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重点项目煤电化硅水泥循环经济项目选址的气候论证
1
作者 张桂英 李世华 +2 位作者 孙大力 刘佳 韩冬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期277-278,共2页
利用奈曼站近30年的气象资料,对化工厂址选择的关键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电化硅水泥循环经济项目园区不适合在现有的化工园区扩建,建议其选址在大镇城区的偏东方向,以便投产后将其对大沁他拉镇区域的生态环境及居民生产、生活... 利用奈曼站近30年的气象资料,对化工厂址选择的关键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电化硅水泥循环经济项目园区不适合在现有的化工园区扩建,建议其选址在大镇城区的偏东方向,以便投产后将其对大沁他拉镇区域的生态环境及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污染降到最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论证 煤电化硅水泥循环经济项目 风向频率 内蒙古自治区
下载PDF
通辽市气象信息网络现状及安全策略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亚玲 王俊 +1 位作者 于宏君 萨其荣贵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51-51,53,共2页
对通辽市气象信息网络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当前网络面临的威胁及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网络安全策略,以便达到气象信息网络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新要求。
关键词 气象信息网络 现状 网络安全 安全策略 内蒙古通辽
下载PDF
2016年9月通辽市一次龙卷过程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郭鲁彦 万宇 +1 位作者 于佳琪 齐佳慧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1年第1期53-57,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多普勒雷达、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2016年9月24日通辽市库伦旗龙卷发生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龙卷过程发生在高空槽前、中高层急流北侧、低空急流左侧和地面气旋暖区一侧,是由超级单体引发的;干... 利用常规观测、多普勒雷达、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2016年9月24日通辽市库伦旗龙卷发生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龙卷过程发生在高空槽前、中高层急流北侧、低空急流左侧和地面气旋暖区一侧,是由超级单体引发的;干线和地面冷锋是强对流发生的直接触发机制,龙卷发生在干线附近靠湿区一侧;基本反射率因子图上呈现入流缺口和钩状回波,反射率垂直剖面图上存在低层弱回波和中高层回波悬垂,大于55 dBz回波高度超过11 km中气旋生成后强度有增大的过程,有利于龙卷天气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超级单体 中气旋
下载PDF
通辽市新一代天气雷达配套设备的维护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宋玉红 孙宏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3期276-277,共2页
通辽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配套设备包括电源、自动灭火器、防雷设施等,这些配套设备的维护,对保证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后备电源、灭火器及防雷设备的维护。
关键词 新一代天气雷达 配套设备 维护方法 内蒙古通辽
下载PDF
通辽市春季一次透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莉 马国贵 +3 位作者 祁雁文 包建华 于宏君 斯迪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5期345-345,350,共2页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天气预报业务中的多种预报产品资料,对2008年4月21—23日通辽市一次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通辽地区春季降水与东北冷涡密切相关。在天气过程前期,若有明显的气温偏高,后期随着东北冷涡的形成和发展,且有比较...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天气预报业务中的多种预报产品资料,对2008年4月21—23日通辽市一次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通辽地区春季降水与东北冷涡密切相关。在天气过程前期,若有明显的气温偏高,后期随着东北冷涡的形成和发展,且有比较明显的高空锋区配合,渤海、黄海水汽输送也非常明显,使通辽地区易产生降水天气,在春季对土壤接墒、耕种大田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透雨 过程分析 内蒙古通辽
下载PDF
1991—2010年通辽市作物生长季热量条件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夏莹 黄晨 +2 位作者 高秋锦 夏军 王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4期315-316,共2页
对通辽市近20年(1991—2010年)作物生长季的热量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增温明显;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10、15℃各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延后,积温增多;初霜延后,终霜提前,无霜期明显延长。建议适当推广晚熟高产作... 对通辽市近20年(1991—2010年)作物生长季的热量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增温明显;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10、15℃各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延后,积温增多;初霜延后,终霜提前,无霜期明显延长。建议适当推广晚熟高产作物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季 热量条件 内蒙古通辽 1991—2010年
下载PDF
通辽市作物生长季降水量时空变化分析
7
作者 夏莹 李思慧 白文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6期272-273,共2页
利用通辽市境内7个气象站1971—2010年作物生长季降水资料,分析了降水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通辽市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时间变化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降水倾向率为-10.2 mm/10 a;降水量年代际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和... 利用通辽市境内7个气象站1971—2010年作物生长季降水资料,分析了降水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通辽市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时间变化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降水倾向率为-10.2 mm/10 a;降水量年代际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和地域分布特点;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以中西部的开鲁为低值中心,向东南、北部伸展增加,有变旱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季 降水量 时空变化 内蒙古通辽
下载PDF
通辽市玉米产量风险区划研究
8
作者 王俊 刘亚玲 夏莹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1期24-24,31,共2页
利用通辽市7个旗县区40年(1971—2010年)玉米单产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得到气象产量,用气象产量的变化来表征通辽市玉米产量的气象灾害风险程度,以综合风险指数为主要依据,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建立玉米单产综合风险指数的小网格推算模型,进... 利用通辽市7个旗县区40年(1971—2010年)玉米单产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得到气象产量,用气象产量的变化来表征通辽市玉米产量的气象灾害风险程度,以综合风险指数为主要依据,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建立玉米单产综合风险指数的小网格推算模型,进行风险区划,为调整通辽市玉米种植结构、趋利避害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产量 风险 区划 内蒙古通辽
下载PDF
通辽市新一代天气雷达一次强度定标分析
9
作者 宋玉红 郭君 邢越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311-311,313,共2页
为保证新一代天气雷达定量探测降水回波的准确性,应定期对CINRAD的回波强度进行定标。概述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定标原理、定标方法,以及一次定标结果,以供其他雷达台站同行参考。
关键词 新一代天气雷达 回波强度 定标 内蒙古通辽
下载PDF
通辽市农业天气预报服务现状与发展对策
10
作者 白晓慧 白文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9期37-37,40,共2页
根据通辽市农业天气预报服务现状,总结了通辽市农业天气预报服务的任务、思路及内容,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市农业天气预报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天气预报 服务现状 任务 思路 发展对策 内蒙古通辽
下载PDF
通辽市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11
作者 李思慧 夏莹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6期219-220,共2页
采用2001—2012年通辽市8个气象站观测站的土壤水分、逐旬降水数据,运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通辽市土壤水分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辽市降水量受地形影响明显,年内降水量差异较大。2001—2011年全市平均... 采用2001—2012年通辽市8个气象站观测站的土壤水分、逐旬降水数据,运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通辽市土壤水分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辽市降水量受地形影响明显,年内降水量差异较大。2001—201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少于常年值,暖干化趋势符合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土壤相对湿度的年内变化波动平缓,整体趋势符合降水量变化趋势,两要素在α=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左中、后旗、开鲁等地区土壤水分较好,库伦地区因其沙土土壤类型土壤水分较差,其余大部分地区土壤水分维持一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降水量 变化规律 内蒙古通辽 2001—2012年
下载PDF
2014年通辽市土壤水分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颖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5期229-230,共2页
以2014年通辽市5个国家级农气站土壤水分监测数据为材料,分析土壤水分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各阶段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通辽市土壤水分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不利,所引发的大范围持续干旱已造成巨大损失。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玉米 生长发育 影响 内蒙古通辽 2014年
下载PDF
通辽市新一代天气雷达供电系统集中方式与防雷措施
13
作者 马国贵 王庆友 +1 位作者 李莉 于宏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5期326-326,共1页
介绍了通辽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站供电系统,即双路交流市电供电外加备用发电机组、UPS蓄电池组的多路供电方式,并介绍了供电系统的防雷保护措施,以期为天气雷达正常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一代天气雷达 供电系统 集中方式 防雷措施 内蒙古通辽
下载PDF
呼伦湖湿地消长对气象水文因子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永刚 赵慧颖 +2 位作者 李翀 宋卫士 孟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9-466,共8页
利用1961—2005年呼伦湖湿地的气象及水文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小波分析、回归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湿地消长对气象水文因子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年与夏季气候在湿地消长中起主导作用。区域年降水量每增加10 ... 利用1961—2005年呼伦湖湿地的气象及水文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及小波分析、回归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湿地消长对气象水文因子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年与夏季气候在湿地消长中起主导作用。区域年降水量每增加10 mm,年降水量的直接作用是使湿地水域面积和水位深度分别增加2.6 km^2和1.6 cm;年径流量每增加1×10~8m^3,湿地水域面积和水位深度分别增加4.8 km^2和3.0 cm。45年来,湿地消长对影响因子连续变化过程的响应特征具有一致性,特别在20世纪90年代后响应更显著,湿地萎缩加快;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在湿地水域面积、水位深度消长中的贡献率分别为33.1%与66.9%,22.5%与77.5%,降水量变化起主导作用。湿地消长对影响因子的多时间尺度周期性具有很好的响应。在27年的年代际尺度主周期与11~16年次周期、2~10年年际尺度准周期的叠加作用下,45年来,湿地消长出现了2次减少、1次增加的周期过程,并呈现短周期波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湖湿地 消长 气象水文因子变化 响应
下载PDF
气象水文因子对呼伦湖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慧颖 顾润源 +3 位作者 白晓慧 李翀 王彦平 宋卫士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7-1003,共7页
利用呼伦湖湿地50年的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和生态环境监测资料,采用迈阿密模型及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气象水文因子对呼伦湖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50年来该湿地植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总体为下降趋势,减少的... 利用呼伦湖湿地50年的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和生态环境监测资料,采用迈阿密模型及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气象水文因子对呼伦湖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50年来该湿地植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总体为下降趋势,减少的气候倾向率为每10年157.7 kg·km-2,峰值时段为1970—1990年,两个谷值时段为1961—1969年、1991—2010年,最大值和最小值与降水量出现的最多值和最少值一一对应。②在15个气象水文因子中有年降水量、年蒸散量、生长季径流量、春季大风日数、水位、春季平均风速、年大风日数、水域面积8个因子达到显著性检验(P<0.150~0.001),上述8个因子的排序也是与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相关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综述表明,呼伦湖湿地区域呈暖干化趋势,并且干旱灾害比较严重,是限制气候生产潜力的重要原因。③气象水文因子协同作用对该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较大,复相关系数为-0.997,年蒸散量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生长季径流量和水位因子对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的贡献相反,随其减少或增加,湿地区域植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率增加或减少149.7 kg·hm-2。可以看出,该湿地气象水文因子的匹配并不理想,暖干化趋势依然是制约该区光能利用率低下的重要原因。④该湿地区域植物现实的生产力远未达到气候生产潜力,约有近60%的潜力可以开发;光能利用率较小的主要原因:一是现有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及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二是该区域暖干化趋势显著;而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是加大保护生态环境力度和积极实施人工增雨、节水灌溉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潜力 气象水文 呼伦湖湿地 因子影响
下载PDF
干旱指标SPI在通辽地区干旱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俊 刘亚玲 +1 位作者 邰文河 郭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5期262-263,共2页
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长时间尺度系列,分析了通辽市近50年来年际干旱变化趋势特征,并以科尔沁区为例,分别以1、3、6、12个月为时间尺度分析了近年来的重大旱情,通过对其他台站多次旱情资料分析表明,通辽地区对5—9月的干旱监测,采用1~... 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长时间尺度系列,分析了通辽市近50年来年际干旱变化趋势特征,并以科尔沁区为例,分别以1、3、6、12个月为时间尺度分析了近年来的重大旱情,通过对其他台站多次旱情资料分析表明,通辽地区对5—9月的干旱监测,采用1~3个月时间尺度的SPI值,1—4月、10—12月利用6~12个月时间尺度的SPI值作为判断旱情标准比较恰当。该指标计算简便,资料容易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标 SPI 干旱监测 应用 内蒙古通辽
下载PDF
通辽地区一次东北冷涡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莉 马国贵 +3 位作者 宣风芹 王雅斌 郭立杰 于宏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4期270-270,272,共2页
2005年6月1—7日,由于东北冷涡的形成造成通辽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天气,通过天气学分析发现,东北冷涡的形成和发展中,由于雅库茨克阻高的存在,不断有冷空气和水气的补充,使得当地出现了明显的降水过程且持续时间较长,... 2005年6月1—7日,由于东北冷涡的形成造成通辽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天气,通过天气学分析发现,东北冷涡的形成和发展中,由于雅库茨克阻高的存在,不断有冷空气和水气的补充,使得当地出现了明显的降水过程且持续时间较长,全市大部分地区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降水 气候特征 通辽地区
下载PDF
2023年11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18
作者 霍达 周宁芳 马殿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4,共8页
2023年11月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是:极涡呈多极型分布,与历史同期相比,主体强度显著偏强;中高纬度地区环流形势为“四槽四脊”,亚洲中高纬度地区环流整体呈西高东低型,但东亚大槽偏弱;副热带高压强度显著偏强。11月全国平均气温较... 2023年11月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是:极涡呈多极型分布,与历史同期相比,主体强度显著偏强;中高纬度地区环流形势为“四槽四脊”,亚洲中高纬度地区环流整体呈西高东低型,但东亚大槽偏弱;副热带高压强度显著偏强。11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3.3℃)偏高0.5℃。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20.2 mm)偏多9%,降水显著偏多地区主要在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南部和黄淮北部,东北部分地区降水量突破历史同期极大值。月内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大气扩散条件整体较好,中东部等地较少出现雾和霾天气。月内出现了2次北方型寒潮天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副热带高压 寒潮 降水
下载PDF
2024年6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19
作者 霍达 马杰 马殿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3-1160,共8页
2024年6月北半球极涡总体呈多极型,中高纬西风带环流为“四槽四脊”型分布,锋区位置总体偏北,低纬度地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偏强、位置偏西。6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20.4℃)偏高0.6℃,出现4次大范围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西... 2024年6月北半球极涡总体呈多极型,中高纬西风带环流为“四槽四脊”型分布,锋区位置总体偏北,低纬度地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偏强、位置偏西。6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20.4℃)偏高0.6℃,出现4次大范围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西北、华北、黄淮等地。随着印度季风爆发以及6月17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102.8 mm)偏多11.9%,南方大部地区共发生5次强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显著偏多地区主要位于江淮及其以南地区,部分地区降水量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暴雨 高温
下载PDF
近50年通辽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萨日娜 包永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6期236-238,共3页
利用通辽地区1961—2011年8个气象台站的气温资料,分析了通辽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961—2011年50年间通辽年平均气温及最高、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1988年为气温升高突变点;通辽最高、最低气温在... 利用通辽地区1961—2011年8个气象台站的气温资料,分析了通辽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961—2011年50年间通辽年平均气温及最高、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1988年为气温升高突变点;通辽最高、最低气温在空间上基本均为增温,北部山区升温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气温 气候倾向率 MANN-KENDALL检验 内蒙古通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