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部分地区蒙古族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危险因素的研究分析
1
作者 高雅静 赵文娟 +3 位作者 朱凌妍 郎名丽 平春玲 王永福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041-1045,1050,共6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部分地区蒙古族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影响蒙古族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内蒙古部分地区三代内无与其他民族通婚的457名蒙古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一般... 目的了解内蒙古部分地区蒙古族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影响蒙古族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内蒙古部分地区三代内无与其他民族通婚的457名蒙古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及身体一般指标和生化指标,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结果高尿酸血症人群中,蒙古族居民饮酒量高于汉族居民(P<0.05);痛风人群中,蒙古族居民饮酒量和食用动物内脏量高于汉族居民(P<0.05)。与血尿酸正常人群相比,男性、蒙古族居民饮酒及食用动物内脏的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痛风人群相比,男性、蒙古族居民饮酒、睡眠质量差,合并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症中任意一个病史的人群痛风的发病率更高。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饮酒、食用动物内脏的蒙古族居民高尿酸血症风险增高(P<0.05);饮酒、睡眠质量差、合并糖尿病的蒙古族居民痛风风险增高(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居民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相对较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中,蒙古族居民的饮酒量高于汉族居民,饮酒是蒙古族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共同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蒙古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成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文娟 刘丽君 +3 位作者 李向红 王平乐 贾平 王永福 《应用预防医学》 2022年第5期421-425,431,共6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成人高尿酸血症(HUA)和痛风患病率及HUA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在内蒙古包头市、通辽市、赤峰市、锡林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所属的6家医院选取2019年度体检的部分18岁以上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成人高尿酸血症(HUA)和痛风患病率及HUA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在内蒙古包头市、通辽市、赤峰市、锡林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所属的6家医院选取2019年度体检的部分18岁以上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疾病史、家族史、饮食生活方式等信息资料,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和检测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肌酐、尿酸等指标,分析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从2308名居民中检出HUA 364例,在2244名居民中发现痛风114例,患病率分别为15.8%和5.1%。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性别年龄构成进行标化后的HUA、痛风患病率分别为15.6%和5.0%。调查对象中HUA和痛风患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HUA患病率汉族高于蒙古族、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喜食肉食(>2次/周)、每次食肉量>50 g、不体育锻炼、存在HUA家族史及痛风家族史者HUA患病率相对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高血压、喜食肉食、不体育锻炼、有痛风家族史等均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OR(95%CI)值分别为2.72(2.99-3.69)、1.55(1.14-2.11)、1.44(1.14-1.82)、0.70(0.55-0.90)和2.34(1.16-4.71)。结论内蒙古地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率分别为15.6%和5.0%。男性、高血压、喜食肉食、不体育锻炼、有痛风家族史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患病率 高血压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3
作者 马瑞雪 孙英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1期141-144,共4页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疾病应用雷公藤多甙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的有效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免疫干预组(免疫抑制剂治疗)与联...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疾病应用雷公藤多甙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的有效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免疫干预组(免疫抑制剂治疗)与联合干预组(免疫抑制剂联合雷公藤多甙),各35例。评估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情况、炎症因子的变化、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干预后,联合干预组关节肿胀为(0.49±0.52)分、关节疼痛为(0.34±0.05)分、晨僵为(0.43±0.02)分,均优于免疫干预组的(0.91±0.25)分、(0.83±0.41)分、(0.91±0.16)分(P <0.05)。联合干预组有效率高于免疫干预组(P <0.05)。联合干预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指标、类风湿因子指标均小于免疫干预组(P <0.05),即联合干预组炎症因子指标变化程度更大。联合干预组有2例患者出现腹部疼痛、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舒适、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4.3%,低于免疫干预组的28.6%(P <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应首选雷公藤多甙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法,能更好地减少症状积分,调整炎症因子指标,保障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免疫抑制剂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因子 症状积分 临床指标 影响
下载PDF
治疗风湿性疾病药物的免疫原性及抗药抗体的产生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国婧 刘媛 王永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6-128,共3页
风湿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会产生抗药抗体(ADAs)。其产生原因多与使用生物制剂类药物治疗有关,ADAs的产生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疾病控制不良及复发,因此研究ADAs的产生原因、定期监测ADAs及减少药物抗性会给风湿病患者带来巨大益处。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 生物制剂 抗药抗体 药物免疫原性
下载PDF
Hsa-miR-155-3p和hsa-miR-155-5p作为系统性硬化症生物标志物及调控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5
作者 王宝玥 孙晓林 王永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202,共11页
目的:探讨hsa-miR-155-3p和hsa-miR-155-5p作为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生物标志物及调控生物学行为的研究。方法:选取10例SSc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qPCR法检测SSc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 目的:探讨hsa-miR-155-3p和hsa-miR-155-5p作为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生物标志物及调控生物学行为的研究。方法:选取10例SSc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qPCR法检测SSc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sa-miR-155-3p和hsa-miR-155-5p表达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其诊断价值。Pearson或Spearman分析miRNA和SSc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利用miRDB、Targetscan和miRDIP数据库预测hsa-miR-155-3p和hsa-miR-155-5p靶基因,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PPI相互作用网络构建、中心基因的筛选。结果:在SSc患者PBMCs中hsa-miR-155-3p和hsa-miR-155-5p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ROC曲线显示,hsa-miR-155-3p和hsa-miR-155-5p诊断SSc的曲线下面积为(AUC=1, 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hsa-miR-155-3p、 hsa-miR-155-5p和高分辨率CT(HRC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白球比(ALB/GLB)等临床指标相关(P<0.05)。hsa-miR-155-3p和hsa-miR-155-5p靶基因富集的信号通路与SSc纤维化、免疫、炎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论:hsa-miR-155-3p及hsa-miR-155-5p可能参与了调节SSc纤维化、免疫、炎症的发生、发展,hsa-miR-155-3p及hsa-miR-155-5p有可能作为SSc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3p MiR-155-5p 系统性硬化症 相关性 生物学标志物
下载PDF
LOXL2、TGF-β、CTGF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使用环磷酰胺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韩枫 王永福 鲁芙爱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8-54,共7页
目的:观察血清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ysyl oxidase-like protein 2,LOXL2)、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 目的:观察血清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ysyl oxidase-like protein 2,LOXL2)、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an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患者使用环磷酰胺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5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CTD-ILD并使用环磷酰胺针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3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基线期及使用环磷酰胺治疗12周后及24周后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资料,分析血清LOXL2、TGF-β、CTGF在CTD-ILD患者使用环磷酰胺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CTD-ILD患者使用环磷酰胺治疗24周后血清ESR、IgM、IgA、IgG水平明显降低,肺功能指标TLC、FVC、FEV1/FVC、DLCO%明显改善(P<0.05);治疗12周后及24周后血清LOXL2、TGF-β、CTGF的水平明显降低,6-MWT明显改善。HRCT评分与CRP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12周后及24周后C-反应蛋白及血气分析指标PaO_(2)与PaCO_(2)变化差异不大(P>0.05)。CTD-ILD患者血清中LOXL2水平与ESR、IgA、IgG呈正相关(P<0.05);LOXL2与TGF-β、CTGF呈正相关(P=0.001、0.003);TGF-β与CTGF呈正相关(P=0.025)。结论:环磷酰胺治疗可能通过抑制血清LOXL2的表达进一步抑制TGF-β信号通路进而影响CTGF的表达而有效地控制CTD-ILD患者的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环磷酰胺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 转化生长因子Β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的血清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晓敏 王永福 鲁芙爱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22-127,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关节破坏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除关节表现外,还可累及多系统,其中最常累及肺脏,以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为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rheumatoid arthrit...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关节破坏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除关节表现外,还可累及多系统,其中最常累及肺脏,以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为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且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容易造成RA-ILD的误诊或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病 早期临床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学标志物 关节破坏 预后差 关节表现 诊断方法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重叠患者继发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宋国婧 邱立军 +3 位作者 庞春艳 赵思萌 刘媛 王永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重叠患者继发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临床特点、影像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43例RA和pSS重叠(RA-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肺高分辨率CT(HRCT)资料,其中RA-pSS继发ILD组15例,RA-pSS...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重叠患者继发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临床特点、影像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43例RA和pSS重叠(RA-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肺高分辨率CT(HRCT)资料,其中RA-pSS继发ILD组15例,RA-pSS未继发ILD组28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RA-pSS患者的临床资料、肺功能、影像学改变,并对肺HRCT进行评分,分析RA-pSS继发ILD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结果与RA-pSS未继发ILD组相比,RA-pSS继发ILD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RA-pSS继发ILD组肺HRCT最常见的表现是小叶间隔增厚,最常见的ILD类型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与非普通型间质性肺炎(非-UIP)组相比,UIP组临床-影像-生理评分(CRP score)明显升高(P<0.05);与RA-pSS未继发ILD组相比,RA-pSS继发ILD组的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RA-pSS继发ILD患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影像学表现复杂,预后差,应该得到临床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干燥综合征 肺疾病 间质性 重叠综合征 临床-影像-生理评分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作用及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滑雅娜 刘媛 +2 位作者 邱立军 赵思萌 王永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7-91,共5页
目的观察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及其与ILD临床、影像和疾病相关实验室指标等的关系,探讨抗CCP抗体在RA-I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于内蒙古科技... 目的观察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及其与ILD临床、影像和疾病相关实验室指标等的关系,探讨抗CCP抗体在RA-I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RA患者98例。统计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包括肺部影像检查、肺功能、血气及其他RA相关实验室指标)。依据RA患者是否合并ILD,分为RA-ILD组(50例)和RA无ILD组(48例),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抗CCP抗体阳性表达的差异,以及RA-ILD组抗CCP抗体与RA-ILD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抗CCP抗体在RA-ILD组中的阳性率为76.0%,高于RA无ILD组阳性率(P<0.05);RA-ILD组的患者比RA无ILD组患者的关节肿胀数更多(P<0.05),但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数、晨僵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RF、CRP、DAS28及临床、影像、生理评分和CRP评分、肺功能(FVC%pred及DLCO%pred)、血气PaO2对预测抗CCP抗体滴度无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对RA-ILD发病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肺疾病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临床-影像-生理评分
下载PDF
106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文娟 常志芳 +2 位作者 赵剑波 王永福 李青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21-1325,1335,共6页
目的 通过对1 061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BMD)及相关临床因素的分析,探讨RA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确诊的1 061例RA患者,同期健康体检者636例,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腰椎1~4... 目的 通过对1 061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BMD)及相关临床因素的分析,探讨RA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确诊的1 061例RA患者,同期健康体检者636例,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腰椎1~4、左股骨近端骨密度,收集RA患者一般资料,评估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血沉、C-反应蛋白,分析RA患者骨密度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RA组股骨颈、股骨转子、转子间、全髋关节、腰椎1~4、全部腰椎骨密度较对照组均减低(P<0.001),低骨量、骨质疏松占比分别为36.5%、30.7%,较对照组高(P<0.001)。RA是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2.30(1.70~3.09),BMI是RA合并OP的保护因素,OR值为0.82(0.77~0.86),年龄、女性、服用糖皮质激素大于1个月、脆性骨折史、股骨头坏死是RA合并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4(1.12~1.16)、4.83(3.05~7.64)、2.31(1.57~3.41)、6.90(2.28~20.88)、16.19(3.20~81.90)。抗CCP抗体、RF、DAS28评分非RA合并OP的危险因素。结论 RA较健康人群骨密度显著减低,罹患OP风险增加,对高龄、女性、长病程、低体重、有脆性骨折史、股骨头坏死、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尤其需要警惕骨质疏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佳琦 庞春艳 +1 位作者 王永福 张文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以及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86例RA患者及57例疾病对照组的临... 目的探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以及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86例RA患者及57例疾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评估各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CRP等疾病活动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抗MCV抗体诊断RA的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83%、曲线下面积(AUC)为93%;抗CCP抗体的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90%、AUC为92%;诊断价值均高于其他自身抗体。并且抗MCV抗体、抗CCP抗体与ESR、CRP及DAS28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抗MCV抗体、抗CCP抗体对于R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RF、AKA及APF,可能用于RF阴性的早期RA患者,是诊断RA可靠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抗MCV抗体 抗CCP抗体 诊断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LncR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芳芳 胡明智 +2 位作者 孙慧莹 庞春艳 杨国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907-1912,共6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继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后又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由大于200个核苷酸组成。LncRNA有高度多样化的功能和结构、小的操作阅读框架(SORFs),它既对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以及多种疾病(如炎症、肿瘤)有重要作...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继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后又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由大于200个核苷酸组成。LncRNA有高度多样化的功能和结构、小的操作阅读框架(SORFs),它既对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以及多种疾病(如炎症、肿瘤)有重要作用,也对DNA的合成、转录和翻译有一定的调控作用。LncRNA在调节免疫功能和自身免疫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目前发现LncRN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本文将对LncRNA在SLE和RA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骆康凯 杨国安 王永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多关节对称性受累,以手小关节为主,伴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与致残率高,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控制病情进展为主,延缓关节的破坏。长期应用DMARD过程中发现其疗效逐...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多关节对称性受累,以手小关节为主,伴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与致残率高,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控制病情进展为主,延缓关节的破坏。长期应用DMARD过程中发现其疗效逐渐下降,即产生耐药,然而DMARD耐药机制研究甚少。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的个体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我们总结了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与RA传统药物治疗的相关性,分析了不同的基因型患者对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从而实现精准医疗,RA的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 多态性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 综述
原文传递
ⅣC、HA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慧莹 刘晓敏 +1 位作者 王永福 鲁芙爱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病(RA-ILD)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四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的水平并探究其与各指标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RA-ILD患者65例,非ILD的RA患者(N...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病(RA-ILD)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四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的水平并探究其与各指标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RA-ILD患者65例,非ILD的RA患者(N-RA-ILD)及健康人各40例,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LN、PⅢNP、ⅣC、HA水平,并探究其与RA-ILD各指标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LN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RA-ILD及N-RA-ILD组PⅢNP水平无差异(P>0.05),但均高于健康组(P<0.05)。RA-ILD组ⅣC、HA水平显著高于N-RA-ILD组及健康组(P<0.001)。N-RA-ILD组ⅣC水平与健康组无差异(P>0.05),HA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RA-ILD组患者初治病程、激素应用人数、关节压痛数、DAS28评分、RF高于N-RA-ILD组(P<0.05)。Logistic结果显示初治病程长及RF、ⅣC、HA水平高是RA-ILD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ⅣC与年龄、IgG正相关(P<0.05),与激素和/或DMARDS应用负相关(P<0.05)。HA与年龄、CRP、DAS28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ⅣC、HA、RF高、初治病程长是RA-ILD发病的危险因素,激素和/或DMARDS可能会延缓RA-ILD发病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间质性肺病 四型胶原 透明质酸
下载PDF
DNA疫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滑雅娜 王永福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9-552,共4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一类因机体免疫耐受功能受损而致免疫细胞及其成分对自身组织结构和功能破坏,并出现一定临床表现的疾病。AID发病机制复杂,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基因疫苗又称DN...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一类因机体免疫耐受功能受损而致免疫细胞及其成分对自身组织结构和功能破坏,并出现一定临床表现的疾病。AID发病机制复杂,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基因疫苗又称DNA疫苗,从wolff等人首次提出至今,已在预防感染、AID及肿瘤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就DNA疫苗在AID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AID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性别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特点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荣 武霞 王永福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15年1月风湿免疫科确诊的RA患者404例,按性别分为男性、女性两组,了解不同性别RA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脏器受累情况。结果: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15年1月风湿免疫科确诊的RA患者404例,按性别分为男性、女性两组,了解不同性别RA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脏器受累情况。结果:患者发病年龄男性>女性(t=2.415,P=0.016),住院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关节畸形54例、膝关节受累117例、口干51例、眼干28例、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骨质疏松17例;女性患者关节畸形126例、膝关节受累202例、口干123例、眼干84例、合并高血压52例、合并骨质疏松4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59例,34例血小板升高,32例血红蛋白减少,血沉(ESR)异常117例,肌酐异常14例;女性患者ANA阳性125例、血小板升高71例、血红蛋白减少73例、ESR异常202例、肌酐异常6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白细胞、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阳性、抗角蛋白(AKA)阳性方面,男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易出现关节畸形、膝关节受累、口干、眼干、合并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在ANA阳性率、血小板升高、血红蛋白减少、ESR升高方面均高于男性,肌酐异常男性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老年 性别
下载PDF
小干扰RNA技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展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国婧 王永福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第3期253-256,共4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自身组织受损而引起的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指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si RNA...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自身组织受损而引起的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指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si RNA)沉默致病基因表达的技术。RNAi现象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由于RNAi技术具有高效性、特异性、位置效应、竞争效应和可传播性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RNAi技术应用于多种研究领域中,如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治疗、开发新药,以及病毒感染、遗传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治疗等。因此,si RNA技术将会成为治疗AID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RNA干扰技术 基因沉默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抗瓜氨酸蛋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18
作者 张佳琦 鲁芙爱 +1 位作者 张文兰 王永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5-1120,共6页
目的分析ACPAs抗体(主要是AMCV和ACCP)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继发骨质疏松以及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91例RA患者,详细记录... 目的分析ACPAs抗体(主要是AMCV和ACCP)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继发骨质疏松以及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91例RA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AMCV、ACCP、三种亚型RF以及骨代谢指标PINP、β-CTX、N-MID OC和25HVD;采用DXA检测RA患者髋关节及腰椎的BMD、BMC、Z值和T值;采用SPSS 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MCV、ACCP阳性组较阴性组比较,IgA、IgM、三种亚型RF水平高,25HVD水平低。PINP、N-MID OC与病程呈正相关,骨密度指标与病程呈负相关;25HVD与ACCP、AMCV、三种亚型RF呈负相关。PINP和N-MID OC水平随病程增加而升高,25HVD和骨密度指标水平随病程增加而下降。骨质疏松组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相比较,RA患者的年龄更大,病程更长,三种亚型RF水平更高。结论ACPAs抗体与RA患者25HVD呈负相关;RA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与病程呈负相关;继发骨质疏松的RA患者病情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突变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那如三味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分析
19
作者 白静茹 白力 张文兰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77-81,115,共6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那如三味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那如三味丸单味药的所有成分及靶点信息,通过DisGeNET数据库获取RA靶点,筛选药...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那如三味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那如三味丸单味药的所有成分及靶点信息,通过DisGeNET数据库获取RA靶点,筛选药物及疾病靶点交集,获得那如三味丸治疗RA的潜在靶点。对靶点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网络分析及Hub节点选择,明确靶点在治疗RA中的意义。结果:得到那如三味丸治疗RA靶点106个,那如三味丸主要参与34个生物功能,31个生物过程,6个免疫过程,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趋化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等与RA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22条,确定那如三味丸治疗RA的关键靶点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1,MAP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3,MAPK3)。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分析预测到那如三味丸治疗RA的靶点及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反映出蒙药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如三味丸 类风湿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风湿免疫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
20
作者 吴婵媛 李慕聪 +14 位作者 段新旺 李洪斌 王艳红 李芹 罗卉 徐健 武丽君 王永福 赵铖 方勇飞 林书典 徐东 田新平 李梦涛 曾小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2-1113,共12页
目的分析常见风湿免疫病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严重程度。方法横断面调查。患者来自2011至2021年在国家风湿病诊疗数据中心(CRDC)平台登记注册的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强直性脊柱炎(AS)、... 目的分析常见风湿免疫病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严重程度。方法横断面调查。患者来自2011至2021年在国家风湿病诊疗数据中心(CRDC)平台登记注册的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强直性脊柱炎(AS)、痛风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等)、肝功能检查结果(包括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等)、抗风湿免疫药物和保肝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肝功能异常的比例、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肝功能异常率。结果共纳入116308例患者,其中RA患者49659例,SLE患者17597例,SS患者9039例,AS患者11321例,痛风患者28692例。RA患者肝功能异常比例最低[11.02%(5470/49659)],其次是SS患者[17.97%(1624/9039)]和AS患者[18.22%(2063/11321)],而SLE患者[21.14%(3720/17597)]和痛风患者[28.73%(8242/28692)]最高。肝功能异常以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为主,且大多数为1级,碱性磷酸酶升高的比例最低。服用保肝药物的患者中,肝功能正常比例痛风患者最低[7.45%(36/483)],余为21.7%~30.34%。RA、SLE、SS、AS、痛风患者中,男性肝功能异常率均高于女性[RA:13.8%(1368/9906)比10.3%(4102/39753);SLE:33.6%(479/1424)比20.0%(3241/16173);SS:25.4%(111/437)比17.6%(1513/8602);AS:20.1%(1629/8119)比13.6%(434/3202);痛风:29.3%(8033/27394)比16.1%(209/1298)]。RA、SLE、AS患者中,各年龄段的肝功能异常率相似;SS患者中,肝功能异常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40岁者为14.9%(294/1979);40~59岁者为18.1%(858/4741);≥60岁者为20.4%(472/2319)];痛风患者肝功能异常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40岁者为34.9%(4294/12320);40~59岁者为25.5%(2905/11398);≥60岁者为21.0%(1042/4971)]。结论风湿免疫病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比例较高,但保肝药物的使用率低。风湿免疫病的诊疗过程中需提高对肝功能监测的重视,可考虑适时应用保肝药物,优化保肝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病 关节炎 类风湿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干燥综合征 脊柱炎 强直性 痛风 肝功能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