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管理模式在CT室临床带教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忠 李旭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期26-28,共3页
为提高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的临床教学、带教质量,探究高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已经成为各家医院、特别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定点医院各专业教研室工作的关注焦点。我院采用PDCA管理模式在医学影像科CT室教学工作中开展教学质量评... 为提高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的临床教学、带教质量,探究高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已经成为各家医院、特别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定点医院各专业教研室工作的关注焦点。我院采用PDCA管理模式在医学影像科CT室教学工作中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根据PDCA循环模式制定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将临床带教教学分为质量评价计划制定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总结评价4个部分,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笔者医院医学影像科CT室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证明,PDCA循环可以提高CT室临床带教教学质量,使CT室临床带教实现规范化、高效化,在医学影像科(普通X线、CT、MR)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临床带教 教学质量评价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旭文 李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9期89-91,共3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降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手术发生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153例临床诊断为阑尾炎并行腹腔镜阑尾切除的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2016年152例诊断...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降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手术发生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153例临床诊断为阑尾炎并行腹腔镜阑尾切除的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2016年152例诊断为阑尾炎的病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常规行全腹部CT扫描并进行阑尾多平面重组,根据阑尾及腹腔内组织结构情况选择合适病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手术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4例(2.63%),低于对照组18例(11.7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中转开腹手术0例,低于对照组5例(3.2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可以明显降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手术发生率,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前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多平面重组技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下载PDF
胸部DR及CT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3
作者 李忠 李旭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2期77-78,共2页
目的研究胸部DR及CT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0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进行胸部DR及CT检查,比较两种方式诊断准确率。结果 70例患者中,CT检查检出有结节性病灶20.00%;胸部DR检出结节性病灶5.71%,CT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 目的研究胸部DR及CT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0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进行胸部DR及CT检查,比较两种方式诊断准确率。结果 70例患者中,CT检查检出有结节性病灶20.00%;胸部DR检出结节性病灶5.71%,CT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部DR(P<0.05)。CT检查肿瘤分型筛查检出鳞癌、小细胞癌、转移癌及支气管病变各1例,总检出率为5.71%;胸部DR检出鳞癌、转移癌各1例,总检出率为2.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胸部DR检查而言,CT扫描检查肺癌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 CT 肺癌 诊断 价值
下载PDF
结核性“树芽征”CT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旭文 李颖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提高对结核性“树芽征”CT影像特征的认识水平,明确CT所见的结核性“树芽征”相对应的病理意义。方法对照分析7例经手术治疗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表现及相对应的病理结果,复习文献。结果结核性“树芽征”的“树状”部分对应... 目的提高对结核性“树芽征”CT影像特征的认识水平,明确CT所见的结核性“树芽征”相对应的病理意义。方法对照分析7例经手术治疗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表现及相对应的病理结果,复习文献。结果结核性“树芽征”的“树状”部分对应于小叶内炎性细支气管,而“芽状”部分对应充满了炎性物质的比相应的细支气管粗大的肺泡管,“树芽状”病变包括腔内干酪或支气管内、支气管周围干酪样病变、炎性细胞和碎屑、纤维化和肉芽肿形成的混合物。结论结核性“树芽征”代表肺结核支气管腔内播散过程中的特殊病理过程,在临床工作中可以为肺结核诊治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树芽征 病理
下载PDF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杜鹏 杨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1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开展多层螺旋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48例作为研究资料,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实施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等分析血肿部位、形态及...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开展多层螺旋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48例作为研究资料,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实施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等分析血肿部位、形态及溃疡,是否存在胸腔积液等,探讨诊断价值。结果:48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诊断血肿最大厚度为14.8mm,受升主动脉最大直径54mm,降主动脉最大直径42mm;可清楚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成像,平扫表现出沿主动脉壁的环状或新月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且没发现内膜片和撕裂口。单纯型22(45.83%)例,溃疡型26(54.16%)例。结论:针对主动脉壁内血肿开展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其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且具有无创性优势,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内血肿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