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地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研究
1
作者 李莉 潘香香 +2 位作者 臧苑彤 付梓毓 杨美英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S02期147-150,共4页
1前言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政策中明确提到要加强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以适应医疗环境的改变。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教育程度与患者的死亡率呈正比,且教育程度越高越能降低患者... 1前言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政策中明确提到要加强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以适应医疗环境的改变。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教育程度与患者的死亡率呈正比,且教育程度越高越能降低患者死亡的的发生机率[1]。目前,我国护理队伍结构中以专科和本科学历人才居多,护理专硕研究生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内蒙地区更是严重缺乏护理硕士人才。因此,作为内蒙古地区医学高校培养护理硕士的教育基地,本院有必要加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好的促进内蒙古地区护理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临床实践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联合OSCE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带教中的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小娟 董亚莉 +3 位作者 阿日嘎太 左宁 臧苑彤 刘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2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联合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又称临床技能多站式考试)方案的成果和推广价值。方法对医院2017年3月—2019年9月间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以便利抽样法抽取60例并将其作为分析对象,根... 目的观察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联合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又称临床技能多站式考试)方案的成果和推广价值。方法对医院2017年3月—2019年9月间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以便利抽样法抽取60例并将其作为分析对象,根据实习生到科室时间的先后为准以每组3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应常规实习带教、OSCE结合案例讨论法。比较两种带教手段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出科技能考核的教学效果。结果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以及模拟操作等考核分数中,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对两组实习生从各个维度评价能力状态,观察组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专业技术操作内容比较中观察组实习生所得评价均有显著优越性(P<0.05)。结论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采取案例教学法联合OSCE教学模式来引导,能够提升实习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效率,保障整体教学质量,同时对于康复治疗服务的效果也有良好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OSCE 康复治疗学专业 教学效果 出科技能 考核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冬生 李剑锋 张旭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0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25±1.20)d、(39.51±5.16)d、(119.42±36.1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3个月行走能力、畸形、肌力、稳定性、活动范围、关节疼痛程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术毕,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得分(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32.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联合中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 胫骨平台骨折 康复治疗
下载PDF
情境模拟四阶教学法在康复护理学课程中学生评判性思维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吴丽娜 窦蕊 赵艳琼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四阶教学法在《康复护理学》课程中的运用。方法抽取本校2015级护理学院学生,将符合要求的272名护理本科生按自然班分为教改组117例和常规组155例。甲组为教改组,乙组为常规组。教改组采用情境模拟四阶教学法授课;常规...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四阶教学法在《康复护理学》课程中的运用。方法抽取本校2015级护理学院学生,将符合要求的272名护理本科生按自然班分为教改组117例和常规组155例。甲组为教改组,乙组为常规组。教改组采用情境模拟四阶教学法授课;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运用学生的态度问卷、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及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评价两种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学见习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对其思维能力的影响。在课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并发放问卷表调查学生对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效果评价。结果学期末,教改组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92.68±2.71)均较常规组(91.33±3.55)有明显的提高(P=0.001);学生学习态度教改组(145.41±8.15)高于常规组(124.71±9.12),表明学生普遍对情境教学方法总体上持肯定态度;评判性思维倾向在教改组的总得分(294.27±14.15)较常规组(283.18±14.09)有明显的提高(P<0.001),学生对角色扮演等效果评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教改组的自我导向学习量表总得分(219.12±12.92)高于常规组(211.37±11.91),护生的自我导向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情境模拟教学法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可将该教学方法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学 评判性思维 护理教育 自我导向
下载PDF
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丽娜 臧苑彤 +4 位作者 张玉莲 任国磊 崔健 陈富鑫 窦蕊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第2期838-840,共3页
目的了解处于康复期的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情况,并且分析其潜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术后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总分... 目的了解处于康复期的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情况,并且分析其潜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术后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0.56±6.67)分、社会支持总分(45.93±4.32)分、简易应对方式总分(32.01±6.61)分;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截瘫、可预计的康复时间与结局、朋友的支持和能够积极面对为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潜在影响因素。结论康复期的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患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可预计的康复结局越好,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朋友的鼓励支持则促进其创伤后成长。并且护士可以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积极干预,以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期 脊髓损伤 创伤后成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AM-1000A神经功能重建仪治疗正中神经损伤后手部感觉功能康复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慧琴 乌兰图雅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S2期551-552,共2页
目的:观察AM-1000A神经功能重建仪治疗正中神经损伤的康复疗效。方法:对68例正中神经损伤的病人采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对病人手部感觉功能的恢复进行观察。结果:接受神经功能重建治疗后有效的改善病人手部... 目的:观察AM-1000A神经功能重建仪治疗正中神经损伤的康复疗效。方法:对68例正中神经损伤的病人采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对病人手部感觉功能的恢复进行观察。结果:接受神经功能重建治疗后有效的改善病人手部感觉功能优良率达88%,有效率达97%。结论:神经功能重建仪的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正中神经损伤病人手部感觉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 正中神经 手部感觉功能
下载PDF
膝关节周围不同部位骨折致膝盖关节僵直特点分析及早期康复疗效
7
作者 张旭 张建 李冬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333-334,共2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周围不同部位骨折致膝盖关节僵直特点分析及早期康复疗效.方法对我院改成 2009 年 9月 ~2015 年6月接收的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骨折导致膝盖关节僵直的8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早期康复治疗前与康复治疗后各组患... 目的探究膝关节周围不同部位骨折致膝盖关节僵直特点分析及早期康复疗效.方法对我院改成 2009 年 9月 ~2015 年6月接收的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骨折导致膝盖关节僵直的8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早期康复治疗前与康复治疗后各组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度.结果早期康复治疗前 A组与B组对比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对比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 C组与A组对比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康复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C 组与A组比较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周围不同部位骨折致膝盖关节僵直在临床无明显特点,但股骨远端骨折的早期康复效果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膝盖关节僵直 特点分析 早期康复治疗
下载PDF
综合康复疗法对截瘫病人的康复影响
8
作者 毕显芝 霍海风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S2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截瘫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所选60例健康状况相近的截瘫病人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按计划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结果:两组病人经过相同时间不同康复治疗得到两种不同的...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截瘫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所选60例健康状况相近的截瘫病人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按计划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结果:两组病人经过相同时间不同康复治疗得到两种不同的康复效果。实验组在感觉、运动和ADL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康复疗法用于截瘫病人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截瘫 康复疗效
下载PDF
护理程序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作用
9
作者 吴丽娜 闫金玉 +3 位作者 韩丽英 张淑莲 张海兰 毕显芝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5期178-178,共1页
为了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5个步骤,将护理程序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了护士用整体的观点指导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工作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
关键词 程序 脊髓损伤 康复
下载PDF
脊髓损伤胶质瘢痕形成及星形胶质细胞作用的研究与转化意义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剑锋 闫金玉 +5 位作者 夏润福 张旭 谭晓慧 关键 叶振 张淑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7期5609-5616,共8页
背景: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和空洞的形成阻止了轴突进入远端,轴突再生能力极其有限,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不足,轴突生长的微环境中存在抑制因素等被认为是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目的:分析国内外关于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 背景: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和空洞的形成阻止了轴突进入远端,轴突再生能力极其有限,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不足,轴突生长的微环境中存在抑制因素等被认为是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目的:分析国内外关于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胶质瘢痕增生的相关文献,以期为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的相关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astrocytes,reactive astrogliosis,glial scar,spinal cord injury"为关键词选择Pubmed数据库检索;以"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瘢痕,脊髓损伤"为关键词选择万方数据库检索,对筛选出的62条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以及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研究主要致力于各种单一因子对脊髓损伤的影响,治疗也针对单一因素的干扰,而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完全明确;但在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特定的细胞内、外信号分子的调节机制、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的有效控制以及处理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瘢痕 星形细胞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星形胶质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修复老年重度膝骨关节炎: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估 被引量:17
11
作者 夏润福 李剑锋 +1 位作者 闫金玉 张淑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0期6438-6443,共6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的概念在医学领域中逐渐得到了关注。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对老年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的概念在医学领域中逐渐得到了关注。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对老年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治疗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102例,进行临床观察及12个月随访。将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59例作为全膝关节置换组,确诊但未行手术而采用药物等保守治疗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均对患者进行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评分)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WHOQOL-100量表评价,并分析各相关因素与HSS评分及WHOQOL-100各项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患者治疗后12个月,全膝关节置换组膝关节HSS评分等级为良,总分为(82.03±10.1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全膝关节置换组WHOQOL-100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心理子项评分接近于正常人群(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β=1.988)、并发症(β=2.035)及HSS评分(β=2.108)为影响患者置换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提示HSS评分能较好地评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改善老年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疗效,将WHOQOL-100评分引入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疗效评估中能更全面的评价置换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婚姻状况、并发症及HSS评分是影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深静脉血栓影响患者离床时间,研究发现随访期间有配偶照顾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都有正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不同程度脊髓背侧压迫损伤模型大鼠脊髓损伤致伤器的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剑锋 冯世庆 +1 位作者 夏润福 闫金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856-2861,共6页
背景:随着对脊髓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不断设计出各种脊髓损伤模型,主要包括脊髓挫伤、重物坠击、脊髓压迫、化学灼伤、放射性损伤及激素横断半横断损伤等,然而各种制备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目的:设计脊髓损伤致伤器并建立... 背景:随着对脊髓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不断设计出各种脊髓损伤模型,主要包括脊髓挫伤、重物坠击、脊髓压迫、化学灼伤、放射性损伤及激素横断半横断损伤等,然而各种制备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目的:设计脊髓损伤致伤器并建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实验自行设计包括致伤部件及传动装置的脊髓损伤致伤器,利用不同致伤质量m1=10 g,m2=20 g,m3=30 g及时间T1=3 s,T2=5 s,造成不同质量×时间暨不同程度SD大鼠脊髓背侧压迫损伤,分为m1T1,m2T1,m3T1,m1T2,m2T2,m3T2共6组,并设假手术组进行对照。结果与结论:造模后各实验组BBB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m1T1组与其他各实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建模后8周m1T2组BBB评分高于与m2T2组及m3T2组(P<0.05)。建模后8周各组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明显长于假手术组(P<0.01)。除了m1T1组与m1T2组外,其他各组间建模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所有组建模后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结果证实,实验所设计的脊髓损伤致伤器可制备出不同程度的脊髓背侧压迫损伤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脑及脊髓损伤模型 脊髓损伤 背侧 压迫 机械性 致伤器 模型 SD大鼠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BBB评分
下载PDF
基于生物学水平全髋关节置换修复强直性脊柱炎性髋关节病变:2年随访 被引量:5
13
作者 丁良甲 刘莹丽 +2 位作者 刘晓民 马钢 刘长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3期8549-8553,共5页
背景:由于医疗技术、假体材料学的不断发展,针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病变的患者常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且此类疾病中青年患者居多,因此最大限度恢复髋关节功能,恢复脊柱、骨盆、髋关节生物力学平衡,延长髋关节使用寿命,对... 背景:由于医疗技术、假体材料学的不断发展,针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病变的患者常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且此类疾病中青年患者居多,因此最大限度恢复髋关节功能,恢复脊柱、骨盆、髋关节生物力学平衡,延长髋关节使用寿命,对患者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基于生物学水平观察全髋关节置换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性髋关节病变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含2年随访时间)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均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随访2年,对置换前、末次随访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总活动度、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统计及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末次随访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恢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髋关节疼痛较重,功能差,生活质量差;末次随访患者恢复较好,疼痛明显缓解,髋关节功能有效恢复,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假体对强直性脊柱炎性髋关节病变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可有效恢复髋关节的生理解剖结构,恢复髋关节的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植入 随访研究 生活质量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口服肉苁蓉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被引量:3
14
作者 兰静 闫金玉 +1 位作者 夏润福 李剑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1期6639-6644,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可分化成为神经细胞,移植后可重建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患者功能障碍,肉苁蓉总苷也对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将二者联合应用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口服肉苁蓉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可分化成为神经细胞,移植后可重建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患者功能障碍,肉苁蓉总苷也对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将二者联合应用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口服肉苁蓉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55只成年Wistar大鼠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每天20 mL/kg生理盐水灌胃;口服肉苁蓉组每天20 mL/kg肉苁蓉条件浓缩液灌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造模后即刻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108 L-1)10μL,每天20 mL/kg生理盐水灌胃;口服肉苁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造模后即刻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108 L-1)10μL,每天20 mL/kg肉苁蓉条件浓缩液灌胃,各组连续灌胃30 d。结果与结论:治疗30 d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口服肉苁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脊髓组织中Nestin阳性表达明显多于其他组;治疗12周后,口服肉苁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感觉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较其他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果表明口服肉苁蓉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及神经电生理功能;口服肉苁蓉可以有效促进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宿主内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肉苁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WISTAR大鼠
下载PDF
鲁甸地震灾区村民减灾急救培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毕瑞雪 黄文姣 +4 位作者 宋晔 陈彦汐 吴丽娜 尹家秀 李斯俭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864-1866,共3页
随着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防灾减灾形势日益严峻,尤其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更为突出,特别是在中国。中国农村乡镇发生地震的概率远远高于我国大中城市,西藏、新疆、... 随着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防灾减灾形势日益严峻,尤其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更为突出,特别是在中国。中国农村乡镇发生地震的概率远远高于我国大中城市,西藏、新疆、云南、宁夏、青海、甘肃等农村乡镇是我国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区 防灾减灾 急救培训 发展中国家 村民 经济发展水平 农村乡镇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问题解决疗法对脊髓损伤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信鸿杰 臧苑彤 +4 位作者 申雅文 刘莹丽 李莉 赵小娟 张旭 《中国康复》 2018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问题解决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问题解决疗法干预。比较3个月后2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结果:干预3个月... 目的:探讨问题解决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问题解决疗法干预。比较3个月后2组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PTGI中人生感悟、个人力量、与他人关系、自我转变等4个维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干预组PTGI中新的可能性维度及对照组PTGI各维度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问题解决疗法能够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从而促进其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疗法 脊髓损伤 创伤后成长
下载PDF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美英 藏苑彤 +4 位作者 吴丽娜 梁艳 马立波 冀云涛 董亚莉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S1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lvic floor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S)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完全性SCI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ES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留置导尿、间歇导尿、自...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lvic floor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S)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完全性SCI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ES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留置导尿、间歇导尿、自行排尿(激发排尿技术或Crede手压法、Valsalva屏气法);PES组采用PES联合常规组康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记录病人日排尿次数(包括漏尿)、最大排尿量、平均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等。结果:10wk的疗程结束后,两组病人平均膀胱容量增加、日排尿次数减少、最大排尿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排尿症状有显著改善(P<0.05),PES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PES联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治疗SCI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的膀胱功能治疗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电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结合盆底肌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美英 马丽波 +3 位作者 李莉 门晓婷 尹倩 臧苑彤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S01期105-108,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外伤或疾病所致的脊髓结构及功能的损害,随着全球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SCI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具有致残率高、康复时间长、耗费高、以青壮年患病居多的特点[1]。神经源性膀胱(neuro...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外伤或疾病所致的脊髓结构及功能的损害,随着全球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SCI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具有致残率高、康复时间长、耗费高、以青壮年患病居多的特点[1]。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就是脊髓损伤所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盆底肌电刺激 神经源性膀胱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靖 阿斯楞 冬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8期1522-15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ABP患者42例,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水肿型组(24例),出血坏死型组(18例);根据其预后分为生存组(38例)和死亡组(4例)。选...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ABP患者42例,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水肿型组(24例),出血坏死型组(18例);根据其预后分为生存组(38例)和死亡组(4例)。选取单纯胆囊结石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第1、3、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hs-CRP和PCT水平,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标准II(APACHE I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入院第1天水肿型组和出血坏死型组血清hs-CRP和PCT水平均升高(P<0.01),出血坏死型组升高更明显(P<0.01);入院第3天时水肿型组和出血坏死型组血清hs-CRP和PCT水平均明显升高达到峰值,经过常规治疗后,入院第7天两组的hs-CRP和PCT水平均有下降,hs-CRP和PCT水平与AP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ABP患者生存组血清hs-CRP和PCT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血清hs-CRP和PCT水平与ABP的发生发展相关,可通过观察血清hs-CRP和PCT水平变化评估ABP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夏润福 闫金玉 李剑锋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5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的疗效。方法:将57例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治疗6月后进行Barthel指...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的疗效。方法:将57例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治疗6月后进行Barthel指数及改良Ashworth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55.17%,有效率为8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下肢活动能力,可明显改善患者肌肉痉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电针 肌电生物反馈 肌肉痉挛 脊髓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