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抗菌肽抗酶解稳定性的结构修饰策略研究进展
1
作者 姜淑元 张昌浩 王陶然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8,共10页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替代药物引起广泛关注,然而抗菌肽较低的抗酶解稳定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提高抗菌肽的抗酶解稳定性,目前已开发多种结构修饰策略。本文综述了其中3种修饰策略——引入非天...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替代药物引起广泛关注,然而抗菌肽较低的抗酶解稳定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提高抗菌肽的抗酶解稳定性,目前已开发多种结构修饰策略。本文综述了其中3种修饰策略——引入非天然氨基酸、肽链环化和化学基团修饰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分析其优缺点和潜在的优化方向,同时对抗菌肽酶稳定性增强策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挑战进行展望,旨在为抗菌肽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酶稳定性 结构优化策略
下载PDF
pH对盐酸苯环壬酯鼻喷剂的质量影响及其纤毛毒性研究
2
作者 董雪 马愉蔓 +5 位作者 李蒙 张慧 王增明 刘楠 郑爱萍 王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8-94,100,共8页
目的考察不同pH对盐酸苯环壬酯鼻喷剂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纤毛的刺激性,为制剂pH范围制定与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筛选稳定的pH调节剂,制备pH值为3.5、4.0、4.5、5.0和5.5的盐酸苯环壬酯鼻喷剂,置于高温(60±2)℃与光照(4500±5... 目的考察不同pH对盐酸苯环壬酯鼻喷剂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纤毛的刺激性,为制剂pH范围制定与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筛选稳定的pH调节剂,制备pH值为3.5、4.0、4.5、5.0和5.5的盐酸苯环壬酯鼻喷剂,置于高温(60±2)℃与光照(4500±500)Lx条件下,于5、10、30 d后取样观察制剂性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醇、盐酸苯环壬酯及有关物质含量,与0 d相比评估不同pH条件下盐酸苯环壬酯鼻喷剂的稳定性。取9只牛蛙,建立离体牛蛙上鄂纤毛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鼻喷剂组(盐酸苯环壬酯鼻喷剂)、阳性对照组(1%脱氧胆酸钠),每组各3只,分别滴加0.1 mL于黏膜上,对各组纤毛运动时间进行测定,计算相对运动百分率。取18只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鼻喷剂组(盐酸苯环壬酯鼻喷剂)、阳性对照组(1%脱氧胆酸钠),每组各6只,分别滴注50μL于大鼠左右鼻腔,每天给药1次,连续7 d,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各组鼻黏膜病理学变化进行考察。结果柠檬酸-柠檬酸钠作为pH调节剂用于盐酸苯环壬酯鼻喷剂的制备。盐酸苯环壬酯鼻喷剂pH为5.5时,制剂析出,可见不溶性颗粒,pH3.5、4.0、4.5、5.0样品性状无色澄明,苯甲醇与盐酸苯环壬酯含量在98%~102%之间,有关物质项下未知杂质1、未知杂质2含量小于0.3%,未见增长,未检出其他杂质。离体牛蛙纤毛毒性考察结果可知,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鼻喷剂组相对运动百分率约为74.93%,纤毛可复摆。大鼠鼻黏膜刺激性考察结果可知,鼻喷剂组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完整,纤毛排列整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苯环壬酯鼻喷剂pH值在3.5~5.0范围内稳定性良好,无明显纤毛毒性,是一种安全稳定的晕动病防治新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苯环壬酯 pH稳定性 鼻喷剂 纤毛毒性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诱导瘙痒的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马芳 周培岚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瘙痒是临床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患者普遍存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大量研究已经阐明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机制,但阿片类药物诱导瘙痒的机制尚不明确,瘙痒与镇痛之间的关系也模糊不清。目前的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作用于μ、κ及δ阿片受体后... 瘙痒是临床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患者普遍存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大量研究已经阐明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机制,但阿片类药物诱导瘙痒的机制尚不明确,瘙痒与镇痛之间的关系也模糊不清。目前的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作用于μ、κ及δ阿片受体后,直接或间接影响瘙痒关键受体——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功能,进而影响瘙痒信息传递。神经介素B、神经肽Y、B型利钠肽等神经肽,以及其他受体如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1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5-羟色胺受体等,在吗啡诱导的瘙痒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阿片类药物所致瘙痒的预防和治疗也是围手术期吗啡镇痛的难点和热点之一。因此,明确瘙痒的具体发生机制,对寻找新的研究思路及预防和治疗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瘙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诱导的瘙痒 瘙痒与镇痛 瘙痒机制 阿片受体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瘙痒治疗
下载PDF
阿斯巴甜和糖精的基因毒性体外测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鹏霞 赵晓童 +6 位作者 李治 马波 王朝霞 王莉莉 徐华 陈爱兵 谢剑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42-51,共10页
目的探究两种常用甜味剂阿斯巴甜和糖精的基因毒性。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和高内涵筛选(high content screening,HCS)技术检测阿斯巴甜和糖精暴露后细胞中与DNA损... 目的探究两种常用甜味剂阿斯巴甜和糖精的基因毒性。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和高内涵筛选(high content screening,HCS)技术检测阿斯巴甜和糖精暴露后细胞中与DNA损伤修复途径相关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即γ-H2AX、p-H3、Rad51和p53的表达水平,并考察其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LC-MS/MS检测结果表明阿斯巴甜和糖精在考察浓度下均不会引起细胞γ-H2AX和p-H3表达增加,即未呈现染色体断裂和纺锤体毒性;HCS检测结果显示糖精对4种生物标志物均无影响,阿斯巴甜对p53、γ-H2AX和p-H3这3种DNA损伤生物标志物无明显影响,但引起DNA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蛋白Rad51呈现无剂量依赖性的显著增加。结论本研究表明阿斯巴甜和糖精经两种基因毒性体外测试方法检测,均未呈现显著DNA损伤基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巴甜 糖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高内涵筛选 基因毒性
原文传递
5-HT_(2A)受体拮抗剂治疗神经精神疾病幻觉症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玉 陈爱兵 +1 位作者 俞纲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391,共8页
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这些症状发病率高、治愈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尽管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舒必利和奋乃静等通过拮抗多巴胺2型(D_(2))受体可治疗相... 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这些症状发病率高、治愈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尽管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舒必利和奋乃静等通过拮抗多巴胺2型(D_(2))受体可治疗相关症状,但也会引发不可控的锥体外系反应和高泌乳素症等不良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奥氮平、氯氮平、利培酮和匹莫范色林等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通过拮抗5-羟色胺2A(5-HT_(2A))受体或同时拮抗5-HT_(2A)受体(强)和D_(2)受体(弱)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幻觉症状。非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种因素诱导的幻觉模型上,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治疗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该类药物显著改善精神病症状(以幻觉和妄想为主),尤其是匹莫范色林,其对氯氮平、利培酮不敏感或耐受的患者仍能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较低,总体耐受性较好。本文综述了5-HT_(2A)受体拮抗剂改善神经精神疾病伴随的幻觉症状的研究进展,为设计开发新型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_(2A)受体 拟精神病药物 拮抗剂 幻觉
下载PDF
巨噬细胞加帽蛋白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崔霞 肖智勇 +1 位作者 刘峰 周文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2-549,共8页
巨噬细胞加帽蛋白(CapG)作为凝溶胶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是机体内普遍存在的多功能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乳腺癌、膀胱癌及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与侵袭。本文主要对CapG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 巨噬细胞加帽蛋白(CapG)作为凝溶胶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是机体内普遍存在的多功能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乳腺癌、膀胱癌及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可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与侵袭。本文主要对CapG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和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加帽蛋白 结构 功能 信号通路 肿瘤侵袭
下载PDF
Hippo/YAP信号通路在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马莹凯 王永安 骆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59-871,共13页
Hippo/YAP信号通路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蛋白质激酶级联反应,在多种生物过程如细胞增殖和分化、器官生长和组织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组织纤维化是一个持续且高度动态的过程,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造成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最终导致多个... Hippo/YAP信号通路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蛋白质激酶级联反应,在多种生物过程如细胞增殖和分化、器官生长和组织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组织纤维化是一个持续且高度动态的过程,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造成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最终导致多个组织器官衰竭。目前尚缺乏改善或逆转纤维化的靶向治疗策略。研究表明,异常激活的Hippo/YAP信号通路可通过调控胶原沉积、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上皮细胞分化等方式在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靶向Hippo/YAP信号通路主要涉及两方面机制:一是针对Hippo/YAP信号通路的上游分子进行靶向干预,主要通过抑制核心激酶活性或阻断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二是针对Hippo/YAP信号通路下游YAP/TAZ的活性和YAP/TAZ-TEAD相互作用进行靶向干预。研究表明,当组织器官发生损伤时YAP/TAZ的磷酸化和亚细胞定位发生显著改变。本文对Hippo/YAP信号通路及其介导肺、心、肝、肾、胰腺和皮肤等纤维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纤维化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药物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YAP信号通路 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宿主糖酵解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月含 韩露 周文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0-618,共9页
糖酵解与病毒感染性疾病关系密切,且病毒和宿主糖酵解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多种病毒中存在的共性机制。因此,糖酵解调控可能是重要的抗病毒策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流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需要从更多不同角度去探寻有效... 糖酵解与病毒感染性疾病关系密切,且病毒和宿主糖酵解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多种病毒中存在的共性机制。因此,糖酵解调控可能是重要的抗病毒策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流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需要从更多不同角度去探寻有效的解决方案。SARS-CoV-2可诱导宿主糖酵解水平升高,而宿主糖酵解水平在SARS-CoV-2复制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且与病程进展和多种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相关。对宿主糖酵解与SARS-CoV-2感染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阐明SARS-CoV-2致病机制并促进相关药物研发。本文对SARS-CoV-2感染与宿主糖酵解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从代谢调控角度阐明病毒感染与疾病的关系及研究应对措施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 糖酵解 相互作用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卢关伊 邓青梅 +1 位作者 吴宁 李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6-858,共13页
药物成瘾是全球性的重大医学生物学和社会问题,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一种关键的肠脑肽,其受体激动剂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近年来,GLP-1受体(GLP-1R)激动剂在对抗药物成瘾中... 药物成瘾是全球性的重大医学生物学和社会问题,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作为一种关键的肠脑肽,其受体激动剂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近年来,GLP-1受体(GLP-1R)激动剂在对抗药物成瘾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在概述GLP-1系统及GLP-1R激动剂的基础上,以成瘾性精神活性物质(包括酒精、烟草、可卡因、阿片类和苯丙胺类)为主线,从非临床和临床2个水平对GLP-1R激动剂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同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药物成瘾机制的阐明和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药物成瘾
下载PDF
1985—2022年吡咯喹啉醌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
10
作者 刘晗静 李聪慧 +3 位作者 刘圆圆 王增明 王碧坤 郑爱萍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8期1392-1398,共7页
目的探讨吡咯喹啉醌(PQQ)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挖掘PQQ的研究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的数据库,检索1985年至2022年发表的关于PQQ的文献,采用VOSviewer纳入文献的关键词、国家及地区、期刊等,对这些文献进行文献... 目的探讨吡咯喹啉醌(PQQ)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挖掘PQQ的研究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的数据库,检索1985年至2022年发表的关于PQQ的文献,采用VOSviewer纳入文献的关键词、国家及地区、期刊等,对这些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512篇文献,年发文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发文量排名最高的期刊类别为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引文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总链接强度最大;高频关键词主要包括膳食营养补充剂、线粒体、抗氧化等;国家及地区可视化结果显示中国虽然研究开始的时间较晚,但是与其他国家链接强度较大。结论近年来,对于PQQ的研究热度逐渐上升,其抗氧化作用、改善线粒体功能以及作用靶点可能是未来研究的热点。PQQ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医药健康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喹啉醌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VOSviewer 研究趋势 药剂学
原文传递
多巴胺3型受体敲除对电击诱发恐惧记忆形成和唤起的抑制作用
11
作者 丁晓燕 王志媛 +2 位作者 吴宁 李锦 宋睿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8,共8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3型受体(D_(3)R)对强烈电击诱发恐惧记忆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1)以野生型(WT)和D_(3)R敲除(D_(3)R^(-/-))小鼠为研究对象,用足底热辐射法以缩足反应潜伏期(PWL)为观察指标评价WT和D_(3)R^(-/-)小鼠足底... 目的研究多巴胺3型受体(D_(3)R)对强烈电击诱发恐惧记忆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1)以野生型(WT)和D_(3)R敲除(D_(3)R^(-/-))小鼠为研究对象,用足底热辐射法以缩足反应潜伏期(PWL)为观察指标评价WT和D_(3)R^(-/-)小鼠足底基础痛阈值,以排除痛阈值差别对强烈电击效果的影响。(2)将WT和D_(3)R^(-/-)小鼠分别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第1天模型组施予不可逃避性足底电击(1.5 mA,持续10 s,间隔10 s,共15次),对照组不施予电击。于第2,7,10,14和16天进行情景恐惧测试,通过计算僵住时间(FT)百分率反映环境线索诱发的恐惧记忆形成;于环境线索诱发的恐惧反应消退后(第17天)再次给予模型组低强度电流(0.5 mA,持续10 s,间隔10 s,共15次)刺激进行恐惧记忆唤起,对照组不施予电击,第18天进行情景恐惧测试,通过观察FT百分率反映环境线索诱发的恐惧记忆唤起。(3)另一批WT和D_(3)R^(-/-)小鼠,分组和处理同(2),运用光纤记录技术检测电击时WT和D_(3)R^(-/-)小鼠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DA)能神经元钙荧光信号实时动力学变化,以曲线下面积(AUC)为指标量化DA能神经元兴奋性。结果(1)与WT小鼠相比,D_(3)R^(-/-)小鼠PWL无显著变化。(2)与WT对照组相比,WT模型组在电击后第2,7,10和14天FT百分率均显著增加(P<0.05);与D_(3)R^(-/-)对照组相比,D_(3)R^(-/-)模型组仅在电击后第2和7天FT百分率显著增加(P<0.01)。与WT模型组小鼠相比,D_(3)R^(-/-)模型组小鼠在电击后第2,7,10和14天FT百分率均显著减少(P<0.05,P<0.01)。在唤起阶段(第18天),与各自对照组相比,WT模型组和D_(3)R^(-/-)模型组(P<0.05)小鼠FT百分率均显著增加(P<0.05,P<0.01),而D_(3)R^(-/-)模型组FT百分率显著低于WT模型组小鼠(P<0.01)。(3)在电击过程中,WT模型组和D_(3)R^(-/-)模型组小鼠VTA中DA能神经元钙信号在电击前2 s内均迅速升高,在电击2~10 s时间段内钙信号均缓慢下降,而D_(3)R^(-/-)模型组小鼠在2~10 s时间段内的AUC显著低于WT模型组(P<0.05)。结论D_(3)R敲除抑制小鼠长期恐惧记忆的形成和唤起,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可能与电击时DA能神经元兴奋性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3型受体 恐惧记忆 中脑腹侧被盖区 多巴胺
下载PDF
泊洛沙姆在新型制剂技术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齐雪 程艺 +4 位作者 刘楠 王增明 张慧 郑爱萍 康东周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0-635,共6页
泊洛沙姆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独特的三嵌段(聚氧乙烯-聚环氧丙烷-聚氧乙烯)结构特性使其在固体分散体技术、纳米技术、凝胶技术、生物制剂技术、基因工程以及3D打印技术中均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作为载体,其提高了难溶性药物的溶... 泊洛沙姆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独特的三嵌段(聚氧乙烯-聚环氧丙烷-聚氧乙烯)结构特性使其在固体分散体技术、纳米技术、凝胶技术、生物制剂技术、基因工程以及3D打印技术中均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作为载体,其提高了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在纳米领域,其作为稳定剂等丰富了制备手段;在凝胶技术中,其自组装行为和温敏性有助于药物控释;在生物制剂中,其提升了靶向效率,减少了副作用;在基因工程中,其提高了传递效率和表达水平;在3D打印中,其为精确控制药物释放和制造高质量生物产品提供了新策略。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材料,泊洛沙姆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洛沙姆 制剂技术 三嵌段结构 载体 固体分散体 纳米技术 温敏凝胶 生物制剂 基因工程 3D打印
下载PDF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sGC003F对主动脉弓缩窄致小鼠慢性心力衰竭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13
作者 成昕 李硕 +8 位作者 张金水 石英贤 张杨 薛瑞 李劲草 董华进 郑志兵 张有志 王恒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5,共11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sGC003F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小鼠心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主动脉弓缩窄诱导CHF模型组、模型+维立西呱(Ver,3 mg·kg^(-1))组(阳性对照)及模型+sGC003F(3和10... 目的研究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sGC003F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小鼠心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主动脉弓缩窄诱导CHF模型组、模型+维立西呱(Ver,3 mg·kg^(-1))组(阳性对照)及模型+sGC003F(3和10 mg·kg^(-1))组。造模后4周开始ig给药,每天1次,持续28 d。采用超声系统测量小鼠心功能变化;ELISA检测血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N端心房利钠肽前体(NT-pro-ANP)、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和环鸟苷酸(cGMP)含量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水平;HE和Masson染色法分别观察左心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和纤维化,并使用Image分析心肌纤维化面积;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TNF-α和IL-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下降(P<0.01),心功能显著改变,心肌纤维化面积显著增加(P<0.05),血清NT-pro-BNP和NT-pro-AN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Ver组和模型+sGC003F 3 mg·kg^(-1)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P<0.01),模型+sGC003F 10 mg·kg^(-1)组仅LVEF,LVFs和NT-pro-BNP有显著改善(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NO,sGC和cGMP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模型+sGC003F 3 mg·kg^(-1)组血清中NO,sGC和cGMP含量显著升高(P<0.01),模型+Ver和模型+sGC003F 10 mg·kg^(-1)组血清仅cGMP含量显著提高(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sGC003F 3 mg·kg^(-1)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模型+sGC003F 10 mg·kg^(-1)组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sGC003F 3 mg·kg^(-1)组SOD和MDA显著改善(P<0.05,P<0.01),模型+Ver组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模型+sGC003F 10 mg·kg^(-1)组均无显著差异。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模型组心肌组织p-mTOR,p-Akt,TNF-α和IL-6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sGC003F 3 mg·kg^(-1)组上述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P<0.01),模型+sGC003F 10 mg·kg^(-1)组和模型+Ver组TNF-α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sGC003F可改善CHF模型小鼠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调节NO/sGC/cGMP和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 sGC003F 慢性心衰 炎症
下载PDF
石墨烯发热膜热疗改善小鼠冻伤的作用及机制
14
作者 张金水 李硕 +3 位作者 魏栋栋 成昕 邓云 张有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0,共9页
目的研究石墨烯发热膜热疗对不同冻伤模型小鼠的防护作用,以及对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远红外干预实验:FIR热疗7 d,4 h/d,1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石墨烯-FIR组、碳纤维-FIR组(n=5),干预结束后,红外成像检测小鼠体表温度。冷暴... 目的研究石墨烯发热膜热疗对不同冻伤模型小鼠的防护作用,以及对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远红外干预实验:FIR热疗7 d,4 h/d,1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石墨烯-FIR组、碳纤维-FIR组(n=5),干预结束后,红外成像检测小鼠体表温度。冷暴露动物模型建立实验:7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个实验分组,每个实验组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10)、石墨烯-远红外(FIR)组(n=10)、碳纤维-FIR组(n=10)。FIR热疗干预7 d,4 h/d。采用急性寒冷暴露(4℃,4 h)和间歇性寒冷暴露(4℃,4 h/d,3 d),制备急性冷暴露和间歇性冷暴露小鼠模型,并进行肛温检测。液氮法制备冻伤模型及评价:24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石墨烯-FIR组、碳纤维-FIR组(n=8)。采用液氮冷冻法直接冻伤皮肤,制备冻伤模型。造模前FIR热疗干预7 d,4 h/d,造模后第3、6天对冻伤区域表观指标进行评分。角叉菜胶诱发小鼠尾部血栓模型建立及评价: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石墨烯-FIR组、碳纤维-FIR组、哌唑嗪阳性药组(n=8)。腹腔注射角叉菜胶(2.5 mg/kg)进行尾部血栓模型的制备。造模前FIR热疗干预7 d,4 h/d。造模24 h后测量尾部血栓长度,通过HE检测病理变化,取血检测各组小鼠血栓因子:6-keto-PGF1α、TXB2、t-PA,以及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变化。结果冷暴露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石墨烯-FIR组小鼠肛温升高。液氮冻伤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FIR热疗能够降低小鼠冻伤区域表观评分(P<0.01),改善冻伤程度,且效果优于碳纤维-FIR组。角叉菜胶诱导血栓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石墨烯-FIR组黑尾长度缩短(P<0.05),血栓面积减少,尾部血栓处血流灌注量升高(P<0.01);血栓因子TXB2和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下降(P<0.01),6-keto-PGF1α和t-PA水平升高(P<0.05)。结论石墨烯发热膜热疗通过促进血液微循环,降低炎症发生,改善凝血功能障碍来改善不同程度冻伤引起的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发热膜 远红外 冻伤 微循环 炎症
下载PDF
次级视觉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对甲基苯丙胺诱发情境关联学习记忆的影响
15
作者 孙楚 曹丹旎 +1 位作者 宋睿 李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68,共8页
目的 研究次级视觉皮质(V2)脑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对甲基苯丙胺情境关联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以雄性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分别观察形成期伴随V2脑区微注射、表达期测试前单次V2脑区微注... 目的 研究次级视觉皮质(V2)脑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对甲基苯丙胺情境关联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以雄性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分别观察形成期伴随V2脑区微注射、表达期测试前单次V2脑区微注射、小剂量甲基苯丙胺(0.5 mg·kg^(-1),ip)或环境线索点燃期测试前单次V2脑区微注射NMDA受体选择性拮抗剂D-AP5(双侧各0.5μg)后小鼠CPP得分,评价NMDA受体对甲基苯丙胺诱发CPP效应形成、表达和唤起的影响。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小鼠CPP形成期伴随甲基苯丙胺训练V2脑区微注射D-AP5(双侧各0.5μg)对CPP得分无显著抑制作用,表达期测试前单次V2脑区微注射D-AP5(双侧各0.5μg)对CPP得分无明显抑制作用,小剂量甲基苯丙胺(0.5 mg·kg^(-1),ip)点燃期测试前单次V2脑区微注射D-AP5(双侧各0.5μg)对CPP得分无明显抑制作用,环境线索点燃期测试前单次V2脑区微注射D-AP5(双侧各0.5μg)对CPP得分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V2脑区NMDA受体不参与甲基苯丙胺情境关联学习记忆的形成、表达和唤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视觉皮质 条件性位置偏爱 甲基苯丙胺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下载PDF
影响麦司卡林诱导小鼠甩头反应的神经元类型筛选鉴定
16
作者 王媛媛 周培岚 +1 位作者 闫海涛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3-359,共7页
目的 探究影响5-羟色胺(5-HT)能致幻剂麦司卡林诱导小鼠甩头反应(HTR)的神经元类型。方法 (1)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麦司卡林(1.56,3.125,6.25,12.5,25和50 mg·kg^(-1))组,每组15只,ip给予相应药物后观察30 mi... 目的 探究影响5-羟色胺(5-HT)能致幻剂麦司卡林诱导小鼠甩头反应(HTR)的神经元类型。方法 (1)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麦司卡林(1.56,3.125,6.25,12.5,25和50 mg·kg^(-1))组,每组15只,ip给予相应药物后观察30 min内小鼠HTR次数。(2)将5-HT 2A受体(5-HT_(2A)R)基因双侧LoxP纯合子(5-HT_(2A)^(flox/flox))小鼠分别与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环化重组酶阳性(CaMKⅡα^(cre/+))、小清蛋白(PV)^(cre/+)、生长抑素(SOM)^(cre/+)或血管活性肠肽(VIP)^(cre/+)小鼠杂交得到不同类型神经元的5-HT_(2A)受体条件性敲除(cKO)小鼠(5-HT_(2A)^(ΔCaMKⅡα),5-HT_(2A)^(ΔPV),5-HT_(2A)^(ΔSOM)和5-HT_(2A)^(ΔVIP)),将每类cKO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麦司卡林12.5 mg·kg^(-1)组,每组15只,ip给予相应药物后记录30 min内小鼠HTR次数。(3)将每类5-HT_(2A)R cKO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麦司卡林12.5 mg·kg^(-1)组,每组12只,ip给予相应药物后记录30 min内小鼠自发活动。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麦司卡林3.125,6.25,12.5和25 mg·kg^(-1)组小鼠HTR显著增加(P<0.05,P<0.01)。(2)不同类型神经元的5-HT_(2A)R cKO小鼠中,只有5-HT_(2A)^(ΔCaMKⅡα)小鼠正常对照组与麦司卡林12.5 mg·kg^(-1)组间HTR次数无差异,而在5-HT_(2A)^(ΔPV),5-HT_(2A)^(ΔSOM)和5-HT_(2A)^(ΔVIP)小鼠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麦司卡林12.5 mg·kg^(-1)组小鼠HTR均显著增加(P<0.01)。(3)所有cKO小鼠正常对照组与麦司卡林12.5 mg·kg^(-1)组间自发活动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锥体神经元参与介导了麦司卡林对小鼠HTR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司卡林 甩头反应 锥体神经元 5-HT_(2A)受体
下载PDF
2,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对大鼠眶额叶皮质低γ和高频振荡的影响
17
作者 王妍 江凯丽 +1 位作者 刘晓燕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5-343,共9页
目的 探究经典致幻剂2,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DOM)致精神障碍的潜在电生理机制。方法 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眶额叶皮质(OFC)微丝电极阵列植入手术,术后恢复1周,采用自身对照按以下给药顺序依次ip给药:DOM(0.5,1.5和3.0 mg·kg^(-... 目的 探究经典致幻剂2,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DOM)致精神障碍的潜在电生理机制。方法 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眶额叶皮质(OFC)微丝电极阵列植入手术,术后恢复1周,采用自身对照按以下给药顺序依次ip给药:DOM(0.5,1.5和3.0 mg·kg^(-1)),DOM 3.0 mg·kg^(-1)+5-羟色胺2A(5-HT_(2A))受体拮抗剂凯坦色林1.0 mg·kg^(-1),DOM 3.0 mg·kg^(-1)+5-HT_(2C)受体拮抗剂SB242084 3.0 mg·kg^(-1),凯坦色林1.0 mg·kg^(-1),SB242084 3.0 mg·kg^(-1)。每次药物处理前ip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次药物处理间隔洗脱期1周。用Plexon在体多通道记录系统记录大鼠OFC脑区场电位,分析给药前后大鼠场电位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OM(0.5,1.5和3.0 mg·kg^(-1))能够增加OFC脑区高频振荡(HFO)功率(P<0.05),降低低γ振荡功率(P<0.05,P<0.01);凯坦色林1.0 mg·kg^(-1)能够拮抗DOM引起的低γ(P<0.01)和HFO(P<0.05)功率的变化,SB242084 3.0 mg·kg^(-1)无拮抗作用。结论 DOM引起的幻觉等精神神经系统障碍可能与5-HT_(2A)受体介导的OFC脑区低γ振荡功率降低和HFO功率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幻剂 2 5-二甲氧基-4-甲基苯丙胺 眶额叶皮质 局部场电位 γ振荡 高频振荡
下载PDF
SARS-COV-2 M^(pro)抑制剂2-(2-氯苯基)-7-(异喹啉-4-基)-5,7-二氮杂螺[3.4]辛-6,8-二酮的合成
18
作者 闫翱翔 臧瑞涵 +2 位作者 李华 陈丽霞 李行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198-1204,共7页
目的研究SARS-COV-2 M^(pro)抑制剂2-(2-氯苯基)-7-(异喹啉-4-基)-5,7-二氮杂螺[3.4]辛-6,8-二酮(1)的合成方法,为其深入研究和其衍生物的合成提供借鉴方法。方法以(2-氯苯基)乙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亲电取代、还原、磺酰化、环化、选择... 目的研究SARS-COV-2 M^(pro)抑制剂2-(2-氯苯基)-7-(异喹啉-4-基)-5,7-二氮杂螺[3.4]辛-6,8-二酮(1)的合成方法,为其深入研究和其衍生物的合成提供借鉴方法。方法以(2-氯苯基)乙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亲电取代、还原、磺酰化、环化、选择性水解得到3-(2-氯苯基)-1-乙氧羰基环丁烷-1-甲酸(6),在三乙胺存在下,化合物6与叠氮磷酸二苯酯反应,生成的酰基叠氮化合物经Curtius重排生成相应的异氰酸酯;再与4-氨基异喹啉反应,并在碳酸钠的作用下进一步环合生成目标化合物。结果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经^(1)H-NMR、^(13)C-NMR、ESI-MS确证。结论对化合物6的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化;通过化合物6获得了一条更精简的化合物1的合成路线,该路线既避免了有毒的三光气的使用,也避免了副反应的发生;通过制备型HPLC得到化合物1的两个顺反异构体,并使用NOESY确定了化合物的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 主蛋白酶 抑制剂 合成方法
原文传递
加味天王补心丹对模拟高原暴露模型大鼠睡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19
作者 黄佳颖 李劲草 +8 位作者 顾永芳 刘雨萌 邱仁洪 张扬 薛瑞 李硕 董华进 王艳昕 张有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1-409,共9页
目的探讨加味天王补心丹(JWBXD)对模拟高原暴露大鼠失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JWBXD(9.6 mg·kg^(-1))组、模型+天王补心丹(TWBXD,9.6 mg·kg^(-1))组和模型+地西泮(DZP,3 ... 目的探讨加味天王补心丹(JWBXD)对模拟高原暴露大鼠失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JWBXD(9.6 mg·kg^(-1))组、模型+天王补心丹(TWBXD,9.6 mg·kg^(-1))组和模型+地西泮(DZP,3 mg·kg^(-1))组。大鼠进行植入子手术,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置入模拟5000 m海拔高原的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内,连续7 d。每天9∶00 ig给予相应药物,采用无线生理信号遥测系统进行信号采集和睡眠分析,观察药物对模拟高原暴露模型大鼠睡眠时间和睡眠结构的影响。(2)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组、造模和给药同(1),实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并监测体重,造模第7天测试前肢抓力。采用ELISA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和褪黑素(MLT)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昼夜节律基因节律周期调节蛋白2(Per2)、时钟节律调节蛋白(Clock)、隐花色素节律调节蛋白2(Cry2)、脑-肌肉Arnt样蛋白(Bmal1)、孤核受体REV-ERBα(NR1D1)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以及松果体组织中褪黑素合成酶乙酰5-羟色胺O-甲基转移酶(ASM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睡眠总时间减少(P<0.01),觉醒时间增加(P<0.01),慢波睡眠显著减少(P<0.05),片段平均持续时间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DZP,TWBXD和JWBXD均能延长低氧环境中大鼠睡眠时间(P<0.01),有效抑制觉醒(P<0.01);DZP和JWBXD能够延长慢波睡眠时间(P<0.05,P<0.01),TWBXD无明显作用;JWBXD能够延长模型大鼠慢波睡眠片段平均持续时间(P<0.01),而DZP和TWBXD无此作用。(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肢抓力显著下降(P<0.01);血清ACTH,CRH和CORT水平升高(P<0.05,P<0.01),MLT水平降低(P<0.05);下丘脑Per2,Cry2,GSK-3β和NR1D1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1),Bmal1和Clock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松果体内ASMT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模型+JWBXD和模型+TWBXD组大鼠前肢抓力增加(P<0.01),模型+DZP组前肢抓力无显著变化;模型+JWBXD组血清CORT和ACTH含量减少(P<0.05),模型+JWBXD、模型+TWBXD和模型+DZP组血清CRH含量降低(P<0.01)而MLT水平升高(P<0.01);模型+JWBXD组大鼠下丘脑Per2,Cry2,GSK-3β和NR1D1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0.01)而Bmal1和Clock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模型+TWBXD组下丘脑Bmal1表达水平降低(P<0.01)而NR1D1表达水平增加(P<0.05),模型+DZP组下丘脑Per2,Cry2和NR1D1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模型+JWBXD组、模型+TWBXD组和模型+DZP组大鼠松果体内ASMT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JWBXD可改善模拟高原暴露模型大鼠睡眠结构,增加大鼠慢波睡眠持续时间,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核心时钟蛋白表达、促进MLT分泌及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天王补心丹 高原环境 睡眠障碍 昼夜节律 褪黑素
下载PDF
新型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ZBH2012001通过增强单胺系统功能和抑制神经免疫炎症发挥抗抑郁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静雯 范琼尹 +12 位作者 张苏素 张杨 罗亚 沈鑫明 罗陆遥 董蓓蕾 李劲草 李硕 董华进 李行舟 何宇鹏 薛瑞 张有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1-334,共14页
目的 基于调节单胺系统功能和神经免疫炎症研究新型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SNRI)ZBH2012001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 (1)雄性ICR小鼠分为溶剂组(蒸馏水)、度洛西汀组(10或20 mg·kg^(-1))、ZBH2012001组(5,10和20 mg... 目的 基于调节单胺系统功能和神经免疫炎症研究新型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SNRI)ZBH2012001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 (1)雄性ICR小鼠分为溶剂组(蒸馏水)、度洛西汀组(10或20 mg·kg^(-1))、ZBH2012001组(5,10和20 mg·kg^(-1)),ig给药1 h后采用小鼠悬尾实验(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2个行为绝望模型评价ZBH2012001的抗抑郁作用。(2)采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评价ZBH2012001与人源5-HT转运蛋白(hSERT)和NE转运蛋白(hNET)的靶标亲和力。(3)雄性ICR小鼠分为溶剂组(蒸馏水),度洛西汀组(10或20 mg·kg^(-1))和ZBH2012001组(5,10和20 mg·kg^(-1));ig给药1 h后采用小鼠5-羟色氨酸(5-HTP)诱导甩头实验、育亨宾毒性增强实验初步评价ZBH2012001对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功能的影响。(4)雄性ICR小鼠分为溶剂组(蒸馏水+0.1%冰醋酸),利血平模型组(蒸馏水+利血平5 mg·kg^(-1)),度洛西汀(度洛西汀20 mg·kg^(-1)+利血平5 mg·kg^(-1))组及ZBH2012001(ZBH2012001 5,10和20 mg·kg^(-1)+利血平5 mg·kg^(-1))组,ig给予ZBH2012001 1 h后ip注射利血平:通过观察眼睑下垂、体温下降和运动不能行为评价ZBH2012001对利血平诱导的单胺系统功能下调的影响;采用TST评价ZBH2012001对利血平诱导的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检测利血平单胺耗竭模型小鼠海马组织中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采用ELISA检测利血平诱导单胺耗竭模型小鼠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利血平诱导单胺耗竭模型小鼠海马组织中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1(Iba-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 (1)与溶剂组相比,ZBH2012001(5,10和20 mg·kg^(-1))显著减少小鼠在TST中的不动时间(P<0.01),ZBH2012001(20 mg·kg^(-1))显著减少FST中的不动时间(P<0.05)。(2) ZBH2012001可竞争抑制[^(3)H]-丙咪嗪与hSERT和[^(3)H]-尼索西汀与hNET的结合,半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84.95和712.90 nmol·L^(-1)。(3)与溶剂组相比,ZBH2012001(10和20 mg·kg^(-1))可显著增加5-HTP诱导的小鼠甩头次数(P<0.01),提高育亨宾诱导的小鼠死亡率(P<0.05,P<0.01)。(4)在利血平诱导的小鼠抑郁模型上,与溶剂组相比,利血平模型组小鼠出现眼睑下垂,体温下降和运动不能(P<0.01),悬尾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海马NE,5-HT和DA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海马5-HT代谢转换率和DA代谢转换率显著升高(P<0.01),海马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海马Iba-1和NF-κB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ZBH2012001(5,10和20 mg·kg^(-1))可显著拮抗利血平诱导的小鼠眼睑下垂和体温下降(P<0.01),ZBH2012001(10和20 mg·kg^(-1))可显著缩短利血平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P<0.05,P<0.01),ZBH2012001(20 mg·kg^(-1))可显著增加利血平小鼠海马NE和5-HT的水平(P<0.05),降低5-HT代谢转换率(P<0.05),显著降低利血平小鼠海马TNF-α和IL-6的水平(P<0.05),ZBH2012001(5,10和20 mg·kg^(-1))可显著降低利血平小鼠海马Iba-1表达(P<0.01),ZBH2012001(20 mg·kg^(-1))可显著降低利血平小鼠海马NF-κB表达(P<0.05)。结论 ZBH2012001通过增强单胺系统功能以及抑制神经免疫炎症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障碍 ZBH2012001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单胺 神经炎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