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工作中公众号的应用——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众号“IMNU新传”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郝璐 宋磊 《传媒论坛》 2018年第7期40-40,42,共2页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众多高校也不断在研究新媒体对学生教育的提升和完善。而在学生群体中使用微信已变成常态,本文将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专业能力锤炼,还有学生组织管理这三方面,谈学生工作...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众多高校也不断在研究新媒体对学生教育的提升和完善。而在学生群体中使用微信已变成常态,本文将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专业能力锤炼,还有学生组织管理这三方面,谈学生工作中公众号的应用对教学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专业 思想 管理 公众号
下载PDF
融媒体实务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记者团”为例
2
作者 曹国东 《新闻知识》 2019年第12期71-75,共5页
当前媒体融合已成为新闻业发展的主要态势,如何紧跟融媒体时代需求培养融媒体人才,转变新闻实务教学方式成为新闻教育变革的重要命题。本文试图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记者团"的融媒体实践为个案,归纳其创新之处,... 当前媒体融合已成为新闻业发展的主要态势,如何紧跟融媒体时代需求培养融媒体人才,转变新闻实务教学方式成为新闻教育变革的重要命题。本文试图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记者团"的融媒体实践为个案,归纳其创新之处,并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期为新闻院校开展融媒体实务教学提供参考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融媒体人才 实务教学 创新实践
下载PDF
共同体美学视域下内蒙古民族电影的创作与实践研究
3
作者 帅立伟 王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7,共8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民族电影的创作根脉便深植于悠久的历史文化沃土与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之中,其镜头聚焦于广袤无垠的地域,捕捉并孕育了多元文化的璀璨火花。这一过程,既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艺术再现,也是对...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民族电影的创作根脉便深植于悠久的历史文化沃土与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之中,其镜头聚焦于广袤无垠的地域,捕捉并孕育了多元文化的璀璨火花。这一过程,既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艺术再现,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以影像的力量,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觉叙事。在共同体美学理论建构下,回顾内蒙古电影发展历程中的三大关键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创的激情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面之时,以及新世纪以来的多元并进时期。通过细致剖析这些阶段中创作实践与共同体美学理念的内在契合与相互促进,旨在揭示内蒙古民族电影如何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调整其创作思路,以及这种演变如何深刻塑造了电影的艺术风貌与文化底蕴,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版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民族电影 共同体美学 政治共同体 精神共同体 情感共同体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与启示——以内蒙古满洲里市融媒体中心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毛瑀涵 曹国东 《新闻论坛》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边境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前沿阵地,在新时期国际传播工作的作用和潜力不容小觑。内蒙古满洲里市融媒体中心通过重构中俄双语传播平台,加快融媒体出海,在对外传播理念、内容、手段... 边境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前沿阵地,在新时期国际传播工作的作用和潜力不容小觑。内蒙古满洲里市融媒体中心通过重构中俄双语传播平台,加快融媒体出海,在对外传播理念、内容、手段和方法上取得一定成绩,正在将媒体融合这一最大变量变成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最佳增量,不仅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成为面向俄罗斯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也能有效促进满洲里与俄罗斯周边城市的文化交融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里市融媒体中心 对外传播 共通的意义空间
下载PDF
实现新闻和传播价值的最大化--内蒙古日报社“70年大庆”报道评析
5
作者 刘春 乌琼芳 刘艳婧 《新闻论坛》 2017年第6期38-41,共4页
作为内蒙古最重要的主流媒体之一,内蒙古日报社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报道实现了媒体传播与民心相融.从前期的报道预热、大庆时刻的全面记录,到庆典结束后全媒体的持续加热,内蒙古日报社紧密结合全媒体时代传播规律,牢牢把握区... 作为内蒙古最重要的主流媒体之一,内蒙古日报社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报道实现了媒体传播与民心相融.从前期的报道预热、大庆时刻的全面记录,到庆典结束后全媒体的持续加热,内蒙古日报社紧密结合全媒体时代传播规律,牢牢把握区位优势,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各媒体按照“整体策划、板块推出、上下联动、内外感动”的总体思路,策、采、编、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日报社 传播价值 大庆 最大化 新闻 主流媒体 党委宣传部
下载PDF
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探析——以内蒙古汉语新闻综合广播《全区新闻联播》为例
6
作者 奇雅慧 乌琼芳 《新闻论坛》 2018年第1期45-47,共3页
广播新闻在广播节目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传统的编辑理念和播音风格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及听众的需求。本文以内蒙古汉语新闻综合广播《全区新闻联播》为例,根据该节目的传播效果,探讨新闻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传播效果 新闻广播 编辑 播报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内蒙古地区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永凤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9-43,共5页
新媒体语境下,内蒙古地区形象传播要借助新的社会信息系统,发挥其传播优势,树立系统化、差异化、整合化的传播理念,以新媒体思维培育地区形象传播的民众力量。内蒙古地区形象传播既要注重本地主流媒体的舆论主导作用,又要借助新媒体的... 新媒体语境下,内蒙古地区形象传播要借助新的社会信息系统,发挥其传播优势,树立系统化、差异化、整合化的传播理念,以新媒体思维培育地区形象传播的民众力量。内蒙古地区形象传播既要注重本地主流媒体的舆论主导作用,又要借助新媒体的社会营销力量;利用内蒙古大事件和本地核心资源,讲好内蒙古故事;建立危机事件的应急传播机制,降低或化解危机事件对地区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转危为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传播理念 大事件 核心资源 故事化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研究
8
作者 李永凤 《教育传媒研究》 2020年第4期54-57,共4页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传播教育诞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传播事业培养了大量蒙汉兼通的新闻工作人才。本文从历史沿革、办学特色、问题与对策几个方面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传播教育...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传播教育诞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传播事业培养了大量蒙汉兼通的新闻工作人才。本文从历史沿革、办学特色、问题与对策几个方面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新闻传播教育 历史沿革 办学特色 问题与对策
原文传递
新媒体语境下的内蒙古地区形象传播概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永凤 乔娟 《前沿》 2016年第9期85-88,共4页
内蒙古地区形象是指内蒙古地区整体的社会印象,是社会大众对内蒙古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综合认知与评价。内蒙古地区形象具有现实形象、拟态形象和认知形象三个不同的认知层面。内蒙古地区形象既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 内蒙古地区形象是指内蒙古地区整体的社会印象,是社会大众对内蒙古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综合认知与评价。内蒙古地区形象具有现实形象、拟态形象和认知形象三个不同的认知层面。内蒙古地区形象既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自然形象体系,也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形象体系。内蒙古地区形象传播既要借助媒介建构,又要依赖人口区际间流动的亲身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形象 现实形象 拟态形象 认知形象 内蒙古
原文传递
内蒙古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琼 张遥 李永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9-206,共8页
地方主流媒体既是我国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基石,亦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在新时代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内蒙古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北疆文化建设、人工智能实践和国际传播等方面涌现出较多的创... 地方主流媒体既是我国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基石,亦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在新时代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内蒙古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北疆文化建设、人工智能实践和国际传播等方面涌现出较多的创新亮点,但三级融媒联动常态化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内容供给力不足、融合水平发展差异大和全媒体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给内蒙古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带来了挑战。内蒙古主流媒体应秉持用户思维,适应分众化、差异化趋势,在内容生产和产品运营上不断创新,通过构建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内蒙古主流媒体人才队伍的整体素养,不断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为我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内蒙古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内蒙古 主流媒体 全媒体传播体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电影的共同体美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也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0,共4页
电影作为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引领人文交流合作的世界性语言,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像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构,也体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新时代下内蒙古电影通过创作... 电影作为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引领人文交流合作的世界性语言,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像实践。“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构,也体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新时代下内蒙古电影通过创作与接受协同、文本与媒介互构的共同体叙事,对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具有现实主义传统艺术生产与审美消费的文艺共同体,对外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电影 共同体 美学转向 互文性
下载PDF
再现北疆——民国时期西方人镜头中的内蒙古地区影像研究
12
作者 吉雅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6-51,共16页
民国时期,由于国外殖民势力的扩张,诸多西方人先后进入内蒙古地区考察、游访、探险。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一些西方人将影像作为重要的记录手段,拍摄了大量照片。这些影像反映了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社会风貌,对研究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 民国时期,由于国外殖民势力的扩张,诸多西方人先后进入内蒙古地区考察、游访、探险。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一些西方人将影像作为重要的记录手段,拍摄了大量照片。这些影像反映了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社会风貌,对研究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有较高参考价值,可以拓展我国的北疆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西方人 内蒙古地区 影像资料
下载PDF
内蒙古主流媒体数智化转型的AI实践研究
13
作者 李永凤 姜心玉 丁俊格 《新闻论坛》 2024年第6期30-33,共4页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数智化转向,人工智能技术再一次颠覆媒体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模式,成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最具活力的影响因素。从协作机器人到AI主播,从大语言模型到文生视频,人工智能技术引发新闻传播领域全新的变革趋势。内蒙古...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数智化转向,人工智能技术再一次颠覆媒体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模式,成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最具活力的影响因素。从协作机器人到AI主播,从大语言模型到文生视频,人工智能技术引发新闻传播领域全新的变革趋势。内蒙古主流媒体也顺应数智化转向的风潮,积极探索内容生产、传播和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数智化转向实践,以建设智能型媒体推动主流媒体再升级,培育AI素养,助推主流媒体智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媒体 数智化 AI
下载PDF
民国时期日本人拍摄的内蒙古地区影像资料研究
14
作者 吉雅图 《中国蒙古学(蒙文)》 2024年第3期54-66,207,208,共15页
民国时期,日本人进入内蒙古地区考察并拍摄了大量影像。参与拍摄影像的代表性人物有鸟居龙藏、米内山庸夫、饭山达雄、江上波夫、多田文雄等。以岛崎役治和日本“满蒙印画协会”“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等为代表的个人及团体,拍摄、发行了... 民国时期,日本人进入内蒙古地区考察并拍摄了大量影像。参与拍摄影像的代表性人物有鸟居龙藏、米内山庸夫、饭山达雄、江上波夫、多田文雄等。以岛崎役治和日本“满蒙印画协会”“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等为代表的个人及团体,拍摄、发行了《亚细亚大观》《亚东印画辑》《北支》等画辑、刊物。这些影像资料依据画面内容可归纳为传统服饰、人物肖像、寺庙与古建筑遗迹、社会生活等四大类。影像反映了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社会风貌,为研究者提供独特视角,为研究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日本人 内蒙古地区 影像资料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中心赋能乡村治理的内蒙古实践研究
15
作者 曹国东 王涛 《前沿》 2024年第6期122-132,共11页
在媒体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赋能下,县级融媒体中心正在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行动者和媒介基础设施。文章基于对内蒙古十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调查研究,考察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乡村治理的媒介实践。研究认为,内蒙古县级融媒体中心... 在媒体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赋能下,县级融媒体中心正在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行动者和媒介基础设施。文章基于对内蒙古十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调查研究,考察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乡村治理的媒介实践。研究认为,内蒙古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向乡村社会嵌入信息传播、公共服务、基层动员的媒介化逻辑,促进乡村治理向生态化、平台化、参与式治理纵深发展,探索构建“融媒体+基层治理”的内蒙古样本。同时,面对治理资源匮乏、治理效能不高、平台供给不足等制约因素,内蒙古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在明确治理定位基础上,发挥融媒体的连接、沟通、组织作用,完善文化治理、数据治理和协商治理机制,激活乡村社会网络和公共性资源,形成县级融媒体建设与乡村治理的双向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县级融媒体中心 乡村治理 边疆治理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内蒙古陶瓷艺术资源创造性转化研究
16
作者 赵聪寐 王鑫 《丝网印刷》 2024年第9期19-23,共5页
陶瓷艺术作为内蒙古的重要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展现出其转化为跨产业有效资源的潜力。文章从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探索内蒙古陶瓷艺术资源创造性转化的逻辑和路径,旨在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内蒙古 陶瓷艺术资源 创造性转化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中心“双重组织化”机制与治理效能提升——基于内蒙古十地的案例研究
17
作者 毛瑀涵 曹国东 《新闻知识》 2024年第3期85-92,96,共9页
县级融媒体中心再组织化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基层媒介化治理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对内蒙古地区10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案例研究,发现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重组内部架构和拓展外部职能的“双重组织化”路径来加强自身建设... 县级融媒体中心再组织化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基层媒介化治理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对内蒙古地区10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案例研究,发现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重组内部架构和拓展外部职能的“双重组织化”路径来加强自身建设以及提高基层治理效能。该路径在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具有普适价值,却也面临再组织化带来的延伸性问题,需要在加强公共性、嵌入社会网络、统筹协调治理功能方面下足功夫,以达成完全融入基层治理网络中的“去媒体化”生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中心 再组织化 基层治理效能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体传播力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萨日郎 《新闻论坛》 2017年第2期90-92,共3页
在当下的大数据环境下,时刻审视和提升媒体自身的传播力是关乎媒介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介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内蒙古自治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以及对外宣传等起着不可代替... 在当下的大数据环境下,时刻审视和提升媒体自身的传播力是关乎媒介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介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内蒙古自治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以及对外宣传等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课题组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介影响力进行调查研究,将研究结果作为参考依据,提出了提升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媒介传播力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语媒介 传播力 建议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开发与传播研究——以内蒙古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毅彬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0-82,共3页
2016年文化部公布的《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指出,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一带一路"文化数据库,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支撑平台。内蒙古自治区是"一带一路"的四条线路之一的中俄蒙经... 2016年文化部公布的《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指出,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一带一路"文化数据库,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支撑平台。内蒙古自治区是"一带一路"的四条线路之一的中俄蒙经济带中重要的地区之一,起到了对外文化传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环境的大背景下,对民族地区为主要沿线地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以及传播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内蒙古地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开发、建设、传播的框架下展开的具体研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数字文化 资源开发 传播
下载PDF
内蒙古高校大学生数字素养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新越 钱淑芳 《数字传媒研究》 2018年第11期22-31,共10页
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数字素养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数字化时代下的原著居民,数字素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本文在了解内蒙古地区高校大学生数字素养的情况下,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数字素养 数字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