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图谱的马表型-基因知识库构建与应用研究
1
作者 郭迎春 丰建海 郭迎凤 《现代计算机》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马表型-基因知识库为马的遗传育种和疾病诊治提供辅助参考。从生物医学文献库Pubmed中提取相关文献摘要,采用多实体识别接口Pubtator进行生物实体识别,以半自动化方式通过公共域关系抽取工具OpenIE和人工标注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马表型-基... 马表型-基因知识库为马的遗传育种和疾病诊治提供辅助参考。从生物医学文献库Pubmed中提取相关文献摘要,采用多实体识别接口Pubtator进行生物实体识别,以半自动化方式通过公共域关系抽取工具OpenIE和人工标注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马表型-基因知识图谱的构建。知识图谱包含了马的25种常见表型,分析获取到与之关联的基因、变异等实体139个,语义关系177个。马表型-基因知识图谱的构建可以将马科研工作者从繁琐耗时的文献检索中解脱出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便利,同时也为构建完整的马知识图谱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文献挖掘 命名实体识别 关系抽取 马表型
下载PDF
多类农作物病虫害的图像识别应用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0
2
作者 康飞龙 李佳 +2 位作者 刘涛 佟鑫 于文波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2期22-27,共6页
利用深度学习等图像处理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图像识别的技术研究,是未来农业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概述国内外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病虫害的图像识别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经典的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中存在的优缺... 利用深度学习等图像处理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图像识别的技术研究,是未来农业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概述国内外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病虫害的图像识别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经典的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采用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简称GAN)技术来扩充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并采用基于移动端APP的深度学习识别模型等技术作为未来农作物病虫害识别技术研究的方向与目标,为农业生产提供病虫害决策支持服务,及时准确诊断农作物病虫害情况。根据不同的病情给出用药指导及早治疗,可以有效遏制病虫害的蔓延,降低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通过减少用药量达到治疗目的,有利于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 农业智能化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下载PDF
地梢瓜果实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宏宇 黄修梅 +1 位作者 张凤兰 杨忠仁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8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地梢瓜果实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进行响应面试验,并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地梢瓜果实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66 h、萃取压力49.5 MP... 试验旨在研究地梢瓜果实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进行响应面试验,并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地梢瓜果实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66 h、萃取压力49.5 MPa、萃取温度53℃,此条件下地梢瓜果实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3.377 mg/g。随着地梢瓜果实总黄酮含量的增加,其还原能力以及对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升高。研究表明,地梢瓜果实总黄酮具有作为抗氧化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梢瓜果实 超临界CO_(2) 响应面法 总黄酮 抗氧化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的多指标冷鲜羊肉新鲜度无损检测
4
作者 徐子洋 姜新华 +2 位作者 翟成珺 马学磊 李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1-300,共10页
冷鲜羊肉新鲜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通过多个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综合评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效率低。高光谱成像作为一种快速且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冷鲜羊肉新鲜度改变过程中不同成分的变化。为了研究采用高光谱成像技... 冷鲜羊肉新鲜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通过多个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综合评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效率低。高光谱成像作为一种快速且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冷鲜羊肉新鲜度改变过程中不同成分的变化。为了研究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冷鲜羊肉新鲜度多指标评价的可行性,提出一种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重新定义损失函数加强标记之间的相关性,充分采用多个新鲜度指标对冷鲜羊肉新鲜度分类。试验收集了0~14 d冷鲜羊肉样本在400~1000 nm范围的高光谱图像,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菌落总数(TAC)和大肠菌群近似数(ANC)指标值。通过S-G平滑滤波法和多元散射校正对冷鲜羊肉样本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连续投影法(SPA)选择光谱数据的18个特征波长作为输入数据,采用所提出的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多指标冷鲜羊肉新鲜度等级模型。结果表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对测试集的分类准确率达96%,三个新鲜度等级样本的识别率分别为100%、89.28%和98.68%,采用汉明损失(hamming loss)、1-错误率(one-error)、排序损失(ranking loss)和覆盖率(coverage)四种多标记模型指标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分别为0.008、0.002、0.0025和4.048。改进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准确率和各项模型评价指标均优于传统ANN,证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多指标冷鲜羊肉新鲜度的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高光谱 神经网络 多指标 分类
下载PDF
改进PSO-SVM的光纤传感网络数据识别系统 被引量:5
5
作者 马莉莉 高静 +1 位作者 申志军 刘江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4-739,共6页
为了增强光纤传感网络对相近扰动信号的识别能力,提高目标分类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算法。该算法在分析回波信号谱形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用于描述信号特征的判断指标。将主波信号能量、主波脉宽及... 为了增强光纤传感网络对相近扰动信号的识别能力,提高目标分类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算法。该算法在分析回波信号谱形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用于描述信号特征的判断指标。将主波信号能量、主波脉宽及波形变化率作为数据预处理的特征参量,改进了传统的数据分类模型。实验模拟了实际应用中的三种典型干扰形式,以机械、人工以及坠落物对测试区域地面进行冲击测试,并对比了不同距离和不同强度情况下的响应效果。结果显示,6种不同情况对应的谱形特征有3种,相同作用机制的谱形相似度很高。特征参量的响应值随着测试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冲击强度的增大而增强。对相同测试数据进行扰动信号分析,传统SVM算法平均识别概率为69.3%,而该算法平均识别概率为90.1%。可见,该算法在提高光纤传感网络扰动信号分类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网络 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 特征参数 分类识别概率
下载PDF
基于环境变量和机器学习的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思楠 李瑞平 +2 位作者 吴英杰 赵水霞 王秀青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2-341,共10页
为利用多源数据构建毛乌素沙地腹部土壤含水率建模指示因子,通过微波后向散射系数、地表温度、缨帽变换要素、波段反射率、干旱指数和地形要素等17个变量为建模因子,分别以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极限学习... 为利用多源数据构建毛乌素沙地腹部土壤含水率建模指示因子,通过微波后向散射系数、地表温度、缨帽变换要素、波段反射率、干旱指数和地形要素等17个变量为建模因子,分别以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3种方法构建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对比,并对研究区的土壤水分分布进行制图。结果表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是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的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决定系数为0.64),其次是地表温度(0.6)、σ_(VV)(0.38)、植被指数(0.38)、波段7反射率(0.35)、σ_(VH)(0.32)、波段6反射率(0.3)和反照率(0.26)。相比于未筛选变量所构建的模型,利用最优子集筛选(Best subset selection,BSS)变量所构建的模型精度均有所提升。其中PLSR在处理共线性方面表现最优,ELM回归模型最稳定。RF模型具有最高的精确度,4月,决定系数为0.74,均方根误差为8.85%,平均绝对误差为7.86%;8月,决定系数为0.75,均方根误差为8.86%,平均绝对误差为7.41%。不同方法反演的土壤水分分布趋势没有显著差异,高土壤含水率出现在研究区的北部和东南部,中北部平坦地区的土壤含水率较低。利用光谱指数、环境因子和地形数据构建的多因子、多指数综合模型能较高精度地反演毛乌素沙地腹部表层土壤水分,对研究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和生态环境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遥感反演 随机森林 极限学习机 偏最小二乘回归 环境变量
下载PDF
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蒙古文字体风格迁移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进 高静 +1 位作者 陈俊杰 王永军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59,68,共6页
蒙古文的每个字素在词的不同位置有着不同的书写形式,使得蒙古文字形结构多样且数量庞大,从而导致利用计算机辅助和传统人工方式设计蒙古文字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故创建一种能自动生成蒙文字体风格的模型十分必要。国内外已有学... 蒙古文的每个字素在词的不同位置有着不同的书写形式,使得蒙古文字形结构多样且数量庞大,从而导致利用计算机辅助和传统人工方式设计蒙古文字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故创建一种能自动生成蒙文字体风格的模型十分必要。国内外已有学者开展了对汉字和英文字体风格自动迁移的研究,但蒙古文领域仍处于空白阶段。因此,该文提出将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应用于蒙古文字体风格迁移,并给出了相关模型,实现了相应的算法和软件。在蒙古文字体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模型采用生成损失和判别损失衡量模型,Adam优化器自动调整学习率,逐渐减少差异值,直到生成器和判别器达到纳什平衡状态,可直接从蒙古文标题字体生成蒙古文手写体等字体,得到的生成字体样式基本接近真实字体样式,达到字体风格迁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素 蒙文字体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风格迁移 自动生成
下载PDF
草原植被长势遥感监测方法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饶新宇 李红军 +3 位作者 张圣微 雒萌 刘志强 张静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84-2092,共9页
草原植被长势遥感监测具有时效性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及时高效的草原长势遥感监测信息对于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不同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方法在草原长势信息监测中的差异及其应用的局限性,本研究利用MODIS数据的... 草原植被长势遥感监测具有时效性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及时高效的草原长势遥感监测信息对于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不同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方法在草原长势信息监测中的差异及其应用的局限性,本研究利用MODIS数据的NDVI产品,将直接监测法、植被生长过程曲线法、同期对比法、基于NDVI百分位数法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草原进行了应用和适宜性研究,并对其长势遥感监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直接监测法利用草原NDVI数值直观地反映了草原植被长势的空间异质性,NDVI数值与草原单位面积产草量干重显著相关(R^(2)=0.5502),但对不同类型草原内部的长势差异信息反映不够清晰;植被生长过程曲线法集总地反映了监测区域草原整体长势随时间的变化,以及相对于参考年份的差异,但不同草原类型需要单独监测才能反映其各自的生长过程,本研究中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NDVI过程曲线的峰值分别为0.73和0.55,与全区域集总式监测结果(峰值为0.60)差异较大;同期对比法因参考年份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基于NDVI的百分位法能够定量地评价草原的长势,长势评分与草原单位面积产草量干重相关性的决定系数为0.5047。实际监测中应依据草原监测目标选择适宜的方法或组合。随着天-空-地一体草情长势监测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将能提供实时的地面监测辅助信息,有效提高草原植被长势遥感监测的效率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植被 长势 遥感 NDVI MODIS数据
下载PDF
应用Hyperledger Fabric和物联网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系统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张雅倩 刘江平 陈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3,共12页
[目的]农产品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其质量安全备受大众关注,针对传统溯源系统存在数据存储中心化、共享信息不透明、安全性能不强等问题,本研究旨在为农产品复杂供应链提供溯源优化模型和平台,提升信息查询效率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应用H... [目的]农产品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其质量安全备受大众关注,针对传统溯源系统存在数据存储中心化、共享信息不透明、安全性能不强等问题,本研究旨在为农产品复杂供应链提供溯源优化模型和平台,提升信息查询效率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应用Hyperledger Fabric联盟链结合物联网技术设计出一种具备防篡改性、去中心化、可信度强、优于传统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综合农产品全产业供应链环节的需求设计出3层系统架构,主要包含区块链层、物联网层及应用层。[结果]区块链层利用go语言制定相应的智能合约,并且采用链上CouchDB数据库存储账本信息和链下MySQL数据库存储管理信息的多级存储方式提升系统存储的可扩展性;物联网层应用STM32单片机结合多个传感器采集农作物种植环境信息并且将其集成在印制电路板上,减少人工干预,增加数据科学性;应用层主要采用Vue、Java、Html语言、RuoYi-Vue前端和SpringBoot后端分离框架设计出农产品溯源网页平台,包含原料生产、农户种植、加工仓储、物流运输以及分销批零环节,为用户提供数据上传、管理、分析、查询等服务。[结论]对整体系统的基础功能进行综合实验测试,构建包含5个关键环节的区块链组织,在网页平台中添加内蒙古燕谷坊燕麦胚芽米等现有产品,管理并追溯其基本信息,未出现试验错误,验证了整体方案具备可行性和实用性,能够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信息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区块链 Hyperledger Fabric 溯源 物联网 多级存储
下载PDF
奶牛产奶量性状相关基因知识图谱的研究与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浩 高静 刘振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9-305,共7页
奶牛生产性状中产奶量一直是相关领域专家重点关注的性状之一,产奶量的提高对于经济和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产奶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成为了研究提高奶产量和奶质量的焦点。针对目前缺少奶牛产奶量-基因知识图谱的问题,以PubMed生物医... 奶牛生产性状中产奶量一直是相关领域专家重点关注的性状之一,产奶量的提高对于经济和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产奶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成为了研究提高奶产量和奶质量的焦点。针对目前缺少奶牛产奶量-基因知识图谱的问题,以PubMed生物医学文献库为相关来源,利用爬虫技术构建奶牛产奶量性状组学数据的相关文献数据集,通过知识抽取获得与奶牛产奶量相关的大约140个基因影响因素及其他影响因素。利用Neo4j图数据库的方式进行数据存储,构建与奶牛产奶量性状相关的知识图谱,最后形成奶牛产奶量性状数据知识库的可视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挖掘 知识图谱 奶牛产奶量 知识抽取
下载PDF
基于多标记深度森林算法的冷鲜羊肉新鲜度无损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子洋 姜新华 +2 位作者 白洁 张文婧 李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0-587,共8页
羊肉新鲜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检测一般要从感官性状、分解的理化产物和微生物繁殖程度等方面进行。然而基于单一指标的羊肉新鲜度检测局限性大,适用性低,很难综合评价羊肉新鲜程度,而且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效率低,不能满足日常实际... 羊肉新鲜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检测一般要从感官性状、分解的理化产物和微生物繁殖程度等方面进行。然而基于单一指标的羊肉新鲜度检测局限性大,适用性低,很难综合评价羊肉新鲜程度,而且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效率低,不能满足日常实际需求。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高效的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获取冷鲜羊肉腐败过程中表面、内部组成和理化变化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深度森林算法的冷鲜羊肉新鲜度评价模型,增加特征筛选挖掘与多个评价指标相关的光谱信息,同时增加层增长控制有效防止模型过拟合。采集了0~14天4℃贮藏环境中羊肉样本的400~1000 nm高光谱数据,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了样本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菌落总数(TAC)和大肠菌群近似数(ANC)指标值。选择感兴趣区域提取光谱数据,通过S-G平滑滤波法和多元散射校正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连续投影法提取了18个特征波段。将数据集按照3∶1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本文提出的改进深度森林算法建立新鲜度等级分类模型。结果表明,新鲜度等级分类总体精度为0.9857,并利用hamming loss、one-error、ranking loss和marco-AUC四种多标记度量指标评价模型性能,分别为0.0257、0.0143、0.0142和0.9986,均优于传统多标记分类算法也表明,该多指标新鲜度评价模型可用于羊肉新鲜度的快速无损检测,改善了单一新鲜度检测指标模型分类的局限性,为后续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多指标无损检测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冷鲜羊肉 新鲜度 多标记分类 深度森林
下载PDF
肉桂酸和邻苯二甲酸对沙芥属植物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宁可真 袁学松 +3 位作者 杨忠仁 黄修梅 郝丽珍 张凤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1,共9页
【目的】探讨酚酸类自毒物质对沙芥属植物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沙芥属植物的野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芥和斧翅沙芥幼苗为试验材料,选择肉桂酸和邻苯二甲酸2种自毒物质,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0.01,0.1,1,10 mm... 【目的】探讨酚酸类自毒物质对沙芥属植物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沙芥属植物的野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芥和斧翅沙芥幼苗为试验材料,选择肉桂酸和邻苯二甲酸2种自毒物质,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0.01,0.1,1,10 mmol/L浓度梯度处理,考察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1)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对沙芥幼苗生长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对斧翅沙芥生长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且均在浓度为10 mmol/L时对生长抑制作用最显著。(2)在不同浓度肉桂酸和邻苯二甲酸处理后,沙芥和斧翅沙芥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3)沙芥和斧翅沙芥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在肉桂酸和邻苯二甲酸浓度为10 mmol/L显著低于对照,胞间CO_(2)浓度此时无显著变化,其光合速率降低主要由非气孔因素所致。(4)沙芥和斧翅沙芥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Ф_(PS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在肉桂酸和邻苯二甲酸浓度为10 mmol/L显著低于对照,而此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显著高于对照。【结论】高浓度邻苯二甲酸和肉桂酸抑制沙芥和斧翅沙芥幼苗的光合作用,降低其光合速率,导致它们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活性和开放程度受损,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肉桂酸和邻苯二甲酸对沙芥属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斧翅沙芥幼苗受到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芥 斧翅沙芥 肉桂酸 邻苯二甲酸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光照处理下不同温度对沙葱种子萌发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魏鹏超 鄂圆圆 +2 位作者 张东 杨忠仁 张凤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31-34,共4页
为探索沙葱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以沙葱种子为试材,开展光照处理下不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光照处理下,20℃时发芽率极显著高于10与30℃;12和24 h光照处理时,10与30℃下种子发芽率仅为0。表明10和30... 为探索沙葱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以沙葱种子为试材,开展光照处理下不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光照处理下,20℃时发芽率极显著高于10与30℃;12和24 h光照处理时,10与30℃下种子发芽率仅为0。表明10和30℃均不能提高种子在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率,反而导致光对其抑制作用加剧。黑暗与12 h光照环境下,10和30℃处理时种子SOD活性在萌发后期明显高于20℃;各光照环境下,20℃处理时种子POD和CAT含量均高于10与30℃,而MDA含量则低于10与30℃,可见沙葱种子是典型的需暗性种子,适宜萌发温度为20℃,各光照环境下高温与低温均会限制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种子 光照 温度 抗氧化系统 萌发
下载PDF
Ce^3+和La^3+对人工老化沙葱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东 张凤兰 +3 位作者 杨忠仁 郝丽珍 王佳琪 任晓颖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4,共8页
以未老化和人工老化后的沙葱(Allium mongolicum Regel.)种子为材料,采用氯化铈(Ce3+)和氯化镧(La3+)浸种,测定种子萌发和生理指标,探讨Ce3+和La3+浸种对种子萌发、老化种子活力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老化0~5 h时,Ce3+和La3... 以未老化和人工老化后的沙葱(Allium mongolicum Regel.)种子为材料,采用氯化铈(Ce3+)和氯化镧(La3+)浸种,测定种子萌发和生理指标,探讨Ce3+和La3+浸种对种子萌发、老化种子活力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老化0~5 h时,Ce3+和La3+处理可显著促进沙葱种子萌发,提高种子活力;在老化5 h后,Ce3+和La3+处理对种子萌发无明显促进作用。(2)在老化0~15 h时,Ce3+和La3+处理的沙葱种子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提高,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在老化15 h后,Ce3+和La3+处理的种子抗氧化酶活性提高、AsA含量降低,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提高。(3)在老化5 h时,沙葱种子呼吸速率发生跃变达到最大,Ce3+和La3+处理显著降低了种子呼吸速率。(4)Ce3+和La3+处理在老化0~5 h时提高了沙葱种子超弱发光(UWL)强度,但在老化5 h后沙葱种子的UWL强度降低。研究认为,在沙葱种子人工老化初期,Ce3+和La3+浸种处理可以诱导增强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和提高AsA含量,有效清除因老化产生积累的过量活性氧(ROS),减轻过氧化伤害,提高种子活力;种子老化中后期,其内部ROS产生与清除系统发生紊乱,加剧了ROS对种子结构的损伤,Ce3+和La3+浸种处理的缓解效应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 种子 人工老化 Ce3+ La3+ 活性氧
下载PDF
半干旱草原型流域土壤水分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璐 朱仲元 +1 位作者 张圣微 王慧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24-132,共9页
土壤水分是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间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是半干旱草原型流域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该研究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河流域野外实测土壤水分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土壤类型垂直剖面土壤... 土壤水分是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间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是半干旱草原型流域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该研究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河流域野外实测土壤水分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土壤类型垂直剖面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潜在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土、红砂土、栗钙土、盐土间土壤水分含量呈依次增大趋势;随着土层深度加深,土壤水分变异性减弱,且各层土壤水分变异性随时间变化受到土壤类型的影响较大;主成分分析表明海拔、植被高度和坡度等包含了解释土壤水分变异68.50%的信息;冗余分析识别出海拔和植被高度是土壤水分变异的关键潜在环境驱动因子。该研究可为半干旱草原型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干旱 水分 草原 锡林河流域
下载PDF
不同贮藏年限沙葱种子萌发及呼吸生理的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忠仁 郭霏 +5 位作者 张东 宋晓青 宋煜静 秦怡 张凤兰 郝丽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96,114,共7页
【目的】探讨沙葱(Allium mongolicum Regel.)种子萌发和呼吸生理特性在不同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沙葱种质资源保存和田间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贮藏1~10年的沙葱种子为材料,研究其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 【目的】探讨沙葱(Allium mongolicum Regel.)种子萌发和呼吸生理特性在不同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沙葱种质资源保存和田间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贮藏1~10年的沙葱种子为材料,研究其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呼吸速率及呼吸关键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结果】(1)贮藏1~3年沙葱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呈升高趋势,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贮藏4~10年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降低;而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贮藏1~2年内呈升高趋势,之后持续降低。(2)沙葱种子呼吸速率、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在贮藏3年时达到最高;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贮藏5年时酶活性急剧下降;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在贮藏1~5年内逐渐升高,于贮藏5年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年限,之后逐渐降低。【结论】沙葱种子老化过程中,呼吸速率变弱,呼吸关键酶活性整体降低,表现为种子萌发能力下降,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选择贮藏3年内的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种子 种子萌发 种质资源 沙葱育种
下载PDF
基于VSWI和TVDI差异的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耕地灌溉面积遥感监测 被引量:11
17
作者 田鑫 李瑞平 +2 位作者 王思楠 范雷雷 于明辉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9-135,共7页
【目的】尝试利用遥感数据实现对河套灌区沈乌灌域灌溉面积的提取,为沈乌灌域现代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Landsat-8数据对研究区域的植被供水指数VSWI、温度干旱指数TVDI进行反演,根据实测数据,构建基于VSWI和TVDI差异的灌溉... 【目的】尝试利用遥感数据实现对河套灌区沈乌灌域灌溉面积的提取,为沈乌灌域现代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Landsat-8数据对研究区域的植被供水指数VSWI、温度干旱指数TVDI进行反演,根据实测数据,构建基于VSWI和TVDI差异的灌溉面积监测模型,对沈乌灌域的灌溉面积进行遥感提取。【结果】2种模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基于VSWI和TVDI的灌溉面积监测模型反演精度分别为85.3%和89.7%。【结论】证明了2种监测模型的可行性,同时发现基于TVDI差异的灌溉面积监测模型精度高于基于VSWI差异的灌溉面积监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管理 灌溉面积 遥感 VSWI TVDI
下载PDF
沙芥果实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GC-MS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凤兰 贾利霞 +3 位作者 杨忠仁 郝丽珍 黄修梅 张晓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40-46,共7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沙芥果实精油,考察提取工艺中提取料液比、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对精油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分析...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沙芥果实精油,考察提取工艺中提取料液比、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对精油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分析沙芥果实精油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沙芥果实精油的适宜参数为:料液比1∶7(g/mL),浸泡时间3 h,提取时间3 h,精油提取量为0.90 mL。从提取的沙芥果实精油中鉴定出41种化合物,以烷烃、酸、酯、醇、醚、烯为主,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环十二烷,占10.073%;其次是月桂醇,占6.816%;居第三位的是环十四烷,占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芥果实 精油 水蒸气蒸馏 工艺优化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
下载PDF
采煤驱动下复杂井田含水层化学特征与水力联系辨识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磊 侯泽明 +4 位作者 韩萱 许磊 张圣微 李钢柱 刘志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97-2706,共10页
通过分析复杂井田不同含水层的常规元素、微量元素、氘氧同位素与氚同位素的水化学特征来判断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并分别建立了Piper识别图版、Durov识别图版、氘氧同位素识别图版,借此可以快速甄别矿井突水的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 通过分析复杂井田不同含水层的常规元素、微量元素、氘氧同位素与氚同位素的水化学特征来判断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并分别建立了Piper识别图版、Durov识别图版、氘氧同位素识别图版,借此可以快速甄别矿井突水的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第四系含水层与直罗组含水层存在显著联系,直罗组含水层与延安组存在有限的联系.利用各含水层不同岩性导致的水化学离子特征差异和氘氧同位素、氚同位素的示踪特性建立识别图版,可有助于快速识别补连塔矿区突水水源,并对不同含水层的突水事故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井田 多层含水层 水力联系 矿井突水 水化学特征 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沙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艳 张东 +4 位作者 宋晓青 张凤兰 魏鹏超 曹镇宇 杨忠仁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110,共6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甾醇(EBR)、吲哚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赤霉素(GA3)]处理4个贮藏年限(0年、4年、8年、10年)的沙葱种子,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贮藏年限沙葱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 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甾醇(EBR)、吲哚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赤霉素(GA3)]处理4个贮藏年限(0年、4年、8年、10年)的沙葱种子,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贮藏年限沙葱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0 mg/L IAA处理可打破沙葱种子(贮藏0年)休眠,发芽率为23.23%,是对照的2.6倍;15 mg/L IAA处理贮藏4年的沙葱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4.85%,是对照的1.1倍;0.4 mg/L EBR处理贮藏8年的沙葱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66.67%,是对照的1.2倍;0.1 mg/L的6-BA处理贮藏10年的沙葱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12.12%,是对照的4倍;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不同贮藏年限的沙葱种子的萌发情况也不一样。相对萌发旺盛时期(贮藏4年)的沙葱种子,低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萌发以及生长指标都比对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对已经老化(贮藏10年)的沙葱种子,较高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比对照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 种子 植物生长调节剂 萌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