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科发展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马辰东 周丽华 +15 位作者 杨飞 李斌 李彩霞 于爱利 吴连奎 尹海波 王君艳 耿立霞 王秀莲 张俊 淖娜 王凯权 苏云 王飞 李玉君 张利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4-990,共7页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调查性研究.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09年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及学科发展趋势制作调查问卷,包括医院基本信息、ICU基本信息、人员配置、医疗质量管理、技术技能、设备配置等6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发放时间为2022年9月.由各医院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填写问卷.结果截至2022年10月24日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问卷85份,问卷回收率为84.16%,其中有效问卷71份,共计71个综合ICU.①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呈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其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仍有所欠缺.②医院基本信息:人口和经济制约ICU的发展进程,西部地区综合ICU床位均数仅为中部地区半数(张:39.0比86.0),东部地区居中(平均83.6张),数量相对不均.③ICU基本信息:调查71个综合ICU中,三级医院44个,二级医院27个.三级医院ICU床位数占总床位数比明显低于二级医院[(1.59±0.81)%比(2.11±1.07)%,P<0.05],明显低于《指南》要求的2%~8%;三级、二级医院ICU床位使用率[(63.63±22.40)%、(44.65±20.66)%,P<0.01]均低于《指南》要求(应以75%为宜).④ICU人员配置:三级医院医生共376人,护士共1117人;二级医院医生共122人,护士共331人.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医生职称、医生学历和护理人员职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级医院医生以中级职称为主(主治医师占41.49%),二级医院医生以初级职称为主(住院医师占43.44%);三级医院医生学历普遍高于二级医院(博士:2.13%比0,硕士:37.24%比8.20%);三级医院仅护士人员比例低于二级医院(17.01%比24.47%).三级、二级医院ICU医生/ICU床位比[(0.64±0.27)%、(0.59±0.34)%]、ICU护士/ICU床位比[(1.76±0.56)%、(1.51±0.48)%]均达未到《指南》0.8:1和3:1以上的要求.⑤ICU医疗质量管理: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实施一对一耐药菌护理的比例(65.91%比40.74%)、实施多模态镇痛镇静的比例(90.91%比66.67%)、个人数字助理(PDA)条码扫描使用比例(43.18%比14.81%)均明显升高(均P<0.05).⑥ICU技术技能:在各项技术技能中,三级医院支气管镜检查、血液净化治疗、空肠营养管放置和床旁超声项目开展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84.09%比48.15%,88.64%比48.15%,61.36%比55.56%,88.64%比70.37%,均P<0.05).其中,空肠营养管放置、床旁超声和体外膜肺氧合的开展情况,三级医院以独立完成为主,二级医院则倾向于合作完成.⑦ICU设备配置:基本仪器设备中,三级、二级医院呼吸机总数/ICU床位比[0.77%(0.53%,1.07%)、0.88%(0.63%,1.38%)]、输液泵/ICU床位比[1.70%(1.00%,2.56%)、1.25%(0.75%,1.88%)]均未达到《指南》要求,设备配比不足,尚未满足发展基本需要.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发展已趋向成熟,但在发展规模、人员配比和仪器设备较《指南》仍有一定差距,并且综合ICU呈现出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还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到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现状 普查 内蒙古自治区
原文传递
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治疗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莉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5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方法:对20例诊断为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5例经过内科保守治疗转入普通病房,5例由于病情恶化均给予ERCP、EST和ENBD好转。结论:急性重症胆源性...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方法:对20例诊断为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5例经过内科保守治疗转入普通病房,5例由于病情恶化均给予ERCP、EST和ENBD好转。结论: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在系统、及时的早期保守治疗下,病情是可以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早期治疗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付静培 《大医生》 2021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与整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合并腹腔感染将其分为未感染组...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与整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合并腹腔感染将其分为未感染组(84例)与感染组(5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保守治疗,均连续治疗10 d。检测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感染54例,感染率为39.13%,共分离培养病原菌60株,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占比相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占比较大;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感染组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有腹腔积液患者占比大于未感染组,感染组患者血钙水平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有腹腔积液、血钙水平<2.25 mmol/L均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诱发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179,1.530,1.817,P<0.05)。结论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有腹腔积液、血钙水平<2.25 mmol/L均为诱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注意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防治,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并提高患者机体各项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腹腔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纳络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32例疗效观察
4
作者 张艳敏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7期57-58,共2页
急性酒精中毒指一次性饮入过量的乙醇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是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常见的病种,我科自2008年4月~2010年8月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32例,经应用纳洛酮综合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疗效观察 纳络酮 抢救 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状态 重症医学 综合治疗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早期低血糖、低磷血症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桂华 李颖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6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低血糖、低磷血症发生情况及血糖和血磷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ICU患者323例,按血糖和血磷水平分组,并对比各组APACHEⅡ评分、实验室指标和预后。结果正常血糖组192例,低血糖59例(18.27%),其中轻度低血糖...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低血糖、低磷血症发生情况及血糖和血磷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ICU患者323例,按血糖和血磷水平分组,并对比各组APACHEⅡ评分、实验室指标和预后。结果正常血糖组192例,低血糖59例(18.27%),其中轻度低血糖组38例,严重低血糖组21例,三组性别、APACHEⅡ、乳酸、肌酐、谷氨酸转氨酶、血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血磷组205例,轻度低血磷组39例,中度低血磷组36例,重度低血磷组25例,三组APACHEⅡ、乳酸、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和血磷水平、低血糖和低磷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正常值的血糖、血磷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低血糖严重程度与低磷血症严重程度分别与死亡率呈正相关(P<0.05),低血糖严重程度与低磷血症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ICU患者易出现低血糖、低磷血症,两者可能相互促进。低血糖、低磷血症ICU患者病情较重并提示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 低磷血症 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血清GSDMD、IL-1β、IL-18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齐佳昕 范骞 +1 位作者 邓锁琴 王秀丽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98-602,共5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20年12月于哈尔滨医...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20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内科二病区收治住院的冠心病患者97例,根据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55例)、稳定斑块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清GSDMD、IL-1β、IL-18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血清GSDMD、IL-1β、IL-18对患者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运用Logistic分析方法预测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结果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男性患者比例、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以及血脂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稳定斑块组患者比较,易损斑块组患者血清GSDMD、IL-1β、IL-18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GSDMD、IL-1β、IL-18诊断易损斑块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82(95%CI:0.690~0.874)、0.647(95%CI:0.536~0.757)、0.680(95%CI:0.572~0.787),敏感度分别为0.800、0.582、0.491,特异度分别为0.738、0.714、0.85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GSDMD、IL-1β、IL-18水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发生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血清GSDMD、IL-1β、IL-18水平对判断冠心病斑块稳定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清GSDMD、IL-1β、IL-18水平高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斑块稳定性 细胞焦亡 消皮素D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