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自治区湿地生态状况评价
1
作者 乔磊 王志强 +4 位作者 赵美丽 王云霓 程鹏 朱琳 何凤艳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42-45,共4页
湿地生态状况评价可为湿地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第2次湿地资源调查的159个重点湿地进行湿地生态状况评价。结果表明:生态状况评价等级为“好”的湿地有39个,占评价湿地总数的... 湿地生态状况评价可为湿地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对内蒙古自治区第2次湿地资源调查的159个重点湿地进行湿地生态状况评价。结果表明:生态状况评价等级为“好”的湿地有39个,占评价湿地总数的24.53%,占评价湿地总面积的28.98%;生态状况评价等级为“中”的湿地有51个,占评价湿地总数的32.07%,占评价湿地总面积的30.88%;生态状况评价等级为“差”的湿地有69个,占评价湿地总数的43.40%,占评价湿地总面积的40.14%。全区重点调查湿地的生态状况总体评价结果为中等,部分地区的湿地存在一定威胁,湿地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湿地 生态状况 评价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状况分析
2
作者 弥宏卓 于振海 +2 位作者 白艳 王颖 刘殿琛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3年第1期1-4,29,共5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减缓我国北疆日益加速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进程而实施的重要生态建设工程。经过45 a不懈努力,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进入新时代,三北地区生...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减缓我国北疆日益加速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进程而实施的重要生态建设工程。经过45 a不懈努力,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进入新时代,三北地区生态依然脆弱。文章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过程、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状况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生态建设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三北”防护林 状况分析
下载PDF
不同草原防火政策下内蒙古草原火灾发生风险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
3
作者 张恒 诺敏 +4 位作者 班擎宇 赵鹏武 常禹 弥宏卓 殷继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11,共12页
草原火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之一,不同时期的草原防火政策可能会导致草原火灾发生概率及驱动因素发生变化。本研究基于内蒙古1981~2020年草原火灾数据,以新旧《草原防火条例》实施时间(旧《草原防火条例》1993年10月5日颁... 草原火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之一,不同时期的草原防火政策可能会导致草原火灾发生概率及驱动因素发生变化。本研究基于内蒙古1981~2020年草原火灾数据,以新旧《草原防火条例》实施时间(旧《草原防火条例》1993年10月5日颁布并实施,新《草原防火条例》2008年11月19日颁布并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为界线,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4个时期(1981~2020年、1981~1993年、1994~2008年、2009~2020年)对内蒙古草原火灾发生概率与驱动因素进行比较与分析,并绘制草原火灾风险等级区划图。结果表明:(1)4个时期建模的全样本AUC在0.930~0.940之间,精度优异。(2)在不同时期,气象因素(日平均相对湿度、气温日较差等)始终是影响草原火灾的主导因素,海拔、距火点最近公路距离等因素也是内蒙古草原火灾发生的重要驱动因素;(3)1981~1993年和1981~2020年草原火灾风险区基本相似,中、高、极高草原火灾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和兴安盟北部,1994~2008年中、高、极高草原火灾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而2009~2020年中、高、极高草原火灾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西部、锡林郭勒盟北部、阿拉善盟东南部、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草原火灾 草原防火条例 驱动因素 火灾风险区划
下载PDF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监测报告(节选) 被引量:1
4
作者 《草原与草业》 2022年第2期61-62,共2页
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监测评估制度》,准确掌握全区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2021年内蒙古草原管理部门组织各有关单位对全区草原保护、修复和利用等... 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监测评估制度》,准确掌握全区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2021年内蒙古草原管理部门组织各有关单位对全区草原保护、修复和利用等情况进行监测,在数据汇总、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监测报告》,经专家会商后进行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监测 报告
下载PDF
GEE平台支持下内蒙古实时中高空间分辨率森林火点监测
5
作者 李慧 《广东蚕业》 2024年第3期34-36,共3页
森林火灾是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一。为实现对森林火灾的监测,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基于GEE平台中的Landsat8数据集和Sentinel2数据集通过常规判定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提出了森林火点的监测方法,确定了2种影像火点判定的最佳... 森林火灾是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一。为实现对森林火灾的监测,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基于GEE平台中的Landsat8数据集和Sentinel2数据集通过常规判定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提出了森林火点的监测方法,确定了2种影像火点判定的最佳阈值。经历史地表火点验证,常规判定方法、随机森林方法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判定Landsat8影像的准确率分别为98.0%、98.5%和98.0%,判定Sentinel2影像的准确率分别为95.5%、97.5%和97.0%,均可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森林火灾监测。建议通过GEE平台的API接口,研发实时森林火点监测系统,对森林火点进行实时监测,降低林火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 内蒙古地区 遥感影像 森林火点监测
下载PDF
浅谈内蒙古自治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6
作者 费菲 弓文玄 +1 位作者 超乐萌 赵一非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第5期87-90,共4页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日新月异,势头强劲,特别是不同地域的合作社发展特点鲜明,优势突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亮点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日新月异,势头强劲,特别是不同地域的合作社发展特点鲜明,优势突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和深入的思考,提出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规范有序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亮点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基于整合优化工作的自然保护地现状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韩李荃 于洪波 +3 位作者 蔡祺 张静 张芳 陈佳楠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第2期36-37,59,共3页
202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工作正式开展,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丰富、数量众多、面积较大,且涉及问题情况复杂,整合优化工作存在较大难度。文章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自然保护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为全区自然... 202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工作正式开展,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丰富、数量众多、面积较大,且涉及问题情况复杂,整合优化工作存在较大难度。文章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自然保护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为全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整合优化 内蒙古自治区 现状分析 建议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蔡祺 韩李荃 +2 位作者 张静 张芳 陈佳楠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第3期49-52,88,共5页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89个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工作、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保护区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管理建议,以期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自然保护区 管理现状 存在问题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安玉麟 徐荣会 +1 位作者 姜卫东 王胜兴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第6期5-7,共3页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持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重要举措。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 a来,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修复,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健康持续发展,林区农牧民及林场职工收入...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持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重要举措。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 a来,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修复,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健康持续发展,林区农牧民及林场职工收入也有所提高。文章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实施状况,分析了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工程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 现状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浅析内蒙古自治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费菲 周景山 +1 位作者 牛锋 刘军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第6期71-73,48,共4页
发展林下经济能够缩短林业经营周期,提高林地产出率,增加林业附加值,拓宽农牧民的收入渠道,实现生态受保护、农牧民得实惠的目的。文章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发展林下经济特色和亮点,研究当前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 发展林下经济能够缩短林业经营周期,提高林地产出率,增加林业附加值,拓宽农牧民的收入渠道,实现生态受保护、农牧民得实惠的目的。文章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发展林下经济特色和亮点,研究当前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林下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示范基地 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三北工程区退化林草修复对策与建议
11
作者 王利明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2年第3期67-70,共4页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已有40 a,近年来,一些林分由于适应问题、老化问题发生的退化(或衰退)现象逐步显现。文章根据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的内蒙古三北工程退化林草摸底调查工作成果,介绍了全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林...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已有40 a,近年来,一些林分由于适应问题、老化问题发生的退化(或衰退)现象逐步显现。文章根据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的内蒙古三北工程退化林草摸底调查工作成果,介绍了全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林草退化的现状,分析了工程区林草退化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三北工程区退化林草修复以及生态建设工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工程 退化林 退化草地 退化林修复 退化草地修复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问题及对策建议
12
作者 战磊 弓瑞 +1 位作者 吕风荣 郝富华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2年第4期9-11,共3页
内蒙古作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防沙治沙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改变“沙进人退”,实现“绿进沙退”是当前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内蒙古作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防沙治沙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改变“沙进人退”,实现“绿进沙退”是当前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科学推进沙化土地保护与综合治理及适度发展绿色沙产业等对策,以期为内蒙古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治沙 保障机制 保护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阴山北麓林草生态综合治理思路
13
作者 于咏梅 战磊 +1 位作者 王丹丹 胡达古拉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2年第4期6-8,共3页
乌兰察布市阴山北麓包括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3个旗,属农牧交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贫瘠、林木、草原退化。文章根据区域生态问题提出了治理思路和治理措施,以期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 乌兰察布市阴山北麓包括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3个旗,属农牧交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贫瘠、林木、草原退化。文章根据区域生态问题提出了治理思路和治理措施,以期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北麓 综合治理 治理思路 治理措施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建设成效及发展建议浅析
14
作者 弓瑞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第3期1-3,共3页
内蒙古自治区"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40多年的建设,对改善全区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总体规划时间为1979-2050年,共分为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9 a,其中"三... 内蒙古自治区"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40多年的建设,对改善全区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总体规划时间为1979-2050年,共分为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9 a,其中"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规划年限为2011-2020年。文章对"三北"五期工程实施的成效,主要经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三北"防护林后期建设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五期工程 建设成效 效益评估
下载PDF
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旱作条件下藜麦抗倒伏性能的研究
15
作者 杨广源 郭占斌 +4 位作者 刘瑞香 王树彦 陈琦 王建瑞 高万隆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8期21-25,共5页
本研究以W-7、W-19、WD-9、G-28等4个藜麦品系为材料,分析不同品系藜麦灌浆期形态特征、茎秆生理特性、茎秆化学成分等差异,探讨藜麦植株特性与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藜麦品系形态特征、茎秆生理特性、茎秆化学成分以及产量和倒伏率... 本研究以W-7、W-19、WD-9、G-28等4个藜麦品系为材料,分析不同品系藜麦灌浆期形态特征、茎秆生理特性、茎秆化学成分等差异,探讨藜麦植株特性与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藜麦品系形态特征、茎秆生理特性、茎秆化学成分以及产量和倒伏率差异显著(P<0.05)。WD-9藜麦茎壁厚度、有效分枝数、干物质积累量、茎秆干重以及茎秆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钙、镁、硅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系。藜麦倒伏多发生于灌浆期和成熟期,其中,W-7、WD-9藜麦倒伏率分别为4.01%、1.23%,显著低于其他品系,倒伏评定为0级。W-19藜麦倒伏率最高为24.20%,倒伏评定为3级。藜麦茎粗、茎壁厚度、茎秆干重、茎秆木质素含量及产量与倒伏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WD-9藜麦抗倒伏性能优于其他品系,可作为抗倒伏品系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阴山北麓 旱作条件下 藜麦 抗倒伏性能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内蒙古温性草甸草原退化放牧场不同生态修复工程效益评价
16
作者 于振海 刘雪骄 +1 位作者 高韶勃 李卓君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3年第4期54-57,68,共5页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和气候因素的干扰,内蒙古草原目前正面临着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平衡失调等严重的危机。采取人为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可有效促进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到长期稳定的健康状态,但不同的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对于不同...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和气候因素的干扰,内蒙古草原目前正面临着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平衡失调等严重的危机。采取人为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可有效促进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到长期稳定的健康状态,但不同的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对于不同草原类型、不同区域草原的修复效果仍不明确。本研究在认真分析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现状、问题及经验的基础上,在内蒙古温性草甸草原退化放牧场选择有代表性的试点区域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并对生态修复工程进行生态效益评估。结果表明:(1)温性草甸草原退化放牧场在生态修复措施实施3 a后,3种人工修复措施均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2)围栏、管护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工程综合效益最为明显,但是不适宜长期采用,后续需探索有利于群落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优化和提升的新的修复措施。(3)采用施肥与围栏、补播和管护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措施的工程综合效益相对较低,后续需因地制宜,充分结合立地条件、气候状况、退化程度及类型,确定施肥种类量、用量及施肥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性草甸草原 草地退化 退化放牧场 生态修复 工程效益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固碳现状评估与碳汇实现路径建议
17
作者 石磊 孙海莲 +6 位作者 王慧敏 谢宇 刘亚红 王洋 木兰 张雅茹 邱晓 《草原与草业》 2023年第4期56-62,共7页
为评估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提出实现草原碳汇潜力的路径建议。本文基于草原碳库的形成机理,从草原生物量和草原土壤固碳两方面评估草原固碳潜力。草原生物量固碳潜力计算采用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法,草原土壤固碳潜力采用草原土壤有... 为评估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提出实现草原碳汇潜力的路径建议。本文基于草原碳库的形成机理,从草原生物量和草原土壤固碳两方面评估草原固碳潜力。草原生物量固碳潜力计算采用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法,草原土壤固碳潜力采用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计算,得出以下结果:2020年内蒙古草原固碳总量为473 990.92万t,草原土壤固碳量占草原固碳总量的96.43%,草原生物固碳量占草原固碳总量的3.57%,草原土壤固碳在草原固碳潜力中发挥主导作用。内蒙古草原固碳量分布不均,东部盟(市)草原固碳量高于西部盟(市),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草原固碳量较高,分别为139 534.35万t和138 918.71万t,占全区的比例分别为29.44%和29.31%。本研究的结论为内蒙古草原是巨大的碳库,聚焦草原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摸清草原碳汇家底,增加草原碳汇资源,加快研究与发展草原碳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植被碳储量 土壤碳储量 碳汇
下载PDF
内蒙古林草规划院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芳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第6期95-97,共3页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林草档案管理工作中,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文章对规划院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以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林草信息化的发展,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 档案管理 信息技术 信息系统
下载PDF
内蒙古柴河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与保护价值分析
19
作者 郑虹钰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第3期56-58,共3页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柴河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现状、组成和保护对象,并从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性、多样性、独特性和自然性等方面对保护区保护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植物 动物 资源 分析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火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20
作者 李婧 白斯古楞 +3 位作者 虎日乐 李贺新 郭景怡 安慧君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4期105-109,176,共6页
基于内蒙古大兴安岭1990-2019年森林火灾历史档案和同期气象因子的数据,对该地区林火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火发生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密切。林火发生次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水的减少呈上升趋势;研究区日均相对湿... 基于内蒙古大兴安岭1990-2019年森林火灾历史档案和同期气象因子的数据,对该地区林火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火发生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密切。林火发生次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水的减少呈上升趋势;研究区日均相对湿度范围在58%~62%,火灾发生次数最多;林火发生次数与日照时数、日均温、日最高温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过火面积与日均相对湿度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间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气象因子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大兴安岭 内蒙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