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包头地区某三级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田英杰 于慧 王占黎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4-5,9,共3页
目的:分析内蒙古包头地区2016至2017年某医院病原菌分布特点,了解临床来源病原菌株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Phoenix 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来源病原菌进行菌株鉴定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目的:分析内蒙古包头地区2016至2017年某医院病原菌分布特点,了解临床来源病原菌株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Phoenix 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来源病原菌进行菌株鉴定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药敏试验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NCCLS) 2017年标准操作及判读。结果:2016至2017年共收集临床来源菌株965株,分离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与革兰氏阳性细菌分别占74. 5%、25. 5%;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46. 9%和16. 7%;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为0. 3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15. 8%,MRSA对苯唑西林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MSSA(P <0. 05),未检测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细菌感染问题日趋严重,需与临床沟通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并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感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2
作者 闫佳玉 王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827-2831,共5页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慢性非感染性乳腺炎,以部分乳管扩张和大量浆细胞浸润为典型表现,多发于非哺乳期中青年女性。目前对该病病因机制没有统一的认识,若治疗方式采取不当,易造成病情反复,严重影响了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由...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慢性非感染性乳腺炎,以部分乳管扩张和大量浆细胞浸润为典型表现,多发于非哺乳期中青年女性。目前对该病病因机制没有统一的认识,若治疗方式采取不当,易造成病情反复,严重影响了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由此看来,对于该疾病的早期诊疗极其重要。本文就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外科手术切除与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外科手术切除 微创治疗 超声引导下穿刺
下载PDF
关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3
作者 王玉林 李宝成 希日古嘎恩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11-111,114,共2页
从研究生导师自身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学习的能力、培养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能力、培养研究生良好的临床思维、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研究生优秀的人文内... 从研究生导师自身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学习的能力、培养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能力、培养研究生良好的临床思维、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研究生优秀的人文内涵、注重研究生良好性格的塑造、注重人生目标的培养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引导当代研究生更好的取得自我突破和提高科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独立思考 临床思维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影像学对山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宋佳敏 刘晓林 +1 位作者 周茂荣 孙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18-323,共6页
目的 探讨DECT-MPI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植入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建立山羊CMD模型,完成心脏CT、SPECT、PET及CMR检查。将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观察障碍心肌在四种检查方法中的分布区域,以病理学为金标准分... 目的 探讨DECT-MPI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植入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建立山羊CMD模型,完成心脏CT、SPECT、PET及CMR检查。将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观察障碍心肌在四种检查方法中的分布区域,以病理学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测量主动脉、正常及障碍心肌的碘浓度,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ID),比较正常与障碍心肌碘浓度及NID的差异。结果 四种方法评估CMD的敏感性分别为56.8%、68.4%、94.4%、50.0%;特异性分别为98.0%、99.0%、98.0%、100%。障碍心肌组碘浓度和NID(-0.200±1.005和-0.027±0.133)均低于正常心肌组(1.578±0.936和0.204±0.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碘图、NID及二者联合分析障碍心肌AUC分别为81.7%、90.8%和93.6%。结论 多模态影像学中DECT在CMD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碘图、NID联合指标诊断CMD效能较好,为人体临床实验提供研究基础及影像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动物模型 多模态影像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piRNA-001184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与CTGF、CDKN2A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王志红 贾国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piRNA-001184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表达及其与CTGF、CDKN2A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9例MM患者纳入实验组,收集同期18例缺铁性贫... 目的探讨piRNA-001184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表达及其与CTGF、CDKN2A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9例MM患者纳入实验组,收集同期1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纳入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的piRNA-001184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piRNA-001184与CTGF、CDKN2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piRNA-00118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1.56±6.19)vs.(10.60±2.45),t=7.388,P<0.001]。不同病程患者的piRNA-001184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977,P<0.001),表达水平依次为初发组>复发组>缓解组。不同国际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患者的piRNA-001184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水平依次为Ⅰ期<Ⅱ期<Ⅲ期。piRNA-001184表达水平与CTGF、CDKN2A基因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MM患者piRNA-001184表达明显上调。监测piRNA-001184可能对MM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piRNA-001184 DNA甲基化
下载PDF
BrdU标记的BMSCs侧脑室植入后对SAH后CVS大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朝晖 索胧胧 +4 位作者 蔡志平 霍东升 贾建新 闫旭升 李梁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7-89,122,共4页
目的:利用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 U)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植入大鼠侧脑室,观察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模型大鼠植入BMSCs后由于脑血管痉挛(cereb... 目的:利用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 U)标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植入大鼠侧脑室,观察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模型大鼠植入BMSCs后由于脑血管痉挛(cerebro vascular spasm,CVS)对大鼠的行为学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第5代BMSCs,用Brd U标记2 d。采用大鼠自体尾动脉取血枕大池二次注血制作SAH大鼠模型。用Brd U标记好的BMSCs悬液通过大鼠侧脑室注入SAH后的模型大鼠,36只SAH后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SAH组(对照组)、SAH后植入DMEM组和SAH后植入BMSCs组,对照组不注射任何物质。术后1 d、2 d、3 d、5 d、7 d检测各组大鼠的神经生物学功能评分,各组取5只大鼠于1 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结果:BMSCs组大鼠的生物学功能评分可见在5 d和7 d时,BMSCs组低于其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d=15.144,P5d=0.042;t7d=12.254,P=0.032)。BMSCs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时间要短于SAH组和DMEM组(P<0.05),BMSCs组跨越平台的次数要多于其它两组(t=16.368,P=0.048)。结论:植入BMSCs后能够明显改善SAH后CVS大鼠的感觉运动功能及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蛛网膜下隙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不同部位脑血管机械取栓治疗并发症差异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骥 刘国荣 潘晓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0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脑血管机械取栓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是否存在差异性,从而进行经验总结,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行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1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的取栓部位,分成MCA、ICA...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脑血管机械取栓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是否存在差异性,从而进行经验总结,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行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1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的取栓部位,分成MCA、ICA、VA、BA,VA-BA,ICA-MCA,前循环和后循环,对比各部位脑血管取栓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15例机械取栓患者中,发生并发症41例(35.65%)。不同部位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MCA 44.44%(24/54),ICA31.82%(7/22),BA 22.73%(5/22),CCA 50%(1/2),VA-BA串联33.33%(2/6),ICA-MCA串联40%(2/5),前循环40.96%(34/83),后循环21.88%(7/32),不同部位脑血管机械取栓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循环机械取栓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前后循环取栓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机械取栓 并发症
下载PDF
CeNPs在DOX诱导的心脏毒性中的作用及对SOD的影响
8
作者 董方闻 蔺雪峰 韩轩茂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139-142,共4页
目的 探究CeNPs(纳米氧化铈)在DOX(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以及CeNPs对DOX心肌细胞损伤中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使用H9C2大鼠心肌细胞,DOX处理建立损伤模型,并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DOX损伤组、CeNPs组、DOX+Ce... 目的 探究CeNPs(纳米氧化铈)在DOX(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以及CeNPs对DOX心肌细胞损伤中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使用H9C2大鼠心肌细胞,DOX处理建立损伤模型,并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DOX损伤组、CeNPs组、DOX+CeNPs组、DOX+DEX(右丙亚胺,阳性保护药)组进行实验。通过CCK-8法测定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测定蛋白表达量、生化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SOD活性。结果 CCK-8法:DOX+CeNPs组相对于DOX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高(P<0.0001)。Western Blot法:DOX+CeNPs组与DOX组对比,Bax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生化法检测:DOX+CeNPs组与DOX组对比,SOD活力升高(P<0.05)。结论 CeNPs能够提高DOX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CeNPs调控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减轻DOX处理后的细胞凋亡;CeNPs通过提高SOD活性改善DOX处理后的细胞氧化应激失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心肌损伤 纳米氧化铈 SOD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妊娠期补钙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媛媛 赵莉萍 +1 位作者 郭志利 孙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4期71-75,共5页
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孕期特有的并发症,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终止妊娠仍为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且不良妊娠结局如母体器官受累、早产、小于孕龄儿的发生也不可避免。许多研究证实妊娠期补钙情况与... 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孕期特有的并发症,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终止妊娠仍为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且不良妊娠结局如母体器官受累、早产、小于孕龄儿的发生也不可避免。许多研究证实妊娠期补钙情况与妊娠期高血压及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关且与其不良妊娠结局的严重程度有关。钙可直接或间接通过调节血管收缩及血管内皮活化作用来影响胎盘血流以致影响母体及胎儿。本文通过探讨妊娠期补钙与妊娠期高血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可有助于了解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期补钙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补钙与妊娠不良结局严重程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钙 妊娠期高血压 早产 母体器官受累 小于孕龄儿 机制
下载PDF
急性脑损伤患儿脑脊液中1-磷酸鞘氨醇水平检测及意义
10
作者 刘嘉怡 苏学文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4-96,10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患儿脑脊液中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51例急性脑损伤患儿,根据临床诊断的不同分为化脓性脑膜炎15例(化脑组)、病毒性脑炎19例(病脑组)、排除中...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患儿脑脊液中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51例急性脑损伤患儿,根据临床诊断的不同分为化脓性脑膜炎15例(化脑组)、病毒性脑炎19例(病脑组)、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癫痫持续状态患儿17例(SE组);另选取同期入院的经脑脊液等相关检查排除急性脑损伤的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4组患儿脑脊液中S1P生物标志物的水平。结果SE组、化脑组及病脑组脑脊液中S1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E组脑脊液中S1P水平高于化脑组、病脑组,化脑组脑脊液中S1P水平高于病脑组。结论脑脊液中S1P可能参与儿童急性脑损伤发病过程并具有对不同类型脑损伤进行初步鉴别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脑损伤 S1P
下载PDF
术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对肺叶切除术患者肺功能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11
作者 寇雅婕 赵智慧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在单肺通气过程中非通气侧肺使用持续中低流量给氧的作用及对肺功能和肺内分流的影响,对比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气分析结果及肺内分流情况。方法选取4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在单肺通气过程中非通气侧肺使用持续中低流量给氧的作用及对肺功能和肺内分流的影响,对比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气分析结果及肺内分流情况。方法选取4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空白组(A组):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向大气开放;中低流量给氧组(B组):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持续情况中低流量给氧2L/min。及时采集动脉血2mL,在未吸氧前(T_(0))、单肺通气后30min(T_(1))、单肺通气后60min(T_(2))时间点进行血气分析,记录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数值,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_(2))和肺内分流(Qs/Qt)。结果A组患者单肺通气后OI显著下降,B组患者单肺通气后OI显著上升;T_(1)及T_(2)时间点,B组OI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间点B组A-aDO_(2)较A组明显降低;T_(1)、T_(2)时间点B组Qs/Qt明显低于A组。结论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使用2L/min的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可增加氧合指数,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减少肺内分流。肺叶切除术术中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给予持续中低流量给氧能够增加血氧分压,防止术中发生低氧血症,且能够改善肺通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持续中低流量给氧 肺功能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分流道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12
作者 杨广祥 穆永旭 +2 位作者 仲崇明 要红叶 刘津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0期138-139,共2页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在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肝硬化行TIPS术患者36例,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术后分流道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发生...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在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肝硬化行TIPS术患者36例,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术后分流道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发生肝性脑病患者2例,分流道功能障碍患者3例;正常支架内血流速度与狭窄支架内血流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能简单、直观地观察分流道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是发现分流道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慢性肾病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研究综述
13
作者 吴敏 李广义 陈茀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期47-51,共5页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eft ventrical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在慢性肾病(chronic heart diease,CKD)患者中患病率高、发生早,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生存率下降有关.LVDD的主要表现为心肌松弛下降和心室充盈受限,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he...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eft ventrical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在慢性肾病(chronic heart diease,CKD)患者中患病率高、发生早,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生存率下降有关.LVDD的主要表现为心肌松弛下降和心室充盈受限,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尿毒症心肌病的基础.CKD患者由于体液环境的复杂性,LVDD病程发展中既有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也有尿毒症毒素、感染、氧化应激等非传统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超声心动图是LVDD的主要无创性检查工具,可通过结构及动力学改变评估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线粒体氧化应激参与足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耀荣 王彩丽 +1 位作者 米焱 李礼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922-923,共2页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以持续性蛋白尿和进行性蛋白尿为特征并伴有肾小球滤过率( GFR)持续下降,肾脏微血管断裂,肾小球毛细血管和...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以持续性蛋白尿和进行性蛋白尿为特征并伴有肾小球滤过率( GFR)持续下降,肾脏微血管断裂,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管间质受损[1]. DKD目前已成为欧美国家终末期肾病( 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主要的病因,在我国DKD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 当前,大量研究表明,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氧化应激( oxidative stress,OS)导致的慢性炎症在DKD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在高糖的刺激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逐渐增多,且AGEs难以降解,易于在细胞内大量聚积[4]. 在AGEs产生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ROS,使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 同时ROS可损伤足细胞线粒体功能,导致足细胞功能障碍,进而启动后续的细胞骨架破坏、细胞融合,甚至细胞凋亡过程[5]. 因此,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亦成为糖尿病肾病防治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终末期肾病 持续性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 细胞线粒体 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疾病 氧化应激
下载PDF
TRAIL及其受体在食管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车娜 柴建原 +4 位作者 韩丽红 金培彧 贾彦彬 武金宝 党彤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及其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和诱骗受体(decoy receptor,DCR)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癌... 目的:研究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及其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和诱骗受体(decoy receptor,DCR)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TRAIL、DR和DCR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癌组织TRAIL、死亡受体DR4、死亡受体DR5、诱骗受体DCR1和诱骗受体DCR2均有表达,而癌旁正常组织均为阴性。结论:TRAIL及其受体在食管癌组织中均有表达,癌旁正常组织均无表达,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相关,本研究为食管鳞癌发生机制的研究及TRAIL抗性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死亡受体 诱骗受体
下载PDF
包头市某三级医院ICU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英杰 于慧 王占黎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包头地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三级医院ICU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了解临床来源病原菌株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病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hoenix 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 目的:分析包头地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三级医院ICU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了解临床来源病原菌株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病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hoenix 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来源病原菌进行菌株鉴定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药敏试验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NCCLS)2017年标准操作及判读。结果: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收集菌株302株,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70.9%,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阳性菌占29.1%,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3年内,标本类型居前3位的分别是呼吸道标本、无菌体液、尿液;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均>80%;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呈现耐药性;该医院ICU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3年该医院ICU主要目标菌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性严重,需连续监测主要目标菌的耐药情况,及时进行医院控制干预,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耐药 抗菌药物 动态监测
下载PDF
ATP敏感性钾通道调控NADPH氧化酶2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茹 蔺雪峰 +2 位作者 李阳 聂晓丽 韩轩茂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725-731,共7页
血运重建是目前治疗心肌缺血的最有效方法,但治疗过程中,缺血区域的再灌注加速诱导受损心肌细胞的凋亡,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NADPH氧化酶2(Nox2)生成活性氧(ROS)诱导氧化应激引起心肌氧化损伤。ATP敏感性... 血运重建是目前治疗心肌缺血的最有效方法,但治疗过程中,缺血区域的再灌注加速诱导受损心肌细胞的凋亡,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NADPH氧化酶2(Nox2)生成活性氧(ROS)诱导氧化应激引起心肌氧化损伤。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通过调节MIRI期间能量消耗、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ROS的产生,发挥心脏保护的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Nox2和KATP介导MIRI的近期研究进展,同时探究了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中KATP对Nox2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敏感性钾通道 NADPH氧化酶2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谭响 王晓松 +1 位作者 云强 吴日乐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717-720,共4页
三叉神经痛(TN)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出现的面部阵发性剧痛,抗癫痫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适应证为经至少3种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不缓解或出现无法忍受的副作用。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又... 三叉神经痛(TN)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出现的面部阵发性剧痛,抗癫痫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适应证为经至少3种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不缓解或出现无法忍受的副作用。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又分为神经损伤性和非神经损伤性治疗。另外,神经调控刺激术如脑运动皮质刺激(MCS)和深部脑刺激(DBS)是新兴技术,也可以缓解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程度。本文对三叉神经痛非药物治疗的历史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三叉神经痛选择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非药物治疗 最新进展 神经调控刺激术
下载PDF
RPN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震 欧阳晓晖 苏秀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1期62-65,共4页
简述了RPN2的概况及其作用机制,并回顾其在各种肿瘤细胞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肿瘤细胞获得耐药表型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下调作为N-寡糖基转移酶复合体成员之一的核糖体结合蛋白Ⅱ(RPN2)基因可显著促进多西紫杉醇诱导的乳腺肿瘤... 简述了RPN2的概况及其作用机制,并回顾其在各种肿瘤细胞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肿瘤细胞获得耐药表型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下调作为N-寡糖基转移酶复合体成员之一的核糖体结合蛋白Ⅱ(RPN2)基因可显著促进多西紫杉醇诱导的乳腺肿瘤细胞凋亡,沉默RPN2基因可增加乳腺肿瘤细胞对多西紫杉醇的敏感性。但是,RPN2表达的功能和与其他恶性肿瘤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仍有待阐明。本文根据最近的相关文献就RPN2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N2 肿瘤 进展
下载PDF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制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包圣 闫国珍 +3 位作者 李爱华 李志远 何俊峰 刘扬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制备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5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组及改良组,构建早期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传统组为注射内毒素后分别注射3 d、5 d、7 d的甲基强的松龙,改良组为在超声引导下向关节...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制备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5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组及改良组,构建早期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传统组为注射内毒素后分别注射3 d、5 d、7 d的甲基强的松龙,改良组为在超声引导下向关节腔内注射等量激素,尔后行X线、超声及股骨头空骨陷窝阳性率比较。结果:对照组、传统组及改良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显示股骨头骨皮质完整,表面光滑,未见骨赘形成,关节囊无积液,周围软组织未见水肿,对照组超声造影示周围血管显影良好,传统组及改良组股骨头周围血管显影数目减少;X线检查示各组股骨头骨皮质连续完整,改良组少部分股骨头可见骨密度不均,但无特异性表现,病理学显示部分骨细胞排列紊乱,间质血管扩张、淤血,随激素注射时间延长,脂肪细胞数量增多,骨小梁数目减少,分布稀疏,两实验组均未见骨小梁断裂,随注射时间延长,空骨陷窝细胞数增加,改良组的空骨陷窝细胞数高于传统制备方法(P<0.05)。结论:注射3 d激素不能制备早期股骨头坏死模型,注射5 d及7 d激素可制备早期股骨头坏死模型,其中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可提升空骨陷窝细胞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超声引导 骨陷窝细胞 内毒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