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的社会建构研究——以内蒙古那达慕为例 |
陈凤霞
杨存栋
|
《产业创新研究》
|
2024 |
1
|
|
2
|
基于城乡空间同构取向的后发地区乡村振兴——以内蒙古和林格尔为例 |
任凯
阳建强
|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且听草原:内蒙古草原歌曲的地方意象表征与受众旅游意愿 |
王公为
王一丁
任佳惠
|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
2024 |
0 |
|
4
|
清中后期内蒙古东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的协同与整合--以社会治理为中心的考察 |
夏文超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地域文化差异对旅游者的旅游地意象感知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旅游地为例 |
乌铁红
张捷
李文杰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1
|
|
6
|
草原·文化·体验——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体验式产品策划 |
赵春雨
郝晓兰
|
《前沿》
|
2013 |
7
|
|
7
|
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
王公为
|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
2021 |
13
|
|
8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分析——以内蒙古为例 |
王雪
杨存栋
|
《经济论坛》
|
2011 |
3
|
|
9
|
内蒙古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传播路径研究 |
秦兆祥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10
|
关于成立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俱乐部的探析 |
刘野
石岩飞
胡孟
崔思朋
|
《中外企业家》
|
2015 |
2
|
|
11
|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究 |
王雪
杨存栋
|
《现代营销(下)》
|
2011 |
1
|
|
12
|
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
蔚治国
郝晓兰
|
《北方经济》
|
2013 |
2
|
|
13
|
斯文赫定在内蒙古地区民间艺术方面的见闻纪略——浅谈二人台与蒙古族民歌的历史文化价值 |
崔思朋
董昊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15 |
2
|
|
14
|
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旅游市场所处的营销环境分析 |
杨丽娜
陈佳琪
|
《现代营销(下)》
|
2011 |
1
|
|
15
|
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
李文杰
乌铁红
李晓佳
加力戈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6
|
|
16
|
旅游“网红村”居民的怀旧、集体记忆与地方认同的特征及互动关系——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恼包村为例 |
李猛
乌铁红
钟林生
|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9
|
|
17
|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
王雪
杨存栋
|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7 |
21
|
|
18
|
草原文化主题酒店的空间生产与顾客感知——以内蒙古饭店为例 |
王公为
文数峰
黄甜甜
程俊兰
曹叶军
|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9
|
内蒙古旅游业碳排放估算及低碳化发展策略研究 |
杨存栋
王雪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20
|
斯文·赫定日记里的内蒙古民俗文化——兼论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 |
陶继波
崔思朋
夏琳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