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若干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玺 《临床荟萃》 CAS 1994年第11期527-528,共2页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常见而危害严重,发展为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时更是治疗棘手,病死率相当高。资料表明,心功能在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Ⅱ~Ⅲ级者二年病死率为30%,而Ⅳ级者则为50%。
关键词 充血性 心力衰竭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美托洛尔在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玺 鄂托克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996年第2期60-61,共2页
观察20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的疗效并探讨其合理性。结果美托洛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P<0.05);治疗组平均心率减慢非常显著(P<0.01);... 观察20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的疗效并探讨其合理性。结果美托洛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P<0.05);治疗组平均心率减慢非常显著(P<0.01);不良反应少,并未诱发支气管痉挛或加重哮喘。初步认为,美托洛尔谨慎用于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肺心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下载PDF
肺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新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0期3-4,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发病机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组织结构 肺血管阻力 病因 动脉压力升高 右心功能衰竭
下载PDF
尼群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病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玺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202-204,共3页
我们采用钙拮抗剂尼群地平(Nitrendipine)和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Metoprolol)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病48例,现总结如下:MATERIALSANDMETHODS1对象根据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 我们采用钙拮抗剂尼群地平(Nitrendipine)和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Metoprolol)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病48例,现总结如下:MATERIALSANDMETHODS1对象根据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尼群地平 治疗 美托洛尔
下载PDF
心肌梗塞新的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玺 陈灏珠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3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心肌梗塞的预后因素国内外均已有众多的报道。本文着重综述了近年来研究揭示的新预后因素心率变异性、压力反射敏感试验、无证状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左心室肥厚表现、血浆遣传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浓度,血小板的大小、血液乳酸和心钠素浓度。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预后
下载PDF
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玺 《临床荟萃》 CAS 1992年第7期312-313,共2页
1973年Framinghan研究表明。75%的心力衰竭是由高血压所致,其它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者仅占25%,可见高血压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密切相关。所以,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治疗更是需要两者兼顾。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高血压 并发症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情绪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韩飞玲 杨武霞 高彦平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研究抑郁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CHF)预后的影响。方法:共入选126例CHF病人,用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D)来评价病人的抑郁,平均随访23.8个月。结果:存活者100例,死亡26例。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相比,有较高的NYHA分级(P<0.01),较低的... 目的:研究抑郁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CHF)预后的影响。方法:共入选126例CHF病人,用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D)来评价病人的抑郁,平均随访23.8个月。结果:存活者100例,死亡26例。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相比,有较高的NYHA分级(P<0.01),较低的LVEF、VO2max(P均<0.05)。死亡患者的抑郁得分明显高(P=0.03),焦虑得分也较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抑郁得分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升高,多因素回归分析也发现LVEF、VO2max和抑郁得分是CHF患者的独立的预测因子(P<0.05)。在抑郁得分>6的患者中,随着存活时间的延长,抑郁使CHF的病死危险明显增加。结论:抑郁得分可独立预测CHF患者的死亡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焦虑 充血性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国内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玺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5年第2期67-70,共4页
原发性高血压病(EH)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诱因.在我国患病率高达8%,病死率占第一位,近年来,EH药物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新进展.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1 钙拮抗剂钙拮抗剂是一类化学结构各异,但都能通过阻断Ca^(2+)通道,减少细胞外Ca^(2+)内... 原发性高血压病(EH)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诱因.在我国患病率高达8%,病死率占第一位,近年来,EH药物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新进展.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1 钙拮抗剂钙拮抗剂是一类化学结构各异,但都能通过阻断Ca^(2+)通道,减少细胞外Ca^(2+)内流,抑制血管平滑肌兴奋-收缩耦联,从而发挥强有力降压效应的药物.1.1 硝苯地平(Nifedipine)硝苯地平的降压疗效已被公认,并列为第一线的抗高血压药.其降压作用可靠、有效,副作用少.不仅可口服、舌下含服,还可肛塞.有人对25例EH经硝苯地平治疗2年以上,使左心室体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Module Index,LVMI)降低28.5%,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逆转率为68.2%.近来的临床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疗法 进展
下载PDF
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9
9
作者 付培权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5期6-6,共1页
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常有饮食不当、酗酒、服刺激性药物等诱因。随后出现上腹痛、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因食物中毒而致病者,多伴有急性肠炎,出现脐周疼痛、腹泻、发热、失水,甚至休克。
关键词 临床表现 急性胃炎 鉴别诊断 刺激性药物 饮食不当 食欲不振 食物中毒 急性肠炎
下载PDF
急性胃炎的病因及分类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玺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5期5-5,共1页
胃炎即胃黏膜的炎症。根据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将胃炎分为糜烂性胃炎和非糜烂性胃炎,也可根据胃累及的部位进行分类(如贲门、胃体、胃窦)。根据炎性细胞的类型,在组织学上可将胃炎进一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关键词 急性胃炎 分类 糜烂性胃炎 病因 黏膜损伤 炎性细胞 慢性胃炎 胃黏膜
下载PDF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药物选择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培权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10期7-7,共1页
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生胃酮 是甘草酸水解后制成的琥珀酸半酯,能增强胃黏膜黏液的分泌,延长胃上皮细胞寿命及轻度抑制胃蛋白酶的活力,故能保护胃黏膜不受胆汁损伤,避免H+反扩散。
关键词 药物选择 慢性浅表性胃炎 琥珀酸半酯 胃黏膜 胃蛋白酶 细胞寿命 生胃酮 酸水解
下载PDF
氟桂嗪对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性神经保护作用
12
作者 杨玺 高丽 王新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 探讨氟桂嗪对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性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0 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10 0例 ,给予氟桂嗪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 ;对照组 10 5例 ,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均用药治疗、随访 12~ 2 4个月 ,平均 (17 3... 目的 探讨氟桂嗪对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性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0 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10 0例 ,给予氟桂嗪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 ;对照组 10 5例 ,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均用药治疗、随访 12~ 2 4个月 ,平均 (17 34± 3 48)个月 ,观察随访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 93 0 %和 93 3% (P >0 0 5 ) ;治疗组平均血压由 (16 6 5 7± 13 32 )mmHg/ (10 9 5 5± 2 5 17)mmHg降至 (12 8 80± 10 33)mmHg/ (79 6 0± 8 6 5 )mmHg ;对照组由 (16 4 88±14 79)mmHg/ (10 6 32± 11 5 3)mmHg降至 (12 5 0 0± 2 7 2 9)mmHg/ (87 6 5± 16 6 3)mmHg (P >0 0 5 )。随访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2 17% (2 / 92 )和 11 11% (10 / 90 )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预防性神经保护 氟桂嗪 硝苯地平控释片
下载PDF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玺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5期7-7,共1页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感染因素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常见的致病细菌有沙门氏菌、幽门螺杆菌,以及某些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等。理化因素物理因素如进食过热、过冷粗糙的食物,X线照射等。化学因素如烈酒...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感染因素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常见的致病细菌有沙门氏菌、幽门螺杆菌,以及某些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等。理化因素物理因素如进食过热、过冷粗糙的食物,X线照射等。化学因素如烈酒、咖啡、浓茶、香料及某些药品均可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纯性胃炎 临床特征 致病细菌 幽门螺杆菌 炎症性改变 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毒素污染
下载PDF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玺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10期5-5,共1页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浅表性胃炎 可有慢性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尤以饮食不当时明显,部分患者可有反酸、上消化道出血,此类患者胃镜证实糜烂性及疣状胃炎居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 浅表性胃炎 上腹隐痛 饮食不当 疣状胃炎
下载PDF
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分类及预后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玺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10期5-5,共1页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发病因素 预后 分类 胃镜检查病人 萎缩性病变 胃黏膜 慢性炎症
下载PDF
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玺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10期6-6,共1页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如果患者查出有幽门螺旋杆菌的胃炎,症状又久治不愈,若能有效地根治细菌,至少可以收到两方面的好处。 首先,阻止胃炎的继续恶化,尤其是阻断肠化生与不典型增生的发展,二者的重度改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其次,可以明显...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如果患者查出有幽门螺旋杆菌的胃炎,症状又久治不愈,若能有效地根治细菌,至少可以收到两方面的好处。 首先,阻止胃炎的继续恶化,尤其是阻断肠化生与不典型增生的发展,二者的重度改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其次,可以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治愈慢性胃炎,尤其是腹胀、嗳气等症状,而若不能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其他治疗常常无效,这一点为新近的临床实践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药物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 不典型增生 久治不愈 临床实践 肠化生 根除
下载PDF
肺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新田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11期6-7,共2页
肺心病(全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 肺心病(全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流行性、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费用的四高特点,是成人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发病机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组织结构 肺血管阻力 病因 动脉压力升高 右心功能衰竭
下载PDF
急性腐蚀性胃炎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玺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6期5-5,共1页
急性腐蚀性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急性腐蚀性胃炎系由于误服或有意吞服腐蚀剂(强碱如苛性碱,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石炭酸、来苏儿)而引起的急性胃壁损伤,损伤的范围和深良与腐蚀剂的性质、浓度和数量,腐蚀剂与胃肠... 急性腐蚀性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急性腐蚀性胃炎系由于误服或有意吞服腐蚀剂(强碱如苛性碱,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石炭酸、来苏儿)而引起的急性胃壁损伤,损伤的范围和深良与腐蚀剂的性质、浓度和数量,腐蚀剂与胃肠道接触的时间及胃内所含食物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腐蚀性胃炎 临床特征 胃壁损伤 腐蚀剂 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苛性碱 石炭酸
下载PDF
中医辨证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玺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41期26-26,共1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属于中医的“虚劳”、“不寐”、“心悸”、“郁病”等范畴。中医认为,睥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三者与疲劳的产生有密切联系。肝脏可通过疏泄作用调节脾胃运化,调畅气机与情志,因此与体力的疲乏、精神的疲惫关系最... 慢性疲劳综合征属于中医的“虚劳”、“不寐”、“心悸”、“郁病”等范畴。中医认为,睥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三者与疲劳的产生有密切联系。肝脏可通过疏泄作用调节脾胃运化,调畅气机与情志,因此与体力的疲乏、精神的疲惫关系最为密切,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异常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长期极度疲乏无力,精神疲惫,工作效率降低,并可伴有咽痛,抑郁或烦躁易怒等精神情志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辨证 精神情志 防治 脾胃运化 疲乏无力 调畅气机 效率降低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肾盂肾炎的防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新田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36期7-7,共1页
糖尿病与肾脏病关系密切,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除了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外,糖尿病还容易并发肾盂肾炎,且常合并霉菌的感染。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神经源性膀胱、肾小球硬化及尿路感染,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糖尿病尿路感... 糖尿病与肾脏病关系密切,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除了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外,糖尿病还容易并发肾盂肾炎,且常合并霉菌的感染。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神经源性膀胱、肾小球硬化及尿路感染,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肾功能损害。糖尿病尿路感染临床上10%~20%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的菌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盂肾炎 防治 神经源性膀胱 尿路感染 肾小球硬化 肾功能损害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