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中央预算内投资动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分析
1
作者 云涛 刘月 +5 位作者 萨茹拉 苏胜杰 戴晓光 高登军 辛鹏 郭宇 《兽医导刊》 2024年第2期5-7,共3页
2017~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动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共建设实施项目84个,项目总投资1347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8013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19万元,企业自筹资金4539万元。该项目的实施使内蒙古地区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得... 2017~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动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共建设实施项目84个,项目总投资1347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8013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19万元,企业自筹资金4539万元。该项目的实施使内蒙古地区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综述了动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在内蒙古地区的实施成效,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更好地把握政策,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加强内蒙古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预算内投资 动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成效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规模奶牛场生物安全管理分析
2
作者 樊凤娇 贾皓 +8 位作者 阿荣 刘晓丹 刘琦 申捷 陈焱 宋小霞 郭铸苇 马立峰 王建龙 《兽医导刊》 2024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前,内蒙古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规模奶牛场养殖过程中生物安全水平参差不齐、疫病存在散发风险、乳房炎等疾病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在全区492家规模奶牛场中选取30家开展问卷调查和调研,全面分析规模奶... 目前,内蒙古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规模奶牛场养殖过程中生物安全水平参差不齐、疫病存在散发风险、乳房炎等疾病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在全区492家规模奶牛场中选取30家开展问卷调查和调研,全面分析规模奶牛场生物安全管理状况,提出优化生物安全管理的措施,以期为内蒙古奶业振兴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奶牛场 生物安全 措施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畜间布病防控情况
3
作者 武拉俊 《兽医导刊》 2012年第9期17-19,共3页
一.全区畜牧业概况 1.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毗邻8省区,北部接壤饿、蒙两国,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宽约1700公里,边境线长4221公里,边界线长约8000公里,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畜牧业 防控 布病 公里 边界线
下载PDF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奶牛重要动物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4
作者 郭宇 高登军 +8 位作者 萨茹拉 云涛 王巍 岳帅 徐林海 王建立 刘玉梅 谢梦圆 王建龙 《兽医导刊》 2023年第4期1-3,共3页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奶牛呼吸道疾病、生殖道疾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从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72个规模化养殖场采集了3000份病原样品,并采用荧光PCR和普通PCR方法进行了牛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牛副流感病毒、牛合胞体...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奶牛呼吸道疾病、生殖道疾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从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72个规模化养殖场采集了3000份病原样品,并采用荧光PCR和普通PCR方法进行了牛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牛副流感病毒、牛合胞体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疱疹病毒4型病毒、昏睡嗜血杆菌、赤羽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牛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是导致奶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昏睡嗜血杆菌是导致奶牛生殖道疾病的主要病原,可为内蒙古奶牛重要动物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多杀性巴氏杆菌 溶血性曼氏杆菌 牛支原体 昏睡嗜血杆菌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规模化牛场牛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柯佳 谢梦圆 +6 位作者 郭宇 尚和卫 常继涛 高登军 张娜 王建龙 徐晓静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77-81,共5页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规模化牛场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的流行情况,试验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规模化牛场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的流行情况,试验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对2020年采自内蒙古部分地区规模化牛场的500份血液样本的BCoV抗体和580份粪便样本的BCoV抗原进行检测,对不同地区、月龄和季节的BCoV抗体和抗原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500份血液样本的BCoV抗体总阳性率为48.80%,其中呼和浩特市为51.50%,鄂尔多斯市为48.33%,巴彦淖尔市为45.00%;0~2月龄、3~6月龄、7~18月龄、18月龄以上牛血液样本的BCo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29%、40.00%、35.00%、52.94%;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牛血液样本的BCo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22%、16.67%、23.75%、52.22%。580份粪便样本的BCoV抗原总阳性率为18.79%,其中呼和浩特市为16.79%,鄂尔多斯市为14.44%,巴彦淖尔市为30.00%;不同月龄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BCoV感染,0~2月龄、3~6月龄、7~18月龄、18月龄以上牛粪便样本的BCoV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4.42%、10.00%、11.76%、8.42%;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牛粪便样本的BCoV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5.94%、1.67%、15.29%、16.84%。说明内蒙古地区BCoV呈普遍流行趋势,在春季牛更易感染BCoV,0~2月龄牛更易感染BCoV,因此应做好内蒙古地区BCoV的防控工作,并加强对易感牛群BCoV的血清学、病原学监测,实时调整疫病防控措施,减少牛腹泻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BCoV)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流行病学调查 内蒙古地区
原文传递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部分规模化牛场BCoV流行病学调查
6
作者 石晓娇 谢梦圆 +7 位作者 张园园 郭宇 萨茹拉 陈柯佳 尚和卫 郝彦儒 许燕飞 徐晓静 《兽医导刊》 2023年第2期20-23,共4页
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部分规模化养牛场采集粪样350份、血样325份,分别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进行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规模化养殖场牛冠状病毒的流行状况,以期为通辽地区养... 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部分规模化养牛场采集粪样350份、血样325份,分别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进行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规模化养殖场牛冠状病毒的流行状况,以期为通辽地区养牛场牛冠状病毒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抗原总阳性率为22.86%,抗体总阳性率为7.69%。在采集的样品中,0~2月龄犊牛的抗原阳性率最高,达57.50%,抗体阳性率最高,达19.00%,表明通辽地区牛冠状病毒流行率较高,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ELISA RT-PCR
下载PDF
内蒙古畜间布病流行趋势与防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樊凤娇 贾皓 +5 位作者 郭宇 陈广林 阿荣 赵凤兰 宋小霞 王建龙 《兽医导刊》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高发,成为全国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于2023年7月开始进行2个月的畜间布病调研,通过深入布病高发旗县、召开座谈会、考察规模场和散养户、走访布病阳...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高发,成为全国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于2023年7月开始进行2个月的畜间布病调研,通过深入布病高发旗县、召开座谈会、考察规模场和散养户、走访布病阳性病人家庭等,摸清了内蒙古自治区布病流行趋势并分析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可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布病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病 调研 问题 措施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规模奶牛场常见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安全措施风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刘琦 贾皓 +8 位作者 马立峰 特木尔巴根 申捷 刘晓丹 樊凤娇 郭宇 陈焱 张娜 王建龙 《兽医导刊》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为掌握内蒙古地区规模奶牛场常见病的流行现状,在内蒙古5个市33个奶牛场抽取样本进行感染抗体、病毒核酸以及细菌鉴定检测,并分析各类细菌病毒阳性率在不同区域、牛种、规模养殖场中的分布差异,同时,以问卷形式调查各项防疫措施落实情况... 为掌握内蒙古地区规模奶牛场常见病的流行现状,在内蒙古5个市33个奶牛场抽取样本进行感染抗体、病毒核酸以及细菌鉴定检测,并分析各类细菌病毒阳性率在不同区域、牛种、规模养殖场中的分布差异,同时,以问卷形式调查各项防疫措施落实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生物安全与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类细菌感染率及病原检出率在地区和牛种中均无显著差别(P>0.05);对于不同规模养殖场而言,小型养殖场结核发病率高于中等规模养殖场,中等养殖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传染性鼻支气管炎病毒(IBRV)和轮状病毒发病率高于大型规模养殖场,副结核分枝杆菌和牛支原体发病率均以小型养殖场最高,其次为中等规模养殖场,大型养殖场患病风险较前两者低(P<0.05)。采用调查问卷分析生物安全措施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养牛场卫生状况一般”为牛只患结核病的危险因素[OR=22.000,95%CI(2.364,204.759)];“牛只饮用自来水”为感染大肠杆菌的危险因素[OR=9.000,95%CI(0.954,84.899)]、“饮用未经消毒水源”为患布病的危险因素[OR=5.000,95%CI(0.767,32.5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养牛场 生物安全 结核 布鲁氏菌病 乳房炎
下载PDF
内蒙古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与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清 刘文斌 +4 位作者 阿荣 吴国庆 郝剑峰 巴特尔 林立杰 《兽医导刊》 2023年第1期49-52,共4页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提高对动物疫病的源头防控能力,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以来,强化政府主导,加强项目投入,落实企业责任,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执法体系建设,...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提高对动物疫病的源头防控能力,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以来,强化政府主导,加强项目投入,落实企业责任,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执法体系建设,改善设施设备和技术支撑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就可追溯体系构架、工作成就、有效监管和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阐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标识 疫病 追溯体系
下载PDF
内蒙古兽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阿荣 崔毅 +5 位作者 樊凤娇 陈焱 王雪峰 王清 赵凤兰 王建龙 《兽医导刊》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兽药产业是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内蒙古2022年兽药生产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内蒙古兽药产业高质... 兽药产业是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内蒙古2022年兽药生产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内蒙古兽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产业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内蒙古部分地区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晓平 高娃 +6 位作者 刘威 贾晓清 朱春霞 皇甫九茹 李亚宁 樊凤娇 李军燕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年第3期34-37,共4页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研究对采自内蒙古4个地区的148份马新鲜粪便样本利用改良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及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胃肠道线虫虫卵检测,采用基于18S rDNA的巢式PCR扩增技术检测粪便中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结果表...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研究对采自内蒙古4个地区的148份马新鲜粪便样本利用改良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及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胃肠道线虫虫卵检测,采用基于18S rDNA的巢式PCR扩增技术检测粪便中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48匹马中,胃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为49.62%,虫卵感染强度为0~3700个/g,感染的优势虫种为圆线虫和副蛔虫;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35.81%,其中以鄂尔多斯1月龄马驹感染率最高,为82.3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部分地区马寄生虫感染仍较为严重,提示有感染人的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线虫 隐孢子虫 感染强度 感染率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帆 王娜 +7 位作者 张月梅 张帆 郭文华 苏胜杰 郭富存 付玲芳 王大伟 戴伶俐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年第4期61-64,共4页
2024年4月以来,内蒙古多地发生大规模山羊呼吸道疾病。本研究采集发病山羊病变肺脏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菌落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培养、PCR扩增及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培养物菌落形态呈典型煎蛋样,在Hayflick′s肉汤培养基中培养72~96 ... 2024年4月以来,内蒙古多地发生大规模山羊呼吸道疾病。本研究采集发病山羊病变肺脏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菌落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培养、PCR扩增及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培养物菌落形态呈典型煎蛋样,在Hayflick′s肉汤培养基中培养72~96 h后,培养液由橙红色变为黄色。PCR扩增产物条带约为185 bp,与文献报道一致;培养物能还原美蓝、四唑氮,发酵葡萄糖,不能水解精氨酸,不能分解尿素,与文献记载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特性一致。回归试验可引起山羊精神沉郁、呼吸困难、黏膜发绀及流涕等症状,剖检病死羊肺脏病变严重。结果表明,所分离支原体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该支原体为养殖场肺炎疫情的主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分离鉴定 回归试验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在内蒙古地区的推广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龙 贾皓 +6 位作者 李运娜 申捷 纪峡 哈斯图雅 唐丽 塔娜 于芳萱 《兽医导刊》 2024年第3期57-60,共4页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牛病毒性腹泻(BVD)和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感染的严峻形势,2021~202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7个盟市推广免疫了牛病毒性腹泻和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该疫苗为国内首创呼吸道与消化道一针两防的灭活疫苗,具有高安全性和...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牛病毒性腹泻(BVD)和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感染的严峻形势,2021~202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7个盟市推广免疫了牛病毒性腹泻和传染性鼻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该疫苗为国内首创呼吸道与消化道一针两防的灭活疫苗,具有高安全性和高效价,有效降低了BVD和IBR发病率,还可节省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内蒙古自治区养牛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BVD) 传染性鼻气管炎(IBR) 二联灭活疫苗 推广效益
下载PDF
内蒙古家畜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模式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特木尔巴根 马立峰 +18 位作者 郝璐 申捷 萨茹拉 双燕 贾皓 苏胜杰 云涛 刘志伟 戴晓光 郭金贵 马明忠 贾烨 任万仟 赵福虎 白俊 潘喜林 毛开荣 关平原 赵心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2期12-14,共3页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自治区畜间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成果,掌握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的综合防控策略,对在四子王旗设立的防控试点开展的溯源灭点、免疫、监测、消毒、检疫监管等综合防控工作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表明,...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自治区畜间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成果,掌握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的综合防控策略,对在四子王旗设立的防控试点开展的溯源灭点、免疫、监测、消毒、检疫监管等综合防控工作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开展畜间布鲁氏菌病溯源灭点的防控效果明显,但防控效果因布鲁氏菌病感染基础情况不同而有一定差距。当畜群布鲁氏菌病感染率高时,一次溯源灭点无法达到彻底清除感染畜的目的;不开展溯源灭点,直接实施免疫,对控制畜间布鲁氏菌病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防控 溯源灭点 免疫 S2疫苗 监测
下载PDF
内蒙古规模奶牛场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现状分析
15
作者 刘晓丹 樊凤娇 +5 位作者 陈焱 申捷 郭铸苇 贾皓 马立峰 王建龙 《兽医导刊》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规模的增大,兽用抗菌药被广泛用于预防、治疗奶牛疾病。但是,养殖环节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造成动物源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乳制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规模奶牛场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规模的增大,兽用抗菌药被广泛用于预防、治疗奶牛疾病。但是,养殖环节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造成动物源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乳制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规模奶牛场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奶牛场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规模奶牛场 兽用抗菌药减量化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内蒙古奶牛养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
16
作者 邓天健 郭铸苇 +2 位作者 宋小霞 张明春 樊凤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071-074,共4页
奶牛养殖产业是内蒙古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保障国家乳制品供给、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地处“黄金奶源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等多个指标稳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内蒙古政府高度重视奶牛养... 奶牛养殖产业是内蒙古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保障国家乳制品供给、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地处“黄金奶源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等多个指标稳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内蒙古政府高度重视奶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奶牛养殖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内蒙古奶牛养殖产业的基本情况与发展现状,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有效建议,以期为内蒙古奶牛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奶牛养殖产业 现状 规模化
下载PDF
2022年内蒙古奶牛昏睡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17
作者 郭宇 云涛 +4 位作者 苏胜杰 王旭红 王巍 杨芳 王建龙 《中国乳业》 2024年第6期69-74,79,共7页
[目的]为了解内蒙古奶牛昏睡嗜血杆菌(Hs)的感染状况。[方法]调查12个盟(市)23个旗(县)的65个奶牛场,包括大型规模化奶牛场20个、小型规模化奶牛场21个、家庭牧场24个。采集2 650份阴道拭子样品,用荧光PCR方法检测Hs。[结果]除乌海市以... [目的]为了解内蒙古奶牛昏睡嗜血杆菌(Hs)的感染状况。[方法]调查12个盟(市)23个旗(县)的65个奶牛场,包括大型规模化奶牛场20个、小型规模化奶牛场21个、家庭牧场24个。采集2 650份阴道拭子样品,用荧光PCR方法检测Hs。[结果]除乌海市以外,其余11个盟(市)均出现Hs阳性场。在23个旗(县)中,只有7个未检出阳性场,其余16个均检出阳性场,阳性旗(县)比例高达69.6%。大型规模化奶牛场、小型规模化奶牛场和家庭牧场个体阳性率分别为:18.2%(182/1 000)、22.9%(240/1 050)和21.2%(127/600);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阳性率分别为:15.6%(109/700)、13.5%(135/1000)和32.1%(305/950),平均个体阳性率为20.7%(549/2 650)。[结论]内蒙古奶牛场Hs感染普遍,应加大防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昏睡嗜血杆菌(Hs) 流行病学 荧光PCR
下载PDF
鸡新城疫病毒内蒙古地方株F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18
作者 董艳蕾 霍金山 +5 位作者 乌日罕 特木尔巴根 马立峰 李瑞刚 于富丽 张七斤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28,共4页
将3株新城疫病毒(NDV)内蒙分离株纯化培养后,提取病毒RNA,经RT-PER扩增F基因,并测定出F基因的全部核苷酸序列为1662bp,编码有554个氨基酸残基。与国内外发表的部分NDV的F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3株分离株核苷酸同源... 将3株新城疫病毒(NDV)内蒙分离株纯化培养后,提取病毒RNA,经RT-PER扩增F基因,并测定出F基因的全部核苷酸序列为1662bp,编码有554个氨基酸残基。与国内外发表的部分NDV的F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3株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5%,97.9%和98.0%,与标准毒株F48E9的同源性分别为85.8%,86.4%和86.8%,与长春、河北、山东、广东、广西、浙江、韩国等地的NDV的同源性在96.3%~98.8%之间。并且这3株分离株F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组成为^112R-R-Q-K-R-F^117,具有典型的强毒株裂解位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F基因 扩增 序列测定
下载PDF
内蒙古非洲马瘟疫情防控风险分析
19
作者 樊凤娇 阿荣 +1 位作者 李军燕 马旺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5期46-48,共3页
1327年也门首次报道发生非洲马瘟病例,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报告发生非洲马瘟疫情,多为非洲国家。目前,非洲马瘟尚未在我国发现,我国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认可的67个无非洲马瘟区之一。2020年3月27日,泰国首次向OIE报告发生非洲马瘟... 1327年也门首次报道发生非洲马瘟病例,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报告发生非洲马瘟疫情,多为非洲国家。目前,非洲马瘟尚未在我国发现,我国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认可的67个无非洲马瘟区之一。2020年3月27日,泰国首次向OIE报告发生非洲马瘟疫情。在OIE认可的无非洲马瘟中,我国周边国家只有马来西亚、印度、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菲律宾6个国家是无疫区,其他周边国家暴发过疫情,或流行情况不明朗。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边境线长,与很多国家接壤或毗邻,非洲马瘟传入我国的概率较大。内蒙古自治区是马属动物养殖大区,因此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部门、马属动物养殖场户乃至全社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普及非洲马瘟防控知识、提高防控意识,对内蒙古自治区非洲马瘟防控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 马属动物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养殖场户 动物疫病防控 OIE 无疫区 疫情防控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猪群中HP-PRRS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瑞刚 武岳 +6 位作者 云利军 金山虎 马立峰 特木尔巴根 申捷 乌日罕 马学恩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3-56,共4页
为掌握内蒙古地区猪群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的流行规律,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发病猪群进行了HP-PRRSV的研究。结果表明,临床上发病猪多为合并感染,病死率高。PCR检测16份送检样品中,HP-P... 为掌握内蒙古地区猪群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的流行规律,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发病猪群进行了HP-PRRSV的研究。结果表明,临床上发病猪多为合并感染,病死率高。PCR检测16份送检样品中,HP-PRRS阳性率62.5%,猪蓝耳病(PRRS)阳性率18.8%,猪瘟(CSF)阳性率25%,伪狂犬病(PR)阳性率12.5%,猪细小病毒(PP)感染阳性率0%,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阳性率37.5%,而且以上这些猪病病毒抗体在猪群中普遍高于未发生HP-PRRS疫情之前。由此可见,目前猪病疫情是以HP-PRRSV为优势毒株,结合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而引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