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纹管堵漏技术及其在地质钻探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德龙 翁炜 +4 位作者 黄玉文 史新慧 杨鹏 杨文勇 李光宏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2年第5期28-30,52,共4页
波纹管技术在石油钻井中已经成功应用于封堵漏失等复杂地层工作,此外还可以应用于减少套管层数、修复损坏套管等钻井作业过程,被认为是21世纪石油钻采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结合地质钻探及波纹管堵漏现场试验情况,在介绍波纹管技术基础... 波纹管技术在石油钻井中已经成功应用于封堵漏失等复杂地层工作,此外还可以应用于减少套管层数、修复损坏套管等钻井作业过程,被认为是21世纪石油钻采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结合地质钻探及波纹管堵漏现场试验情况,在介绍波纹管技术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技术在地质钻探领域应用可行性和存在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管 堵漏 地质钻探 应用分析
下载PDF
异常压力环境下流体活动及其油气运移主通道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解习农 刘晓峰 +1 位作者 赵士宝 姜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9-595,共7页
沉积盆地的油气生成、运移和成藏过程与盆地流体作用密切相关 ,而异常压力环境下流体活动有其特殊性 ,因而与之相关的油气运移和成藏也有其特殊性 .对于异常压力体系 (包括高压和低压 )而言 ,存在 2类流体系统 ,即半开放型和封闭型流体... 沉积盆地的油气生成、运移和成藏过程与盆地流体作用密切相关 ,而异常压力环境下流体活动有其特殊性 ,因而与之相关的油气运移和成藏也有其特殊性 .对于异常压力体系 (包括高压和低压 )而言 ,存在 2类流体系统 ,即半开放型和封闭型流体系统 .前者由于封闭层的间歇开启导致流体幕式释放 ,后者以封闭层内热对流作用为主 .按照封闭层开启的成因机制可划分为 3类 ,即水力破裂或流体压裂型、断裂型、断 -压双控型 .封闭层的间歇开启构成异常压力环境下油气运移的主通道 .这些流体活动和油气运移在海底以及盆地的浅层和深层显示不同地球物理特征 ,如气苗、麻坑、气烟囱和流体底辟带等 .同样 ,还可以利用岩石中残留的一些标记或异常现象示踪盆地流体活动 ,如流体包裹体、地层水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异常、成岩作用异常、流体场动态模拟等 .这些特征和标志为流体和油气运移主通道的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压力 幕式流体活动 热对流 气烟囱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太平洋古陆的破碎消亡与中新生代华北克拉通板内构造岩浆活化
3
作者 周瑶琪 赵士宝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5-582,共8页
回顾了太平洋撞击成因假说的主要内容 ,重点围绕太平洋古陆消亡的内外动力学机制进行讨论 ,认为P/T之交发生在太平洋地区的撞击事件撞裂了岩石圈板块 ,导致岩石圈下的地幔对流方式发生重大转折 .在这种全新的对流方式驱动下 ,太平洋古... 回顾了太平洋撞击成因假说的主要内容 ,重点围绕太平洋古陆消亡的内外动力学机制进行讨论 ,认为P/T之交发生在太平洋地区的撞击事件撞裂了岩石圈板块 ,导致岩石圈下的地幔对流方式发生重大转折 .在这种全新的对流方式驱动下 ,太平洋古陆板块伴随新生洋壳板块的俯冲和碰撞而逐渐消亡并拼接到环太平洋大陆边缘 ,与此同时 ,环太平洋构造域开始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古陆 撞击事件 地幔对流 环太平洋构造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