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孙健淇 孙瑶 +2 位作者 张颖利 王勇 石瑞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5年第1期19-24,32,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雷公藤片药材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收集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中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靶点;筛选雷公藤片和...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雷公藤片药材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收集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中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靶点;筛选雷公藤片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交集靶点,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在Cytoscape软件中筛选PPI网络的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雷公藤片的30个活性成分和148个靶点,与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中类风湿关节炎靶点的交集靶点共有77个。通过Cytoscape软件筛选出23个核心靶点,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胱天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立早基因、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1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等,雷公藤甲素、豆甾醇、雷公藤二萜酸、山柰酚和β-谷固醇等为核心化合物。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840条结果,其中生物过程739条,细胞组成29条,分子功能72条。KEGG通路富集得到相关通路133条,结果显示,雷公藤片调节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TNF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及MAPK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了雷公藤片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预测了雷公藤片可能通过抗炎、免疫调节等方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本研究为雷公藤片活性成分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片 类风湿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评价
2
作者 石磊 袁少飞 +1 位作者 王柯欣 何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 研究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 目的 研究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炎症因子水平、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食积分分别为(0.89±0.22)、(0.73±0.21)、(0.65±0.11)、(0.96±0.2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5±0.45)、(1.78±0.55)、(1.56±0.31)、(3.05±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9.95±1.21)mg/L、(8.96±2.23)pg/ml、(7.41±0.85)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2.45±2.31)mg/L、(13.42±2.75)pg/ml、(10.65±1.6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82.21±6.44)、(80.23±6.54)、(84.23±6.34)、(85.34±5.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34±7.34)、(68.45±7.65)、(70.54±7.54)、(72.56±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相关症状,促使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生存质量获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曲美布汀 艾司奥美拉唑 胃食管反流病
下载PDF
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流产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袁少飞 高峰丽 +2 位作者 石素琴 郭海军 关敬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355-362,共8页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间苯三酚及硫酸镁在先兆流产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inoMed、CNKI、WanFang Data、VIP数据库,搜集关于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比较治疗先兆流产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间苯三酚及硫酸镁在先兆流产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inoMed、CNKI、WanFang Data、VIP数据库,搜集关于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比较治疗先兆流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5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地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RCTs,包含1 940例患者,纳入研究的质量均不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的总有效率[RR=1.12,95%CI(1.08,1.17),P<0.001]、治疗起效时间[SMD=0.25,95%CI(0.09,0.41),P=0.002]均高于硫酸镁,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的宫缩缓解时间[SMD=-0.22,95%CI(-0.39,-0.05),P<0.001]、潮红发热发生率[RR=0.09,95%CI(0.05,0.16),P<0.001]、头晕头痛发生率[RR=0.15,95%CI(0.08,0.28),P<0.001]、肠胃不适发生率[RR=0.19,95%CI(0.10,0.36),P<0.001]、子宫收缩症状完全消失时间[SMD=-2.08,95%CI(-3.05,-1.12),P<0.001]均低于硫酸镁。结论: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优于硫酸镁,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但鉴于证据质量不高,仍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硫酸镁 先兆流产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金培彧 关敬之 袁少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4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依达拉奉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对12只大鼠,随机平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以及依达拉奉组,分别于再灌注后3 d、7 d,测定与对比丙二醛(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水通道蛋白4(AQP-4)的...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依达拉奉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对12只大鼠,随机平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以及依达拉奉组,分别于再灌注后3 d、7 d,测定与对比丙二醛(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水平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再灌注后3 d脑缺血再灌注组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AQP-4的表达水平与NOS活性,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依达拉奉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后7 d,三组在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与NOS活性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依达拉奉组AQP-4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药物能够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OS活性、MDA含量、脑组织含水量,抑制AQP-4的表达,从而起到减轻脑水肿,保护大鼠神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保护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金培彧 李小兰 +1 位作者 袁少飞 关敬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5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研究组(给予利拉鲁肽疗法治疗,n=50)、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n=50),两组均治疗...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研究组(给予利拉鲁肽疗法治疗,n=50)、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n=50),两组均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餐后2 h血糖(2hPG)等临床指标均有改善,但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餐后2 h血糖(2hPG)均明显要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疗法,可使其胰岛β细胞功能显著改善,有效调节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观察 血糖波动 胰岛Β细胞功能 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降压联合调脂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秦洁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0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单纯降压治疗,观察组54例在其基础上加用调脂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单纯降压治疗,观察组54例在其基础上加用调脂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配合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不仅可调节血脂,改善动脉弹性,且可延缓粥样硬化病变,控制血压稳定,减少心、脑血管等病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 调脂 高血压 药学分析
下载PDF
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对高龄复发性流产患者抗体清除率和保胎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袁少飞 高峰丽 +2 位作者 郭海军 石素琴 关敬之 《中外医疗》 2021年第7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高龄复发性流产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在该院进行复发性流产治疗的82例高龄患者为研究样本,其研究时间均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1例)以及研究组(4... 目的分析高龄复发性流产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在该院进行复发性流产治疗的82例高龄患者为研究样本,其研究时间均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1例)以及研究组(41例),予以对照组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予以研究组阿司匹林口服以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每组患者抗体清除率、妊娠结局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结果显示,对照组41例患者中,有15例出现抗心凝脂抗体清除;研究组41例患者中,有36例出现抗心凝脂抗体清除。对照组患者抗体清除率是36.59%,明显低于研究组8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73,P<0.05);对照组患者足月产率(53.66%)低于研究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流产率(26.83%)高于研究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和紫癜等。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4.40%)高于研究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复发性流产病患使用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提升抗体清除率,降低流产率,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可发挥一定保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胎成功率 抗体清除率 复发性流产 高龄 低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下载PDF
分析急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合理性 被引量:6
8
作者 辛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0期121-122,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药名称、用药种类以及用药数量进行分析。结果常用抗炎药物主要为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青霉素、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以及炎琥宁注射剂。给... 目的分析急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药名称、用药种类以及用药数量进行分析。结果常用抗炎药物主要为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青霉素、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以及炎琥宁注射剂。给药方式主要为静脉注射,药物使用方式主要单独用药、二联用药、三联用药。结论在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急诊治疗时,在用药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临床医生应对药物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 用药 合理性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袁少飞 高峰丽 +2 位作者 郭海军 石素琴 关敬之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血栓前状态(PTS)所致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PTS所致RSA共68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中34例纳入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血栓前状态(PTS)所致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PTS所致RSA共68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中34例纳入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余下34例纳入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治疗前后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活产率比对照组更高,流产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T、D-D及β-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T及β-HCG水平比对照组更高,D-D水平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PTS所致RSA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血栓前状态 低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妊娠结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纳络酮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洁莉 《包头医学》 2009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综述纳洛酮的临床应用,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国内有关纳洛酮的临床应用文献报道进行总结。结果:纳络酮在治疗各种休克,各种急性中毒,心、肺、脑复苏,颅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肺性脑病,脑出血等方面具有实用价值。结论:纳... 目的:综述纳洛酮的临床应用,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国内有关纳洛酮的临床应用文献报道进行总结。结果:纳络酮在治疗各种休克,各种急性中毒,心、肺、脑复苏,颅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肺性脑病,脑出血等方面具有实用价值。结论:纳络酮在治疗各种休克,各种急性中毒,心、肺、脑复苏,颅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肺性脑病,脑出血等疾病方面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络酮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核磁共振表现分析
11
作者 刘启 王禄 +5 位作者 刘春城 吉木斯 武俊英 陈清威 郝勇 石继海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肛周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HS)诊断分期及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及肛肠科的肛周HS患...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肛周化脓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HS)诊断分期及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及肛肠科的肛周H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合临床Herley分期,观察MRI显示的HS病灶分布与严重程度。结果:10例患者中HerleyⅠ期6例,Ⅱ期4例,Ⅰ期患者MRI表现为局灶性炎症及脓肿,未见窦道。脓肿见于肛周(83%),之后依次为臀区(50%)、前会阴区(33%)。Ⅱ期患者MRI表现为皮下组织炎症、脓肿及窦道,窦道未侵犯肌肉、肛管,未见窦道相互连接。4例患者中窦道见于肛周(100%),前会阴区(25%),臀区(25%),坐骨直肠窝(25%),臀沟(25%)。脓肿见于肛周(100%),前会阴区(50%),臀区(50%),坐骨直肠窝(25%),臀沟(25%)。本组患者MRI表现与临床分期一致。结论:MRI检查可明确肛周HS病变范围及深度,确定Herley分期,为肛周HS的诊断、治疗及疗效判定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汗腺炎 磁共振成像 Herley分期 疗效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于心肌肥厚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金培彧 袁少飞 关敬之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7期127-128,共2页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对于心肌肥厚大鼠的疗效以及相关机制。方法随机将心肌肥厚大鼠分为两组,分别注射瑞舒伐他汀和生理盐水,对两组大鼠的大鼠体重、左心室重量、右心室重量、心脏的重量、血清MMP-2,MMP-3和MMP-9含量进行观察。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对于心肌肥厚大鼠的疗效以及相关机制。方法随机将心肌肥厚大鼠分为两组,分别注射瑞舒伐他汀和生理盐水,对两组大鼠的大鼠体重、左心室重量、右心室重量、心脏的重量、血清MMP-2,MMP-3和MMP-9含量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大鼠体重、左心室重量、右心室重量和心脏的重量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的MMP-2,MMP-3和MMP-9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MMP活性逆转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大鼠 瑞舒伐他汀 金属蛋白酶(MMPs)
下载PDF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肠激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郭海军 高峰丽 +5 位作者 王宝珍 袁少飞 李学峰 石素琴 智成芳 王静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1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肠激素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中35例纳入对... 目的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肠激素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中35例纳入对照组(予以艾司奥美拉唑),余下35例纳入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枸橼酸莫沙必利),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血浆胃肠激素及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胃肠激素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胃肠激素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更高,炎性因子水平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疗效显著,能提升血浆胃肠激素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艾司奥美拉唑 枸橼酸莫沙必利 胃肠激素
下载PDF
补肾调经汤联合来曲唑治疗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4
作者 辛秀丽 袁少飞 关敬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调经汤联合来曲唑治疗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与试验组(n=47)。对照组单... 目的探讨补肾调经汤联合来曲唑治疗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与试验组(n=47)。对照组单纯予以西药来曲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补肾调经汤,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主症与次症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SH、LH/FSH、T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试验组FSH高于对照组,LH/FSH与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年随访过程中无1例失访,试验组周期排卵率以及周期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来曲唑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补肾调经汤治疗可有效提高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的受孕率,为临床解决不孕不育这一难题开创先机,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补肾调经汤 来曲唑 肾虚肝郁型 不孕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峰丽 张小谦 石素琴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33-35,共3页
目的:了解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在临床中的治疗情况。方法:查阅1994年至2016年报道的有关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相关文献,对其联合用药和未联合用药疗效的适应证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主要用于缺血性脑... 目的:了解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在临床中的治疗情况。方法:查阅1994年至2016年报道的有关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相关文献,对其联合用药和未联合用药疗效的适应证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保护治疗,广泛应用于急性期脑卒中、脑损伤等,也用于愈合伤口,放射所致的皮肤、黏膜损伤的治疗,其联合用药与未联合用药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30%和87.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保护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临床疗效 文献分析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Sirtuin-4和Beclin-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关敬之 王飞飞 +2 位作者 戴文俊 袁少飞 石磊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清沉默调节蛋白-4(Sirtuin-4)和Beclin-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清沉默调节蛋白-4(Sirtuin-4)和Beclin-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Sirtuin-4及Beclin-1的水平,以及总有效率、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ESV及LVED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SV及LVEDV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LVESV及LVEDV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irtuin-4及Beclin-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irtuin-4及Beclin-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其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血清Sirtuin-4及Beclin-1水平,减少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天数,该方法安全性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BECLIN-1 沉默调节蛋白-4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雷吉娜 牛慧云 赵彩萍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3期6-7,共2页
目的探究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炎性因子与免疫因子的临床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受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急性胰腺炎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联合组),同期选取单用生长抑... 目的探究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炎性因子与免疫因子的临床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受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急性胰腺炎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联合组),同期选取单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45例患者作为参照对象(对照组),观察联合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体液免疫水平。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性别(男)、年龄、发病时间、Cr以及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IL-6、IL-8、以及TNF-α炎症因子指数明显较对照组恢复明显,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CD3+、CD4+、CD8+、CD4+/CD8+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体液免疫水平lgM、lgA、lgG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可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提高机体免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必净 生长抑素 炎症因子 免疫因子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血清ALT、FF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雷吉娜 赵彩萍 牛慧云 《系统医学》 2020年第5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肝炎患者展开研究,将2017年3月-2018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42例单纯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目的探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肝炎患者展开研究,将2017年3月-2018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42例单纯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剩余42例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为(85.42±31.05)U/L,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s,FFA)水平为(0.75±0.04)mmol/L,与对照组的(103.39±37.78)U/L和(1.08±0.09)mmol/L相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3、21.715,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为(201.33±45.26)ng/mL、Ⅲ型前胶原为(110.59±30.08)ng/mL、Ⅳ型胶原为(106.51±38.47)ng/mL、层粘蛋白为(102.35±51.27)ng/mL,各项肝纤维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的(234.55±48.82)ng/mL、(131.51±32.59)ng/mL、(124.66±42.16)ng/mL和(135.42±53.41)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9、3.057、2.061、2.895,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和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2,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促进肝脏的微循环,控制肝纤维化,修复肝脏的病理组织,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指标 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美沙拉嗪联合维生素D3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学峰 郭海军 高峰丽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9期92-93,共2页
目的探究美沙拉嗪联合维生素D3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和血清Beclin1、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因子-3(SOCS-3)水平以及粪便钙卫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实施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目的探究美沙拉嗪联合维生素D3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和血清Beclin1、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因子-3(SOCS-3)水平以及粪便钙卫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实施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以及研究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维生素D3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维生素D3以及美沙拉嗪治疗,对比每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Beclin1、SOCS-3水平以及粪便钙卫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Beclin1以及粪便钙卫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CS-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美沙拉嗪联合维生素D3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血清Beclin1和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提高SOCS-3水平,并且不良反应较少,能够发挥一定临床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 维生素D3 溃疡性结肠炎 BECLIN1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因子-3 钙卫蛋白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影响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华 王国君 +1 位作者 朱宏伟 高峰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668-1671,共4页
目的: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用药后各指标的影响,以及探讨利拉鲁肽的用药机制。方法:入选T2DM合并NAFL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4周。B组(40例):口服二... 目的: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用药后各指标的影响,以及探讨利拉鲁肽的用药机制。方法:入选T2DM合并NAFL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4周。B组(40例):口服二甲双胍联合促泌剂和/或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观察治疗24周前后2组患者体质量、腰围、血糖、血脂、HOMA-IR、脂肪肝指数(FLI)及FGF-21等的变化,分析利拉鲁肽对T2DM合并NAFLD的FLI及FGF-21的影响。结果:利拉鲁肽治疗24周后,BMI、WC、FBG、HbA1c、HOMA-IR、TG、TC、LDL、FLI及FGF-2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FBG、△HbA1c、△TG、△HOMA-IR、△FLI,A组明显高于B组(P<0.05);FLI和HOMA-IR是影响血清FGF-21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方程为:YFGF-21 =10.396+2.371×XHOMA-IR+0.971×XFLI (R2=0.6,F=38.94,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T2DM合并NAFLD患者的FLI和FGF-21,利拉鲁肽改善NAFLD与减轻FGF-21抵抗的用药机制可能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脂肪肝指数 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