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爱枝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S2期652-656,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文化休克的表现及相关因素,以使临床护士更好地理解病人的言行,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这一人群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进行问调查分析与研究...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文化休克的表现及相关因素,以使临床护士更好地理解病人的言行,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这一人群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进行问调查分析与研究。结果: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中文化休克现象约占73%,发生文化休克相关因素中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民族、职业、来院前居住地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休克现象在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中普遍存在,病情越重个体产生文化休克的表现就越明显。结论:文化休克现象与病人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与信息的缺乏、适应性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日常生活习惯、态度和信仰的改变、个体的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健康服务体系中,护士是帮助病人减轻或缓解文化休克的最主要成员,也是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文化坏境的专业人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病人的文化需求、健康、疾病的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向病人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服务,使病人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文化休克 跨文化护理 文化适应能力
下载PDF
Workshop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呼吸机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亚男 朱淑芬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1511-1513,共3页
目的研究Workshop教学法在呼吸机技能培训方面的实践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共84人,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人。实验组以Workshop教学法授课,... 目的研究Workshop教学法在呼吸机技能培训方面的实践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共84人,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人。实验组以Workshop教学法授课,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法授课;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评估Workshop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教师对两组学生表现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orkshop教学法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Workshop教学法提升了教学质量,对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kshop教学模式 呼吸机培训 重症医学
下载PDF
ADAM33基因T1位点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民族人群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淑芬 纳仁高娃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基因T1位点(rs2280091)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民族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选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汉族哮喘患者112例、蒙古族哮喘患者105例进行ADA...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基因T1位点(rs2280091)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民族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选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汉族哮喘患者112例、蒙古族哮喘患者105例进行ADAM33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并分别与110例健康汉族和108例健康蒙族进行比较,筛选有意义基因。结果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均可检出T1位点3种基因型(AA、AG、GG),在蒙、汉族支气管哮喘组分布频率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哮喘组AG、GG基因型OR值分别为0.183、0.38,蒙古族哮喘组AG、GG基因型OR值分别为0.295、0.851;蒙、汉族支气管哮喘组T1位点等位基因A和G基因频率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等位基因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72(0.190-0.729)、0.237(0.111-0.509)。结论内蒙古地区ADAM33基因T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哮喘发病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 哮喘 基因多态性 PCR-RFLP 蒙族 汉族
下载PDF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科发展现状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马辰东 周丽华 +15 位作者 杨飞 李斌 李彩霞 于爱利 吴连奎 尹海波 王君艳 耿立霞 王秀莲 张俊 淖娜 王凯权 苏云 王飞 李玉君 张利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4-990,共7页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调查性研究.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09年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及学科发展趋势制作调查问卷,包括医院基本信息、ICU基本信息、人员配置、医疗质量管理、技术技能、设备配置等6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发放时间为2022年9月.由各医院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填写问卷.结果截至2022年10月24日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问卷85份,问卷回收率为84.16%,其中有效问卷71份,共计71个综合ICU.①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呈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其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仍有所欠缺.②医院基本信息:人口和经济制约ICU的发展进程,西部地区综合ICU床位均数仅为中部地区半数(张:39.0比86.0),东部地区居中(平均83.6张),数量相对不均.③ICU基本信息:调查71个综合ICU中,三级医院44个,二级医院27个.三级医院ICU床位数占总床位数比明显低于二级医院[(1.59±0.81)%比(2.11±1.07)%,P<0.05],明显低于《指南》要求的2%~8%;三级、二级医院ICU床位使用率[(63.63±22.40)%、(44.65±20.66)%,P<0.01]均低于《指南》要求(应以75%为宜).④ICU人员配置:三级医院医生共376人,护士共1117人;二级医院医生共122人,护士共331人.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医生职称、医生学历和护理人员职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级医院医生以中级职称为主(主治医师占41.49%),二级医院医生以初级职称为主(住院医师占43.44%);三级医院医生学历普遍高于二级医院(博士:2.13%比0,硕士:37.24%比8.20%);三级医院仅护士人员比例低于二级医院(17.01%比24.47%).三级、二级医院ICU医生/ICU床位比[(0.64±0.27)%、(0.59±0.34)%]、ICU护士/ICU床位比[(1.76±0.56)%、(1.51±0.48)%]均达未到《指南》0.8:1和3:1以上的要求.⑤ICU医疗质量管理: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实施一对一耐药菌护理的比例(65.91%比40.74%)、实施多模态镇痛镇静的比例(90.91%比66.67%)、个人数字助理(PDA)条码扫描使用比例(43.18%比14.81%)均明显升高(均P<0.05).⑥ICU技术技能:在各项技术技能中,三级医院支气管镜检查、血液净化治疗、空肠营养管放置和床旁超声项目开展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84.09%比48.15%,88.64%比48.15%,61.36%比55.56%,88.64%比70.37%,均P<0.05).其中,空肠营养管放置、床旁超声和体外膜肺氧合的开展情况,三级医院以独立完成为主,二级医院则倾向于合作完成.⑦ICU设备配置:基本仪器设备中,三级、二级医院呼吸机总数/ICU床位比[0.77%(0.53%,1.07%)、0.88%(0.63%,1.38%)]、输液泵/ICU床位比[1.70%(1.00%,2.56%)、1.25%(0.75%,1.88%)]均未达到《指南》要求,设备配比不足,尚未满足发展基本需要.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发展已趋向成熟,但在发展规模、人员配比和仪器设备较《指南》仍有一定差距,并且综合ICU呈现出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还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到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现状 普查 内蒙古自治区
原文传递
重症医学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利鹏 朱淑芬 +2 位作者 王婧超 郭媛博 周丽华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S0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专科培训基地培训模式及存在问题。方法:查阅近年医学专陪及住培相关文章,以及近年有关专陪及住培相关政策及规定。结果: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过多年试点及探索,从2017年开始在全国实施,2018年重症医学列入第二批专培...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专科培训基地培训模式及存在问题。方法:查阅近年医学专陪及住培相关文章,以及近年有关专陪及住培相关政策及规定。结果: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过多年试点及探索,从2017年开始在全国实施,2018年重症医学列入第二批专培专业基地,我院荣幸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重症医学专培基地,是多我院重症医学学科发展的肯定与鼓励,但同时由于重症医学的专业特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性等原因,在进行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模式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困难等方面也有区别于其他专科的地方。结论:重症医学专科培训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规章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重症医学
下载PDF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 张丽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7-149,共3页
目的:评价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机械通气急救治疗,比较两组间... 目的:评价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机械通气急救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肺功能,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指标,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可积极改善症状,稳定体征,提升抢救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推广意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抢救效果
下载PDF
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闫丽娜 原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究重症肺结核以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23年1—12月本院90例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此进行细化,对照两组差异。结果:炎症水... 目的:探究重症肺结核以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23年1—12月本院90例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此进行细化,对照两组差异。结果:炎症水平,护理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降,且观察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CHEII、Glasgow评分,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改善,且观察APCHEII评分低于对照,Glasgow评分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重症肺结核患者,对其基础护理进行优化实施后,护理效果显著,对机体炎症指标及病情减轻有积极作用,建议临床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结核 ICU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利鹏 周丽华 黄志民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内蒙古二级及以上医院ICU及重症医学科发展现状。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内蒙古自治区二、三级医院ICU基本情况。结果26家医院共有各种ICu76个,其中综合性ICU24个,专科Icu52个;专科ICu平均拥有数... 目的调查分析内蒙古二级及以上医院ICU及重症医学科发展现状。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内蒙古自治区二、三级医院ICU基本情况。结果26家医院共有各种ICu76个,其中综合性ICU24个,专科Icu52个;专科ICu平均拥有数为三级医院(2.47±0.63)个,二级医院(2.23±1.12)个;采用封闭式管理方式的占35%;三级医院综合性ICU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1.21%±0.35%,二级医院为1.98%±0.63%。ICU医生数与床位数之比:三级医院为(O.75±0.15):1,二级医院为(O.62±0.23):1。护士数与床位数之比:三级医院为(1.58±0.72):1,二级医院为(1.36±0.27):1。结论内蒙古自治区ICU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床位紧张、人员配比欠合理、医疗设备配置落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等缺点,需结合我国启动的第二评审周期等级医院评审中对ICU建设标准加强重症医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 ICU 现状 内蒙古
原文传递
老年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段培林 田婧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A02期334-337,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相关的可能因素,为指导该类型疾病治疗决策和预后判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 年8月本院救治的70 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MOF 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相关的可能因素,为指导该类型疾病治疗决策和预后判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 年8月本院救治的70 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MOF 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以60 岁为界) ,根据病死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统计感染病原体分布,总结重症肺炎并发MOFE 的临床特点,分析APACHE Ⅱ 评、CPIS 评分、受损器官数目、体重指数(BMI) 、红细胞比容(Hct) 、白蛋白水(Alb) 、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等潜在危险因素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本组70 例纳入病例,病死26 例,病死率为37 .14%;经病原学诊断本组病例感染源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44 .3% ) ,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14 .3% ) 、H1N1 感染(12 .86% ) 、柯萨奇病毒(8 .57% ) 、巨细胞病毒(8 .57% )及真菌感染(7 .14% );死亡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存活组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 P > 0 .05);死亡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低于存活组(P < 0 .05);CPIS 评分≥ 6 分及APACHE Ⅱ 评分≥ 30 分者死亡率均显著增高( P > 0 .05) ;受损器官数目对老年肺炎合并MOFE 患者死亡率有重要影响,死亡组受损器官数目明显较存活组受损器官增多(P> 0 .05);2 组的BMI 、Hct 及Alb 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并发MOFE 有较高的病死率,其APACHE Ⅱ 评分、CPIS 评分、受损器官数目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下载PDF
Nutric评分与改良Nutric评分在成人重症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靖 阿斯楞 +3 位作者 王婧超 郭红桃 包玉梅 达尔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5期1674-1676,共3页
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重症患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营养不良,而且是独立因素可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1]。由于重症患者不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进食困难、消化和吸收欠佳,导致营养素摄入和... 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重症患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营养不良,而且是独立因素可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1]。由于重症患者不仅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进食困难、消化和吸收欠佳,导致营养素摄入和吸收减少;加上重症患者往往存在感染、血液循环不稳定、脏器功能不全等应激高分解状态,使得基础代谢率明显增加,而且患者常常丢失过多,体内营养素贮存很快耗尽,使得营养素的需求和消耗增加;另外,重症患者常存在体内酸碱失衡、体内微环境发生改变,激素分泌异于正常,代谢状况复杂程度远远高于单纯饥饿或肿瘤,使得营养素的利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营养评估 Nutric评分 改良Nutric评分 应用进展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原芳 陈晓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2期170-171,共2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 62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显效19例、有效1...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 62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护理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8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4.2%;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对照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分别为(41.65±8.63)%和(38.65±7.88)%;观察组FEV1%及FEV1/FVC分别为(46.57±9.51)%和(46.15±9.15)%;观察组FEV1%及FEV1/FVC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进行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重症呼吸衰竭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研究进程
12
作者 梁兆宇 朱淑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01-009,共9页
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脓毒症的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脓毒症期间,肠道菌群深度参与了肺损伤的病理过程,并通过NF-κB信号通路和肠道屏障完整性的损伤影响肠-肺轴,进而引... 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脓毒症的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脓毒症期间,肠道菌群深度参与了肺损伤的病理过程,并通过NF-κB信号通路和肠道屏障完整性的损伤影响肠-肺轴,进而引起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本综述主要探讨脓毒症期间肠道菌群与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联系,并基于此探究肠道菌群改善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措施,为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益生菌 粪菌移植
原文传递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13
作者 阿琪 王婧超 《中国医刊》 2025年第3期305-307,共3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3月至2024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8例中重度ARDS患...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3月至2024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8例中重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第28天预后结局分为生存组(48例)和死亡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于行气管插管后24 h内采集BALF,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BALF中IL-6、PCT、CR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重度ARDS患者预后(生存/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ALF中IL-6对中重度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组BALF中的IL-6和CR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LF中IL-6水平是中重度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ALF中IL-6预测中重度ARDS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3(95%CI 0.794~0.972),IL-6与CRP联合预测的AUC为0.900(95%CI 0.822~0.978)。结论中重度ARDS患者BALF中IL-6水平异常升高,可作为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医学生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4
作者 林靖 阿斯楞 赵海平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S2期775-777,共3页
目的:探索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进行双语教学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两组,在临床实习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通过双语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外语水平大幅提升。结论:对于医... 目的:探索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进行双语教学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两组,在临床实习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通过双语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外语水平大幅提升。结论:对于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采用双语教学,其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医学生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微小RNA-665和微小RNA-144表达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15
作者 李桂梅 张红梅 谢秀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微小RNA(miR)-665、miR-144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老年CHF患者120例为CHF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微小RNA(miR)-665、miR-144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老年CHF患者120例为CHF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9例、Ⅲ级51例、Ⅳ级30例;选择同时间段老年健康志愿者120例纳入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及心功能指标,检测血清miR-665、miR-144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665、miR-144与心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LVEF显著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及血清miR-665、miR-14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CHF组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LVEF依次降低,LVEDD、LVESD及血清miR-665、miR-144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665与miR-144呈正相关(r=0.693,P=0.000);miR-665、miR-144与LVEF呈负相关(r=-0.577,P=0.000,r=-0.591,P=0.000),与LVEDD(r=0.485,P=0.000,r=0.507,P=0.000)、LVESD(r=0.539,P=0.000,r=0.494,P=0.000)呈正相关。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miR-665、miR-144水平升高,均与心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循环微RNA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数据相关性 miR-665 miR-144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利鹏 周丽华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5期344-346,共3页
重症医学科是探讨疾病急性发作或急骤变化发生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6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发布《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到2009年卫生部下发《重症医学科建设及管理指南(试... 重症医学科是探讨疾病急性发作或急骤变化发生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6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发布《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到2009年卫生部下发《重症医学科建设及管理指南(试行)》,同时国际、国内不断对重症诊疗指南的更新,以及中华医学会组织的重症资质专科培训(5C)在全国范围内广受欢迎,充分说明了重症医学的学科地位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综合ICU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重症医学 中华医学会 调查 管理指南 2009年
原文传递
脓毒症相关肠道微生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廉永琪 朱淑芬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721-1725,共5页
脓毒症是一种因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异常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综合征,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肠道微生态在维持肠道屏障稳定和调节免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了危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肠道微生态在脓毒症发生前发生变化,这种改... 脓毒症是一种因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异常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综合征,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肠道微生态在维持肠道屏障稳定和调节免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了危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肠道微生态在脓毒症发生前发生变化,这种改变可通过改变肠道通透性、启动炎症及免疫反应等不同机制调控脓毒症的进展。此外,肠道微生态的紊乱还对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损伤产生深远影响,如加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尤其是对肺、肾和脑等重要器官的损伤。现对脓毒症相关肠道微生态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深入了解肠道微生态与脓毒症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脓毒症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道微生态 肠道屏障 免疫抑制 器官障碍 微生物疗法
下载PDF
成人脓毒症患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5版) 被引量:1
18
作者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陈尔真 +17 位作者 成杰 邓云新 刘艾然 刘畅 刘勇超 刘昭远 孟玫 彭劲民 邱春芳 施咏梅 吴国豪 夏君 燕晓雯 张慧峰 张利鹏 张志贇 曾平 钟鸣 《中华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0-528,共19页
医学营养治疗影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但是临床实施过程存在争议。为进一步规范脓毒症患者医学营养治疗,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组织国内50余位重症医学、临床营养学、循证医学和统计学专家,按照推荐意见分级评价、制定与评... 医学营养治疗影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但是临床实施过程存在争议。为进一步规范脓毒症患者医学营养治疗,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组织国内50余位重症医学、临床营养学、循证医学和统计学专家,按照推荐意见分级评价、制定与评估(GRADE)系统的标准和流程,通过系统性检索与证据梳理,并结合临床专家的实践经验制订本指南。指南针对脓毒症患者医学营养治疗中的营养风险筛查、早期医学营养治疗(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能量供给、最佳目标蛋白质供给)、肠内营养治疗的输注方式、中医与肠道功能、营养补充剂(维生素、谷氨酰胺、ω‑3脂肪酸、硒)、益生菌、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推荐意见,最终形成14个问题、14条推荐意见,以期完善脓毒症患者医学营养治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重症医学 医学营养治疗 营养风险筛查 蛋白质供给 能量供给
原文传递
主支药物洗脱支架+分支药物涂层球囊术式治疗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预后
19
作者 刘文 魏芳晶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 探究主支药物洗脱支架(DES)+分支药物涂层球囊(DCB)术式治疗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DCB治疗分叉病变的临床预后。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 目的 探究主支药物洗脱支架(DES)+分支药物涂层球囊(DCB)术式治疗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DCB治疗分叉病变的临床预后。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诊断为真性分叉病变的患者131例。依据接受术式不同将其分组:被动球囊拘禁组43例、主动球囊拘禁组43例和主支DES+分支DCB组45例。比较术后6个月随访时各组的血管晚期管腔丢失,以及术后12个月内各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时,三组主支血管的晚期管腔丢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而主支DES+分支DCB组分支血管的晚期管腔丢失均低于其他两组(均为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MACE发生率分别为主动球囊拘禁组16.3%、被动球囊拘禁组18.6%和主支DES+分支DCB组4.4%,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与普通球囊组(主动球囊拘禁组+被动球囊拘禁组)相比,主支DES+分支DCB组的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4.4%比17.4%,P=0.036)。结论 主支DES+分支DCB术式治疗真性分叉病变时,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使用DCB治疗分叉病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动球囊拘禁技术 被动球囊拘禁技术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治疗潜力
20
作者 李增亮 要旗 +1 位作者 张开元 张利鹏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12期1417-1423,共7页
脓毒症可导致患者免疫失调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全球范围内每年导致约1100万人死亡,是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肠道菌群(gut microbiome,GM)是人体重要的微生物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全身免疫稳态,而GM失调可导致免疫防御功能缺陷... 脓毒症可导致患者免疫失调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全球范围内每年导致约1100万人死亡,是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肠道菌群(gut microbiome,GM)是人体重要的微生物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全身免疫稳态,而GM失调可导致免疫防御功能缺陷,影响肠道屏障完整性,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GM具有丰富的遗传和代谢多样性,近年来在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GM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介绍了具有潜力的治疗方法,为通过调控GM以降低脓毒症发生风险、减少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脓毒症 菌群失调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