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碳中毒机制和临床治疗进展
1
作者 张振鹏 王宝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2045-2048,共4页
一氧化碳(CO)中毒通过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抑制氧气运输,导致组织缺氧,进而引发心脏、脑等器官的功能损伤。当前治疗方法包括常压氧和高压氧(HBO),尽管能够缩短CO半衰期,但治疗效果有限,且面临治疗时效性差、设备可... 一氧化碳(CO)中毒通过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抑制氧气运输,导致组织缺氧,进而引发心脏、脑等器官的功能损伤。当前治疗方法包括常压氧和高压氧(HBO),尽管能够缩短CO半衰期,但治疗效果有限,且面临治疗时效性差、设备可得性等问题。近年来,血红蛋白一氧化碳清除剂作为新型治疗策略获得关注。这些清除剂通过优化血红蛋白与CO的结合特性,能够加速CO的清除,改善中毒症状。在小鼠模型中,工程化血红蛋白(如Ngb-H64Q-CCC)能够有效提高生存率并改善生理功能,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潜力。然而,血红蛋白清除剂的临床应用仍面临大规模生产、安全性等挑战,需进一步研究和优化。Carbon monoxide (CO) poisoning inhibits oxygen transport by binding to hemoglobin to form carboxyhemoglobin (CO-Hb), leading to tissue hypoxia, which in turn causes functional damage to the heart, brain, and other organs. Current treatments include normobaric oxygen and hyperbaric oxygen (HBO), which have limited therapeutic effects despite their ability to shorten the half-life of CO and face problems such as poor timeliness of treatment and availability of equipment. In recent years, hemoglobin CO scavengers have gained attention as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These scavengers are able to accelerate CO clearance and improve poisoning symptoms by optimizing the binding properties of hemoglobin to CO. In mouse models, engineered hemoglobins (e.g., Ngb-H64Q-CCC) are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survival and improving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showing good therapeutic potential. Howeve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emoglobin scavengers still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safety, and requires further research and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碳氧血红蛋白 病理生理学 毒性
下载PDF
血清FAM19A5、IL-34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张永慧 孙咏捷 +2 位作者 郝喜娃 梁芙茹 李月春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60-1064,106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序列相似家族19成员5(FAM19A5)、白介素-34(IL-34)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非痴呆血管性认知损害(VCIND)患者125例(VCIND组)和同期体检... 目的探讨血清序列相似家族19成员5(FAM19A5)、白介素-34(IL-34)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非痴呆血管性认知损害(VCIND)患者125例(VCIND组)和同期体检健康者58例(健康对照组),VCIND组患者随访1年根据是否进展为血管性痴呆(VaD)分为VaD亚组45例和非VaD亚组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FAM19A5、IL-34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CIND进展至VaD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FAM19A5、IL-34水平对VCIND进展至VaD的预测能效。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VCIND组血清FAM19A5水平升高,IL-34水平降低(t=19.808、15.706,P均<0.001)。随访1年,125例VCIND患者VaD发生率为36.00%(45/125)。与非VaD亚组比较,VaD亚组血清FAM19A5水平升高,IL-34水平降低(t=7.100、5.952,P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增加(OR=1.137,95%CI 1.014~1.275)、FAM19A5升高(OR=1.079,95%CI 1.040~1.119)为VCIND进展至V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增加(OR=0.603,95%CI 0.437~0.832)、IL-34升高(OR=0.737,95%CI 0.624~0.870)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FAM19A5、IL-34水平联合预测VCIND进展至VaD的曲线下面积为0.880,大于血清FAM19A5、IL-34水平单独预测的0.813、0.781(Z=2.529、2.855,P均<0.05)。结论血清FAM19A5水平升高和IL-34水平降低与VCIND进展至VaD密切相关,血清FAM19A5、IL-34水平联合检测对VCIND进展至VaD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序列相似家族19成员5 白介素-34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基于超声及临床资料构建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预测模型及验证
3
作者 段瑞欣 杨丽娟 +2 位作者 李桂萍 杨志成 路竑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910-915,共6页
目的基于超声及临床资料构建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3年12月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超声诊断为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椎动脉发育... 目的基于超声及临床资料构建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3年12月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超声诊断为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和验证。结果347例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中有50例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为14.4%。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以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及椎动脉优势为预测因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95%0.700~0.844),Brier评分为0.105。结论以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及椎动脉优势为预测因子构建的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发育不良 超声表现 临床指标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 模型预测
下载PDF
数字化椅旁制作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第二磨牙的短期临床评价
4
作者 骆树怡 高翔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评价应用数字化椅旁技术制作全瓷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第二磨牙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纤维桩核冠修复进行对比。方法选择89颗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第二恒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应用CEREC椅旁数字化技术制作全瓷修复体:实验组42例46颗,... 目的评价应用数字化椅旁技术制作全瓷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第二磨牙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纤维桩核冠修复进行对比。方法选择89颗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第二恒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应用CEREC椅旁数字化技术制作全瓷修复体:实验组42例46颗,行髓腔固位冠修复(玻璃陶瓷材料);对照组43例43颗,行桩核冠修复(玻璃纤维桩+玻璃陶瓷全冠)。采用改良USPHS标准分别于修复完成后第3、6、12个月对两组修复体的完整性、固位、边缘密合性、邻接关系、牙龈情况、牙体完整性等指标进行临床修复效果评价,并由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共92例,患牙96颗,其中7例7颗患牙失访,最终共纳入患者85例(年龄20~69岁),患牙89颗(上颌42颗、下颌47颗),其中实验组42例,患牙46颗;对照组43例,患牙43颗。根据改良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临床修复效果评价,评价为A代表临床优秀水平。研究显示修复1年后髓腔固位冠优秀率为97.7%,桩核冠为92.6%,其中两组修复体的完整性、固位、边缘密合性、邻接关系以及牙体完整性在1年观察期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牙周健康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数字化椅旁技术制作全瓷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第二磨牙的短期临床效果与桩核冠相近,可作为第二磨牙修复的一种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腔固位冠 第二磨牙 微创 粘接性修复 CAD/CAM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结合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王宁 梁鲁 姚碧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66-0069,共4页
探讨小切口切除术在胆石伴胆总管结石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选择本院2021-2022年5月间住院治疗的胆石症病人54例,按双盲分组27例。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各项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在围手术期的各... 探讨小切口切除术在胆石伴胆总管结石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选择本院2021-2022年5月间住院治疗的胆石症病人54例,按双盲分组27例。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各项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在围手术期的各项参数均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微创技术可缩短病人的手术周期,加快病人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几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并发症
下载PDF
Pleckstrin同源域家族A成员1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
6
作者 胡艳敏 彭丽娜 +2 位作者 杨勇 向韵瑄 常晓悦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68-272,共5页
Pleckstrin同源域家族A成员1(PHLDA1)是一种促凋亡因子,也是代谢性疾病的关键调节剂。在肥胖相关疾病中,PHLDA1可以通过抑制固醇调控元素结合蛋白1(SREBP-1)的表达而减少肝三酰甘油的产生,也可通过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 Pleckstrin同源域家族A成员1(PHLDA1)是一种促凋亡因子,也是代谢性疾病的关键调节剂。在肥胖相关疾病中,PHLDA1可以通过抑制固醇调控元素结合蛋白1(SREBP-1)的表达而减少肝三酰甘油的产生,也可通过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减少脂肪形成,但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却通过抑制PPARγ而增加血管钙化,刺激内质网应激反应(ERS)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产生,进而加重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PHLDA1所表现出的双重作用也在肿瘤中得到印证。总之,PHLDA1作为多功能因子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ckstrin同源域家族A成员1 内质网应激反应 肥胖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FFR、CT-FFR及QFR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田洋 刘晓林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3期164-168,共5页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是有创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缺血的“金标准”,但需要额外的导丝及扩张血管,限制了临床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基于冠状动脉CT的FFR(FFR derived from Coron...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是有创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缺血的“金标准”,但需要额外的导丝及扩张血管,限制了临床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基于冠状动脉CT的FFR(FFR derived from Coronary CT Angiography,CT-FFR)、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Fraction,QFR)等新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能在避免使用额外导丝和扩展血管的同时,进一步评估心肌缺血的情况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本文对FFR、CT-FFR及QFR的原理、应用价值及局限性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在冠心病诊疗中选择合理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CT(CCTA) 定量血流分数 基于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 冠心病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使用特利加压素还是去甲肾上腺素?
8
作者 刘澳 王君艳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50-54,共5页
背景:全球脓毒症休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尽管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危重病人的血压,但对额外治疗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方法:特利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将617例患者随机分配... 背景:全球脓毒症休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尽管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危重病人的血压,但对额外治疗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方法:特利加压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将617例患者随机分配到特利加压素(n = 312)或去甲肾上腺素输注(n = 305)联合标准治疗组,其中包括开放标签血管加压药。对主要终点,即亚组28天死亡率(特利加压素n = 260;去甲肾上腺素n = 266)进行了先验改良的意向治疗初步分析。28天死亡率无差异(特利加压素 = 40%,去甲肾上腺素 = 38%,p NS)。选定的次要终点,如存活天数和无血管加压药天数以及脓毒症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变化,组间没有差异。然而,特利加压素组的不良事件比去甲肾上腺素组更严重(30% vs. 12%, P Background: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septic shock remain high globally, and although norepinephrine can increase blood pressur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here is an unmet need for addi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eripressin versus norepinephrine for septic shock was conducted to address this issue. Results: 617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eripressin (n = 312) or norepinephrine infusion (n = 305) in combination with standard care, which included open-label vasopressors. For the primary endpoint, the subgroup 28-day mortality (teripressin n = 260;Norepinephrine n = 266) performed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intention-to-treat with a priori modification.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at 28 days (teripressin = 40%, norepinephrine = 38%, pNS). Selected secondary endpoints, such as days of survival and vasopressor free days and changes in the Sepsis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 score, did not differ between groups. However, adverse events were more severe in the teripressin group than in the norepinephrine group (30% vs. 12%, P < 0.01). Conclusion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between teripressin and norepinephrine, but teripressin had more serious adverse events. Therefore, norepinephrine remains the vasopressor of choice, but fo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eptic shock who do not respond to norepinephrine, vasopressin or teripressin may be ad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利加压素 去甲肾上腺素 感染性休克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9
作者 马晓敏 梁丹妮 +2 位作者 张凯云 张嘉(综述) 张国惠(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2期189-192,共4页
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作为最常见的脱发类型,表现为头发密度进行性减少,是一种依赖雄激素且遗传的多发性疾病,往往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以及职业选择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机制及其... 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作为最常见的脱发类型,表现为头发密度进行性减少,是一种依赖雄激素且遗传的多发性疾病,往往对患者的外貌和心理以及职业选择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成为热点,该综述就AGA发病机制中氧化应激的相关性进行阐述,为AGA的精准治疗奠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性脱发 氧化应激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TGF-Β信号通路
下载PDF
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张宇宸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798-805,共8页
偏头痛是一种引起原发性头痛的常见疾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其表现形式可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剧烈的搏动性疼痛,这种疼痛会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日常工作效率。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涵盖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 偏头痛是一种引起原发性头痛的常见疾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其表现形式可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剧烈的搏动性疼痛,这种疼痛会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日常工作效率。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涵盖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血管因素、神经递质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旨在为深入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并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Migraine is a common disease that causes primary headache, which imposes a serious burden on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It may be manifested in the form of intense throbbing pain again and again,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atient’s daily work.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cent studi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migraine, including genetic factors, neurobiological factors, vascular factors, neurotransmitter factors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of migraine,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神经元 胶质细胞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应用弥散张量成像评价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相关性
11
作者 她娜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1619-1625,共7页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与皮质脊髓束受损相关,修复皮质脊髓束的完整性是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关键。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运动功能...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与皮质脊髓束受损相关,修复皮质脊髓束的完整性是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关键。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手段,可修复受损皮质脊髓束的完整性。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可无创显示皮质脊髓束的形态和结构,是研究运动损伤的主要评估工具。本文就DTI在评估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疗效中的应用进行综述。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often suffer from varying degrees of motor dysfunction. Motor dysfun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amage to the corticospinal tract, and restor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corticospinal tract is cruc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motor dysfunction.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is currently a widely used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 for motor dysfunction, which can repair the integrity of the damaged corticospinal tract.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can non-invasively visualize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corticospinal tract, serving as a primary assessment tool for studying motor impairmen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DTI in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rTMS in the treatment of motor dysfunction in ischemic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血管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利荣 侯毅 +6 位作者 孙秀丽 闫永宏 李广义 冯国徵 殷娜 陈爱珍 侯国存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1期29-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adiocepha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RCAVF)术前血管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6年08月~2019年01月于包头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首次行腕部RCAVF的患者135例,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R... 目的探讨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adiocepha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RCAVF)术前血管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6年08月~2019年01月于包头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首次行腕部RCAVF的患者135例,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RCAVF通畅定义为可满足双针穿刺、泵控血流量>200 ml/min维持连续血液透析治疗6次以上者,并根据腕部RCAVF结局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腕部RCAVF通畅组99例,失功组24例,死亡或肾移植共12例。12个月时RCAVF通畅率为81%,24个月和32个月均为7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超声检查头静脉内径是RCAVF通畅的独立危险因素(OR=4.05,95%CI:1.49~11.01,P=0.006)。ROC曲线分析示头静脉内径的曲线下面积为0.707,最佳临界值为2.075mm。结论术前头静脉内径是预测腕部RCAVF内瘘日后通畅的最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头静脉内径
下载PDF
双能量CT静息态心肌血池成像评价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雪 吕宇航 +7 位作者 籍庆余 陈国强 韩瑞娟 赵瑞平 周茂荣 高燕峰 孙凯 吕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793-798,共6页
目的:评价第3代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行“一站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心肌血池成像诊断心肌缺血的准确性,并分析图像质量及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探讨双能量心肌血池成像诊断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2016年11月~2017年7月... 目的:评价第3代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行“一站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心肌血池成像诊断心肌缺血的准确性,并分析图像质量及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探讨双能量心肌血池成像诊断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2016年11月~2017年7月疑诊为冠心病的连续性患者328例,其中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20例,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30例。采用第3代双源CT行双能量“一站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心肌血池成像检查,以PET/CT、SPECT/CT、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双能量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测量罪犯血管相关心肌血池内碘浓度,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心肌血池内碘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50例患者,其中男37 例,女13例,年龄41~75(59.6±7.4)岁。共评估340个心肌节段,其中有灌注缺损节段91个,正常灌注节段249个;共评估413个血管节段,有狭窄节段137个,正常节段276个。基于心肌节段分析双能量心肌血池成像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89.7%(78/87)、特异性94.9%(240/253)、阳性预测值85.7%(78/91)、阴性预测值96.4%(240/249)、准确性93.5%(318/340);基于血管节段分析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95.0%(133/140)、特异性98.5%(269/273)、阳性预测值97.1%(133/137)、阴性预测值97.5%(269/276)、准确性97.3%(402/413)。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轻中度)时罪犯血管相关心肌血池碘浓度为0.89±0.38mg/ml,当冠状动脉狭窄≥75%(重度或闭塞)时罪犯血管相关心肌血池碘浓度为0.37±0.14mg/ml。患者接受单位辐射剂量为9.58±2.5mSv。结论:双能量CT静息态心肌血池成像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89.7%,特异性94.9%,准确性93.5%,其图像质量及准确性受心室内碘剂的线束硬化、断层伪影、CT时间分辨率及心脏周围结构等因素影响;重度狭窄(或闭塞)时罪犯血管相关心肌内的碘浓度降低,轻中度狭窄时心肌血池内的碘浓度未见明显降低;该方法为临床提供了一种“一站式”评价心肌缺血和冠状动脉狭窄的创性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冠状动脉 心肌血池成像 心肌缺血
下载PDF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断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永强 朱建民 +2 位作者 宋强 杨旭 宋晓彪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01-406,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索该病的诊断预测指标。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315例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发作在包头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患...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索该病的诊断预测指标。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315例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发作在包头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临床资料以及术后胆囊病理资料等。结果(1)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组(坏疽组,n=170)白细胞计数、胆囊长轴、胆囊宽轴、胆囊壁厚等水平以及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囊周围炎、结石嵌顿的比例方面均高于非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组(非坏疽组,n=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龄(OR=1.17,95%CI 1.12-1.23)、白细胞计数(OR=2.88,95%CI 1.51-5.51)、胆囊周围炎(OR=5.57,95%CI 1.84-16.83)、胆囊长轴(OR=3.56,95%CI 1.95-6.49)、胆囊壁厚(OR=3.23,95%CI 1.76-5.95)是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年龄、白细胞计数、胆囊周围炎、胆囊长轴、胆囊壁厚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均具有较好的诊断预测价值,其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70。五项指标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95%CI 0.96-0.99),灵敏度92.94%,特异度91.72%,约登指数0.85,5项指标联合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发生具有很好的诊断预测价值。结论本研究表明,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胆囊周围炎、胆囊长轴和胆囊壁厚是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5项指标联合诊断能很好地预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坏疽性胆囊炎 危险因素 诊断预测
下载PDF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安罗替尼维持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5
作者 闫兰芳 武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后安罗替尼单药维持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48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NSCLC患者,在同步放化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获完全缓解、... 目的探讨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后安罗替尼单药维持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48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NSCLC患者,在同步放化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获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稳定的患者给予12 mg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每日1次维持治疗,连续口服14天,21天为1个周期。观察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截至2021年12月31日,48例患者中有41例达到PFS,全组中位PFS为15.6(95%CI:13.78~17.43)个月;48例患者中有10例达到OS终点,全组中位OS未达到,1、2年生存率分别为93.1%和73.5%。年龄、ECOG评分、同步放化疗疗效、CEA和Cyfra21-1水平与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PFS有关(P<0.05),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与PFS无关(P>0.05)。全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疲乏/无力等,均为1~2级。结论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经同步放化疗后行安罗替尼单药维持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良好,有望成为不可切除局部晚期NSCLC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安罗替尼 维持治疗
下载PDF
预测人体水负荷回归公式个体化滴定血液透析患者目标体质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柴媛敏 孙秀丽 +2 位作者 李静 陈爱珍 侯国存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5期310-313,共4页
目的建立本地区健康人群水负荷(overhydration,OH)回归公式,据此公式滴定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目标体质量,观察24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ABPM)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第一阶段... 目的建立本地区健康人群水负荷(overhydration,OH)回归公式,据此公式滴定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目标体质量,观察24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ABPM)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第一阶段为观察性研究:入选包头市中心医院314名健康体检者,应用身体成分分析仪测量OH等身体成分,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到计算OH回归公式。第二阶段为干预性研究:入选MHD患者存在高水负荷且24h ABPM均值≥130/80mmHg,应用OH回归公式进行滴定目标体质量。结果健康人群得到OH的回归公式为:OH=6.203-0.019×Y-0.083×G-0.006×F+0.098×L-1.437×P(F=189.896,R2=0.755,P<0.001),[Y:年龄;G:性别;F:脂肪含量(kg);L:肌肉含量(kg);P:相位角(°)]。入选8名MHD患者每周调节干体质量0.5~1.0kg,调节后75%患者达到目标体质量。调节后24h ABPM监测收缩压≥180mmHg数据比例较调节前显著下降(t=4.831,P=0.002),收缩压≤159mmHg(1mmHg=0.133kPa)的比例较调节前上升(t=-6.207,P=0.001)。结论由健康人群所得OH计算公式支持个体化管理MHD患者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体质量 水负荷 身体成分 24H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鉴别FNH和HCC准确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雪 徐佳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4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对局灶性结节增生和肝细胞癌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使用双源CT扫描仪及ULRICH双筒高压注射器对20位肝癌患者及15位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进行全肝灌注成像,比较FNH和HCC患者的灌注情况。结果:肝细胞癌...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对局灶性结节增生和肝细胞癌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使用双源CT扫描仪及ULRICH双筒高压注射器对20位肝癌患者及15位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进行全肝灌注成像,比较FNH和HCC患者的灌注情况。结果:肝细胞癌患者的HAP、TLP、HPI均比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要低,并且PVP比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要高。结论: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癌、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和鉴别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细胞癌
下载PDF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隋璐 贺钢枫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431-434,共4页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SP)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在健康的成年人及青少年中依然可以发生。现就目前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式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治疗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临床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萨日那 梁鲁 +1 位作者 姚碧辉 黄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胰酶异常激活导致自身炎症反应的消化系统疾病。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通过规范治疗可康复,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胰酶异常激活导致自身炎症反应的消化系统疾病。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通过规范治疗可康复,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故早期严重程度评价、病情进展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上世纪70年代,AP临床评价系统就已建立,为进一步提升对评分系统的认识,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对临床中常用的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临床评分系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9
20
作者 代显雨 王庆麟 +11 位作者 史君 刘云云 王宇东 郑亚南 张莉 任翔 张少杰 高尚 李筱贺 陈杰 李志军 王星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17期47-49,共3页
通过阐述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探究现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包括改革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加强人文素质实践教学以及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学水平。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素质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