊毛囊的组织结构及毛囊形态发生变化过程,为研究绒山羊绒毛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制作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胚胎皮肤组织切片,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绒山羊的毛囊结构同其它动物一样,由毛球、连接组织鞘、外根鞘、内根鞘和毛干几部分组成。在胎龄55~65d毛囊开始发生形成毛芽;胎龄135d,大多数初级毛囊和一部分次级毛囊发育基本成熟;次级毛囊是初级毛囊的一个分支。【结论】了解了绒山羊毛囊的结构组成及毛囊从发生到发育成熟的整个形态变化过程,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毛囊 结构 形态发生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次级毛囊组织形态周期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玉荣 范文斌 +3 位作者 李长青 尹俊 张燕军 李金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920-3926,共7页
【目的】研究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组织形态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为研究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制作内蒙古绒山羊1年周期内每个月的皮肤组织切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形态在... 【目的】研究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组织形态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为研究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制作内蒙古绒山羊1年周期内每个月的皮肤组织切片,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形态在一年中呈周期性变化,在兴盛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的形态各不相同。从4月份开始,次级毛囊外根鞘细胞向下分裂延伸,开始了毛囊的重建;8~9月份毛囊完成重建,毛囊结构完整;10月份毛球细胞停止分裂,毛乳头萎缩,大量细胞程序化死亡,毛根上移,毛囊进入退行期;12月份毛囊根部上升到皮脂腺附近不再变化;翌年1~3月毛囊的形态基本没有变化。【结论】了解了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1年内形态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为绒山羊绒毛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次级毛囊 组织形态 周期性变化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105d胎儿皮肤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15
7
作者 尹俊 李金泉 +2 位作者 郭志成 李长青 张燕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21-1124,共4页
选择105 d绒山羊胎儿体侧部皮肤组织构建cDNA文库,随机挑取克隆进行表达序列标签(ESTs)测序,共测序1 152个质粒,合格的大于100 bp的高质量ESTs 846个,平均长度为443.2 bp。对525个绒山羊胎儿皮肤组织已知功能基因的ESTs进行分类,可分为... 选择105 d绒山羊胎儿体侧部皮肤组织构建cDNA文库,随机挑取克隆进行表达序列标签(ESTs)测序,共测序1 152个质粒,合格的大于100 bp的高质量ESTs 846个,平均长度为443.2 bp。对525个绒山羊胎儿皮肤组织已知功能基因的ESTs进行分类,可分为细胞分裂类18个,细胞信号类65个;细胞结构蛋白基因73个;细胞防御类21个;基因/蛋白表达126个;代谢类的69个;未分类的153个。发现了Wnt-4、Bmpr-Ib、ASIP gene、Ec-todysplasin等重要的与毛囊分化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表达序列标签 胎儿皮肤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Hox基因家族成员在毛囊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燕军 李金泉 +3 位作者 尹俊 高爱琴 张文广 赵艳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8-130,共3页
Hox基因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组织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基因家族成员Hoxa4、Hoxa5、Hoxa6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Hoxa4、Ho... Hox基因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组织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基因家族成员Hoxa4、Hoxa5、Hoxa6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Hoxa4、Hoxa5、Hoxa6基因分别在绒山羊胚胎期和兴盛期毛囊的不同部位表达,说明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HOX基因 毛囊 表达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鹏飞 霍蕾 +2 位作者 易建钢 关平原 李平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42,共1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1.BHV—Ⅰ)引起的家养和野生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伴有结膜炎、流产、...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1.BHV—Ⅰ)引起的家养和野生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伴有结膜炎、流产、乳腺炎,有时诱发小牛脑炎等。急性IBRV呼吸道感染还可继发细菌性肺炎。此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对乳牛的产奶量、公牛的繁殖力及役用牛的使役力均有较大影响。近年来该病流行严重.给养牛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一旦感染IBRV,病毒可潜伏于三又神经节或荐神经节造成潜伏感染或散毒.病牛可终身带毒,给本病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血清学调查 内蒙古地区 牛疱疹病毒Ⅰ型 呼吸道感染 接触性传染病 IBRV 呼吸道症状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毛囊发育不同时期皮肤中BMP4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江鸿 张文广 +1 位作者 李金泉 闫祖威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毛囊发育 基因 骨形态发生蛋白 皮肤 PCR技术 定量检测 试验应用
下载PDF
内蒙古白绒山羊母羊产羔效应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蕾 李金泉 +3 位作者 张文广 梅步俊 张燕军 张永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17-2518,共2页
[目的]探讨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羔数的遗传规律。[方法]对2000-2007年出生的22 721只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的初生重及3 044只母本羊产羔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小二乘方差分析表明,性别、胎次和出生类型对羔羊初生重有显著影响;约... [目的]探讨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羔数的遗传规律。[方法]对2000-2007年出生的22 721只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的初生重及3 044只母本羊产羔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小二乘方差分析表明,性别、胎次和出生类型对羔羊初生重有显著影响;约束性最大似然法分析表明,胎次、群体和母体效应对产羔数有显著影响。羔羊初生重遗传力单羔为0.16,双羔为0.40,全部为0.17。[结论]该研究为下一步建立内蒙古白绒山羊高繁殖性能品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白绒山羊 产羔数 初生重 遗传力
下载PDF
内蒙古白绒山羊繁殖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梅步俊 张文广 +2 位作者 李金泉 赵云刚 张永斌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内蒙古白绒山羊 遗传规律 繁殖性状 育种工作 内蒙古西部 绒毛品质 山羊品种 生产性能 客观条件 繁殖性能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乳与乳制品中乳酸菌资源及其生态分布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少英 乌尼 +2 位作者 李培锋 董贵成 田建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95-1499,共5页
从代表内蒙古牧区不同地域特点和独特生态环境的9个盟市18个牧业旗519户牧民家庭,使用目的采样和层次分类随机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共采集鲜乳及乳制品样品752份,分离到947株乳酸菌,并通过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等实验对其进行了... 从代表内蒙古牧区不同地域特点和独特生态环境的9个盟市18个牧业旗519户牧民家庭,使用目的采样和层次分类随机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共采集鲜乳及乳制品样品752份,分离到947株乳酸菌,并通过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等实验对其进行了鉴定,有765株实验菌株分别归于7个属50个种和亚种,其中归于乳杆菌属的有28个种和亚种;归于双歧杆菌属的有2个种;归于肠球菌属的有9个种;归于链球菌属的有1个种;归于乳球菌属的有3个种和亚种;归于明串珠菌属的有6个种和亚种;归于片球菌属的有1个种。研究表明,内蒙古牧区乳及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种类多、分布广;有些菌株对温度和pH值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有些菌株还有较强发酵利用松三糖、蜜二糖、棉子糖等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资源与生态分布 乳及乳制品
下载PDF
不同营养水平下内蒙古白绒山羊的甲烷排放量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雪峰 李华伟 +2 位作者 金海 卢德勋 永西修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4,共3页
试验通过SF6示踪技术测定内蒙古白绒山羊的甲烷排放量,8只试验羊采用随机分组设计,设维持水平和自由采食2个处理,日粮为20%苜蓿+80%羊草。结果表明:自由采食组和维持水平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分别为0.839kg/d和0.581kg/d(... 试验通过SF6示踪技术测定内蒙古白绒山羊的甲烷排放量,8只试验羊采用随机分组设计,设维持水平和自由采食2个处理,日粮为20%苜蓿+80%羊草。结果表明:自由采食组和维持水平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分别为0.839kg/d和0.581kg/d(P〈0.05),消化率分别为49.04%和51.10%(P〉0.05),维持水平组的甲烷排放量为1806g/kg DMI,甲烷能占采食总能的比例(MCR)为8.98%,自由采食组甲烷排放量为17.71g/kg DMI。MCR值为6.28%。内蒙古白绒山羊饲喂苜蓿/羊草混合牧草的甲烷排放量为10.43~15.07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水平 自由采食 甲烷 SF6示踪技术 内蒙古白绒山羊
下载PDF
过瘤胃包被亮氨酸及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俊清 孙海洲 +2 位作者 桑丹 李金霞 赵存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62-1767,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亮氨酸及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HMB-Ca)对绒山羊免疫机能的影响。选用21只健康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6个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HMB-Ca 0.5 g/d(...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亮氨酸及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HMB-Ca)对绒山羊免疫机能的影响。选用21只健康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6个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HMB-Ca 0.5 g/d(A组)、HMB-Ca 1.0 g/d(B组)、HMB-Ca 1.5 g/d(C组)、亮氨酸0.5 g/d(D组)、亮氨酸1.0 g/d(E组)、亮氨酸1.5 g/d(F组)。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保护性亮氨酸、HMB-Ca均可提高机体血清溶菌酶的含量(P<0.05),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降低血清中可溶性CD4和CD8的含量,其中C组的效果最好(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保护性亮氨酸、HMB-Ca可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保护 亮氨酸 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 免疫 白绒山羊
下载PDF
PCR-DGGE方法分析内蒙古不同地区青贮玉米中乳酸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吉雨 侯先志 +4 位作者 杨凯 赵子夫 郭天龙 王丽 王海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4-981,共8页
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不同地区青贮玉米中乳酸菌菌群结构的变化。试验采用氯化苄方法提取青贮玉米中微生物基因组DNA,以P2f和P3r为引物,对扩增的目的片段,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法研究不同地区青贮玉米中乳酸菌菌群结构。结果表... 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不同地区青贮玉米中乳酸菌菌群结构的变化。试验采用氯化苄方法提取青贮玉米中微生物基因组DNA,以P2f和P3r为引物,对扩增的目的片段,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法研究不同地区青贮玉米中乳酸菌菌群结构。结果表明:3个地区9个牧场的青贮玉米中乳酸菌DGGE图谱相似性较高,大多数序列代表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类细菌,并以?-Lactobacillus类最多;窖藏半年以上的青贮玉米中仍能发现Lactococcus、Weissella、Leuconostoc3个球菌属菌存在。另外,10号条带与?-Acetobacter相似性达94%,4号条带与?-Lactobacillus相似性达93%,但仍不能鉴定到属的水平,这2株菌属于未培养的或者说是未经测序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青贮玉米 不同地区 多样性
下载PDF
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毛囊生长周期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春兰 李金泉 +2 位作者 尹俊 张永斌 苗雄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13,共4页
本试验以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为研究材料,研究其1年内毛囊生长变化特点。利用Sacpic染色法对体侧部皮肤横、纵切片进行染色。由切片可见5—8月份次级毛囊逐渐进入兴盛前期、8—12月份为兴盛期、1月份大部分进入退行期、2—4月份为休... 本试验以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为研究材料,研究其1年内毛囊生长变化特点。利用Sacpic染色法对体侧部皮肤横、纵切片进行染色。由切片可见5—8月份次级毛囊逐渐进入兴盛前期、8—12月份为兴盛期、1月份大部分进入退行期、2—4月份为休止期;次级毛囊深度在8月份最深,毛球宽、毛囊宽在8月份最宽;退行期的毛囊仍具有活性,绒生长变慢而休止期毛囊失去活性,绒不再生长;兴盛期毛球末端扁平,真皮乳头层细胞(DPCs)内陷;退行期、休止期的毛球末端呈尖状,乳头层细胞向外突出。绒长测量结果表明:最早于6月下旬绒长出体表,绒生长的最快时期为10月份,并非为最冷时期;绒长出体表即使在同一品种内因个体不同而有差异,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也具有不同步性:绒先在股部长出,然后是体侧部,最后是肩胛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学 毛囊 切片 绒山羊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Hoxa7基因在毛囊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燕军 李金泉 +3 位作者 尹俊 高爱琴 张文广 赵艳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7-519,共3页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a7基因在毛囊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oxa7基因分别在胚胎期的95 d初级毛囊的内根鞘表达、在115 d次级毛囊的内根鞘和绒干表达、在125 d初级毛囊内根鞘和毛干皮质表达、在兴盛期10月的初级毛囊毛干皮...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a7基因在毛囊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oxa7基因分别在胚胎期的95 d初级毛囊的内根鞘表达、在115 d次级毛囊的内根鞘和绒干表达、在125 d初级毛囊内根鞘和毛干皮质表达、在兴盛期10月的初级毛囊毛干皮质和次级毛囊的绒干中表达。揭示在毛囊发育中,Hoxa7基因对于毛囊细胞的增殖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同源框基因a7 毛囊 表达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3个马品种ELA-DRA*exon2的PCR-SSCP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青龙 李金莲 +2 位作者 石有斐 孙玉江 芒来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44,共3页
为了检测内蒙古地区3个马品种ELA_DRA*exon2的多态性,通过PCR_SSCP技术内蒙古地区3个马品种(三河马、锡尼河马和巴尔虎马)各50匹的ELA_DRA*exon2进行检测,用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已变性的PCR扩增产物分离,并用银染法显色。结... 为了检测内蒙古地区3个马品种ELA_DRA*exon2的多态性,通过PCR_SSCP技术内蒙古地区3个马品种(三河马、锡尼河马和巴尔虎马)各50匹的ELA_DRA*exon2进行检测,用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已变性的PCR扩增产物分离,并用银染法显色。结果表明,150匹马中共出现6种基因型:3种纯合子分别记为AA,BB和CC型,均为3条带;3种杂合子分别记为AB,BC和AC型,均为4条带。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最高,B次之,而C只在三河马中出现。因此说三河马ELA_DRA*exon2的多态性比锡尼河马和巴尔虎马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DRA exon2 PCR—SSCP 多态性
下载PDF
内蒙古白绒山羊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代盛超 王彩霞 +4 位作者 石云龙 王志英 王瑞军 王志新 张燕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30-131,135,共3页
采用BLUP和AIREMAL法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各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产绒量、绒厚、抓绒后体重、毛长、毛细、绒长、绒细、绒毛比的遗传力分别为0.2807、0.1092、0.2751、0.2237、0.2122、0.2245、0.2373和0.2218,均属于... 采用BLUP和AIREMAL法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各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产绒量、绒厚、抓绒后体重、毛长、毛细、绒长、绒细、绒毛比的遗传力分别为0.2807、0.1092、0.2751、0.2237、0.2122、0.2245、0.2373和0.2218,均属于中等遗传力。产绒量与绒厚、绒毛比间呈较大的正向遗传相关,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5915和0.4277。产绒量与绒厚、抓绒后体重间呈较高的表型正相关,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6095、0.4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白绒山羊 经济性状 遗传参数 估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