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不佳影响诊断的补救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玉芳 武彦 徐晓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96-498,505,506,共5页
目的如何制作一张优质的病理组织切片。方法对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救。结果经补救后,制作的组织切片不脱片,无皱褶,镜下诊断与实际块数相符。结论通过补救处理后制出的切片完整,效果较好,完全能满足病理医生的诊断需求。
关键词 病理组织 固定 脱水 切片
下载PDF
刚果红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玉莲 袁宏伟 徐晓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661-662,670,共3页
目的探讨刚果红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HE染色下呈现均质粉染区域的声带息肉、甲状腺髓样癌、淀粉样变肾小球肾炎的标本进行刚果红染色,从而判定其变性的性质是淀粉样变性还是玻璃样变性,进而辅助诊断疾病。结果其... 目的探讨刚果红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HE染色下呈现均质粉染区域的声带息肉、甲状腺髓样癌、淀粉样变肾小球肾炎的标本进行刚果红染色,从而判定其变性的性质是淀粉样变性还是玻璃样变性,进而辅助诊断疾病。结果其中21例有淀粉样变性的区域经刚果红染色颜色呈现为红色或砖红色,而9例具有玻璃样变的病例无此颜色变化。结论刚果红染色可用于鉴别淀粉样变性与玻璃样变性,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线索,从而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果红染色 病理诊断 HE染色
下载PDF
临床病理检验中不同骨组织脱钙液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玉莲 徐晓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996-997,1004,共3页
目的对两种脱钙方法进行比较,获得简单、便捷、快速适用于临床病理制片的脱钙方法。方法观察两种脱钙液:5%硝酸脱钙液(硝酸5 ml加入95 ml蒸馏水)和快速脱钙液(含36%-38%盐酸8 ml、冰醋酸5 ml、水杨酸10 g、蒸馏水87ml),在常温及微波条... 目的对两种脱钙方法进行比较,获得简单、便捷、快速适用于临床病理制片的脱钙方法。方法观察两种脱钙液:5%硝酸脱钙液(硝酸5 ml加入95 ml蒸馏水)和快速脱钙液(含36%-38%盐酸8 ml、冰醋酸5 ml、水杨酸10 g、蒸馏水87ml),在常温及微波条件下对骨组织脱钙及HE切片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常温条件下,5%硝酸使组织结构有些破坏,染色效果不佳。微波条件下,使用快速脱钙液对骨组织结构损伤小,染色效果佳,适合于临床病理的骨组织制片。结论标本经快速脱钙液处理后,其切片质量大大提高并远远优于普通脱钙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 脱钙液 HE切片
下载PDF
涎腺肌上皮瘤34例病理特征与免疫表型的关系
4
作者 宝鲁日 施琳 +3 位作者 贾永峰 刘霞 云芬 袁宏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27-1430,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肌上皮瘤的病理特征与免疫表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肌上皮细胞标志物CK(AE1/AE3)、Calponin、S-100、SMA、SOX-10、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34例涎腺肌... 目的探讨涎腺肌上皮瘤的病理特征与免疫表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肌上皮细胞标志物CK(AE1/AE3)、Calponin、S-100、SMA、SOX-10、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34例涎腺肌上皮瘤中,上皮样型11例(11/34,32.3%),梭形细胞型13例(13/34,38.2%),浆细胞样型7例(7/34,20.6%),透明细胞型3例(3/34,8.8%);上皮样型中上皮性标志物CK(AE1/AE3)和肌源性标志物SMA和Calponin表达最强,梭形细胞型和浆细胞样型对肌源性标志物表达强于上皮性标志物,透明细胞型对上皮性标志物和肌源性标志物表达最弱。SOX-10在34例涎腺肌上皮瘤中均呈弥漫阳性且表达强度在各种肌上皮细胞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涎腺肌上皮瘤的肌上皮形态与免疫表型具有相关性,SOX-10作为一种肌上皮细胞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肌上皮瘤 肌上皮细胞标志物 SOX-10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肾穿刺组织病理标本的固定及染色方法
5
作者 王玉芳 武彦 乌仁其木格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改进和完善肾穿刺病理标本的固定方法和染色技术,提高染色的质量,增加染色效果的稳定性。方法:对本科室97例肾穿刺病理标本采用特殊固定方法,并对染色方法、染色步骤加以总结。结果:97例肾穿刺病理标本的冰冻切片,免疫荧光... 目的:改进和完善肾穿刺病理标本的固定方法和染色技术,提高染色的质量,增加染色效果的稳定性。方法:对本科室97例肾穿刺病理标本采用特殊固定方法,并对染色方法、染色步骤加以总结。结果:97例肾穿刺病理标本的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HE、过碘酸雪夫试剂(PAS )、三色(Mas-son)、六胺银(PASM)、刚果红等染色完全能满足病理诊断的需求。结论:我病理科所采用的固定方法稳定可靠,染色步骤上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染色效果,为临床病理诊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穿刺病理标本 固定方法 染色方法 冰冻切片
下载PDF
UBE2C在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吴琼 贾永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7期73-78,共6页
目的研究沉默泛素结合酶E2C(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2C,UBE2C)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MCF-7细胞中UBE2C基因。利用CCK-8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目的研究沉默泛素结合酶E2C(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2C,UBE2C)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MCF-7细胞中UBE2C基因。利用CCK-8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Western blot法分别在mRNA、蛋白水平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1以及细胞周期促进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ellcycle protein D1,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4,CDK4)、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yclin-depend-ent kinase 6,CDK6)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si-NC)组细胞比较,si-UBE2C组细胞UBE2C表达下调。CCK-8实验以及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i-UBE2C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及si-NC组细胞比较,si-UBE2C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1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上调,而细胞周期促进蛋白CyclinD1、CDK4、CDK6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下调。结论UBE2C可以通过介导CyclinD1/CDK4/CDK6复合物及p21的表达来调控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乳腺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结合酶E2C 乳腺癌 CYCLIND1 增殖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活检标本中CK7、TTF-1、NapsinA、CK5/6及p63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2
7
作者 徐晓艳 杜华 +3 位作者 宝鲁日 李时荣 李秀霞 师永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688-691,共4页
目的检测CK7、TTF-1、Napsin A、CK5/6及p6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NSCLC活检标本中CK7、TTF-1、Napsin A、CK5/6及p63的表达,并结合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K7、TT... 目的检测CK7、TTF-1、Napsin A、CK5/6及p6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NSCLC活检标本中CK7、TTF-1、Napsin A、CK5/6及p63的表达,并结合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K7、TTF-1和Napsin A在68例肺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8.5%(67/68)、92.6%(63/68)和97.1%(66/6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K5/6(7.3%,5/68)和p63(8.8%,6/68)(P<0.05);而CK5/6和p63在32例肺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9%(31/32)和93.8%(30/3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K7、TTF-1和Napsin A的阳性率28.1%(9/32)、9.4%(3/32)和3.1%(1/32)(P<0.05),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K7、TTF-1、Napsin A、CK5/6及p63在对肺活检标本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的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免疫组化套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K7 TTF-1 NAPSIN A CK5/6 P63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不同宫颈病变患者血清和宫颈病变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于慧玲 李冬梅 +1 位作者 孙勤暖 马洪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9-134,I0004,共7页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因子在不同宫颈病变患者血清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镜检确诊为不同宫颈病变的患者140例,其中子宫颈鳞癌70例、宫颈原位癌(CINⅢ)50例和宫颈炎20例,均空...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因子在不同宫颈病变患者血清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镜检确诊为不同宫颈病变的患者140例,其中子宫颈鳞癌70例、宫颈原位癌(CINⅢ)50例和宫颈炎20例,均空腹抽取静脉血同时留取镜检组织。采用酶联免疫法、实时荧光定量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及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肿瘤抑制基因(p53)、细胞凋亡信号受体(F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周期素E(cyclin E)蛋白和mRNA表达,并分析其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与宫颈炎患者比较,宫颈鳞癌和宫颈原位癌患者血清及宫颈组织中p53、Fas、TNF-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cyclin E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宫颈鳞癌患者与宫颈原位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Fas、TNF-α和cyclin E阳性表达率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密切关联(P<0.01)。结论:宫颈鳞癌和宫颈原位癌患者血清和宫颈病变组织中p53、Fas和TNF-α表达水平下调和cyclin E表达水平上调可能与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联,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标记物,并可为宫颈癌的术后用药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原位癌 宫颈炎 肿瘤抑制基因 细胞凋亡信号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周期素E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勤暖 李冬梅 +1 位作者 于慧玲 马洪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1-1265,1338,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穿刺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74例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同期26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穿刺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74例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同期26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实验组患者于术后留取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组织2cm)及术后7d再次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癌旁正常组织及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1β和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IL-1α、IL-1β和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IL-1α、IL-1β和COX-2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中IL-1α、IL-1β和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中IL-1α、IL-1β和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IL-1α与IL-1β、IL-1α与COX-2、IL-1β与COX-2均呈正相关关系(r=0.64,P=0.035;r=0.71,P=0.042;r=0.69,P=0.038)。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IL-1α、IL-1β和COX-2表达水平上调,提示炎性因子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和转移,其应用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治疗策略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法 实时荧光定量法 白细胞介素1Α 白细胞介素1Β 环氧合酶-2 INTERLEUKIN INTERLEUKIN CYCLOOXYGENASE-2
下载PDF
六胺银加马松三色双重染色在肾穿刺活检组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玉莲 施琳 袁宏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7-348,共2页
肾小球病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肾穿刺检查是确诊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光镜观察肾组织病变在进行肾小疾球疾病诊断和分类工作中起重要作用。常规HE染色不能清晰地显示肾小球基膜,在实际工作中除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外,PAS、PASM、Masson... 肾小球病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肾穿刺检查是确诊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光镜观察肾组织病变在进行肾小疾球疾病诊断和分类工作中起重要作用。常规HE染色不能清晰地显示肾小球基膜,在实际工作中除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外,PAS、PASM、Masson特殊染色才能将基膜清晰地显示出来。尤其是六胺银加马松三色双重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基膜增厚和钉突、双轨,对诊断膜性。肾小球肾炎及其它各种肾小球疾病有重要价值,是观察肾小球基膜改变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穿刺活检组织 六胺银染色 六胺银加马松三色双重染色
下载PDF
肾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肿瘤合并肾乳头状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宏伟 韦玄 +5 位作者 贾永峰 云芬 宝鲁日 张军 乌新林 施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肾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肿瘤(hybrid oncocytic/chromophobe tumors,HOC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1例肾HOCT合并肾乳头状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病变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 目的探讨肾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肿瘤(hybrid oncocytic/chromophobe tumors,HOC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1例肾HOCT合并肾乳头状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病变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眼观:右肾中段见2个肿物。镜检:肿物大者由嗜酸细胞瘤和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组成,两种成分混杂或镶嵌排列;免疫表型:CK7局灶弥漫强阳性或强弱不等,EMA、E-cad和P504S阳性,vimentin阴性,Ki-67增殖指数<3%。肿物小者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局部浸润性生长,纤维血管轴心内见砂粒体。免疫表型:CK7、P504S、EMA、CD10、vimentin和E-cad均阳性,CD117阴性,Ki-67增殖指数<5%。结论肾HOCT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嗜酸细胞瘤 嫌色细胞癌 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不同时间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旭华 李冬梅 于慧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790-579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yt)-C的表达。方法 120只健康Wistar老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应用自体血尾状核定位注射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均于术后1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yt)-C的表达。方法 120只健康Wistar老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应用自体血尾状核定位注射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均于术后12、24、48、72 h、5和7 d处死。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脑组织HIF-1α、Cyt-C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模型组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HIF-1α、Cyt-C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72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调。脑出血模型组术后12、24、48 h、5、7 d与72 h HIF-1α、Cyt-C的蛋白及mRNA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1),48 h与5 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后脑组织中HIF-1α、Cyt-C的蛋白及mRNA水平增高可促进神经细胞凋亡、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及加重继发性脑损伤,阻断二者的表达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 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
下载PDF
缩短快速冰冻切片制片时间的新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玉芳 徐晓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31-433,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缩短快速冰冻切片制片时间的新方法,进而改善冰冻切片染色效果。方法本实验对固定液进行了改进,采用甲醇和甲醛混合液作为固定剂来固定冰冻切片组织,能有效缩短快速冰冻切片的制片时间;实验中采用常规的冰冻切片方法进行切片,... 目的探讨缩短快速冰冻切片制片时间的新方法,进而改善冰冻切片染色效果。方法本实验对固定液进行了改进,采用甲醇和甲醛混合液作为固定剂来固定冰冻切片组织,能有效缩短快速冰冻切片的制片时间;实验中采用常规的冰冻切片方法进行切片,用改进后的固定液固定冰冻切片组织,然后常规HE染色,最后采用碱性水(30-50℃的洗衣粉水)返蓝,封片。结果使用此方法制片,切片时间可控制在3 min左右,染色时间仅用5 min,切片完整,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清晰度增加;另外,此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快速,易于掌握。结论通过对固定液的改进,采用碱性水(30-50℃的洗衣粉水)返蓝,有效地提高了快速冰冻切片的染色质量;并且制片时间缩短,方法简便快捷,能准确快速地为病理医生提供优质的冰冻染色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 固定方法 染色方法
下载PDF
肺转移性乳腺浸润性筛状癌1例
14
作者 刘霞 施琳 +2 位作者 云芬 陈永霞 贾永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8-619,共2页
患者女性,43岁,2018年3月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占位,2018年10月复查发现肿物增大,收治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结节,考虑恶性,转移瘤可能。患者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于2018年10月30日全麻下行胸腔镜手... 患者女性,43岁,2018年3月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占位,2018年10月复查发现肿物增大,收治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结节,考虑恶性,转移瘤可能。患者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于2018年10月30日全麻下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病灶。病理检查眼观:右肺上叶楔形组织1块,大小11 cm×2 cm×1.5 cm,近胸膜处见一直径1.8 cm的结节,与周围组织界清,有完整包膜,切面灰白色,实性,质地中等(图1)。镜检:癌细胞排列呈巢状,巢内有筛孔呈圆形或卵圆形,有的筛孔内可见分泌物(图2)。免疫表型:CK7、CK(AE1/AE3)、GATA(图3)均(+),ER(热点区域90%),Mammaglobin(部分+),EMA(筛孔腔缘部分+),Syn、CgA(大部-,微小灶+),PR、HER-2、TTF-1、p63、CD56、CK20、Villin、vimentin、Napsin A、GCDFP15、CK5/6、SMA均(-),Ki-67增殖指数约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移性肿瘤 乳腺肿瘤 浸润性筛状癌 病例报道
下载PDF
趋化素样因子1对肾癌细胞ACHN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15
作者 宣成睿 塔拉 +1 位作者 王翠艳 徐晓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15088-15094,共7页
多项研究发现,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 1,CKLF1)是人类多种肿瘤发生和进展的重要调节因子。然而,关于CKLF1对肾癌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知之甚少。通过质粒转染实现CKLF1在肾癌细胞ACHN中过表达,探究CKLF1对肾癌细胞ACHN细胞... 多项研究发现,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 1,CKLF1)是人类多种肿瘤发生和进展的重要调节因子。然而,关于CKLF1对肾癌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知之甚少。通过质粒转染实现CKLF1在肾癌细胞ACHN中过表达,探究CKLF1对肾癌细胞ACHN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将实验组pEGFP-N1-CKLF1和对照组pEGFP-N1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分别转染肾癌ACHN细胞,实现趋化素样因子1在ACHN细胞中的过表达。利用荧光显微镜,镜下观察质粒转染效率。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观察肾癌细胞ACHN转染24、48、72 h后增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CHN细胞转染24、48、72 h后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利用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转染48 h后,ACHN细胞形态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KLF1过表达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cl-2样蛋白1(Bcl-2 like 1,Bcl-xL)、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ion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表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荧光显微镜下90%以上的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证明转染效率良好。CCK8检测结果显示:转染48、72 h后,实验组肾癌细胞ACHN的增殖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8 h(P<0.05),72 h(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增值指数P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4 h(P<0.01),48 h(P<0.01),72 h(P<0.01)。荧光显微镜下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凋亡小体数量较少。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转染后48 h后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凋亡相关蛋白Bcl-xL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JAK激酶(Janus kinase,JAK/STAT3,JAK-STAT3)信号通路蛋白P-STAT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趋化素样因子1过表达可促进肾癌细胞ACHN的增殖、抑制其凋亡,其发生机制可能与JAK-STAT3信号通路有关。CKLF1可能是肾透明细胞癌的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趋化素样因子1 凋亡
下载PDF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1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慧君 牛剑祥 +4 位作者 徐晓艳 郑卫华 李朋飞 刘一博 张俊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55-2657,共3页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primary splenic angiosarcoma,PSA)是1种起源于脾窦血管内皮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自Langhans于1879年报道了第1例PSA以来,截至2019年全世界仅报道300例左右[1]。张智旸等[2]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8例病理确...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primary splenic angiosarcoma,PSA)是1种起源于脾窦血管内皮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自Langhans于1879年报道了第1例PSA以来,截至2019年全世界仅报道300例左右[1]。张智旸等[2]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8例病理确诊为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手术病理资料和治疗情况,其中脾血管肉瘤仅有3例。PSA因其发病率低且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性,临床易误诊,一般发现时已属晚期。笔者所在医院近来收治1例PSA患者,术前曾考虑为血液系统疾病,同时伴有肝脏、骨髓形态异常,诊疗期间因自发破裂行急诊手术。本病例近乎出现所有严重的并发症,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血管肉瘤 治疗学
下载PDF
基于iTRAQ技术探讨人胃癌细胞乙酰肝素酶调控的信号通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方舒 黄萨础拉 +1 位作者 马秀梅 杜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071-4077,共7页
目的:探讨人胃癌细胞中乙酰肝素酶(HPSE)调控的差异蛋白和信号通路,为以HPSE为靶点防治胃癌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iRNA干扰技术,在乙酰肝素酶(HPSE)基因高表达的SGC7901细胞中转入干扰HPSE的慢病毒载体(LV-HPSE-RNAi),通过嘌呤霉素筛选... 目的:探讨人胃癌细胞中乙酰肝素酶(HPSE)调控的差异蛋白和信号通路,为以HPSE为靶点防治胃癌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iRNA干扰技术,在乙酰肝素酶(HPSE)基因高表达的SGC7901细胞中转入干扰HPSE的慢病毒载体(LV-HPSE-RNAi),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株,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PSE 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利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技术筛查差异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差异蛋白PKCa应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结果: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沉默HPSE表达的ZSGC7901细胞对比检测出98个差异蛋白,并且富集在157条信号通路上。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有6条:细胞外基质和受体相互作用、局灶性黏附、PI3K-Akt信号通路、癌途径、癌中microRNAs、Wnt信号通路。且上调的FAK、ITGA、PKCa等蛋白和下调的PKA、CDK6等蛋白在通路中处于重要的位置。Western blot结果证明PKCa在沉默HPSE的ZSGC7901细胞中表现为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蛋白质组学筛选结果一致。结论:HPSE在人胃癌细胞中调控的蛋白,参与细胞重要生物学过程、参与重要分子功能及重要信号途径,有望可以成为防治胃癌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乙酰肝素酶 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
下载PDF
c-Cbl和Bcl-2蛋白在经典型骨髓增殖性肿瘤的表达及意义
18
作者 赵静萍 马秀梅 赵汀梓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0期1412-1414,共3页
经典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指一类后天获得性体细胞突变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失调控并诱发一系或多系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外周血细胞数量异常增多,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 经典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指一类后天获得性体细胞突变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失调控并诱发一系或多系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外周血细胞数量异常增多,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但其大多发育成熟且功能正常,可伴有肝脾肿大及血栓形成倾向,在病程发展后期可有向白血病转化的可能[1]。虽然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修订的MPNs诊断中,JAK2 V617F已经被列为MPNs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类疾病的发生,但它仍不能完全解释这三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c-Cbl和Bcl-2蛋白在PV、ET、PMF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造血功能 BCL-2蛋白 C-CBL 增殖性 肿瘤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下载PDF
THBS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9
作者 马若男 包楠丁 +4 位作者 刘霞 陈永霞 云芬 施琳 贾永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4期76-80,89,共6页
目的探讨THBS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THBS1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si-RNA沉默人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中THBS1基因,检测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和凋亡率变化。结果THBS1在乳腺癌... 目的探讨THBS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THBS1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si-RNA沉默人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中THBS1基因,检测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和凋亡率变化。结果THBS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si-NC组比较,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si-THBS1组的沉默效率分别为62.9%±2.9%和94.98%±0.37%(P<0.05);MCF-7细胞在450nm波长处的吸光度降低(P<0.05),MDA-MB-231细胞吸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MB-231细胞si-THBS1组细胞侵袭数为95.8±11.5个/HP,MCF-7细胞为13.7±5.0个/HP,均小于si-NC组(P<0.05);MDA-MB-231细胞si-THBS1组细胞凋亡率为4.68%±0.83%,MCF-7细胞为4.91%±0.82%,均小于si-NC组(P<0.05)。结论THBS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THBS1基因可能促进MCF-7细胞增殖,促进两种乳腺癌细胞侵袭,并抑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THBS1基因 si-RNA
下载PDF
PKMYT1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实验用细胞系筛选
20
作者 安彦榕 贾永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2期64-70,75,共8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PKMYT1基因在乳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及影响以及在乳腺癌各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乳腺癌RNA转录组数据中的PKMYT1进行单基因分析,其中包括差异分析、配对差异分析...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PKMYT1基因在乳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及影响以及在乳腺癌各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乳腺癌RNA转录组数据中的PKMYT1进行单基因分析,其中包括差异分析、配对差异分析、临床相关性分析、GSEA富集分析及生存分析,同时还利用GEPIA 2、TIMER2.0、The Human Protein Atlas及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进行了多次验证。且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PKMYT1在乳腺癌各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为后续研究筛选合适的细胞系。结果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乳腺癌中与正常样本比较,PKMYT1在肿瘤样本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KMYT1在乳腺癌中与年龄、肿瘤分期及原发肿瘤直径相关(P<0.05),而与性别、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GSEA富集分析显示在乳腺癌中PKMYT1高表达时,其功能富集与细胞周期、DNA复制、同源重组等功能密切相关,低表达时则与TGF-β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生存分析发现PKMYT1在乳腺癌中HR=1.22提示为高风险因素,且与生存相关(P<0.05)。同时细胞实验验证了PKMYT1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以正常乳腺细胞系为参照在MDA-MB-231中表达最高,在小鼠乳腺癌细胞系中4T1细胞系表达最高。结论PKMYT1是一种与乳腺癌恶性肿瘤相关的基因,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或可成为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KMYT1基因 增殖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