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中部隆盛庄古建筑青砖墙体冻害损伤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郝贠洪 何丹丹 +1 位作者 吴日根 何晓雁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38-2446,2473,共10页
经分析,冻融是造成隆盛庄古建筑墙体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研究严寒环境对古建筑墙体损伤劣化的影响,通过对青砖试样进行冻融试验,分析冻融前后质量、抗压强度和表面硬度的变化规律;基于Weibull分布,分别建立了质量、抗压强度... 经分析,冻融是造成隆盛庄古建筑墙体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研究严寒环境对古建筑墙体损伤劣化的影响,通过对青砖试样进行冻融试验,分析冻融前后质量、抗压强度和表面硬度的变化规律;基于Weibull分布,分别建立了质量、抗压强度和硬度3个指标下的冻融损伤模型,并通过统一3个损伤模型的形状参数(m)值对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青砖材料的抗压强度、质量损失量和表面维氏硬度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呈指数型下降;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表面硬度的损伤程度远比质量和抗压强度的损伤程度大;建立的Weibull损伤模型与试验曲线具有较高的吻合度,修正后的冻融损伤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青砖在严寒环境下的损伤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青砖 冻融循环 质量损失 抗压强度 硬度 损伤模型
下载PDF
钢结构聚氨酯涂层力学性能及抗冲击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霍俊芳 李海青 +3 位作者 郝贠洪 宣姣羽 慈天义 查克乐汗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85,118,共7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聚氨酯涂层微米压痕试验过程的二维平面模型,获得聚氨酯涂层材料荷载-位移曲线;同样采用该软件建立球体冲击钢结构聚氨酯涂层的三维模型,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聚氨酯涂层厚度对能量转化系数、接触冲击力时间...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聚氨酯涂层微米压痕试验过程的二维平面模型,获得聚氨酯涂层材料荷载-位移曲线;同样采用该软件建立球体冲击钢结构聚氨酯涂层的三维模型,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聚氨酯涂层厚度对能量转化系数、接触冲击力时间历程及靶材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涂层厚度增大,能量转化系数先增加后减小,涂层厚度0.2mm时,能量转化系数达到最大,为0.943;涂层对冲击有明显的减缓作用,且减缓作用随着涂层厚度增加而增大;无涂层钢板和涂层厚度0.2mm钢板的残余应力较大,涂层厚度超过0.4mm后,残余应力相对较小;涂层最佳厚度为0.8mm,其屈服强度为1.8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钢结构涂层 力学性能 抗冲击性 弹塑性材料
下载PDF
区域特殊环境对钢结构涂层基本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郝贠洪 宣姣羽 +2 位作者 马思晗 李洁 田旭乐 《建筑材料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4-799,共6页
采用模拟自然环境下工程材料耐久性损伤试验系统和人工加速紫外老化试验箱,对钢结构涂层进行高低温循环试验和紫外老化试验,分析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区域特殊环境对钢结构涂层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低温循环作用使钢结构涂层的氢... 采用模拟自然环境下工程材料耐久性损伤试验系统和人工加速紫外老化试验箱,对钢结构涂层进行高低温循环试验和紫外老化试验,分析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区域特殊环境对钢结构涂层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低温循环作用使钢结构涂层的氢键化程度增加,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经历50个高低温循环后钢结构涂层的硬度提高了24.74%,涂层/基材附着力先增大后减小,最终减小了18.3%;紫外老化作用使钢结构涂层中C—N和C—O键断裂,紫外老化3 a后钢结构涂层的硬度降低了44.37%,涂层/基材附着力减小了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温循环 紫外老化 钢结构 聚氨酯涂层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低温作用下钢纤维地聚合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萧萧 董培森 +3 位作者 杨鑫瑞 张菊 闫长旺 董宇飞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03-3213,3223,共12页
为研究低温作用下钢纤维地聚合物混凝土(SFGPC)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利用自制低温环境试验装置研究不同温度(-30、-20、-10、0、20℃)、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0%、0.5%、1.0%、1.5%)对地聚合物混凝土破坏特征及抗压、抗折强度的响应规律,... 为研究低温作用下钢纤维地聚合物混凝土(SFGPC)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利用自制低温环境试验装置研究不同温度(-30、-20、-10、0、20℃)、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0%、0.5%、1.0%、1.5%)对地聚合物混凝土破坏特征及抗压、抗折强度的响应规律,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SFGPC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同时应用响应面法(RSM)构建SFGPC力学性能关系模型,提供一种可行的抗压、抗折强度预测方法。结果表明:-30℃下,当钢纤维掺量为1.5%时,SFGPC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59.8、6.6 MPa,与-30℃下钢纤维掺量为0%时相比分别提升75%、65%,与20℃下钢纤维掺量为1.5%时相比分别提升41%、144%;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SFGPC内部黏结性与吸附能力增强,力学性能提高;利用RSM得到SFGPC抗压、抗折强度的预测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5.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地聚合物混凝土 低温环境 力学性能 微观形貌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天然浮石混凝土孔隙结构演变特征
5
作者 霍俊芳 查克乐汗 +3 位作者 曹雪 郝贠洪 李海青 慈天义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9,共4页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冻融循环后的LC20和LC30强度等级的天然浮石混凝土进行孔隙结构损伤特性研究,得到两种强度等级的天然浮石混凝土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孔隙度、横向弛豫时间T_(2)谱分布及孔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冻融循环后的LC20和LC30强度等级的天然浮石混凝土进行孔隙结构损伤特性研究,得到两种强度等级的天然浮石混凝土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孔隙度、横向弛豫时间T_(2)谱分布及孔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天然浮石混凝土的孔隙度先经历一段比较平缓的阶段,出现“拐点”后便呈现上升趋势,LC20和LC30天然浮石混凝土在0~25次冻融过程中没有发生损伤,在冻融循环次数100次和150次时,出现大尺寸孔隙中填充了部分小颗粒现象;两种强度等级天然浮石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孔隙占比规律均为多害孔>少害孔>无害孔>有害孔,变化范围最大的是多害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浮石混凝土 核磁共振 冻融循环 孔隙结构 损伤演变
下载PDF
紫外老化下SBS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
6
作者 崔亚楠 刘璐 邱贺枰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71-576,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紫外老化前后SBS改性沥青的性能差异,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弯曲梁流变仪(BBR)、原子力显微镜(AFM)对SBS改性沥青在紫外老化前后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测试,并通过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宏、微观指... 为了深入了解紫外老化前后SBS改性沥青的性能差异,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弯曲梁流变仪(BBR)、原子力显微镜(AFM)对SBS改性沥青在紫外老化前后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测试,并通过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宏、微观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紫外老化后SBS改性沥青的沥青质含量增多,导致弹性性能增强,进而提升了沥青在高温下的抗车辙能力。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会随着紫外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沥青的低温性能。紫外老化后SBS改性沥青的表面起伏程度变大,表面粗糙度Ra及杨氏模量增大。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宏、微观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采用宏微观结合的试验手段评价紫外老化前后SBS改性沥青的性能变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紫外老化 流变性能 微观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不同敷设位置的毛细管网席对蒙古包内热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梁雨 王文新 +1 位作者 秦超凡 杨大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15059-15066,共8页
在分析传统蒙古包室内热环境的基础上,为提高传统蒙古包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建立以毛细管网为散热末端的热水采暖系统,模拟不同敷设位置的毛细管网席对蒙古包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30℃的供/回水... 在分析传统蒙古包室内热环境的基础上,为提高传统蒙古包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建立以毛细管网为散热末端的热水采暖系统,模拟不同敷设位置的毛细管网席对蒙古包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30℃的供/回水温度下,毛细管网席分别敷设在地面、竖向敷设高度0、0.3、0.5 m时,室内人员活动区域的平均温度均在16℃以上;室内风速小于0.1 m/s无吹风感;地面敷设时室内水平方向温度分布均匀,竖向敷设只有在0.3 m时均匀;四种敷设方式垂直方向0.1~1.1 m处的垂直温差在3℃以内,但竖向维护结构敷设时0.1 m处的温度在15℃左右,不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四种工况下蒙古包内敷设毛细管网席位置以地面敷设最优,竖向维护结构敷设时,0.3 m>0 m=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包 毛细管网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热环境
下载PDF
碱-矿渣-偏高岭土基地聚物与骨料的界面粘结机理
8
作者 崔潮 李渊 +2 位作者 党颖泽 王岚 彭晖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3,共8页
地聚物混凝土通过碱激发作用形成,其内部碱浓度可以达到水泥的数十倍,因此地聚物的碱骨料反应性能亟待探索。本工作详细探讨了不同配合比条件及骨料种类对碱-矿渣-偏高岭土基地聚物与骨料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微观分析方法阐述了... 地聚物混凝土通过碱激发作用形成,其内部碱浓度可以达到水泥的数十倍,因此地聚物的碱骨料反应性能亟待探索。本工作详细探讨了不同配合比条件及骨料种类对碱-矿渣-偏高岭土基地聚物与骨料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微观分析方法阐述了界面粘结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激发剂模数为1.2、液固比为0.4的条件下,地聚物与花岗岩、玄武岩以及石灰岩三种骨料均获得了最高的粘结强度。随着碱激发剂模数和液固比的增加,界面粘结强度均逐渐降低,但地聚物与花岗岩的粘结强度受激发剂碱性影响较弱。不同骨料在碱激发剂作用下均会产生溶解反应,溶解出的活性Si、Al以及Ca元素可以在界面处与地聚物进一步进行地聚合反应提高界面过渡区(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ITZ)的密实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 骨料 界面过渡区 粘结强度 粘结机理
下载PDF
钢结构镀锌涂层冲蚀磨损表面形貌及粗糙度 被引量:7
9
作者 郝贠洪 刘永利 +1 位作者 邢永明 雅茹罕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2,共7页
我国西北地区风沙特殊环境对该地区钢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影响严重。利用风沙环境侵蚀实验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研究钢结构镀锌涂层受风沙冲蚀磨损损伤行为和损伤形貌,并分析其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涂... 我国西北地区风沙特殊环境对该地区钢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影响严重。利用风沙环境侵蚀实验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研究钢结构镀锌涂层受风沙冲蚀磨损损伤行为和损伤形貌,并分析其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涂层材料的冲蚀损伤行为更加依赖于冲蚀角度,在不同冲蚀角度下风沙流对涂层材料的冲蚀磨损过程同时存在类似表面划伤和挤压变形剥落;涂层材料的冲蚀坑深度随着冲蚀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在90°时冲蚀坑深度大于45°时的冲蚀坑深度;在相同的冲蚀速度下,45°时表面平均粗糙度Sa和均方差Sq较90°时大,在相同的冲蚀角度下,Sa和Sq均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冲蚀中后期,粒子对凹凸不平的表面冲蚀磨损破坏严重,试件表面峰谷的形成和破坏导致冲蚀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环境 镀锌涂层 冲蚀磨损 冲蚀形貌 粗糙度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再生剂-老化沥青扩散机理 被引量:17
10
作者 崔亚楠 李雪杉 张淑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5-1109,共5页
采用Materials Studio(MS)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对再生剂-老化沥青扩散体系进行研究.以沥青四组分试验为基础,选取12种分子模型构建再生剂分子组、复合水老化沥青分子组和复合紫外老化沥青分子组.针对在不同模拟时间、模拟温度和沥青成分... 采用Materials Studio(MS)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对再生剂-老化沥青扩散体系进行研究.以沥青四组分试验为基础,选取12种分子模型构建再生剂分子组、复合水老化沥青分子组和复合紫外老化沥青分子组.针对在不同模拟时间、模拟温度和沥青成分条件下的老化沥青扩散体系进行模拟,得到扩散体系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模拟时间的延长,再生剂在老化沥青扩散体系中的扩散系数变小,同时在复合紫外老化沥青扩散体系中的扩散系数小于复合水老化沥青扩散体系;随着扩散温度的增加,扩散系数增速逐渐变缓;再生剂中油性成分(芳香分和饱和分)的扩散系数大于极性成分(胶质和沥青质),芳香分由于多为链状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其扩散速率在4种组分中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四组分试验 老化沥青 扩散系数
下载PDF
碳化对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燕茹 喻泊厅 +1 位作者 王磊 王志慧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10,15,共5页
通过对混凝土快速碳化试验和微观孔结构测试,研究了碳化龄期对碳化深度和碳化区试样密度的影响,分析了碳化区孔隙率和孔径大小随碳化龄期的变化规律,采用灰熵法探讨了4种孔隙对碳化区密度的影响程度,并基于热力学分型模型计算得到各个... 通过对混凝土快速碳化试验和微观孔结构测试,研究了碳化龄期对碳化深度和碳化区试样密度的影响,分析了碳化区孔隙率和孔径大小随碳化龄期的变化规律,采用灰熵法探讨了4种孔隙对碳化区密度的影响程度,并基于热力学分型模型计算得到各个碳化龄期下碳化区孔结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混凝土碳化深度随碳化龄期的增加而增加,密度随碳化龄期先增加后减小,7 d时密度最大;碳化填充了多害孔和有害孔,提高了无害孔比例,并使多害孔更好的分散,连通和集聚了少害孔;对碳化区密度影响最大的是有害孔表面积,其分形维数随碳化龄期的增加出现了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碳化区密度与有害孔分形维数相关性良好,碳化区密度随有害孔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 孔结构 灰熵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压剪复合作用下镁基盐发泡混凝土墙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贠洪 李振业 +4 位作者 王超 王涛 曹喜 侯永利 王常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30-136,共7页
对镁基盐发泡混凝土试验墙体进行了压剪复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镁基盐发泡混凝土墙体不同轴压比工况下的力学性能,对比分析了三种轴压比和水平荷载组合作用下墙体的变形位移、破坏过程、破坏机理等性能。结果表明:在压剪复合... 对镁基盐发泡混凝土试验墙体进行了压剪复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镁基盐发泡混凝土墙体不同轴压比工况下的力学性能,对比分析了三种轴压比和水平荷载组合作用下墙体的变形位移、破坏过程、破坏机理等性能。结果表明:在压剪复合作用下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验墙体的开裂荷载、开裂位移、极限荷载、极限位移、破坏荷载都相应增大,但破坏位移相对减小,墙体的弹性工作阶段可以得到延长且墙体的局部变形能力更强;在压剪复合作用下试验墙体的裂缝扩展形式为自截面边缘向内部逐渐发展的近似水平裂缝,为典型的正截面弯曲破坏;在压剪复合作用下试验墙体的破坏机理是当墙体内一点处最大拉应力超过材料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拉应力,材料就会发生破坏;在压剪复合作用下试验墙体的变形能力较差,是一种脆性构件且总体应力与其材料强度相比一直处于低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混凝土墙体 压剪复合作用 破坏形态 破坏机理
原文传递
热老化下沥青胶浆微观结构及自愈合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亚楠 周军 赵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71-1279,共9页
为研究热老化作用下沥青胶浆的自愈合特性,针对3种沥青胶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弯曲梁流变仪(BBR)进行微观结构、疲劳—愈合—再疲劳、蠕变—愈合—再蠕变测试,通过2个愈合指数(HI_(1)和HI_(2))研究了愈合温... 为研究热老化作用下沥青胶浆的自愈合特性,针对3种沥青胶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弯曲梁流变仪(BBR)进行微观结构、疲劳—愈合—再疲劳、蠕变—愈合—再蠕变测试,通过2个愈合指数(HI_(1)和HI_(2))研究了愈合温度、沥青种类、粉胶比、老化程度、破坏程度及愈合时间对沥青胶浆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后基质沥青胶浆中“蜂形结构”变化显著,而老化后SBS改性沥青胶浆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的微观结构较为稳定,微观结构的改变潜在影响沥青胶浆的自愈合性能;基于累计耗散能建立的愈合指数HI1和基于时间轴与劲度模量主曲线在双对数坐标下所围面积SA而建立的愈合指数HI2能很好地反映沥青胶浆的自愈合性能;低粉胶比沥青胶浆的自愈合能力更好,老化程度的加深导致沥青胶浆的自愈合能力降低,经历低温后改性沥青胶浆的愈合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老化 自愈合 沥青胶浆 微观结构 流变性能 愈合机理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灰渣代砂混凝土配合比及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东升 刘思洁 宋吉钊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5-148,152,共5页
对生活垃圾焚烧灰渣代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进行了试验研究。从有毒物质浸出、筛分、压碎指标等分析了生活焚烧垃圾灰渣的骨料特性,并对5种水胶比、3种代砂率的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细骨料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试验及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对生活垃圾焚烧灰渣代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进行了试验研究。从有毒物质浸出、筛分、压碎指标等分析了生活焚烧垃圾灰渣的骨料特性,并对5种水胶比、3种代砂率的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细骨料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试验及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焚烧灰渣多孔、吸水率高、压碎指标低,具有一定的潜在水硬性;通过增加减水剂等合理配合比设计,可以配出工作性能满足工程要求的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细骨料混凝土;生活垃圾焚烧灰渣细骨料混凝土强度要低于同配合比条件的普通天然砂混凝土,尤其是100%代砂率焚烧灰渣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仅为普通天然砂混凝土的一半左右,50%代砂率焚烧灰渣混凝土抗压强度更接近普通天然砂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灰渣 混凝土 细骨料 配合比设计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钢结构涂层冲击损伤特性及弹塑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贠洪 王亭 +1 位作者 宣姣羽 刘艳晨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1-937,共7页
采用自动球压冲击仪对钢结构聚氨酯涂层进行冲击试验,研究不同冲击高度下钢结构涂层冲击损伤区压痕的扩展规律,并通过计算动态硬度和恢复性系数来分析钢结构涂层的弹塑性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冲击高度的增加,压痕尺寸不断增大;压痕应力随... 采用自动球压冲击仪对钢结构聚氨酯涂层进行冲击试验,研究不同冲击高度下钢结构涂层冲击损伤区压痕的扩展规律,并通过计算动态硬度和恢复性系数来分析钢结构涂层的弹塑性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冲击高度的增加,压痕尺寸不断增大;压痕应力随着压痕应变的增大先降低后再略有回增,此时涂层基本失去了防护效果;压痕内部及边缘产生环向裂纹、径向微裂纹及长裂纹,涂层在径向长裂纹末端2~3 mm范围内发生凸起;动态硬度和恢复性系数随着冲击高度的增加逐渐下降,涂层抗变形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压痕 动态硬度 恢复系数
下载PDF
温度老化对钢结构涂层耐风沙冲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郝贠洪 李洁 +2 位作者 田旭乐 宣姣羽 马思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7-413,共7页
利用模拟风沙环境侵蚀试验系统和模拟自然环境老化试验箱,对钢结构聚氨酯涂层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并对老化程度不同的涂层进行风沙冲蚀试验.另外,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钢结构未老化涂层与老化... 利用模拟风沙环境侵蚀试验系统和模拟自然环境老化试验箱,对钢结构聚氨酯涂层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并对老化程度不同的涂层进行风沙冲蚀试验.另外,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钢结构未老化涂层与老化程度不同的涂层在主要元素和晶体物相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涂层在经历高低温循环老化后,出现了明显裂纹、起皮、皲裂,并出现白色结晶;与钢结构未老化涂层最大冲蚀率对应的冲蚀角度约为38°,而老化后的涂层与之对应的冲蚀角度为38°~45°;与未老化涂层相比,老化后的涂层耐风沙冲蚀能力降低,其SEM照片的清晰度明显降低;老化后的涂层元素发生明显变化;涂层的主要晶体物相为CaMg(CO3)2、 CaCO3、BaSO4和TiO2,在老化过程中并未产生新的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环境 高低温循环老化 钢结构涂层 冲蚀机理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发泡混凝土墙体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岩 李振业 +3 位作者 郝贠洪 曹喜 侯永利 王常青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3-56,共4页
对1 500 mm×1 200 mm×150 mm双侧带有净浆(未发泡)面层的发泡混凝土墙体1/2缩尺试件进行了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在轴压过程中外部面层和内部发泡混凝土的协同承压能力、面层在墙体轴压极限破坏荷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 对1 500 mm×1 200 mm×150 mm双侧带有净浆(未发泡)面层的发泡混凝土墙体1/2缩尺试件进行了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在轴压过程中外部面层和内部发泡混凝土的协同承压能力、面层在墙体轴压极限破坏荷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带面层的发泡混凝土墙体受压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当墙体受到竖向荷载为竖向极限荷载的60%以下时墙体基本属于弹性工作阶段,且竖向荷载恒定不变后外部面层和内部发泡混凝土基本可以保证达到共同受力的状态可以进行协同工作;带面层的发泡混凝土墙体的受压极限承载力受面层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主要取决于面层和主体剥离界面处发泡混凝土的受压极限承载力;带面层的发泡混凝土墙体轴压破坏时的极限承载力可以用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素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中抗压承载力计算。此结果满足于在墙体发生轴压破坏时墙体的极限承载力取决于面层剥离界面处混凝土的受压极限承载力的假定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体 发泡混凝土 轴压 力学性能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冷弯薄壁型钢货架梁柱节点子结构抗连续性倒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重 刘家巍 戴柳丝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44,66,共10页
为研究冷弯薄壁型钢货架梁柱节点子结构的抗连续性倒塌性能,构建了考虑材料断裂的节点双半跨子结构精细化数值分析模型,综合考虑立柱、挂齿、螺栓等关键组件间的复杂接触关系。通过已有节点试验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后,对6个具有不同立柱厚... 为研究冷弯薄壁型钢货架梁柱节点子结构的抗连续性倒塌性能,构建了考虑材料断裂的节点双半跨子结构精细化数值分析模型,综合考虑立柱、挂齿、螺栓等关键组件间的复杂接触关系。通过已有节点试验验证了模型准确性后,对6个具有不同立柱厚度、螺栓数目、横梁高度和梁跨高比的节点子结构进行精细化数值分析,揭示钢货架锁螺栓节点在连续性倒塌工况下的破坏模式和抗力机制,探究节点构造特征和梁跨高比等因素对节点内力效应和子结构抗力性能的影响机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锁螺栓节点在连续性倒塌工况下的破坏模式主要包括挂齿撕裂和立柱撕裂,以及挂齿撕裂和挂片端板剪断两类,且与立柱厚度紧密相关;梁柱节点子结构弯矩效应和轴力效应发展曲线存在一定规律,加载初期子结构弯曲机制抗力发展迅速,但所有节点子结构的竖向承载能力以悬链线机制的竖向抗力为主;节点构造对子结构抗连续性倒塌性能存在一定影响;梁跨高比越大,弯曲机制控制阶段越短,悬链线机制发挥得越快,但抗力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型钢 梁柱节点 连续性倒塌 断裂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温度和炭黑对天然橡胶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鑫禹 王宪杰 +3 位作者 王如双 郑飞云 任浩 雷春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0-295,共6页
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NR)是常用的耗能减震材料,但温度及填料对其有明显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天然橡胶的力学性能,采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方法,研究了温度与炭黑含量对天然橡胶静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 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NR)是常用的耗能减震材料,但温度及填料对其有明显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天然橡胶的力学性能,采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方法,研究了温度与炭黑含量对天然橡胶静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定伸应力逐渐降低,储能模量下降,损耗模量上升,体系特征由玻璃态转变为黏流态,这表明温度极大影响了链段的运动,从而影响力学性能。此外,炭黑与分子链存在吸附作用,能有效增强材料的定伸应力、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对玻璃化温度也有提升效果。但填充比例达到40%后补强效果减弱,这可能与炭黑比表面积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分子动力学 力学行为 温度 炭黑
下载PDF
脱硫石膏强度及耐水性改善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永利 杨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6,共12页
针对脱硫石膏强度及耐水性改善方法和改性机理做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详细阐述了水泥、各种矿物掺合料、有机硅防水剂以及其他有机乳液等对脱硫石膏及其复合胶凝材料的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对各种改性方法的作用机理、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针对脱硫石膏强度及耐水性改善方法和改性机理做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详细阐述了水泥、各种矿物掺合料、有机硅防水剂以及其他有机乳液等对脱硫石膏及其复合胶凝材料的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对各种改性方法的作用机理、优点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时会生成水硬性产物,脱硫石膏的强度和耐水性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掺入过量时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水泥、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之间的比例变化会对胶凝体系的强度和耐水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有机硅防水剂可以在脱硫石膏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薄膜,显著提升脱硫石膏的耐水性,当与矿物掺合料复合作用于脱硫石膏时可以得到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其他类型的有机防水剂均能改善脱硫石膏的耐水性,但是大部分会改变脱硫石膏的晶体形貌,对脱硫石膏的强度和耐水性产生不利影响;目前脱硫石膏的改性材料都比较复杂,单独作用时综合性能不佳,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更加简单、有效的改性材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矿物掺合料 有机硅防水剂 有机乳液 强度 耐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