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与科研互动关系研究——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韩鹏 王雅丽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1-6,共6页
教学与科研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在时间安排上等方面具有冲突性,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等目标上却具有高度一致性。我校教师近年来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的程度、力度仍显不足,主要在于教师用于科研的时间相对不足... 教学与科研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在时间安排上等方面具有冲突性,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等目标上却具有高度一致性。我校教师近年来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的程度、力度仍显不足,主要在于教师用于科研的时间相对不足、部分教师热心于科研的动力与目的扭曲、教学效果奖惩力度不够、学生助推作用不足等问题影响教师科研积极性。为进一步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关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提高和强化教师的主动适应性、强调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量上的把握,同时须要提高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合理调整师资结构,注重教学水平的考核,发挥学生对教师监督作用,以促使教师开展科研研究保持持续性并与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关系 人才培养 教学 科研 高校
下载PDF
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玲 陈术娜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3期79-88,共10页
关于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都是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增长又为教育投资提供了物质基础。从长期、短期视角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献较少,而研究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与经济增... 关于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都是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增长又为教育投资提供了物质基础。从长期、短期视角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献较少,而研究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更少。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内蒙古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在短期内,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水平影响教育投资水平,而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并探讨了其中可能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投资 经济增长 ADF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下载PDF
新常态下内蒙古经济增长质量测度与改革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君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0-15,共6页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既要保持适度数量扩张,更要重视质量提升。本文利用2000-2014年内蒙古相关经济数据,通过经济增长效率、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增长结构、经济福利分配和资源环境代价五个维度,对内蒙古的经济增...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既要保持适度数量扩张,更要重视质量提升。本文利用2000-2014年内蒙古相关经济数据,通过经济增长效率、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增长结构、经济福利分配和资源环境代价五个维度,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5年来内蒙古经济质量稳步提升,但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提升缓慢。其中经济增长效率驱动了内蒙古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福利与环境污染逐步改善,但是总体而言经济增长呈现不稳定性特征,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内蒙古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为此适度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稳定经济运行、改善经济结构、合理分配经济福利和减少环境代价将是新常态下内蒙古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改革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内蒙古 经济增长质量
下载PDF
内蒙古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困境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春玲 张鑫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伴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新纪元的开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内蒙古丰富的特色农牧业资源成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内蒙古现有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情况为基础,... 伴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新纪元的开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内蒙古丰富的特色农牧业资源成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内蒙古现有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情况为基础,着重剖析了内蒙古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存在的困境,如品牌建设基础薄弱、品牌溢价效应不明显、品牌市场推广力度不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内蒙古区域公用品牌的持续向好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品牌基础 品牌竞争力 品牌溢价效应
下载PDF
内蒙古经济重心、产业重心及人口重心演变对比研究
5
作者 李琪 《现代营销(下)》 2012年第7期206-207,共2页
本文比较分析了1988-2009年内蒙古经济、产业及人口的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及第二、三产业重心呈现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第一产业重心移动的规律性不明显。1988—1999年经济重心对人口重心的... 本文比较分析了1988-2009年内蒙古经济、产业及人口的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及第二、三产业重心呈现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第一产业重心移动的规律性不明显。1988—1999年经济重心对人口重心的导向作用较弱,经济重心主要在第二产业的牵引下移动;2000年以后,经济重心对人口重心的导向作用增强,第三产业重心对经济重心的迁引作用逐渐增强。同时经济重心始终位于人口重心的西南方向,反映了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分布之间的不平衡性,并且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偏离距离在不断拉大,说明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在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经济重心 产业重心 人口重心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分析
6
作者 韩佳莹 王珊 +2 位作者 赵晓东 时光 张泽矩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34-138,共5页
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产业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也对生态环境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构建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体系和耦合协... 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产业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也对生态环境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构建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4—2020年内蒙古黄河流域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旅游产业部分年份有轻微回落,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则稳步增长。耦合协调度等级从中度失调转变为初级协调,系统协调度有很大改善,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逐渐从无序发展向有序协同发展方向改进。耦合协调度类型从生态环境滞后型转为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同步发展型,又转为旅游产业滞后型,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子系统间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对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 旅游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经济增长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爱玲 白媛媛 马艳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6期64-70,共7页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而对于经济增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作用,国内外的研究比较少,内蒙古的相关研究更少。因此,本文...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而对于经济增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作用,国内外的研究比较少,内蒙古的相关研究更少。因此,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内蒙古经济增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得出了农业、建筑业、服务业增长都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但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较小的结论,并探讨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人均产出 工业
下载PDF
内蒙古能源价格、能耗强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玲 王荔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6-10,共5页
本文通过运用VAR模型来实证分析内蒙古地区能源价格、能耗强度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说,内蒙古地区能源价格的上升对于它的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有正向作用;经济增长正向影响能源价格;能耗强度下降同时内蒙古生产... 本文通过运用VAR模型来实证分析内蒙古地区能源价格、能耗强度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说,内蒙古地区能源价格的上升对于它的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有正向作用;经济增长正向影响能源价格;能耗强度下降同时内蒙古生产总值上升。实证研究显示,能源价格作为发挥调节作用的杠杆,对提升能源利用率、产业升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价格 能耗强度 经济增长 VAR
下载PDF
内蒙古女性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文慧 马爱玲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34-38,共5页
近年来女性就业率不断提高,而且女性在家庭消费中的主力军地位也不断凸显,因此本文从女性角度来探讨女性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计量实证检验,得出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与女性就业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但是通过分析内蒙古女... 近年来女性就业率不断提高,而且女性在家庭消费中的主力军地位也不断凸显,因此本文从女性角度来探讨女性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计量实证检验,得出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长与女性就业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但是通过分析内蒙古女性就业现状发现女性受教育年限偏低、就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就业观念相对保守等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内蒙古地区女性就业增长,进而会影响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增长。本文结合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优势提出了改变女性的就业现状,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经济增长 女性就业 实证检验
下载PDF
内蒙古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存在的问题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秀丽 乔亚辉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2-15,共4页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六大经济走廊之一,其建设主体包括中蒙俄三国。在中国,内蒙古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主体之一,有着诸多的优势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还存在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六大经济走廊之一,其建设主体包括中蒙俄三国。在中国,内蒙古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主体之一,有着诸多的优势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还存在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对接较差、软硬件设施和环境有待改善、地缘优势和文化传统相近等优势未充分发挥等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从深化和拓展经贸合作领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三主体四对接"的网络结构和网络联系、搭建多功能互动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俄经济走廊” 地缘优势 主体业务合作 “三主体四对接” 平台对接与嵌入
下载PDF
内蒙古县域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继承 姚春玲 韩鹏 《财经理论研究》 2016年第4期36-51,共16页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而商标品牌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不仅有助于县域特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对县域形象、农牧民增产增收以及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商...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而商标品牌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不仅有助于县域特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对县域形象、农牧民增产增收以及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商标品牌战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论述为前提,以对内蒙古自治区102个旗县区商标品牌发展情况的调研数据的整理、总结和分析为基础,剖析了近年来内蒙古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瓶颈,进而提出了促进内蒙古县域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品牌战略 县域 问题 对策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产业品牌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晓玲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28,共6页
文章梳理了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产业的历史文化基础,重新考察了归化作为历史上"西口"的重要地位,并分析了茶叶之路历史中的文化现象,给予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以较为确切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茶叶之路文化的特征,并提... 文章梳理了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产业的历史文化基础,重新考察了归化作为历史上"西口"的重要地位,并分析了茶叶之路历史中的文化现象,给予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以较为确切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茶叶之路文化的特征,并提出构建内蒙古茶叶之路文化产业品牌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茶叶之路 归化 文化产业
下载PDF
内蒙古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春玲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43-46,共4页
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地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得到了不同地区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内蒙古,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具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从而为内蒙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 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地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得到了不同地区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内蒙古,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具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从而为内蒙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内蒙古近些年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成果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内蒙古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期望能对内蒙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区域品牌 建设 竞争力提升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钢花 《物流科技》 2012年第10期54-57,共4页
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正逐渐成为内蒙古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在该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业链较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等制约因素。因此,为促进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结合产业现状,在深入分析产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 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正逐渐成为内蒙古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在该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业链较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等制约因素。因此,为促进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结合产业现状,在深入分析产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明确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升级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结合产业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产业 产业升级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本科高校学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15
作者 薛畅 王改燕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90-94,共5页
本科高校的学风状况关系到本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名誉,更影响着一代学生的精神面貌。内蒙古地区高校位于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文化历史不同可能导致民族地区高校的学风与其他地区高校存在一定差异。本调研组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 本科高校的学风状况关系到本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名誉,更影响着一代学生的精神面貌。内蒙古地区高校位于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文化历史不同可能导致民族地区高校的学风与其他地区高校存在一定差异。本调研组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内蒙古地区的13所高校的学风现状进行了调查,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学风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学生自身、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三个方面,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高校 学风影响因素 学风建设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绵羊改良研究
16
作者 张晓玲 《农业考古》 2015年第1期249-253,共5页
20世纪50年代是内蒙古传统绵羊产业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时期。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内蒙古绵羊产业在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发展绵羊改良配种机构、推广配种技术等方面均有较明显进步。绵羊改良一方面促进了畜牧业的恢复与发展,推动了新... 20世纪50年代是内蒙古传统绵羊产业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时期。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内蒙古绵羊产业在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发展绵羊改良配种机构、推广配种技术等方面均有较明显进步。绵羊改良一方面促进了畜牧业的恢复与发展,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作为改造农村的重要手段,绵羊改良运动使得中国共产党成功塑造了在农牧民中的优良形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 绵羊改良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风险来源及其监管策略分析
17
作者 倪学志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58-63,共6页
笔者从食品安全风险涉及的食品种类、风险形成的直接因素、风险形成的本质因素以及风险形成的责任主体四个角度研究了内蒙古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的来源,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安全风险的责任主体绝大部分为小型企业;出现安全风险频率... 笔者从食品安全风险涉及的食品种类、风险形成的直接因素、风险形成的本质因素以及风险形成的责任主体四个角度研究了内蒙古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的来源,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安全风险的责任主体绝大部分为小型企业;出现安全风险频率较大的食品种类依次为桶(瓶)装饮用水、糕点、牛肉干、豆制品、白酒、食醋、酱油、食用植物油、碳酸饮料、炒货;安全风险的直接因素依次为微生物超标、包装不合格、添加剂含量超标、营养成分不达标、含违禁物、食品变质、混有异物。并对安全风险直接因素的背后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监管食品安全风险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企业 食品安全 风险
下载PDF
民族地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与保护——以内蒙古为例
18
作者 姚春玲 《现代营销(下)》 2013年第6期166-167,共2页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具有区域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渊源烙印,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也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及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论文以内蒙...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具有区域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渊源烙印,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也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及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论文以内蒙古为例,对内蒙古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内蒙古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内蒙古的实际提出了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策略与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内蒙古 农产品区域品牌 创建 保护
下载PDF
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阻滞因素分析——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视角
19
作者 董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年第5期35-39,共5页
如何提升创新驱动要素的供给能力,促使内蒙古经济向创新导向发展阶段过渡,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本文从内蒙古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延伸和节能减排的角度论述了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R&... 如何提升创新驱动要素的供给能力,促使内蒙古经济向创新导向发展阶段过渡,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本文从内蒙古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延伸和节能减排的角度论述了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R&D投入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低下、人力资本积累落后和体制机制的路径依赖等因素对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阻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区域创新 阻滞因素
下载PDF
税收努力度、公共支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区的空间计量测度 被引量:6
20
作者 郝春虹 刁璟璐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7-164,共8页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县级全要素生产增长率、税收努力度和公共支出规模数据,使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税收努力度、公共支出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体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县级全要素生产增长率、税收努力度和公共支出规模数据,使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税收努力度、公共支出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体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税收努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微小的贡献率,而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具有较强的抑制效应。这说明一个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一定意味着全要素率增长提高与综合福祉水平的提升互为内生。制度改进、高储蓄率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动能主要是技术进步,尤其是发展中地区供给管理的侧重点是技术原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努力 公共支出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计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