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在食品产品开发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有机融入——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1
作者 王华 徐嘉徽 +5 位作者 倪娜 冀照君 李华 王翠芳 王成 赵汝 《中国食品》 2024年第6期60-63,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知识教育 课程思政 社会实践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立德树人 分类推进 内蒙古民族大学 教材体系
下载PDF
食品专业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倪娜 李红娟 +1 位作者 王华 李华 《当代农机》 2021年第10期44-47,共4页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探讨了实验室开放运行的基本模式,提出了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建设创新创业开放共享实验室,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当前发展的应用...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探讨了实验室开放运行的基本模式,提出了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建设创新创业开放共享实验室,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当前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开放 食品科学与工程 创新创业能力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内蒙古民族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海萍 陈宇杰 +2 位作者 张颖 刘跃辉 田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60-363,共4页
“互联网+教育”的飞速发展,不断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内蒙古民族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从教学团队、线上线下平台建设等方面,打破传统,初步改革构建“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 “互联网+教育”的飞速发展,不断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内蒙古民族大学“植物生物学”课程从教学团队、线上线下平台建设等方面,打破传统,初步改革构建“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物学 互联网+教育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研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调研数据为例
4
作者 尚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56-359,共4页
信息素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综合性概念。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研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提高认识水平、转变教育理念,拓展育人环境、构建育人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数字校园,创新教育形式、提升育... 信息素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综合性概念。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研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提高认识水平、转变教育理念,拓展育人环境、构建育人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数字校园,创新教育形式、提升育人成效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校 大学生 信息素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传统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代牡兰 锡林高娃 +4 位作者 吴金花 布日额 邢家辉 王赞嘉 石竞楠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5,共5页
对内蒙古地区传统发酵乳中乳酸菌进行分离并鉴定。以蒙古族传统发酵乳为材料,采用传统的细菌纯培养分离方法分离乳酸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初步确定乳酸菌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进化树构... 对内蒙古地区传统发酵乳中乳酸菌进行分离并鉴定。以蒙古族传统发酵乳为材料,采用传统的细菌纯培养分离方法分离乳酸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初步确定乳酸菌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对其种属进行分析鉴定。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29株乳酸菌共鉴定为2个属,6个种。2个属分别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肠球菌属(Entercoccus),6个种分别为短乳杆菌(Levilaccillus brevis,4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8株)、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9株)、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3株)、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1株)、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4株)。该研究采集的发酵乳样品中乳酸菌资源丰富,代表着内蒙古蒙古族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优势性乳酸菌菌种,为优良发酵剂的研发奠定了微生物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乳 乳酸菌 分离鉴定 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
下载PDF
内蒙古传统发酵沙芥细菌菌群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白乌日力嘎 乌云达来 +3 位作者 王莉梅 康连和 李星云 闫小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121,共5页
为探究添加乳清和未添加乳清内蒙古传统发酵沙芥中细菌菌群的分布情况,以内蒙古农户自制的传统发酵沙芥为材料,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4个发酵沙芥样品中细菌菌群共获得693078条有效... 为探究添加乳清和未添加乳清内蒙古传统发酵沙芥中细菌菌群的分布情况,以内蒙古农户自制的传统发酵沙芥为材料,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4个发酵沙芥样品中细菌菌群共获得693078条有效序列,共注释到9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隶属于6个门、8个纲、21个目、37个科、52个属、68个种。YZ1、YZ2、RQ1、RQ2样品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分别为90.89%、83.61%、65.30%、52.71%。而各样品中细菌属相对丰度各有差异,YZ1、YZ2、RQ1、RQ2样品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属分别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58.87%)、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40.50%)、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29.50%)、海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29.01%)。4种发酵沙芥样品细菌群落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含有16种差异性细菌属。与未添加乳清发酵沙芥样品(YZ1、YZ2)相比,添加乳清发酵沙芥样品(RQ1、RQ2)的细菌菌群多样性及特有物种数较高,且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较高,但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沙芥 高通量测序 细菌菌群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项目驱动的食品工程类课程群教学模式构建与探索
7
作者 倪娜 王翠芳 +3 位作者 斯琴其木格 丹妮 李华 王华 《中国食品》 2024年第8期16-18,共3页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积极打造“金课”、提升课程质量,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新时代需要的综合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新工科背景下本科课程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食品工...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积极打造“金课”、提升课程质量,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新时代需要的综合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新工科背景下本科课程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食品工程类课程群以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任务的关键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质量 复合型创新人才 复杂工程问题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项目驱动 工科背景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浅谈“现代生命科学进展”研究生课程教学
8
作者 黄凤兰 李国瑞 +1 位作者 狄建军 罗蕊 《科教导刊》 2020年第14期118-119,共2页
"现代生命科学进展"是内蒙古民族大学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学位课程。本教学团队准确定位了课程的目标与任务;精选参考教材;科学地设置课程内容、学时分配,授课过程中教师团队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突出内蒙古民族大... "现代生命科学进展"是内蒙古民族大学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学位课程。本教学团队准确定位了课程的目标与任务;精选参考教材;科学地设置课程内容、学时分配,授课过程中教师团队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突出内蒙古民族大学生物学一级学科教师的科研特色,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用科研反哺教学,在相关章节中向研究生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蒙古族人和有区域特色的植物、动物、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考试与过程考核相结合,更注重过程考核。这样的做法,激发了研究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命科学进展 生物学 科研反哺教学
下载PDF
内蒙古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韩慧玲 李华 +4 位作者 包振江 赵家齐 李晴 袁晓霞 冀照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47,共8页
以内蒙古通辽地区自制的奶豆腐和酸性奶油(乌日莫)为材料,采用稀释涂布法从中分离乳酸菌,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得到80株乳酸菌,经鉴定,归属于13个种,分别为短乳杆菌(Lactobaci... 以内蒙古通辽地区自制的奶豆腐和酸性奶油(乌日莫)为材料,采用稀释涂布法从中分离乳酸菌,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得到80株乳酸菌,经鉴定,归属于13个种,分别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乳酸片球菌(Lactobacillus acidilacticii)、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食二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digitalis)、奥塔基乳杆菌(Lactobacillus ottaki)、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开菲尔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表现出高的生物多样性。80株乳酸菌对萘啶酸的耐药率为100%;对链霉素、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5.00%、80.00%、72.50%;对利福平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中等,分别为51.25%,45.00%;对红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6.25%、23.75%。此外,76株(95%)的乳酸菌还具有多重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乳制品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耐药性
下载PDF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在乳酸菌细菌素合成中的作用
10
作者 满丽莉 向殿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4-220,共7页
乳酸菌细菌素具有抑菌谱广、稳定性高、安全性高等优势,作为新型生物防腐剂备受青睐,但目前工业化应用的细菌素数量有限,合成量低是其应用受限的重要原因。国内外研究显示与特定的微生物共培养是提高乳酸菌细菌素合成量的有效方法,该过... 乳酸菌细菌素具有抑菌谱广、稳定性高、安全性高等优势,作为新型生物防腐剂备受青睐,但目前工业化应用的细菌素数量有限,合成量低是其应用受限的重要原因。国内外研究显示与特定的微生物共培养是提高乳酸菌细菌素合成量的有效方法,该过程受到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文章从乳酸菌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的组成及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在乳酸菌细菌素合成中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为乳酸菌细菌素合成量的提高和工业化应用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 乳酸菌 细菌素 合成
下载PDF
基于P32蛋白的山羊痘病毒抗体荧光微球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作者 孟卫芹 王金良 +5 位作者 吴信明 唐娜 李通 石竞楠 董帅 沈志强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4,共6页
为建立一种山羊痘病毒(GTPV)抗体快速检测方法,试验将携带GTPV结构蛋白P32基因的重组质粒pET28a-P32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后获得了重组蛋白,纯化后经Western blot鉴定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反应原性... 为建立一种山羊痘病毒(GTPV)抗体快速检测方法,试验将携带GTPV结构蛋白P32基因的重组质粒pET28a-P32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后获得了重组蛋白,纯化后经Western blot鉴定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反应原性。以荧光微球为标记材料对P32蛋白进行标记,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快速检测GTPV抗体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该试纸条与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CPIV3)、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羊口疮病毒(ORFV)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阳性血清稀释至800倍仍能检出阳性,敏感性较高;批内变异系数小于10%,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5%,稳定性较好;与ELISA检测方法对比的总符合率为92.5%。综上,本试验建立的荧光微球试纸条可用于GTPV抗体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痘病毒 P32蛋白 荧光微球 抗体
下载PDF
少花蒺藜草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与验证
12
作者 徐礼莹 田迅 +7 位作者 百灵 吴佳丽 张福霖 黄菊 马文静 吕广超 马红悦 陈宇杰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3期10-16,共7页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为禾本科蒺藜草属,是入侵我国北方地区的一年生恶性杂草,少花蒺藜草的入侵态势逐年扩增,因此对于少花蒺藜草的基因研究,以及在分子水平对于防治少花蒺藜草入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少...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为禾本科蒺藜草属,是入侵我国北方地区的一年生恶性杂草,少花蒺藜草的入侵态势逐年扩增,因此对于少花蒺藜草的基因研究,以及在分子水平对于防治少花蒺藜草入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少花蒺藜草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候选了6个内参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通过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比较△Ct法和RefFinder五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估筛选了最佳内参基因。结果表明,6个候选内参基因的综合排名为TCTP1>RH37>ACX4>TCTP2>GAPDH>TBP,TCTP1基因在少花蒺藜草不同时期不同组织样本中表达最高最稳定,最不稳定表达的是基因TBP,TCTP1为综合评估下少花蒺藜草的最佳内参基因,因此TCTP1可作为内参基因用于少花蒺藜草荧光定量PCR检测研究中。本研究为少花蒺藜草后续的基因研究以及在分子水平上为少花蒺藜草生物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花蒺藜草 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下载PDF
植物食材花青素结构特性及对其功效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海歌 鲍梦圆 +2 位作者 徐心雨 周婷 常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2期299-307,共9页
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分子量小、易被人体吸收,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有研究与开发的重大潜力。本文概述了植物食材花青素的分子结构、稳定性、生物活性功能,分析了花青素分子结构特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花色苷的形成... 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分子量小、易被人体吸收,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有研究与开发的重大潜力。本文概述了植物食材花青素的分子结构、稳定性、生物活性功能,分析了花青素分子结构特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花色苷的形成,重点综述了花青素的健康功能机制:花青素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达到抗氧化功能特性;花青素通过激活AMPK/ACC1通路、上调肾小管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区转运蛋白A1达到降血脂的效果;花青素还可以通过抑制丝原活化蛋白激酶表达及NF-κB通路激活发挥出抗炎的作用,为相关健康产品的深度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结构 功能 健康 食品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预测川芎-赤芍药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赵丽娟 曹文慧 +2 位作者 翟率宇 韩立坤 白海花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为了探讨川芎-赤芍药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机制,利用网络药理学平台,挖掘了川芎-赤芍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并筛选核心成分;查找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为了探讨川芎-赤芍药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机制,利用网络药理学平台,挖掘了川芎-赤芍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并筛选核心成分;查找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然后与药物靶点取交集筛选候选靶点;构建候选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得到核心靶点;对候选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从川芎-赤芍药对中筛选到包括核心成分β-谷甾醇、黄芩素、豆甾醇和杨梅酮在内的35个活性成分,获得川芎-赤芍药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包括核心靶点AKT1、TNF、VEGFA、TP53在内的候选靶点58个,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间均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候选靶点主要参与了对氧水平下降的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对激素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富集在癌症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通路、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相关通路上,以协同的形式通过调节细胞生长发育、降低血脂水平和控制促炎介质的分泌等对动脉粥样硬化发挥治疗作用,为川芎-赤芍药对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川芎 赤芍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不同地区、采收期及部位多叶棘豆中槲皮素与山奈素含量研究
15
作者 乌日力嘎 红艳 +2 位作者 张苏雅拉吐 白金亮 淑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9期38-41,45,共5页
该研究以测定内蒙古不同地区、采收期及部位多叶棘豆中槲皮素与山奈素的含量为目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研究方法,并对其科学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不同地区的多叶棘豆药材中槲皮素含量介于0.19~0.65 mg/g之间,山... 该研究以测定内蒙古不同地区、采收期及部位多叶棘豆中槲皮素与山奈素的含量为目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研究方法,并对其科学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不同地区的多叶棘豆药材中槲皮素含量介于0.19~0.65 mg/g之间,山奈素含量则在0.04~0.14 mg/g之间。不同采收期中,花期的山奈素含量高于果期,而果期的槲皮素含量高于花期。不同部位中叶子的2种成分含量最高。该研究所建立的槲皮素和山奈素含量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优良等特点,适用于多叶棘豆药材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HPLC 不同地区 采收期 不同部位
下载PDF
蓖麻PIP5K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功能分析
16
作者 李明静 袁朴芳 +5 位作者 罗蕊 尹明达 王志妍 户雪妹 顾晓慧 黄风兰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蓖麻PIP5K1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究蓖麻PIP5K1基因在蓖麻物种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不同时期雌性植株中的表达情况,以aLmAB2品系的蓖麻花序为试验材料,克隆PIP5K1基因,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 蓖麻PIP5K1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究蓖麻PIP5K1基因在蓖麻物种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不同时期雌性植株中的表达情况,以aLmAB2品系的蓖麻花序为试验材料,克隆PIP5K1基因,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PIP5K1基因在不同时期雌性系植株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蓖麻花序轴顶端将总RNA提取出来,并将其反转录成cDNA,克隆后得到一个全长为2325bp的PIP5K1基因片段,经测序后比对这一基因序列和NCBI参考基因序列相同。对该基因所编码蛋白展开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PIP5K1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等电点为8.85,氨基酸数目为774,分子量大小为87967.37Da,是一种亲水性稳定蛋白;无跨膜螺旋区,属于非跨膜蛋白;蛋白质二级结构由α螺旋、β转角、伸展链及无规卷曲构成;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与同属于大戟科的木薯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科亲缘关系较远。qRT-PCR分析表明,PIP5K1在标雌系、单雌系、两性系花序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和下调,推测PIP5K1基因参与蓖麻花序发育的调控。本研究为探究PIP5K1基因促进蓖麻植株的生长发育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PIP5K1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功能分析
下载PDF
蓖麻饼粕有机肥对花生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李明静 罗蕊 +5 位作者 张驰 张智勇 户雪妹 顾晓慧 徐淑艳 黄凤兰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为探究不同施肥水平下蓖麻饼粕肥对花生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明确蓖麻饼粕肥的最佳施肥量,以四粒红为试验品种,设置不施肥(CK)、施化肥(HF1、HF2、HF3,施用量分别为175、350和700 kg/hm^(2))、施蓖麻饼粕有机肥(BM1、BM2、BM3,施用... 为探究不同施肥水平下蓖麻饼粕肥对花生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明确蓖麻饼粕肥的最佳施肥量,以四粒红为试验品种,设置不施肥(CK)、施化肥(HF1、HF2、HF3,施用量分别为175、350和700 kg/hm^(2))、施蓖麻饼粕有机肥(BM1、BM2、BM3,施用量分别为2500、5000和10000 kg/hm^(2)),共7个施肥处理,比较各处理对花生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BM2、BM3处理增产0.35%~0.67%;HF1、HF2、HF3处理增产了1.55%~4.44%;BM1处理的花生产量最高,达到了440.22 kg/667m^(2),较CK处理增产46.67%;此外,BM1处理的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在幼苗期时,BM3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K处理,而在收获期时,BM3处理的6种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因此,BM3处理的土壤酶活性较CK处理变化效果最明显。综上所述,蓖麻饼粕有机肥2500 kg/hm^(2)处理能够使花生增产,提高经济效益,而蓖麻饼粕有机肥10000 kg/hm^(2)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改善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饼粕有机肥 花生 产量 土壤酶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传统制作奶豆腐和乌日莫中乳酸菌多样性及分布特征
18
作者 袁晓霞 韩慧玲 +6 位作者 李华 赵家齐 包振江 李晴 石千卉 乌日汗 冀照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9-2043,共15页
【背景】传统制作奶豆腐和酸性奶油(乌日莫)是内蒙古农牧地区最喜爱的食品,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乳酸菌资源,亟待开发利用。【目的】通过解析内蒙古农牧地区传统自制奶豆腐和乌日莫样品中乳酸菌多样性及分布特征,为优良菌株选育与利用提供... 【背景】传统制作奶豆腐和酸性奶油(乌日莫)是内蒙古农牧地区最喜爱的食品,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乳酸菌资源,亟待开发利用。【目的】通过解析内蒙古农牧地区传统自制奶豆腐和乌日莫样品中乳酸菌多样性及分布特征,为优良菌株选育与利用提供资源和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乳酸菌,测定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种属关系,阐明乳酸菌系统发育、遗传分化及菌群结构。【结果】传统自制样品中共分离得到乳酸菌81株,主要归属于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食二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diolivorans)、奥塔基乳杆菌(Lactobacillus otakiens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开菲尔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和坚忍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这13个种,其中屎肠球菌和乳酸乳球菌分别为奶豆腐和乌日莫的优势种。乳酸菌的菌群结构单一,核苷酸多态性(π)较低,遗传距离(Dxy)较远,基因交流指数(Nm)较低。【结论】奶豆腐和乌日莫中乳酸菌生物多样性较高,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呈非相关性,在进化历史上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交流的频率较低,表现出较强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豆腐 乌日莫 乳酸菌 多样性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内蒙古地区牛乳腺炎致病性粪肠球菌表面蛋白es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19
作者 石竞楠 锡林高娃 +4 位作者 吴金花 布日额 王金良 陈金龙 王赞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 克隆、表达内蒙古地区奶牛乳腺炎临床分离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表面蛋白esp基因,对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以Genbank公布的序列号为CP045045.1粪肠球菌esp基因DNA为模板设计1对引物,对esp基... 目的 克隆、表达内蒙古地区奶牛乳腺炎临床分离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表面蛋白esp基因,对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以Genbank公布的序列号为CP045045.1粪肠球菌esp基因DNA为模板设计1对引物,对esp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esp后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利用DNA Star生物信息软件对表达蛋白的空间构象,理化特性,跨膜区,抗原性等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测序显示,克隆的esp基因序列长度为776 bp,与NCBI公布的esp序列(CP045045.1)相似度为100%。经PCR及酶切鉴定,重组表达质粒pET30a(+)-esp构建正确。将其转化至原核表达工程菌BL21后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显示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28×10^(3)。Western blot分析显示,纯化的重组蛋白能够被相应小鼠抗血清识别。DNAStar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显示,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7×10^(3),等电点为4.33,带负电荷残基总数54个,带正电荷残基总数30个,分子式为C_(1190)H_(1899)N_(309)O_(438),α螺旋占6.98%,β折叠占1.94%,无规则折叠占68.6%;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表面存在较多抗原表位;6-25位氨基酸之间存在跨膜区域,推测该蛋白具有跨膜特性。抗原性分析显示,esp基因编码蛋白在14-55、59-170、186-197、206-255位氨基酸残基区段存在良好的抗原可及性,以59-170位区间抗原可及性较为集中。结论 内蒙古地区分离的牛乳腺炎致病性粪肠球菌esp基因编码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作为该菌感染检测靶标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粪肠球菌 esp基因 抗原理化特性分析
原文传递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食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创新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华 倪娜 +3 位作者 李华 王翠芳 王成 赵汝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9期114-116,120,共4页
新工科建设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通过“食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进行实践教学探索。课程以创新性成果为导向,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教学... 新工科建设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通过“食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进行实践教学探索。课程以创新性成果为导向,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教学设计融入创新性教学项目,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训练,以全过程、多维度的考核方式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实践教学体系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也为学生实习就业和创新创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食品生产综合实训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