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永年先生的明代蒙古史研究
1
作者 薄音湖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72-74,共3页
大家都知道,曹永年先生的史学研究重点,一是魏晋南北朝史,一是明代蒙古史,而且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限于学识,下面只能就我微有所知的明代蒙古,谈谈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或有不当,谨请指正。曹永年先生的明代蒙古史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 大家都知道,曹永年先生的史学研究重点,一是魏晋南北朝史,一是明代蒙古史,而且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限于学识,下面只能就我微有所知的明代蒙古,谈谈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或有不当,谨请指正。曹永年先生的明代蒙古史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撰写的《蒙古民族通史》第3卷(明代蒙古)和论文集《明代蒙古史丛考》中。《通史》第3卷是蒙古断代史的论述。论文集则是近40年来发表的论文汇集。通过这些成果,深感先生为我国的明代蒙古史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史 断代史 史学研究 研究成果 论文集 曹永年 第3卷 蒙古
下载PDF
论统一后秦高压政策下士人阶层的不同抉择
2
作者 王绍东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14,共5页
秦朝统一后,在思想文化专制的高压政策之下,秦朝的士人阶层面对政治环境的强烈变迁,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了不同的抉择。他们或者依附于秦王朝,蜕变成为专制君权的奴仆与工具;或者选择避害祛祸、明哲保身,以保全生命、待机而动;或者远离政... 秦朝统一后,在思想文化专制的高压政策之下,秦朝的士人阶层面对政治环境的强烈变迁,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了不同的抉择。他们或者依附于秦王朝,蜕变成为专制君权的奴仆与工具;或者选择避害祛祸、明哲保身,以保全生命、待机而动;或者远离政治、隐居山林,求得人格的独立和内心的安宁;或者以保存典籍、传承学术为己任,维系学术思想的传承;或者挺身而出,参加反秦起义,为灭亡暴秦而奋斗。不同的选择,反映了士人阶层面对专制政权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策略。他们的每一种选择,对后来的士人处理其与封建皇权的关系,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朝士人 文化专制 道路抉择
下载PDF
地方志记载中察哈尔地区匪患研究
3
作者 付丽娜 牛敬忠 《史志学刊》 2017年第6期70-76,共7页
学术界在近二十几年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对民国时期严重的社会现实——匪患问题。特别是匪患严重地区给予高度关注,却鲜有人关注地处中国边疆察哈尔地区的这一问题。近几年,地方学者对察哈尔地区匪患问题开始涉及,梳理了察哈尔地区匪患... 学术界在近二十几年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对民国时期严重的社会现实——匪患问题。特别是匪患严重地区给予高度关注,却鲜有人关注地处中国边疆察哈尔地区的这一问题。近几年,地方学者对察哈尔地区匪患问题开始涉及,梳理了察哈尔地区匪患的情况,形成了新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察哈尔地区已经整理出的地方志、调查日记等史料入手,进一步对民国时期察哈尔地区匪患成因,政府、民间等不同层面对匪患的应对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哈尔地区 匪患 地方志
下载PDF
贤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现实意义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4
作者 王荣亮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 2019年第2期357-365,共9页
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绵延最长、最有渗透力的文化体系。建设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理良好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新... 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绵延最长、最有渗透力的文化体系。建设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理良好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将稳步向前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山东秉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实干精神,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经过探索和实践,逐渐摸索出一条成熟的基层社会治理道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经验。本文以山东的基层社会治理为例,指出了在法治中国背景下利用贤文化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贤文化 社会治理 现实意义
原文传递
一部匠心独运、别开生面、雅俗共赏的通史新著——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读后
5
作者 王绍东 《秦汉研究》 2018年第1期304-307,共4页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自司马迁以来,撰述中国通史,反映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进程,就成为众多历史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近代以来,有关中国通史的著作大量涌现,不仅中国的历史学家把修撰通史...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自司马迁以来,撰述中国通史,反映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进程,就成为众多历史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近代以来,有关中国通史的著作大量涌现,不仅中国的历史学家把修撰通史作为史学著述的标志性成果,众多海外学者也参与其中。这些有关中国通史的著作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