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落实——以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1
作者 蒋晶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第7期124-125,共2页
随着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英语教师可以将课程思政逐步落实其中,在注重培养学生各项英语技能的同时,让他们拥有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成为在国际舞台上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智慧的社会主义建设... 随着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英语教师可以将课程思政逐步落实其中,在注重培养学生各项英语技能的同时,让他们拥有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成为在国际舞台上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智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阐述在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准备工作,探讨课程思政在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落实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校企合作机制下翻译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究——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2
作者 丁燕 毕琳娜 林世宾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29期62-65,共4页
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传统翻译专业或翻译方向普遍侧重翻译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与翻译公司加强校企合作,共建翻译实践基地,通过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定... 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传统翻译专业或翻译方向普遍侧重翻译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与翻译公司加强校企合作,共建翻译实践基地,通过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定制线上翻译实习、开展寒暑假公益实习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翻译竞赛、邀请专家举办线上讲座等方式践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索新形势下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翻译 创新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理工科院校内生态化大学英语实用氛围的构建策略——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3
作者 武小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0期0051-0054,共4页
该研究旨在为如何构建内生态化的大学英语实用氛围,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跨文化沟通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对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三个阶段实施的概述,从具体案例分析出发总结了每个阶段的阶... 该研究旨在为如何构建内生态化的大学英语实用氛围,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跨文化沟通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对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三个阶段实施的概述,从具体案例分析出发总结了每个阶段的阶段性目标,并探讨了第三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英语教学策略在为理工科专业学生构建英语实用环境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从而解决理工科院校类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失语”现象,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英语实用氛围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的重构和改革研究——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晓娟 贺根有 武鑫山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本文以自主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的分析,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评估体系三个方面重新构建大学英语视听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藉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大学英语视听说 教学模式 重构和改革
下载PDF
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与思考——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范秀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98-101,共4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思政课程建设的持续深入,高校英语课程也在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本文以本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综合英语》课程为例,首先提出了在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思政课程建设的持续深入,高校英语课程也在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本文以本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综合英语》课程为例,首先提出了在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结合思政育人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等主题,分类介绍课程思政映射点融入教学过程的典型案例,最后对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英语 课程思政 典型案例
下载PDF
新《国标》下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丁燕 《海外英语》 2018年第24期3-4,共2页
根据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新《国标》和内蒙古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及地方区域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通过重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改进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及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 根据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新《国标》和内蒙古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及地方区域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通过重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改进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及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培养出国际视野宽阔、语言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国标》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培养 高素质英语人才
下载PDF
课程思政体系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丁燕 《海外英语》 2021年第8期27-28,共2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施专业课程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创新教育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思政体系下推进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探讨本科英语专业在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施专业课程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创新教育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思政体系下推进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探讨本科英语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尝试,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素质、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与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时代新人
下载PDF
新《国标》下的英语专业课程过程性评价改革——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丁燕 《海外英语》 2019年第2期3-4,共2页
根据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新《国标》和内蒙古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及地方区域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通过细化过程性评价内容、丰富过程性评价形式和增加过程性评价渠道,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人文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动... 根据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新《国标》和内蒙古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及地方区域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通过细化过程性评价内容、丰富过程性评价形式和增加过程性评价渠道,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人文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出语言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国标》 过程性评价改革 高素质英语人才
下载PDF
新《国标》下的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丁燕 《海外英语》 2018年第24期140-141,共2页
根据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新《国标》和内蒙古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及地方区域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通过拓展实训基地、鼓励科研创新、丰富第二课堂等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旨在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 根据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新《国标》和内蒙古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及地方区域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通过拓展实训基地、鼓励科研创新、丰富第二课堂等英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旨在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和全面素养,更好地培养出语言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国标》 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培养 高素质英语人才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理解与应用调查——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10
作者 王小琴 贺根有 郭美玲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0-91,共2页
基于网络学习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理论,以内蒙古科技大学英语教师为研对象,就内蒙古科技大学英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及实施情况展开调查,发现教师对形成性评价概念认识不清,教学中较少使用形成性评价。提出组织专项业务集... 基于网络学习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理论,以内蒙古科技大学英语教师为研对象,就内蒙古科技大学英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及实施情况展开调查,发现教师对形成性评价概念认识不清,教学中较少使用形成性评价。提出组织专项业务集中学习活动,聘请专家莅临指导,定期组织研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等措施,促进教师正确理解和运用形成性评价,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更好服务于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科技大学 形成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 大学英语
下载PDF
高校英文经典名著简写版听读资源的引介与应用——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11
作者 张春梅 乔晓燕 《海外英语》 2021年第12期242-243,共2页
基于调查问卷发现当代大学生英语听读资源主要来源于教材和考试真题以及VOA、BBC等时政新闻类资源,本文以克拉申的i+1英语输入原则为理论基础,提出高校英语应当引介和应用英文经典名著简写版的听读资源,并从其耐人寻味的长篇故事情节、... 基于调查问卷发现当代大学生英语听读资源主要来源于教材和考试真题以及VOA、BBC等时政新闻类资源,本文以克拉申的i+1英语输入原则为理论基础,提出高校英语应当引介和应用英文经典名著简写版的听读资源,并从其耐人寻味的长篇故事情节、难度适中的语言改编、优质的朗读与配乐来论证这一类资源的可贵性和听读可行性。借助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对比发现听读此类资源的学生四级听力能力进步显著,通过访谈发现其英语畏难情绪减弱、英语学习自信心增强,更易保持聆听英语的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著简写版 i+1输入原则 听读练习 听力能力
下载PDF
建构主义与过程性评价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以内蒙古科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小青 李薇 《高教学刊》 2020年第6期138-140,共3页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本研究旨在重建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并探讨过程性评价模式在加强大学英语口语技能方面,提高学生自主性和真实学习体验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过程性评价 大学英语口语
下载PDF
基于U校园的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教学优化设计与实施——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艳丽 《海外英语》 2021年第1期112-112,114,共2页
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们苦于研究的重点,但是无法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效甚微是教师们面临的现状,该文将基于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优化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教学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 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们苦于研究的重点,但是无法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效甚微是教师们面临的现状,该文将基于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优化大学英语听力混合式教学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校园 英语听力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霞 《海外英语》 2020年第13期50-51,共2页
“大学英语”课程是本科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本科学生的后续学习和职业发展有着基础性作用和工具性功能。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渗透到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构建多元立体化评价体系,实现预期学习... “大学英语”课程是本科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本科学生的后续学习和职业发展有着基础性作用和工具性功能。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渗透到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构建多元立体化评价体系,实现预期学习产出,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成果导向教育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外国语学院学生辅修旅游管理课程研究
15
作者 赵一宇 吕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年第9期155-156,共2页
高等教育正加大改革力度,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原则,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探讨了在课程改革中引导我院学生辅修旅游管理相关课程的意义、具体实施方案、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预期成果,旨在培养英语+旅游专... 高等教育正加大改革力度,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原则,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探讨了在课程改革中引导我院学生辅修旅游管理相关课程的意义、具体实施方案、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预期成果,旨在培养英语+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旅游管理 复合型 就业率
下载PDF
内蒙古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
16
作者 张娜 贺根有 《科教文汇》 2015年第12期167-168,共2页
本文通过我校(内蒙古科技大学)的2014级大学英语500名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情况的数据挖掘统计和应用,据此对被试对象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及学习效果等多维度进行分析。根据数据挖掘分析的结果,提出过程性评价的反馈,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提... 本文通过我校(内蒙古科技大学)的2014级大学英语500名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情况的数据挖掘统计和应用,据此对被试对象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及学习效果等多维度进行分析。根据数据挖掘分析的结果,提出过程性评价的反馈,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促进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平台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网络自主学习 构建
下载PDF
“国才考试”视域下内蒙古高校英语课程改革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秀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国际人才考试(简称“国才考试”)是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测评理念和标准与《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吻合,对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依托,增加“国才... 国际人才考试(简称“国才考试”)是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测评理念和标准与《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吻合,对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依托,增加“国才考试”元素的校本课程改革情况。首先,从高校定位、学生实习和就业需求来分析校本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其次,分析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细节,包括学情分析、课程改革目标以及“国才考试”元素的融合案例。最后,对“国才考试”视域下校本课程建设进行反思,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才考试” 《综合英语》 应用型大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校企合作机制下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翻译人才模式研究——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18
作者 毕琳娜 郑莺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第9期9-11,共3页
文章研究适合院校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搭建实习实践平台、举办线上翻译行业导师讲座、定制翻译职业素养及技能培训课程、开展寒暑假公益翻译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翻译大赛和跨文化传播大赛、“项目管理式”指导英语专业本科... 文章研究适合院校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搭建实习实践平台、举办线上翻译行业导师讲座、定制翻译职业素养及技能培训课程、开展寒暑假公益翻译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翻译大赛和跨文化传播大赛、“项目管理式”指导英语专业本科生完成创新性翻译实践类型毕业论文等途径,从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翻译人才 实践教学
原文传递
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的生态意识
19
作者 包丽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7-29,共3页
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在全国少数民族影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主要产地。本文将立足以内蒙古为背景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以《草原晨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图雅的婚事》《狼图腾》《季风中的马》等优秀影片... 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在全国少数民族影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主要产地。本文将立足以内蒙古为背景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以《草原晨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图雅的婚事》《狼图腾》《季风中的马》等优秀影片为主要研究范本,从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呈现内蒙古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族的民风民俗及游牧文化,探析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的生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影片 内蒙古 自然生态 人文生态 生态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