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9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贵林 王迎春 赵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5,53,共3页
本文以内蒙古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总结了6年来建设的经验,提出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依据高校定位明确培养目标,以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工作来带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突出课程体系、教... 本文以内蒙古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总结了6年来建设的经验,提出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依据高校定位明确培养目标,以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工作来带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突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体系创新,及时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生物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学术百草园 绽放生命花--从《内蒙古大学学报》50年看生命科学的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持 王迎春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I0006-I0008,共3页
关键词 生命科学学院 内蒙古大学 大学学报 学术 自然科学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内蒙古大学校园不同植物的根系土壤线虫密度
3
作者 赵岩 赵梦颖 曹雅琴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第18期195-196,共2页
通过观察线虫形态、进行土壤线虫密度调查,研究内蒙古大学校园的不同植物根系的土壤线虫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草本植物根系线虫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迅速递减,灌木根系土壤线虫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递减幅度较小,而乔木土壤线虫表层分... 通过观察线虫形态、进行土壤线虫密度调查,研究内蒙古大学校园的不同植物根系的土壤线虫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草本植物根系线虫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迅速递减,灌木根系土壤线虫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递减幅度较小,而乔木土壤线虫表层分布较少,多分布于10-30cm的深层土壤中。得出土壤线虫的数量和土壤中根的数量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线虫 线虫形态 不同植被 土壤根系 线虫密度
下载PDF
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简介
4
作者 王建国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1995年第3期45-46,共2页
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简介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成立于1986年,是由旭日干博士归国后主持筹建,在内蒙古政府和科委等领导支持下建成的。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所把实验动物科学与繁殖生物学新技术相结合的科研教... 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简介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成立于1986年,是由旭日干博士归国后主持筹建,在内蒙古政府和科委等领导支持下建成的。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所把实验动物科学与繁殖生物学新技术相结合的科研教学基地。一、研究中心的基本建设与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研究中心 内蒙古大学 研究机构
原文传递
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马铃薯田有翅蚜迁飞动态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利苹 李正男 +1 位作者 巩秀峰 张斌 《中国马铃薯》 2023年第2期144-150,共7页
病毒的传播给马铃薯产业带来的危害无疑是毁灭性的,蚜虫作为马铃薯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对其种类及发生动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于2014和201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马铃薯田分别使用黄皿诱蚜器和黄板对马铃薯田有翅蚜进行采... 病毒的传播给马铃薯产业带来的危害无疑是毁灭性的,蚜虫作为马铃薯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对其种类及发生动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于2014和201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马铃薯田分别使用黄皿诱蚜器和黄板对马铃薯田有翅蚜进行采集、种类鉴定及发生动态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马铃薯田有翅蚜共计15属,24种,其中甘蓝蚜、桃蚜、玉米蚜及棉蚜为优势种。平均温度对有翅蚜数量变化存在影响,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随着平均温度的升高,有翅蚜数量有所增加,反之,有翅蚜数量下降。试验所得关于马铃薯田有翅蚜发生动态基础数据,对于后期开展蚜虫有效防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翅蚜 马铃薯 发生动态 温度
下载PDF
内蒙古地方绵羊遗传多样性及尾椎数性状相关选择信号研究
6
作者 常晨城 白音巴图 +9 位作者 周乐 杨彦达 马凤英 刘在霞 王杰 何小龙 付绍印 张文广 石彩霞 刘永斌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115,共7页
本文旨在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评价内蒙古地方绵羊遗传多样性,筛选与绵羊尾椎数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利用内蒙古当地2个典型肉羊品种(蒙古羊28只、巴美肉羊21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过滤去掉高缺失率以及最小等位基因频率较低的位点,... 本文旨在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评价内蒙古地方绵羊遗传多样性,筛选与绵羊尾椎数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利用内蒙古当地2个典型肉羊品种(蒙古羊28只、巴美肉羊21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过滤去掉高缺失率以及最小等位基因频率较低的位点,得到高质量SNP;对各品种进行核苷酸多样性(Pi)、群体分化指数(Fst)、Tajima’s D检测以及连锁不平衡衰减分析,评价其遗传多样性;利用2个品种中个体变异位点进行主成分分析、系统进化树分析以及种群结构分析,确定品种间遗传分化水平;采用群体分化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比值综合筛选确定蒙古羊中与尾椎数性状相关的选择信号。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羊的连锁不平衡衰减速度大于巴美肉羊,当K=2时,2个群体被明显分开,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混合,说明蒙古羊较巴美肉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2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背景相似度。通过对巴美肉羊与蒙古羊以及不同尾椎数的蒙古羊的选择信号分析,共筛选出与尾椎数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19个,其中HOX基因家族、T-box基因家族、VRTN和BMP2受到强烈选择,可作为后续绵羊尾部性状研究、分子选育的重要线索,同时也为蒙古羊遗传改良及选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羊 巴美肉羊 遗传多样性 尾椎数 选择信号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鸟类新记录
7
作者 王志芳 韩佳文 +6 位作者 肖敏 白玉玺 朱东宁 白小龙 魏虹 梁斌 杨贵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0,共2页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动物地理区划属古北界中亚亚界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杨贵生,邢莲莲,1998;张荣祖,1999),该地区鸟类分类与分布信息被详细收录于《内蒙古动物志(第三卷)鸟纲非雀形目》(旭日干等,2007)、《内蒙古动物志(第四卷)鸟纲雀形...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动物地理区划属古北界中亚亚界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杨贵生,邢莲莲,1998;张荣祖,1999),该地区鸟类分类与分布信息被详细收录于《内蒙古动物志(第三卷)鸟纲非雀形目》(旭日干等,2007)、《内蒙古动物志(第四卷)鸟纲雀形目》(旭日干等,2015)和《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中。近年来,随着内蒙古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民间观鸟活动的普及,内蒙古西部鸟类新分布记录被不断发现(方海涛等,2017;吴佳媛,杨贵生,2017)。通过梳理2009—2022年阿拉善观鸟会收集的当地观鸟爱好者拍摄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鸟类影像和记录资料,发现17种鸟类新记录(表1),其中部分图片已发表于《阿拉善鸟类图鉴》(王志芳等,2021)(图1);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为首次报道照片证据;槲鸫T.viscivorus、西秧鸡Rallus aquaticus为宁夏鸟类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地理区划 动物志 雀形目 张荣祖 郑光美 鸟纲 观鸟活动 内蒙古西部
下载PDF
内蒙古两种生态型羊草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差异分析
8
作者 于晓东 余浩洋 +2 位作者 杨旭 赵东旭 张林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84,共13页
羊草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内蒙古草原上的一种优质牧草,根据叶色差异可将其分为灰绿和黄绿两种生态型,前期研究发现二者的叶绿体存在差异,但是造成羊草叶色趋异的分子机理还不清楚。选取内蒙古敕勒川草原的两种生态型羊草,利用Denovo测序平... 羊草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内蒙古草原上的一种优质牧草,根据叶色差异可将其分为灰绿和黄绿两种生态型,前期研究发现二者的叶绿体存在差异,但是造成羊草叶色趋异的分子机理还不清楚。选取内蒙古敕勒川草原的两种生态型羊草,利用Denovo测序平台对二者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灰绿型羊草全长136816 bp,大单拷贝区80973 bp,拥有一对长21560 bp的反向重复序列,黄绿型羊草全长136809 bp,大单拷贝区80962 bp,拥有一对长21562 bp的反向重复序列,二者均含有12723 bp的小单拷贝区;二者的叶绿体基因组皆包含131个基因,编码84个蛋白质、8个rRNA和39个tRNA基因;二者都具有丰富的重复序列并存在差异,且大多位于基因间隔区;二者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相比共发现14个突变区,导致二者反向重复区域收缩/扩张的不同;此外,系统发育分析证明两种生态型羊草与祖先新麦草依然保持较近的亲缘关系。所以,两种生态型羊草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为解析二者叶色差异提供了分子信息,更为推动羊草叶绿体转化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绿型羊草 黄绿型羊草 叶绿素 叶绿体基因组
下载PDF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实践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单冉东 刘艳 +5 位作者 莫日根 冯虎元 李宗芸 孟庆繁 翁庆北 滕利荣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年第2期46-49,共4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 创新创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全国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是我国生命科学专业类首个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201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得到吉林大学、内蒙古大学、兰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各方鼎力支持。五届大赛覆盖高校300余所,累计参赛师生数近5万人,成为影响力较强的全国性专业类创新创业赛事,推动了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创新创业大赛 创新创业教育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54
10
作者 王立新 刘钟龄 +4 位作者 刘华民 王炜 梁存柱 乔江 中越信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44-550,共7页
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土壤-大气界面的关键生态过程为基础,结合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群落特征及其退化演替模式,并考虑水分因子的限制作用,在确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式(参照)系统和基况评价指标的同时,建立了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土壤-大气界面的关键生态过程为基础,结合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群落特征及其退化演替模式,并考虑水分因子的限制作用,在确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式(参照)系统和基况评价指标的同时,建立了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CVOR综合指数的计算模型和方法。通过分析放牧压力和围封保育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检验了CVOR综合指数的可行性,可为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提供一个综合、简单、准确、宜行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生态系统健康 模型 放牧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半干旱草原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被引量:54
11
作者 杨艳 牛建明 +1 位作者 张庆 张艳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5096-5104,共9页
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例,以锡林郭勒盟1981—2008年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应用生态足迹法对其近30 a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实证计算和研究,探讨了半干旱草原区的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工业... 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例,以锡林郭勒盟1981—2008年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应用生态足迹法对其近30 a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实证计算和研究,探讨了半干旱草原区的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该区生态足迹明显增加,人均生态足迹由1981年的1.0868 hm2增加到2008年的24.2176hm2,高于全国和国内部分草原区,化石能源和草地生态足迹急剧增加是区域生态足迹增加的主导因素;(2)随着人口增长,草地、耕地等人均承载力下降,土地总人均承载力也从1981的3.1565 hm2下降到2008年的2.3915 hm2;(3)该区域发展呈现出由生态盈余转为生态赤字,且生态赤字快速增长的趋势。其根源一方面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市场对煤炭等本地优势资源需求的增加和重新配置加速了该区域工业化进程,增加了生态足迹;另一方面草地需求旺盛导致对草地的掠夺性经营加剧,致使草地退化严重,降低了生态承载力。锡林郭勒盟以畜牧业为主,草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急剧增加了对草地资源的需求,如何科学、合理的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草地退化之间的矛盾,是锡林郭勒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可持续发展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锡林郭勒盟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荒漠草原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58
12
作者 韩芳 牛建明 +3 位作者 刘朋涛 那日苏 张艳楠 王海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65,共9页
根据内蒙古荒漠草原1961-2007年11个气象站点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牧草气候生产力,运用气候诊断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荒漠草原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牧草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 根据内蒙古荒漠草原1961-2007年11个气象站点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牧草气候生产力,运用气候诊断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荒漠草原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牧草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并探讨了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对内蒙古荒漠草原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47年来内蒙古荒漠草原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的上升趋势,荒漠草原东北部和西部增温幅度相对较大;年降水量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但东北部地区年降水量明显减少。(2)牧草气候生产力总体为不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其中荒漠草原中部牧草气候生产力增加显著。(3)未来"暖湿型"气候可使牧草气候生产力提高,"暖干型"气候使牧草气候生产力降低,"冷湿型"气候也有利于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增长。(4)年降水量与牧草气候生产力有极其显著的相关性,降水是影响内蒙古荒漠草原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荒漠草原 气候生产力 时空格局
下载PDF
内蒙古短花针茅群落数量分类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庆 牛建明 +6 位作者 BUYANTUYEV Alexander 丁勇 康萨如拉 王凤兰 张艳楠 杨艳 韩砚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92,共10页
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环境因素、空间因素、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便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为了探讨环境对内蒙古短花针茅群落结构格局的影响,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对内蒙古自治区20... 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环境因素、空间因素、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便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为了探讨环境对内蒙古短花针茅群落结构格局的影响,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对内蒙古自治区202个短花针茅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结合环境因子、空间因子(各3个)运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排序方法(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CA)分析了环境因子、空间因子、环境因子与空间因子交互作用及其他因素对内蒙古短花针茅群落结构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TWINSPAN将内蒙古202个短花针茅群落在第4级水平上分为16个群丛;2)DCCA前2排序轴集中了大部分信息(75.3%),第1,2排序轴分别突出反映了群落结构格局在热量、水分梯度上的变化,结合TWINSPAN划分的群丛类型构建了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生态系列图式;3)因子分离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对群落结构格局的解释能力为70.7%,其中26.5%为单纯环境因子引起,空间因子解释能力为55.6%,其中11.4%是独立于环境因子的,44.2%是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交互作用导致的,未能解释的部分达17.9%,结合其他研究有力地证明了"环境因素对植被的可解释程度是植被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植被越复杂,环境的可解释程度则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短花针茅 双向指示种分析法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环境解释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雪峰 牛建明 +2 位作者 张庆 董建军 张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0,共9页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其土壤保持功能对于维持敏感而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改进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其土壤保持功能对于维持敏感而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改进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流域年土壤保持总量为1.65×108 t/a,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168.18t/hm2;流域土壤保持功能从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草甸草原的土壤保持功能最高,农田和典型草原其次,沙地植被和草甸最差;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功能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可见,提高草地植被覆盖度,保持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有助于维持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区域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 土壤保持功能 土壤侵蚀 锡林河流域
下载PDF
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区域尺度草地退化现状评价 被引量:29
15
作者 冯秀 仝川 +3 位作者 张鲁 苗百岭 丁勇 张远鸣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5-583,共9页
采用双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和无偏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对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范围内32个草地植物群落样点的样方数据进行群落数量分析,根据数量分析结果将研究区草地... 采用双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和无偏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对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范围内32个草地植物群落样点的样方数据进行群落数量分析,根据数量分析结果将研究区草地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3个不同等级。分析了单位面积草地地上生物量干重与退化等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划分草地不同退化等级的生物量判别指标值。利用2004年的TM遥感数据,结合同期地面植物群落样方调查,比较了不同植被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和群落盖度的相关性,建立了研究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估产模型,估算了白音锡勒牧场区域尺度草地地上生物量,结合不同草地退化等级的生物量判别指标值进行了草地植被退化空间分析。结果表明:①草地生物量与草地植物群落退化密切相关,一般草地退化越严重,群落生物量越低;②比值植被指数(R VI)与地上生物量干重相关性最好(R 2=0.644);③研究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草地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51%、43.63%和2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数量分析 草地 遥感估产模型 退化 GIS 白音锡勒牧场
下载PDF
内蒙古包头南海子湿地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红霞 杨贵生 +1 位作者 徐英 刘莹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77,共7页
为了解包头南海子湿地鸟类资源现状,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对内蒙古包头市南海子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8种,隶属于15目37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10种,占调查区鸟类种数的85.94%。居留型主要以... 为了解包头南海子湿地鸟类资源现状,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对内蒙古包头市南海子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8种,隶属于15目37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10种,占调查区鸟类种数的85.94%。居留型主要以夏候鸟和旅鸟为主。根据鸟类栖息地的生境类型,将保护区的鸟类划分为4个群落,其中,浅水沼泽的鸟类数量最多,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南海子自然保护区对包头市生态旅游产业以及自然保护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子自然保护区 鸟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包头市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群落演替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49
17
作者 郝敦元 刘钟龄 +1 位作者 王炜 梁存柱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3-511,共9页
根据1983年至今12年定位监测的结果,提出了一个描述典型草原在过大的牧压下退化和封育恢复演替的数学模型。建模的生态学公设是:1.植物群落占据的空间范围内环境因素视为均匀一致;2.退化和恢复演替进程中尚未发生植物种的... 根据1983年至今12年定位监测的结果,提出了一个描述典型草原在过大的牧压下退化和封育恢复演替的数学模型。建模的生态学公设是:1.植物群落占据的空间范围内环境因素视为均匀一致;2.退化和恢复演替进程中尚未发生植物种的消失和侵入;3.牲畜采食将增大牧草死亡率;4.草原群落内植物种群的竞争存在一个优胜顺序;5.植物种群增长遵循逻辑斯蒂克规律。对这一模型的稳定性分析说明:1.退化草原长期围封后可恢复到顶极状态;2.随着牧压的增强,草原群落将达到一个新的退化状态;3.退化过程和恢复过程的轨迹是不同的;4.草场改良措施改变了草原群落的演替轨迹和速率,使优质牧草在较大的种群尺度下向顶极状态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学 内蒙古草原 退化群落 恢复演替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67种植物碳含量分析及与热值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龙世友 鲍雅静 +4 位作者 李政海 高伟 洪光宇 黄硕 邹德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9,共8页
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3种草原类型中67种植物的碳含量,以及碳含量和热值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7种植物的碳含量呈正态分布。基于生活型分类群的碳含量(%)平均值从小到大依次为:一二年生植物(... 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3种草原类型中67种植物的碳含量,以及碳含量和热值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7种植物的碳含量呈正态分布。基于生活型分类群的碳含量(%)平均值从小到大依次为:一二年生植物(49.39±2.88)<多年生杂草(52.31±1.65)<半灌木(52.84±1.90)<多年生禾草(53.54±0.88),一二年生植物碳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类群(P<0.05),其他3个类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于水分生态类型的碳含量(%)平均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旱中生植物(50.01±4.36)<中生植物(51.80±1.92)<湿中生植物(51.96±0.78)<旱生植物(52.34±1.90)<中旱生植物(52.54±1.53),不同水分生态功能群之间的碳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基于科的分类群的碳含量中,不同科的植物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藜科植物的碳含量最低,仅为(48.43±2.65)%。碳含量与热值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2,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植物 碳含量 热值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养分添加对内蒙古不同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贺星 马文红 +7 位作者 梁存柱 红梅 柴曦 赵巴音那木拉 张宇平 杨绍欢 张佳鑫 辛晓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7-666,共10页
为了比较不同气候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对养分添加的响应,在内蒙古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区分别建立长期养分添加试验。在三年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养分(N和P)添加、不同梯度(N:10,5和2.5 g/m2;P:10 g/m2)对这3种代... 为了比较不同气候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对养分添加的响应,在内蒙古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区分别建立长期养分添加试验。在三年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养分(N和P)添加、不同梯度(N:10,5和2.5 g/m2;P:10 g/m2)对这3种代表性草地群落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导致内蒙古温带草原地上生物量增加27%-53.3%,平均增加37.8%,并且施氮浓度越高,地上生物量增加越多。地下生物量对施肥的响应比地上生物量小,整体上,高浓度的氮添加使内蒙古草原的群落总生物量平均增加10.2%。较干旱的荒漠草原对氮限制的响应比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更明显。磷肥对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施氮肥促进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的根冠比(R/S)降低,典型草原的根冠比则轻度增加。施肥对内蒙古温带草原根系的垂直分布没有显著影响。位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草地生态系统对施肥的响应存在时间和空间差异,意味着在碳循环模型预算和草地管理中需要考虑不同草地生态系统对养分添加的响应。草地地上生物量对施肥的响应高于地下部分,如果不考虑地下部分,可能会高估整个生态系统对施肥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添加 内蒙古温带草地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根冠比
下载PDF
不同轮割制度对内蒙古大针茅草原群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美玲 宝音陶格涛 +1 位作者 杨持 张新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7,共5页
野外试验设计结合室内分析,探讨了以大针茅(Stipa grandis)为建群种的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不同轮割制度对割草场产量、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营养状态的影响.一年割2次的利用方式在短期内生物量收获较大,但这种状态较难持续;完全围封不利... 野外试验设计结合室内分析,探讨了以大针茅(Stipa grandis)为建群种的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不同轮割制度对割草场产量、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营养状态的影响.一年割2次的利用方式在短期内生物量收获较大,但这种状态较难持续;完全围封不利用也不利于草场恢复;一年割1次的适度刈割制度在当地较为合理,但是连年刈割会导致草场营养贫瘠,植物补偿现象减弱.越高频刈割对大针茅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的影响越严重,产量明显减少,重要值下降,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种群则相反;随刈割频度的增高根茎禾草在群落中的相对生物量上升,丛生禾草下降,二者明显互补.刈割对土壤和植物的N素质量分数影响最明显,连续刈割3年的土壤有效N质量分数较对照区降低18.62%,且达到显著水平,有效P,K质量分数也分别下降8.79%和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针茅草原 轮割制度 地上生物量 群落组成 营养元素质量分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