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骨肋头关节肋凹的解剖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志军 李筱贺 +5 位作者 蔡永强 王国强 王瑞 刘万林 汪剑威 邢文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1-354,共4页
目的:为临床诊治脊柱胸段及胸廓疾患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填补国人人类学数据.方法:观察成人成套椎骨标本及新鲜尸体脊柱(C7~T12).结果:T1上肋凹单独形成肋头关节的占81.8%,T1下~T9上绝大部分为复合肋凹关节面,构成肋头关节肋凹的大... 目的:为临床诊治脊柱胸段及胸廓疾患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填补国人人类学数据.方法:观察成人成套椎骨标本及新鲜尸体脊柱(C7~T12).结果:T1上肋凹单独形成肋头关节的占81.8%,T1下~T9上绝大部分为复合肋凹关节面,构成肋头关节肋凹的大部分属上小下大型,少数为上下相等型和上大下小型;其余大部分为单肋凹;T1~T9形成的肋凹大部分上为平面、下为凹面;肋头关节肋凹的位置,C7~T3属体为主型,T4以下逐向后移,T12是根为主型.结论:部分C7和T1形成肋凹关节面;肋头关节肋凹及其位置均有3种类型,T2~T7多为复合球窝形肋凹,其形态变异较多、活动度较大,故易发生劳损、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头 椎骨 肋凹
下载PDF
肋骨肋头关节面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马世峰 张少杰 +4 位作者 李志军 刘红伟 王星 牛广明 吴岩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68-470,共3页
目的观测成人肋头关节形态特征,填补国人人类学数据,并为临床诊治脊柱胸段疾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测成套肋骨标本,描述肋头关节形态学特征。结果肋头关节面48.7%为双关节面,按面积大小分型,上小下大型占41.7%,上下相等型... 目的观测成人肋头关节形态特征,填补国人人类学数据,并为临床诊治脊柱胸段疾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测成套肋骨标本,描述肋头关节形态学特征。结果肋头关节面48.7%为双关节面,按面积大小分型,上小下大型占41.7%,上下相等型占6.5%,上大下小型仅占0.5%;按凸凹形态分型,上平下凹型占32.1%,上下双凹型占13.9%,上凹下平型仅为2.7%。构成单关节面的肋头关节占51.3%,可分为平面型和凹面型两种,分别为平面型24.1%、凹面型27.2%。结论肋头关节面多分为单、双两种形态,其中第3~10肋双关节面出现率更高,且形态变异较大,可能是双关节面更易出现肋头关节劳损与错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 肋头 肋头关节 形态观测
下载PDF
椎骨横突肋凹的解剖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军 李筱贺 +5 位作者 蔡永强 王国强 王瑞 刘万林 汪剑威 邢文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5-356,共2页
目的:为临床诊治脊柱胸段及胸廓疾患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填补国人人类学数据.方法:观察成人成套椎骨标本及新鲜尸体脊柱(C7~T12).结果:T1、T2存在凹面形和平面形,但还存在横槽形,从T1~T4凹面形横突肋凹逐渐增多,T3、T4均为凹面形,T5... 目的:为临床诊治脊柱胸段及胸廓疾患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填补国人人类学数据.方法:观察成人成套椎骨标本及新鲜尸体脊柱(C7~T12).结果:T1、T2存在凹面形和平面形,但还存在横槽形,从T1~T4凹面形横突肋凹逐渐增多,T3、T4均为凹面形,T5~T9平面形逐渐增多;T10~T12无明显横突肋凹并逐渐增多;横突肋凹的位置在前端上中位T1~T3均为零,T4~T9逐渐增多,到T10渐减.结论:横突肋凹T1、T2存在横槽形,T3、T4均为深凹面形;横突肋凹形态特征T1~T12与相应椎骨肋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骨 横突 肋凹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HLA-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4
作者 刘文忠 云宇光 陈阿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年第4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HLA-A、等位基因多态性与CML白血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Luminex流式技术-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flow cytometry-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robe,FLOW-SSOP)方法...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HLA-A、等位基因多态性与CML白血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Luminex流式技术-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flow cytometry-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robe,FLOW-SSOP)方法对内蒙地区3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HLA-A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以北方地区健康群体资料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HLA-A*02XX,*11XX A*6601(RR=21.459)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33X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A*02XX,A*11XX,A*6601等位基因与CML呈正相关,而HLA-A*33XX等位基因与CML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FLOW-SSOP
原文传递
青少年颈椎棘突的形态特征:与成人干燥骨标本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少杰 史君 +6 位作者 刘萨日卿 王星 李志军 李筱资 马世峰 刘红伟 吴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6578-6580,共3页
背景:近年来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以往对颈椎棘突形态特征的研究多以成人为主。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棘突的形态特征。方法:在14~19岁年龄段青少年原配完整颈椎骨标本上对棘突分叉长度、角度、出现率和分型等形态特征... 背景:近年来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以往对颈椎棘突形态特征的研究多以成人为主。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棘突的形态特征。方法:在14~19岁年龄段青少年原配完整颈椎骨标本上对棘突分叉长度、角度、出现率和分型等形态特征进行大体解剖学观测,并与成人干燥骨标本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青少年C2~C6棘突分叉长度分别是(7.73±1.82),(5.33±1.43),(5.62±1.57),(5.22±1.99)和(5.36±0.98)mm;分叉出现率分别是100.0%,80.0%,73.3%,80.0%和46.7%,其中C2分叉出现率最高,C2与其他节段间的分叉出现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C7均无分叉。分叉角度从C2~C6分别是(63.07±26.00)°,(70.42±31.43)°,(84.09±31.51)°,(46.17±16.78)°,(59.00±16.90)°。分叉末端形状多呈倒"U"或"V"字型,部分为"M"型;在棘突基本形态特征和以上基本参数上与成人标本基本一致。结果提示14~19岁青少年C2和C7的棘突形态特征其基本参数与成人相似,可作为颈部推拿、中医理疗和手术的定位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棘突 颈椎病 青少年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潍坊地区乡村汉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厚度的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赵琛 金利新 朱钦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45-147,共3页
①目的 了解山东省潍坊市乡村汉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发育现状及规律。②方法 对山东省潍坊市1 2 37名 (男 6 33名 ,女 6 0 4名 ) 7~ 1 9岁乡村汉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以及肱三头肌位、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和腓肠肌位皮褶厚度进行了... ①目的 了解山东省潍坊市乡村汉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发育现状及规律。②方法 对山东省潍坊市1 2 37名 (男 6 33名 ,女 6 0 4名 ) 7~ 1 9岁乡村汉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以及肱三头肌位、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和腓肠肌位皮褶厚度进行了测量分析。③结果 皮褶厚度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女生皮褶厚度大于男生。在 1 8岁年龄组男、女生肱三头肌、肩胛下角、髂前上棘位皮褶厚度达到高峰 ;男、女生腓肠肌位皮褶厚度分别在 1 6岁和 1 5岁达到高峰。除腓肠肌位皮褶厚度外 ,其他部位皮褶厚度从 8岁开始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 (t=2 .791~ 9.4 86 ,P <0 .0 5、0 .0 1 )。④结论 皮褶厚度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潍坊地区 乡村 汉族 青少年 皮下脂肪厚度 调查 发育现状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文忠 刘宏伟 +2 位作者 程飚 吴姮君 顾永锋 《感染.炎症.修复》 2008年第4期203-205,2,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和2型(AT2)受体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以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探讨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角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和2型(AT2)受体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以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探讨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角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ACE、AT1和AT2受体在12例银屑病患者典型皮损和非皮损以及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ACE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AT1和AT2受体在整个表皮层均有阳性表达,但荧光信号较弱。在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处,ACE、AT1和AT2受体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相似。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皮层角质形成细胞ACE表达明显增加,整个表皮层均可见较强绿荧光颗粒,真皮浅层成纤维细胞亦可见绿色荧光颗粒。和ACE的表达变化类似,在银屑病皮损中AT1和AT2受体表达也明显增加,表皮全层可见分布密集的荧光颗粒,真皮浅层成纤维细胞也可见荧光颗粒。结论: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被激活,AngⅡ产生和其受体表达增加,AngⅡ可能通过其受体参与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角化不全的组织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受体
下载PDF
皮肤创面组织VEGF和MMP-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文忠 恩和吉日嘎拉 +1 位作者 康毅敏 汪剑威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在皮肤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大鼠制作深Ⅱ度烫伤创面,在各时间点活杀取材,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MMP-2的表达,以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结... 目的:探讨在皮肤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大鼠制作深Ⅱ度烫伤创面,在各时间点活杀取材,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MMP-2的表达,以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结果:(1)原位杂交显示正常皮肤VEGF有微弱表达,在伤后30m in开始创缘真皮内毛囊、皮脂腺、血管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内阳性颗粒增加;伤后3d表达进一步增多,伤后7d减弱;(2)MMP-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正常皮肤有微弱表达。烫伤后阳性细胞逐渐增多,表达程度加强。伤后1d在真皮层内的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围渗出的炎性细胞内有表达。伤后3d表达进一步增强,持续到伤后7d,伤后14d表达减弱。结论:VEGF在皮肤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通过对MMP-2的活性调节途径调控内皮细胞结构和增殖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皮肤 VEGF MMP-2 表达
下载PDF
兔耳纯静脉皮瓣血流量和血管网面密度观测
9
作者 崔成立 尹维刚 +4 位作者 王继春 李梁 史增元 阎桂彬 陈茂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观测纯静脉皮瓣术后血流量和血管网面密度变化。方法:利用家兔耳背设计纯静脉皮瓣和动脉皮瓣模型①观测术后血流量;②墨汁灌注后软蜡厚蜡切片,图像分析血管网面密度。结果:①纯静脉皮瓣术后48h血流量最低,第14d恢复至术前65%。②... 目的:观测纯静脉皮瓣术后血流量和血管网面密度变化。方法:利用家兔耳背设计纯静脉皮瓣和动脉皮瓣模型①观测术后血流量;②墨汁灌注后软蜡厚蜡切片,图像分析血管网面密度。结果:①纯静脉皮瓣术后48h血流量最低,第14d恢复至术前65%。②纯静脉皮瓣术后第1~7d的血管网面密度高于动脉皮瓣(P<0.05)。结论:纯静脉皮瓣术后血流量及血管网密度变化与动脉皮瓣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静脉皮瓣 血流量 血管网面密度
下载PDF
背阔肌多止端1例
10
作者 王泽俊 史二栓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7-227,共1页
关键词 背阔肌 小结节 肩胛骨 肌止端
下载PDF
坐骨神经损伤后雏菊叶龙胆的修复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鑫 藏金月 +3 位作者 辛娟娟 马天怡 霍东升 蔡志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雏菊叶龙胆是否对坐骨神经损伤后有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其中是否有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参与。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25只,右侧坐骨神经离断后显微镜下缝合。造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雏菊叶龙胆25 mg组、50 mg组、75 mg组和甲钴胺组... 目的观察雏菊叶龙胆是否对坐骨神经损伤后有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其中是否有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参与。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25只,右侧坐骨神经离断后显微镜下缝合。造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雏菊叶龙胆25 mg组、50 mg组、75 mg组和甲钴胺组5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射,其他组相应剂量的雏菊叶龙胆及甲钴胺注射,1、3、5周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及腓肠肌肌细胞截面积,免疫组化分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阳性细胞比率。结果雏菊叶龙胆50 mg、75 mg组与对照组、甲钴胺组神经传导速度相比有明显差异,雏菊叶龙胆25 mg组与75 mg、50 mg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25)。3周时对照组、甲钴胺组、雏菊叶龙胆25 mg、50 mg、75 mg组腓肠肌肌细胞截面积分别为:(455.06±29.38)μm2、(679.03±81.48)μm2、(465.31±71.55)μm2、(670.24±91.26)μm2、(669.28±78.54)μm2,对照组、雏菊叶龙胆25 mg组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周时各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免疫组化可见雏菊叶龙胆25 mg组和对照组与雏菊叶龙胆50 mg、75 mg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雏菊叶龙胆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有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菊叶龙胆 坐骨神经 神经再生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腰椎终板角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威 闫占明 +3 位作者 李志军 张元智 王星 张少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腰椎终板角和椎间隙高度的影像学测量,为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标。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符合条件者,异常单间隙组为椎间盘突出患者30例,正常组为健康志愿者30例;进行CT扫描,将原始数据以D ICOM格式导入三... 目的通过对腰椎终板角和椎间隙高度的影像学测量,为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标。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符合条件者,异常单间隙组为椎间盘突出患者30例,正常组为健康志愿者30例;进行CT扫描,将原始数据以D 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M im ics 10.01,并测量终板角和椎间隙高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腰椎正常组与异常组椎间隙前高总体呈渐增趋势,两组最大值均在L4-5,最小值均在L1-2;终板角最大值均在L3-4,最小值均在L5-S1;腰椎终板角和椎间隙的变化没有相关性。结论终板角的大小和椎间隙的高度变化可推断椎间盘突出程度,为临床腰椎间盘突出诊断和评价突出程度提供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终板角 影像学测量
下载PDF
皮肤组织血管紧张素Ⅱ与瘢痕形成
13
作者 英兰 崔明玉 刘文忠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19-221,共3页
近10 a来,一个全新的概念出现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TⅡ)的研究领域,即ATⅡ还作为一个多效应生长因子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并在组织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ATⅡ在皮肤创伤修复及后期重塑中起重要作用,与瘢痕发生发展过... 近10 a来,一个全新的概念出现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TⅡ)的研究领域,即ATⅡ还作为一个多效应生长因子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并在组织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ATⅡ在皮肤创伤修复及后期重塑中起重要作用,与瘢痕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本文就ATⅡ生物学特征和作用机制、ATⅡ与瘢痕形成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癜痕形成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4
作者 英兰 孙晓艳 +4 位作者 付小兵 崔明玉 刘文忠 伊海英 高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体外培养至24代,细胞体积膨大,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48h后,观察细胞贴壁培养4、12、24、48、72h时的生长及集落形成情况...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体外培养至24代,细胞体积膨大,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48h后,观察细胞贴壁培养4、12、24、48、72h时的生长及集落形成情况。以同期培养的表皮细胞作为阴性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B1整合素、CK19、CK14、CK10在表皮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bFGF诱导培养48h后老化的表皮细胞周围分散出现幼稚型细胞,这些细胞体积小,形态均一,折光性强,核浆比大,并呈克隆样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bFGF诱导培养后,表皮细胞中CK19、CK14表达增强,而CK10表达减弱。流式结果显示:bFGF诱导培养后,细胞周期中G0/G1的细胞为53.08%,S期细胞为32.71%,G2期细胞为14.21%,而对照组中处于G0/G1、S期及G2期的细胞分别为63.9%、18.98%及17.12%。结论bFGF能够在体外诱导表皮细胞逆转分化形成幼稚型克隆形成细胞,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分化 干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