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法治保障--《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解读
1
作者 盖志毅 《实践》 2023年第10期43-44,共2页
将内蒙古建设成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3年7月3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 将内蒙古建设成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3年7月3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共有九章79条,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坚持系统观念,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紧迫性,是我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产品生产基地 法治保障 促进条例 五大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 《条例》 行动指南
下载PDF
数字时代内蒙古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2
作者 王瑜 任晔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4期3-5,11,共4页
文章论述了数字时代内蒙古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和成效,分析了数字时代内蒙古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深化内蒙古社会基层治理数字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内蒙古 基层治理
下载PDF
扶贫开发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国栋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7年第2期39-40,共2页
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科学制定扶贫举措,不断改革创新扶贫方式,经过30多年的努力,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 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科学制定扶贫举措,不断改革创新扶贫方式,经过30多年的努力,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骄人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高度的政治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党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扶贫开发 制度优势 农村贫困人口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制度 消除贫困 改革开放
下载PDF
数字赋能内蒙古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
4
作者 刘银喜 魏旭曼 甄琪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4期6-11,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残疾人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残障研究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文章立足内蒙古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基于“数字赋能”视角提出了内蒙古...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残疾人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残障研究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文章立足内蒙古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基于“数字赋能”视角提出了内蒙古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残疾人工作体系 残疾人事业 内蒙古
下载PDF
推进内蒙古“大健康旅游”发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国学 《北方经济》 2018年第1期67-70,共4页
健康旅游把健康和旅游两大热点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旅游过程中达到健康养生之目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大健康旅游产业意义重大。内蒙古有着丰富的生态、医药、美食、温泉、运动等健康旅游资源,资源品味高、组合性强... 健康旅游把健康和旅游两大热点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旅游过程中达到健康养生之目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大健康旅游产业意义重大。内蒙古有着丰富的生态、医药、美食、温泉、运动等健康旅游资源,资源品味高、组合性强,发展大健康旅游优势明显。要针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规划设计、项目建设、科技支撑、品牌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整体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大健康旅游 资源优势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以人为核心 深入推进内蒙古新型城镇化
6
作者 天莹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0年第10期31-34,共4页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培育新增长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空间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新发展理念和国家新型城镇规划的总体要求,内蒙古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得到双提升,东西部城...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培育新增长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空间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新发展理念和国家新型城镇规划的总体要求,内蒙古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得到双提升,东西部城镇化差距不断缩小,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承载力提升,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绿色人文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新增长点 以人为核心 公共服务水平 西部城镇化 城镇化率 新发展理念
下载PDF
内蒙古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配套推进路径探索
7
作者 盖志毅 《北方经济》 2022年第7期11-12,共2页
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视角,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配套推进路径:产业兴旺目标与产业扶贫相互配套,生态宜居目标与生态扶贫相互配套,乡风文明与扶志扶智教育相互配套,内生治理与精准扶贫阶段外生治理相配套。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 配套推进
下载PDF
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
8
作者 钟君 《学习月刊》 2016年第13期42-44,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科学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科学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形势、基本思路、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系统论述了事关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前途的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深刻回答了发展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原则问题 中国特色 科学性质 话语体系 指导思想 马克思诞辰 人类社会 治党治国 科学发展战略 人类解放
下载PDF
全面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9
作者 李树林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7年第10期20-22,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判断意义重大。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明确历史方位,进而才能推进理论创新,提出合理目标,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判断意义重大。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明确历史方位,进而才能推进理论创新,提出合理目标,进行科学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方位 理论创新 合理目标 科学规划 总书记 习近平
原文传递
坚定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10
作者 李春林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7年第12期4-6,共3页
党的十九大郑重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重大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也是党的卜九大的灵魂和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 党的十九大郑重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重大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也是党的卜九大的灵魂和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这一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 武装 自觉 党的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 重要思想 历史性
原文传递
倍加珍惜、继续保持长期以来拥有的“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
11
作者 哈达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第4期18-2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4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内蒙古70多年来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的历史进程、历史经验、历史启示进行了深刻提炼,为我们守望相助、砥砺奋斗、继续前进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大团结 历史启示 继续前进 历史进程 守望相助 模范 习近平总书记 努力方向
下载PDF
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六大认同 被引量:21
12
作者 钟君 《红旗文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9-12,共4页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否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作为判断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尺。当前,迫切需要通过锻造信仰认同、增强理论认同、汇聚价值认同、凝聚利益认同、形成话语认同...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否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作为判断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尺。当前,迫切需要通过锻造信仰认同、增强理论认同、汇聚价值认同、凝聚利益认同、形成话语认同、营造情感认同等途径,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最广大人民群众 意识形态工作 政治安全 理论认同 价值认同 利益认同 情感认同
原文传递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理论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13
作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推动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推动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承办的“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理论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习宣传贯彻 党员干部群众 理论研讨会 呼和浩特市
下载PDF
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
14
作者 李建国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年第3期22-24,共3页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新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极大的鼓舞和希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新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极大的鼓舞和希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表明,西方的道路不是世界的普遍道路,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改革开放 自由民主 发展中国家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终结论
下载PDF
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能力
15
作者 冯俊刚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0年第7期19-21,共3页
社会组织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主体之一。当前,广大社会组织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中明确职责使命,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能力,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 社会组织参与 战略布局 总体布局 国家治理现代化 提升工作能力 职责使命 加强自身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深化“数字化”发展理念 助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16
作者 刘银喜 王瑜 魏旭曼 《北方经济》 2023年第11期63-65,共3页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考验,而深化“数字化”发展理念则成为破解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难题的“新引擎”。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的发...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考验,而深化“数字化”发展理念则成为破解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难题的“新引擎”。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的发展及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助残服务数字化改革的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维度为之提供了支持。本文从主体、价值、平台、制度四个层面提出数字化转型助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此深化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数字化”发展理念,创新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时代要义,打造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数字赋能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内蒙古机遇
17
作者 杨臣华 《呼和浩特经济》 2015年第2期3-5,共3页
我国提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围绕共同构建高度互信、开放包容、普惠多赢的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掘区域... 我国提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围绕共同构建高度互信、开放包容、普惠多赢的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掘区域内市场潜力。提升经贸技术合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海上丝绸之路 21世纪 合作平台 区域经济 自由流动 经济要素 市场深度
原文传递
建设文明内蒙古 打造亮丽风景线
18
作者 文喻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8年第5期13-17,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牢固精神纽带,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各种利益矛盾,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得更加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风景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有精神家园 文明 民族地区发展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把握全区工作指导思想 努力建设现代化内蒙古
19
作者 常文清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6年第12期19-21,共3页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概括讲就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守住发展、生态和民生底线,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概括讲就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决守住发展、生态和民生底线,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依法治区,从严推进管党治党,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业现代化 内蒙古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十次党代会 改革开放 依法治区 北部边疆 自治区
原文传递
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君 《红旗文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6,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科学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科学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形势、基本思路、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系统论述了事关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前途的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深刻回答了发展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根本要求 科学性质 原则问题 座谈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