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闫国斌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48-1448,共1页
目的探索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手足部外科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皮肤移植术,观察组... 目的探索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手足部外科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皮肤移植术,观察组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治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部外科手术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良好,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手足部外科手术 应用效果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经皮微创Herbert钉治疗手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振堂 李昶 +2 位作者 王润生 闫国斌 爱新觉罗启承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7期75-76,共2页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Herbert钉治疗手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手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Herbert钉治疗后随访5~20个月,对骨折愈合情况和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治疗前后Kermmer评分,总结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34例患者中,优24例,...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Herbert钉治疗手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手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Herbert钉治疗后随访5~20个月,对骨折愈合情况和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治疗前后Kermmer评分,总结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34例患者中,优24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18%。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骨折在8~12周内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9.61±2.45)周。治疗后,所有患者Kermmer评分为(72.98±2.72)分均优于治疗前的(35.24±1.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Herbert钉治疗手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且无严重并发症,愈合情况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Herbert钉 手舟骨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振堂 李昶 +2 位作者 王润生 爱新觉罗启承 闫国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对微创手术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50例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经简单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开展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 目的对微创手术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50例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经简单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开展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发生粘连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为8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发生术后粘连,对照组患者发生4例术后粘连,发生率为16.0%,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研究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手部屈肌腱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数字化步态分析矫形鞋垫对儿童扁平足疗效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奕宏 郝增涛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811-815,共5页
小儿扁平足是常见的儿童足部畸形,但对于儿童扁平足的治疗尚无统一的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有症状的小儿扁平足的干预有积极意义。矫形鞋垫是目前主流的保守治疗选择。本文以矫形鞋垫治疗小儿扁平足为切入点,结合数字化步态分析,综述了... 小儿扁平足是常见的儿童足部畸形,但对于儿童扁平足的治疗尚无统一的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有症状的小儿扁平足的干预有积极意义。矫形鞋垫是目前主流的保守治疗选择。本文以矫形鞋垫治疗小儿扁平足为切入点,结合数字化步态分析,综述了儿童扁平足畸形的治疗及疗效评估。Children’s flat foot is a common foot deformity in children, but there is no uniform conclusion o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flat foot. Most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intervention of symptomatic flat feet in children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Orthopedic insole is currently the mainstream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ption. Based o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flat feet with orthopedic insole and digital gait analysi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reatment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of children’s flat feet deform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足 矫形鞋垫 步态分析 儿童
下载PDF
异种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微观实验:验证可作为临床肌腱修复的生长支架
5
作者 聂继平 温树正 白志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4-1189,共6页
背景:自体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因可用肌腱有限且形成供区功能障碍,同种异体肌腱同样来源有限,并且价格昂贵,在临床上很难满足其需要。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异种肌腱修复肌腱缺损的微观变化,为异种肌腱作为临床组织工程化肌腱生长支架提供理论... 背景:自体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因可用肌腱有限且形成供区功能障碍,同种异体肌腱同样来源有限,并且价格昂贵,在临床上很难满足其需要。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异种肌腱修复肌腱缺损的微观变化,为异种肌腱作为临床组织工程化肌腱生长支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6月龄的Leghorn鸡屈趾肌腱经化学去细胞处理后作为异种肌腱移植供体,健康成熟日本大耳白兔36只,建立双后肢跟腱中间束2 cm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异种肌腱移植组和自体肌腱移植组,每组18只。肌腱移植缝合用4-0无创伤肌腱缝合线行双"8"字缝合,移植后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2周,对供体肌腱行去细胞前后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学光镜及电镜观察,术后2,4,9周每组取6只兔对标本行组织学光镜及电镜检测。结果与结论:1肌腱经过化学去细胞处理后色泽变白,质地较前柔软,去细胞前可见细胞与胶原纤维交替紧密排列,去细胞后胶原排列相对松散,且无细胞及细胞碎片,去细胞后肌腱的力学强度较术前减弱。2由电镜图片直观看到:随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的粗大鸡肌腱胶原纤维逐渐被再生的兔肌腱胶原纤维最终替代,而新生成的纤细胶原纤维经改造塑形变为粗细相等的较粗大纤维,排列方向逐渐趋于平行,在结构和功能上达到正常肌腱水平。结果表明,去细胞后的最大抗拉力是去细胞前的83.44%,能够满足肌腱移植生物力学的要求。最终肌腱修复是再生胶原纤维形成的结果,异种肌腱经过理化方法处理后可作为临床肌腱修复的生长支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去细胞 异种肌腱 组织工程 肌腱修复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及前景 被引量:4
6
作者 秦宇星 任前贵 +4 位作者 李子龙 全嘉星 沈佩锋 孙韬 王浩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5-961,共7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现存在的假说未能完全解释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机制,但骨内微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是其病理基础是不容质疑的。鉴于微循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重要性,近期有报道指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股骨头坏死... 背景:股骨头坏死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现存在的假说未能完全解释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机制,但骨内微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是其病理基础是不容质疑的。鉴于微循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重要性,近期有报道指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中有着关键作用。目的:分析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着重探讨基于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促进成骨,从而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前景。方法:以“股骨头坏死;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微循环障碍;骨组织工程技术;microRNAs”为中文关键词,以“Necrosis of femoral head;Bone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Microcirculation disorder;Bone tissue engineering technology;MicroRNAs”为英文关键词,通过检索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得到220篇相关文献,并通过对题目、摘要和部分文献内容的阅读,排除了时效性不强、结论模糊、重复的文献,最后纳入符合标准的6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血管生成受损、细胞凋亡异常、血栓形成和脂肪栓塞均参与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和发展。②中药、骨组织工程技术、基于转染、MicroRNAs等能够通过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和血管栓塞来预防和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③微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是治疗股骨头坏死最有希望的策略之一,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共移植物和支架与培养细胞之间的最佳比例需要进一步研究。④对于基因转染来说,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的转录调控机制还未完全研究清楚;此外,相关的临床试验较少,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微血管内皮细胞 微循环障碍 骨组织工程技术 MIRNA 综述
下载PDF
研究足踝外科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
7
作者 崔亚男 赵旭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分析足踝外科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时间段内该院接收的104例足踝外科患者,作为该次护理方法应用效果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划分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 目的分析足踝外科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时间段内该院接收的104例足踝外科患者,作为该次护理方法应用效果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划分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通过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满意度指标,获得该次研究的结果.结果从研究结果来说,研究组的对象在知识掌握情况和技巧掌握状况等方面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6.54%,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足踝外科患者实施护理,基于常规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障治疗的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外科 健康教育 护理
原文传递
第三趾趾深屈肌腱Ⅱ区损伤模型肌腱粘连的功能锻炼 被引量:3
8
作者 程杰 王继宏 张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1-1167,共7页
背景:前期研究显示,改良津下缝合法可用于修复鸡肌腱损伤,由于未进行修复后的功能锻炼,使得肌腱出现较明显的粘连,体现了肌腱修复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目的:探讨预防改良津下缝合法修复鸡屈趾肌腱断裂模型肌腱粘连被动功能锻炼的... 背景:前期研究显示,改良津下缝合法可用于修复鸡肌腱损伤,由于未进行修复后的功能锻炼,使得肌腱出现较明显的粘连,体现了肌腱修复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目的:探讨预防改良津下缝合法修复鸡屈趾肌腱断裂模型肌腱粘连被动功能锻炼的方案。方法:取10月龄三黄鸡100只,建立右足第三趾Ⅱ区趾深屈肌腱断裂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20只:A组术后石膏固定3周,并且每天给予1次的被动功能锻炼,连续3周;B组术后石膏固定3周,并且每天给予2次的被动功能锻炼,连续3周;C组术后石膏固定3周,并且每天给予3次的被动功能锻炼,连续3周;D组术后石膏固定3周;E组不进行石膏固定也不进行被动功能锻炼。3周后,观察鸡爪的大体形态、肌腱吻合端的形态及腱周粘连程度,检测第三趾屈趾深肌腱滑移距离和所有关节的屈曲角度、肌腱吻合端病理形态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与结论:①E组肌腱在术后6 d左右完全断裂,从实验中剔除;B、C组鸡爪有较好的抓握形态,D组鸡爪几乎无抓握形态,A组鸡爪抓握形态差于B、C组;②B、C组肌腱吻合端膨大不明显,质地和正常腱性组织差别不大,相对于C组,B组肌腱粘连程度相对轻;D组肌腱吻合端膨大明显,质地较硬,腱周组织瘢痕明显,粘连程度重;A组的表现介于B、C组和D组之间;③B、C组鸡第三趾屈趾深肌腱滑移距离和所有关节的屈曲角度均优于A、D组(P<0.05),B组鸡肌腱中羟脯氨酸含量高于A、C、D组(P<0.05);④苏木精-伊红与天狼星红染色显示,A、C、B组肌腱胶原纤维排列逐渐有方向性,鲜红粗大的Ⅰ型胶原纤维逐渐增多,绿色细小的Ⅲ型胶原纤维逐渐减少;E组肌腱胶原纤维排列方向性差,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交叉分布;⑤结果表明,改良津下缝合法修复鸡屈趾肌腱断裂模型术后,每天2次充分的被动功能锻炼既能有效减轻肌腱粘连又能减少肌腱断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动物实验 肌腱粘连 被动功能锻炼 趾深屈肌腱 石膏固定
下载PDF
肌腱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跟腱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大鹏 王继宏 +5 位作者 王永飞 殷超 姜东 张国荣 徐海涛 丁皓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05-608,共4页
跟腱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损伤疾病,经常引起疼痛甚至造成残疾。跟腱自身的再生能力较差,且跟腱病具有愈合时间长、再损伤率高以及因瘢痕组织的形成导致的跟腱机械性能下降等问题,因此现有的方法疗效有限。近年来研究证明,外泌体在跟腱病... 跟腱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损伤疾病,经常引起疼痛甚至造成残疾。跟腱自身的再生能力较差,且跟腱病具有愈合时间长、再损伤率高以及因瘢痕组织的形成导致的跟腱机械性能下降等问题,因此现有的方法疗效有限。近年来研究证明,外泌体在跟腱病修复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肌腱干细胞外泌体被认为是在肌腱再生和跟腱修复中最适宜的种子。本文阐述肌腱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跟腱病治疗中相应的作用机制,同时对外泌体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肌腱干细胞 跟腱病
下载PDF
预防手部肌腱粘连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秦宇星 乔成钢 +2 位作者 任前贵 霍天齐 全嘉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86-389,共4页
手部肌腱急性损伤在急诊外科和手外科中是常见的骨科疾病,目前对于大多数的外伤性肌腱损伤都采取一期缝合后固定制动3~4周,而长期的固定极易导致肌腱粘连,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如何治疗手部肌腱急性损伤防治术后肌腱粘连是广大骨科学... 手部肌腱急性损伤在急诊外科和手外科中是常见的骨科疾病,目前对于大多数的外伤性肌腱损伤都采取一期缝合后固定制动3~4周,而长期的固定极易导致肌腱粘连,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如何治疗手部肌腱急性损伤防治术后肌腱粘连是广大骨科学者一直有待解决的问题。连接骨与肌肉之间的腱性纤维结缔组织被称为肌腱,基本组成是沿着肌腱轴线排列的Ⅰ型胶原纤维,其血供主要来自滑液、淋巴液、骨膜[1-3],营养供应不足使得肌腱损伤的愈合分为腱细胞增殖分化的内源性愈合与纤维包裹形成瘢痕的外源性愈合,而外源性的纤维增生及所致的炎症反应是目前公认的肌腱术后粘连的机制[4],且长时间固定易外源性愈合从而导致肌腱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愈合 肌腱粘连 组织工程 术后康复
下载PDF
1例线带增强修复距腓前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短期疗效分析及文献复习
11
作者 谭文志 任逸众 +5 位作者 孔令跃 贾岩波 王炳海 王田田 武鹏飞 冯吉云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49-51,59,共4页
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和跟腓韧带损伤是造成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1-2]。传统或改良的Broström手术技术成熟,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疗效可靠,但是对于合... 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和跟腓韧带损伤是造成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1-2]。传统或改良的Broström手术技术成熟,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疗效可靠,但是对于合并全身韧带松弛或伤后韧带不足的情况,疗效目前尚存在争议[3-4]。有研究[5-6]表明,缝合带即线带增强ATFL对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具有可靠的疗效。而缝合带增强联合改良Broström修复术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疗效好,复发率低[7]。本文就关节镜下探查清理+锚钉线带增强修复ATFL联合改良Broström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1例,结合文献进行了疗效分析及归纳总结,以为此类型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腓前韧带 踝关节外侧不稳 线带增强 关节镜
下载PDF
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小龙 韩超前 +11 位作者 郝增涛 殷超 温树正 王继宏 樊东升 王永飞 姜东 张国荣 闫学东 孙韬 张志勇 景尚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667-3672,共6页
背景:传统开放缝合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可以明显降低腓肠神经损伤以及跟腱再次断裂的风险,但却增加了切口相关并发症以及组织粘连等问题。虽然Krackow缝合法强度更大,但难以做到小切口微创手术,以及过多的锁扣加强缝合可能会影响... 背景:传统开放缝合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可以明显降低腓肠神经损伤以及跟腱再次断裂的风险,但却增加了切口相关并发症以及组织粘连等问题。虽然Krackow缝合法强度更大,但难以做到小切口微创手术,以及过多的锁扣加强缝合可能会影响跟腱血供。而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法不仅缝合处光滑平整,相对牢固,而且张力较强,跟腱功能恢复好,还可以做到微创。目的:通过与开放缝合术对比,探讨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诊治的72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放组和腱内侧微创组(n=36),分别采用常规开放改良Kessler缝合手术治疗和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①与开放组相比,腱内侧微创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P<0.05);②腱内侧微创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ATRS评分和AOFAS评分明显高于开放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ATRS评分和AOFAS评分却无明显差别(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腱内侧微创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其中主要为切口相关并发症;⑤结果表明,与开放改良Kessler缝合术相比,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围术期指标突出、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疗效显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微创 外科手术 小切口 改良Kessler缝合术
下载PDF
普伐他汀能否降低早期兔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风险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小龙 韩超前 +2 位作者 赵晓娜 赵建民 刘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5097-5103,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脂质代谢和凝血紊乱以及细胞凋亡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而部分研究显示普伐他汀具有降脂、抗凝以及干预骨细胞凋亡的作用。目的:探讨普伐他汀能否降低早期兔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风险,是否可作为兔... 背景:研究表明脂质代谢和凝血紊乱以及细胞凋亡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而部分研究显示普伐他汀具有降脂、抗凝以及干预骨细胞凋亡的作用。目的:探讨普伐他汀能否降低早期兔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风险,是否可作为兔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靶向干预药物。方法:将60只新西兰雄性兔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各24只,对照组12只。模型组采用激素联合马血清的方法准备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干预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普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第2、4、6周行血脂、凝血指标检测以及MRI检查,随后处死动物,在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算空骨陷窝率,应用TUNEL法检测骨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与结论:(1)干预组的大体标本和MRI表现与模型组相比,各周坏死程度相仿,无明显差别;(2)干预组在第2,4周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第6周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3)各组间不同时间点凝血酶原时间及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4)病理组织学显示,干预组骨髓腔内脂肪细胞数、空骨陷窝数较模型组少,骨小梁稀疏程度相对较轻。干预组第2,4周的空骨陷窝率高于对照组(P <0.05),在第6周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但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5)干预组各时间点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但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6)结果显示,普伐他汀不能降低早期兔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风险,尚不能作为兔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早期的有效靶向干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细胞凋亡 普伐他汀 早期 凋亡指数 空骨陷窝率 靶向治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股骨头坏死 糖皮质激素类 细胞凋亡 模型 动物 组织工程
下载PDF
Beclin 1和MAP1-LC3在家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文选 赵振群 +1 位作者 刘万林 白锐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9期811-815,共5页
目的观察家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light chain 3,MAP1-LC3)的表达情况,探讨自噬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作用。方法成年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 目的观察家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light chain 3,MAP1-LC3)的表达情况,探讨自噬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作用。方法成年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28)与对照组(n=12)。实验组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7.5mg/kg,2次/周,共8周;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只,2次/周,共8周。8周后处死家兔,取双侧股骨头。左侧股骨头制成普通病理切片后进行HE染色,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eclin 1和MAP1-LC3的表达;右侧股骨头迅速置于液氮中保存,蛋白提取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股骨头中Beclin 1及MAP1-LC3蛋白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制造成功。免疫组化:实验组Beclin 1和MAP1-LC3的阳性率分别为96.43%、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16.6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Beclin 1及MAP1-LC3蛋白表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造成的家兔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中,自噬基因Beclin 1和MAP1-LC3的表达增高,表明自噬参与了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骨坏死 自噬 BECLIN 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下载PDF
肌腱愈合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殷超 王继宏 +1 位作者 蒋电明 吴林清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87-290,共4页
肌腱损伤在临床较为常见,据文献统计手部肌腱损伤约占手外伤的30%,且致残率也相对较高,若治疗不当就会引起粘连,严重影响患者的愈后。
关键词 肌腱 治疗 生长因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Ilizarov骨搬移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进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聂继平 杨又玮 白志刚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5期463-467,共5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慢性并发症,发病率高,病程迁延且医疗花费巨大。糖尿病足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40%,因原发的糖尿病控制不佳,导致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继而引发足部溃疡及深层组织破坏,同时可伴或不伴感染。国内报道显示,我...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慢性并发症,发病率高,病程迁延且医疗花费巨大。糖尿病足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40%,因原发的糖尿病控制不佳,导致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继而引发足部溃疡及深层组织破坏,同时可伴或不伴感染。国内报道显示,我国50~60岁和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比例分别为19.5%和35.4%[1]。我国糖尿病患者新发溃疡1年内发生率为8.1%,糖尿病足患者新发溃疡1年内发生率为3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血管病变 下肢动脉病变 足部溃疡 糖尿病足患者 深层组织 神经病变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治疗
下载PDF
复合EGFL7去细胞神经支架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殷超 郝增涛 +2 位作者 王继宏 王小龙 霍志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通过构建复合EGFL7植入物的去细胞神经支架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缺损模型,从而探究EGFL7在周围神经修复过程中促进血管化和神经恢复的作用。方法手术切取日本大耳白兔双侧胫神经,截成1.0 cm长的节段,制备去细胞神经支架。将制... 目的通过构建复合EGFL7植入物的去细胞神经支架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缺损模型,从而探究EGFL7在周围神经修复过程中促进血管化和神经恢复的作用。方法手术切取日本大耳白兔双侧胫神经,截成1.0 cm长的节段,制备去细胞神经支架。将制备好的外源性EGFL7的去细胞神经支架复合物植入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于术后4周取标本行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取材投射电镜形态学观察等来评价神经修复效果。结果添加外源性EGFL7模型组与不添加EGFL7的模型组相比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多、形态规则、直径粗、髓鞘厚、髓鞘不折叠或崩解、髓鞘发育良好;坐骨神经测得的诱发电位曲线波幅高、潜伏期短、神经传导速度快。结论EGFL7在周围神经修复过程中可起到促进血管化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L7 外周神经损伤 去细胞神经支架 血管化
下载PDF
药学服务理念下药学专业毕业实习质量保障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景尚斐 杨晨瑗 +5 位作者 田欣圆 张烨 石瑞文 王玉华 包小妹 关海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22期178-182,共5页
结合《内蒙古医科大学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中的要求,按照“优化结构、强化实践、增强创新、注重质量”的人才培养思路,积极探索推进药学服务理念下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构建药学专业毕业生在医院开... 结合《内蒙古医科大学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中的要求,按照“优化结构、强化实践、增强创新、注重质量”的人才培养思路,积极探索推进药学服务理念下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构建药学专业毕业生在医院开展毕业实习的质量保障。通过研究医院接收的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现状发现问题,进而提出优化课程内容、制定岗前培训与动员、规范实习指导、实习就业一体化、双监督管理制度、满意度反馈、考核等规章制度,加强药学专业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提高其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药学毕业生实习质量和药学服务能力,为培养优秀的医院药学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专业 药学服务 毕业生 医院实习 质量保障 实习就业一体化
下载PDF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小龙 赵晓娜 +5 位作者 殷超 姜东 郝增涛 甄志龙 刘瑞 韩超前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2期140-143,148,共5页
目的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培训的82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0人,对照组42人。观察组采用以... 目的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培训的82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0人,对照组42人。观察组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在课堂情况、运用知识、能力培养3个方面的各项指标评分,以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的成绩,同时调查两组住院医师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医师在课堂情况、运用知识、能力培养方面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的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骨科专业住培效果,改善住院医师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系统为中心 骨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213例足拇外翻第一跖骨头颈截骨矫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晶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528-1529,共2页
目的:探讨足拇外翻患者第一跖骨头颈截骨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住院费用,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方法:对213例足拇外翻矫形术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3例切口均甲... 目的:探讨足拇外翻患者第一跖骨头颈截骨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住院费用,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使其尽快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方法:对213例足拇外翻矫形术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3例切口均甲级愈合,平均住院14 d,住院期间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足拇外翻第一跖骨头颈截骨矫形术围手术期的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住院费用,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第一跖骨头颈截骨矫形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