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南海风 《新课程》 2016年第15期107-107,共1页
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提出实践教学改革框架。旨在使专业培养和企业需求对接,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园林工程技术 实践教学
下载PDF
高职教育《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与创新之探索研究——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为例
2
作者 宋丹 《现代园艺》 2015年第9期116-118,共3页
通过分析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中的课程定位,提出了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培养适合职业岗位、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园林规划设计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园林规划设计 课程改革 创新
下载PDF
内蒙古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更新研究——以包头市龙泉寺保护修缮工程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尚大为 侯智国 托亚 《当代建筑》 2024年第1期129-132,共4页
龙泉寺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在保护修缮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根本原因是没有完善的建筑数据信息。数字化方法可以提高测量速度和精度,可精确测绘古建筑,同时减少研究人员反复接触文物的次数和赴实地... 龙泉寺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在保护修缮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根本原因是没有完善的建筑数据信息。数字化方法可以提高测量速度和精度,可精确测绘古建筑,同时减少研究人员反复接触文物的次数和赴实地调研的工作量,及时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和保护性测绘,具有重大的人文、社会和科研价值。本文对龙泉寺院内六座建筑的残损情况进行了详细勘察,分析了残损原因,并提出了修缮设计方案,以探讨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更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 数字化测绘 保护更新 修缮工程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地区农村住宅绿色生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旭 《科学技术创新》 2018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以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农村住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农村住宅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内蒙古中部地区农宅建造的需要,提出农村住宅的设计方法,主要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为今后内蒙古中部地区农宅的建造提供支持。
关键词 农村住宅 节能 生态
下载PDF
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产教融合、协同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5
作者 宋丹 南海风 《休闲》 2020年第18期0206-0207,共2页
本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分析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主要瓶颈,提出校企深度合作的阻碍,?针对如何促进和 深化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的办学模式进行实践研究,提出构建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具体路径和建议措施。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协同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内蒙古工业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时金娜 郝贠洪 +2 位作者 李元晨 曹喜 吴安利 《高等建筑教育》 2018年第3期121-125,共5页
文章以内蒙古工业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为例,对开发"IMUT土木结构力学"微信公众平台,并将其应用于结构力学课程辅助教学作了介绍。该平台由"基础知识""互动教学"及"结构百科"三大模块构成。该... 文章以内蒙古工业大学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为例,对开发"IMUT土木结构力学"微信公众平台,并将其应用于结构力学课程辅助教学作了介绍。该平台由"基础知识""互动教学"及"结构百科"三大模块构成。该平台的应用可使课程教学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结构力学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论述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宝音乌力吉 《城市建筑》 2017年第2期36-36,38,共2页
建筑行业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并且也为我国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设计的效果,改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后返修的概率,积极地推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有效的规避... 建筑行业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并且也为我国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设计的效果,改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后返修的概率,积极地推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有效的规避上述问题的发生.同时,合理地在建筑设计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设计人员等更加直观的观察建筑设计成品效果,可以使其及时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提高建筑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作用 价值 实现方式
下载PDF
建筑业信息化现状与建筑信息技术的应用
8
作者 王默然 《住宅与房地产》 2015年第S1期116-,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建筑行业为了谋求更长远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是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建筑行业为了谋求更长远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以及科学化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由此,本文主要就建筑业信息化现状与建筑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和讨论,结合工程实例,来分析如何在建筑行业中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以求更好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行业 信息化技术 应用现状
下载PDF
对建筑遗产“孑遗价值”的跨学科研究与探讨——以呼和浩特影剧院建筑遗产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元晨 《城市建筑》 2019年第30期65-68,72,共5页
呼和浩特影剧院建筑遗产中最具价值的乌兰恰特剧院和电影宫早已拆除,而传统的价值评估不利于现存的工农兵影剧院得到足够的关注与重视,需要进一步深挖其核心价值。根据现存个体的留存状态,运用古生物学中"孑遗生物"的定义进... 呼和浩特影剧院建筑遗产中最具价值的乌兰恰特剧院和电影宫早已拆除,而传统的价值评估不利于现存的工农兵影剧院得到足够的关注与重视,需要进一步深挖其核心价值。根据现存个体的留存状态,运用古生物学中"孑遗生物"的定义进行跨学科思考,提出建筑遗产"孑遗价值"的概念,并对"孑遗价值"的定义、认定标准、特点及意义等进行学术界定,明确"孑遗价值"在建筑遗产价值中的核心地位,为更多类似于工农兵影剧院的建筑遗产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价值评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建筑遗产 影剧院建筑 孑遗生物 孑遗价值
下载PDF
群体建筑集中窑洞城市地下空间结构滞回模型
10
作者 董小云 胡晓海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54,共3页
在群体建筑集中分布规划中,在地下空间设计"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具有保温隔热效能。其中结构滞回模型设计是提高窑洞式城市地下空间的结构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群体建筑窑洞式地下空间结构设计和承重性能,进行窑... 在群体建筑集中分布规划中,在地下空间设计"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具有保温隔热效能。其中结构滞回模型设计是提高窑洞式城市地下空间的结构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群体建筑窑洞式地下空间结构设计和承重性能,进行窑洞式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式保温隔热建筑设计与试验,得到窑洞式城市地下空间结构滞回模型。试验和研究得出,采用该模型,设计得到的群体建筑集中窑洞式城市地下空间结构能有效保证恒温恒湿,冬暖夏凉,可以调节室内湿度,具有透气、不潮湿、不结露的特点,建筑室内湿度性能和隔热保温效果具有优势,在城市规划设计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建筑 地下空间 结构滞回模型
下载PDF
《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11
作者 迟桂芳 任雪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3,共3页
《建筑装饰设计》课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授课体系和实践技能培训体系,在建筑市场发展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建筑装饰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大学教育由英才教育到普及教育的转化,原有的知识、授课模式... 《建筑装饰设计》课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授课体系和实践技能培训体系,在建筑市场发展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建筑装饰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大学教育由英才教育到普及教育的转化,原有的知识、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为此通过市场调查和走访企业,收集了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建筑装饰设计》进行了教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 组织 评价 调整
下载PDF
谈高职高专建筑初步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建构
12
作者 尚大为 托亚 《山西建筑》 2016年第27期242-243,共2页
结合高职高专建筑初步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两方面,阐述了建筑初步课程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建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建筑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 建筑初步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模块化
下载PDF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特性
13
作者 宝音乌力吉 《门窗》 2016年第11期144-144,共1页
设计与创新相关且交叉,在建筑设计专业中,已然与创新相互结合。建筑师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经验,使用多种创新手法,解决建筑设计中涉及到的诸多问题,最终形成有价值的成果。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就是建筑设计的过程。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特征... 设计与创新相关且交叉,在建筑设计专业中,已然与创新相互结合。建筑师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经验,使用多种创新手法,解决建筑设计中涉及到的诸多问题,最终形成有价值的成果。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就是建筑设计的过程。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特征是我们研究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规律的基础和依托,这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创新思维特征 结合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标准及培养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丹 刘婷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年第18期91-93,共3页
通过分析中国园林景观行业发展现状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相关专业发展情况,根据社会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结合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从业方向、业务范围和培养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 通过分析中国园林景观行业发展现状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相关专业发展情况,根据社会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结合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从业方向、业务范围和培养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依据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提出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园林工程技术 教育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
下载PDF
园林建筑与植物之间的配置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静 贾鹏里 《农家科技》 2011年第S3期60-60,共1页
任何原来都离不开建筑和植物之间的配置,建筑和植物是园林景观的两大基本要素。我国主要的名园如颐和园、圆明园、天坛、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等,无一不是以园林建筑和配坠达到观赏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园林建筑只有配合相应的植... 任何原来都离不开建筑和植物之间的配置,建筑和植物是园林景观的两大基本要素。我国主要的名园如颐和园、圆明园、天坛、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等,无一不是以园林建筑和配坠达到观赏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园林建筑只有配合相应的植物才能现象出其建筑的巧妙与韵味,而植物也需配合相应的建筑才能现象出其生机与朝气。本文将对园林建筑与植物之间的配置关系作了浅要地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建筑 植物配置 主题意境 鲜活
下载PDF
西部大气环境下建筑用2024铝合金的腐蚀行为研究
16
作者 杨勇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7-1398,1412,共3页
研究了包铝和不包铝两种2024铝合金在西部大气环境下暴露4年期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暴露两年的时间里,包铝的合金中铝层被腐蚀穿透,不包铝的合金中少数位置已经穿孔,未穿孔的位置最大腐蚀深度为310μm。此外,铝合金的抗腐蚀性与氯... 研究了包铝和不包铝两种2024铝合金在西部大气环境下暴露4年期间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暴露两年的时间里,包铝的合金中铝层被腐蚀穿透,不包铝的合金中少数位置已经穿孔,未穿孔的位置最大腐蚀深度为310μm。此外,铝合金的抗腐蚀性与氯离子浓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气环境 铝合金 腐蚀
原文传递
试论辽代阁楼式佛塔在建筑史与文化史上的意义——以内蒙古庆州白塔、丰州白塔与山西应县木塔为例
17
作者 张景峰 张旭东 《形象史学》 CSSCI 2018年第2期168-183,共16页
按照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发展和形制演变的划分,辽代建筑可归入比例和结构壮硕坚实的'豪劲时期'(约850~1050)。就木构建筑而言,现存辽代涞源阁院寺文殊殿、蓟州区独乐寺观音阁与山门、义县奉国寺大殿、宝坻广济寺... 按照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发展和形制演变的划分,辽代建筑可归入比例和结构壮硕坚实的'豪劲时期'(约850~1050)。就木构建筑而言,现存辽代涞源阁院寺文殊殿、蓟州区独乐寺观音阁与山门、义县奉国寺大殿、宝坻广济寺三大士殿(已毁)、新城开善寺大殿、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简称'应县木塔')、易县开元寺毗卢、观音、药师三殿(已毁),以及大同善化寺大殿、普贤阁、大同上华严寺海会殿(已毁)等,与唐代木构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同列,被视为盛唐“豪劲风格”之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州白塔 应县木塔 文化史 内蒙古
原文传递
高温后钢筋与纳米TiO_(2)混凝土粘结性能演化规律研究
18
作者 赵燕茹 李环 +2 位作者 李玉萍 贾宗明 石磊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通过中心拉拔试验和高温试验,分析了高温后不同纳米TiO_(2)掺量对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讨论了高温后不同纳米TiO_(2)掺量下钢筋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与极限粘结应力损伤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后,掺入适量的纳米TiO_(2)可以增强钢... 通过中心拉拔试验和高温试验,分析了高温后不同纳米TiO_(2)掺量对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讨论了高温后不同纳米TiO_(2)掺量下钢筋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与极限粘结应力损伤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后,掺入适量的纳米TiO_(2)可以增强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延缓混凝土高温损伤,但当纳米TiO_(2)掺量超过2%(质量分数)时,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削弱;建立了高温后不同纳米TiO_(2)掺量下钢筋混凝土粘结强度预测公式,试验值与预测值吻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纳米TiO_(2) 钢筋 高温 粘结性能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古榆树心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9
作者 孙耀文 南海风 +2 位作者 王晓敏 左郎 南若晗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6-276,共11页
研究呼和浩特市古榆树心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古榆树保护策略,为古榆树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利用Picus³应力波树干横断面扫描仪和TRU树木雷达检测系统对呼和浩特市44株古榆树样本的心腐特征进行普查,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研究呼和浩特市古榆树心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古榆树保护策略,为古榆树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利用Picus³应力波树干横断面扫描仪和TRU树木雷达检测系统对呼和浩特市44株古榆树样本的心腐特征进行普查,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古榆树心腐与健康指标、形态指标和环境指标的关系,探究古榆树心腐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古榆树心腐等级数量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Ⅱ级、Ⅲ级、Ⅰ级、Ⅳ级,树干心腐始点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髓心(S,36次)、树干边材(B,25次)、树干中部(Z,14次)。根系密度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一致,均表现为离主干越近根系密度越大。影响因素中主干病害(R2=0.302)、主干虫害(R2=0.234)、树皮损伤(R2=0.225)、土壤紧实度(R2=0.248)与心腐指数关系极显著(P<0.01);根系生长空间(R2=0.187)、树冠生长空间(R2=0.103)、根系密度(R2=0.121)与心腐指数关系显著(P<0.05);而主干倾斜(R2=0.011)、冠形(R2=0.013)与心腐指数无显著关系(P>0.05)。呼和浩特市古榆树心腐初期主要发生在树干的髓心和边材区域,病因是树干边材受到损伤,但髓心出现的心腐危害更严重。古榆树树干健康随树木生长逐渐衰退,且当树干出现腐烂或空洞时,树干衰退速度加快。古榆树心腐与健康指标、环境指标有显著相关性,与古树自身形态指标无显著相关性,根系密度也是影响古榆树心腐的重要因素。因此,及时评估古榆树健康状态,及时人为干预治疗修复,加大力度保护树体免受损伤,加强树干内部损伤检测,在可实现范围内应合理规划古榆树生长所需的物理空间,并及时松土保证其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和养分补给,注意病虫害防治和树皮损伤修复,减少外界环境侵害,提高古榆树养护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浩特市 古榆树 心腐特征 根系分布 Picus³应力波检测
下载PDF
海绵城市理论导向的滨水景观优化技术措施探究——以呼和浩特市环城水系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南海风 田川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62-64,共3页
海绵城市理论导向下的滨水景观建设已成趋势,以环城水系滨水景观为例,主要从铺装及附属工程、树池、植被地形3个可行性措施进行探究。通过透水混凝土、彩色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的透水面层铺设达到缓解植物生长的硬底化问题;按... 海绵城市理论导向下的滨水景观建设已成趋势,以环城水系滨水景观为例,主要从铺装及附属工程、树池、植被地形3个可行性措施进行探究。通过透水混凝土、彩色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的透水面层铺设达到缓解植物生长的硬底化问题;按照国际通用规格要求扩大场地内植物种植池以增加雨水滞留空间;创建适合呼和浩特市环城水系具体施工要求的渗透型凹地形景观,实现包含覆盖层、蓄水层、种植土、砂土层四部分的简单型的植草沟、雨水花园、绿地滞留带。以期上述措施能够在环城水系景观营建及优化中普遍实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更多适合呼和浩特市滨水景观建设的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环城水系 滨水景观 技术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