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椎前神经节小强荧光细胞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宇一 袁维中 +2 位作者 马文彦 孙树清 郭美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1-23,共3页
本文采用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了6例人腹腔节、主动脉肾节和脑系膜上,下节的连续切片。人椎前神经节均有数量较多的小强荧光(SIF)细胞,其分布方式有单个散在,成小团以及呈小节状三种。缘大多数SIF细胞集中在小节中。在人椎前节发现结构更... 本文采用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了6例人腹腔节、主动脉肾节和脑系膜上,下节的连续切片。人椎前神经节均有数量较多的小强荧光(SIF)细胞,其分布方式有单个散在,成小团以及呈小节状三种。缘大多数SIF细胞集中在小节中。在人椎前节发现结构更为完善的SIF细胞小节,将为进一步探讨SIF细胞的功能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强荧光细胞 椎前神经节 形态学
下载PDF
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的改良法 被引量:3
2
作者 于慧敏 乔惠珍 其木格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年第3期72-72,共1页
国内已有一些单位开展了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技术,因其在核型分析中稳定性好,并能够表达其来源个体的基因组中与代谢有关的绝大多数基因,通过理化方法予以检测,以及皮肤组织取材方便、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可以动态观察,细胞株可... 国内已有一些单位开展了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技术,因其在核型分析中稳定性好,并能够表达其来源个体的基因组中与代谢有关的绝大多数基因,通过理化方法予以检测,以及皮肤组织取材方便、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可以动态观察,细胞株可储存备用,故有着可喜的前景,尤其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核型分析
下载PDF
精子细胞的荧光原位杂交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光 曾瑄 +6 位作者 乔慧珍 赵非非 高春生 曹坚 刘国仰 杨焕明 黄尚志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在新生儿中大约1/500出现染色体非整倍体(aneuploid)[1],特别是在精子配子中其发生频率较高,是引起自然流产、婴儿死亡及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2]。因而人类配子细胞已经成为筛查染色体非整倍体及估计染色体不分离发生的焦... 在新生儿中大约1/500出现染色体非整倍体(aneuploid)[1],特别是在精子配子中其发生频率较高,是引起自然流产、婴儿死亡及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2]。因而人类配子细胞已经成为筛查染色体非整倍体及估计染色体不分离发生的焦点之一。1970年Barlow等曾用阿的平对人类精子核Y染色体长臂染色,通过计数荧光信号判断Y染色体数目[3],但由于非特异背景,两个Y的频率较高[4]。1978年Rudak首次描述了以“仓鼠穿卵法”制备精于染色体,并用来检测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5]。但方法复杂,技术难度大,并且只能对那些能穿透仓鼠卵细胞的精子进行分析,因而至今不能做一种常规的检测方法[6]。本文介绍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检测精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方法,以D21Z1/D13Z1、TRX探针与精子问期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能准确的计数精子核中染色体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 荧光原位杂交 精子
下载PDF
腹膜外剖腹产80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贾存德 周芝珍 朱萱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7年第11X期275-276,共2页
自1907年,首创腹膜剖腹产以来,历经各家改良,至今已有十几种术式,在卢旺达援外二年中行膜外剖腹产80例,现对其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腹膜外剖腹产 临床分析 卢旺达
下载PDF
蒙古族细菌性阴道病妇女与健康妇女阴道乳杆菌种属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英 宋静慧 +2 位作者 王桂香 冀小平 郑晶晶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探讨蒙古族细菌性阴道病妇女与健康妇女阴道乳杆菌属内乳杆菌分布种类及产生过氧化氢(H2O2)能力的差异。方法:以102例蒙古族BV患者为病例组,98例正常蒙古族妇女为对照组,检查阴道乳酸杆菌菌种分布,测定阴道乳酸杆菌产H2O2能力及鉴... 目的:探讨蒙古族细菌性阴道病妇女与健康妇女阴道乳杆菌属内乳杆菌分布种类及产生过氧化氢(H2O2)能力的差异。方法:以102例蒙古族BV患者为病例组,98例正常蒙古族妇女为对照组,检查阴道乳酸杆菌菌种分布,测定阴道乳酸杆菌产H2O2能力及鉴定阴道内乳杆菌种类。结果:两组乳酸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1.6%(22/102)、75.5%(74/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16,P=0.001);两组乳酸杆菌菌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为优势菌;H2O2阳性乳酸杆菌分离率分别为27.3%(6/22)、75.7%(56/7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8,P<0.050)。结论:蒙古族BV患者与蒙古族健康妇女相比阴道乳杆菌检出率明显下降;阴道产过氧化氢乳杆菌分离率及整体产过氧化氢能力显著下降;蒙古族BV患者与正常蒙古族妇女阴道乳杆菌种分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乳杆菌种属 产H2O2能力 乳酸杆菌检出率
原文传递
应用染色体涂染技术对五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病例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苏光 乔惠珍 +5 位作者 施征洋 苏荣曾 王宣 赵非非 杨焕明 黄尚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2-205,共4页
目的染色体涂染技术(chromosomepainting)在鉴别常规细胞遗传学难以确定的染色体异常中独具优势。应用该技术对G显带认为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病例进行检测。方法对5例细胞学提示染色体结构异常病例,分别选用2、6... 目的染色体涂染技术(chromosomepainting)在鉴别常规细胞遗传学难以确定的染色体异常中独具优势。应用该技术对G显带认为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病例进行检测。方法对5例细胞学提示染色体结构异常病例,分别选用2、6、5、7、13、14号和X染色体特异DNA进行涂染。结果染色体缺失及易位一目了然,即使在分散差的分裂相中亦可辨认。结论染色体涂染技术对于检查染色体结构畸变,特别是检测染色体易位效果良好,结果直观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涂染 染色体结构异常
原文传递
间期FISH分析中细胞类型及探针的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苏光 乔惠珍 +5 位作者 赵非非 高春生 范光升 刘国仰 杨焕明 黄尚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0-222,共3页
荧光原位杂交已成为医学遗传学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为了摸索不同来源的产前诊断材料的间期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的可行性,选择了α重复序列DNA及CosmidDNA为探针,分别与未培养的绒毛间质细胞、羊水细胞及外周血... 荧光原位杂交已成为医学遗传学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为了摸索不同来源的产前诊断材料的间期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的可行性,选择了α重复序列DNA及CosmidDNA为探针,分别与未培养的绒毛间质细胞、羊水细胞及外周血白细胞的间期核杂交。结果表明:各种材料的间期核均见杂交信号,13/21α重复序列探针用于未培养的绒毛间质细胞及外周血白细胞的杂交信号最为特异,能有效的检出染色体非整倍体,羊水细胞则远不如绒毛细胞,绒毛组织是最理想的产前诊断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间期FISH 产前诊断 探针 细胞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