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小板恢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8
1
作者 江岷 潘欣 +12 位作者 徐晨 陈健琳 杨帆 楼晓 张伟沂 李欲航 宁红梅 李渤涛 胡亮钉 任婧 俞志勇 王庆含 陈虎 《血栓与止血学》 2011年第6期247-253,共7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促进血小板恢复的临床有效性和移植安全性。方法 123例接受标准骨髓清除性预处理方案的HLA相合同胞及无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随机进入试验组(n=61)和对照组(n=62)。试验组...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促进血小板恢复的临床有效性和移植安全性。方法 123例接受标准骨髓清除性预处理方案的HLA相合同胞及无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随机进入试验组(n=61)和对照组(n=62)。试验组第7天开始接受rhTPO 1.0μg/kg.d-1皮下注射,至第20天或虽<20 d、但血小板计数(BPC)已≥100×109/L时停药,对照组不用药。结果移植后第3~8周BPC的动态变化,试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08),累积恢复BPC≥100×109/L,试验组好于对照组(P=0.010),其恢复的中位时间由对照组的移植后33(19~148)d缩短为试验组的28(15~379)d(P=0.008),但在更早的恢复BPC≥20×109/L或50×109/L,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别。在严格限定的输血条件下,血小板悬液在100 d内的中位输注需求量分别由对照组的8(0~52)u减少为试验组的5(1~39)u(P=0.003),CD 34+细胞的移植数量和rhTPO与血小板计数恢复及血小板悬液输注需求量都明显相关。中位随访时间12.5(0.7~46.5)月,没有发现两组在不良反应、粒细胞植活、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肝静脉闭塞综合征、肝肾功能动态变化及严重损伤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也没有发现在诸如移植相关死亡、恶性血液病复发、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rhTPO能够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小板计数的恢复,有效减少血小板悬液的输注需求,并具有良好的移植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扩大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三种细胞因子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叶丽萍 姚浩 +5 位作者 施兵 刘丽辉 金建刚 俞志勇 扈江伟 陈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α,IL-4和TGF-α在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的变化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轻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42例白血病Allo-...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α,IL-4和TGF-α在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的变化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轻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42例白血病Allo-HSCT患者、3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TNF-α,IL-4和TGF-α水平,对移植后发生或未发生急性或慢性GVHD及发生的轻重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急、慢性GVHD组较未发生急、慢性GVHD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4,TGF-α水平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P<0.05(除急性GVHD-组的TGF-α及慢性GVHD-组的TNF-α浓度低外);急、慢性GVHD组与未发生急、慢性GVHD组比较,血清TNF-α,IL-4及TGF-α水平均差异显著(P<0.05);发生急或慢性GVHD重度组较轻度组的TNF-α,IL-4及TGF-α水平高,差异显著,P<0.01或<0.05(除慢性GVHD时IL-4差异不显著)。结论Allo-HSCT术后动态监测TNF-α,IL-4和TGF-α水平变化有助于对发生急慢性GVHD的可能性提供另一种检测方法,并对判断GVHD轻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叶丽萍 叶一秀 +5 位作者 施兵 刘丽辉 金建刚 俞志勇 户江伟 陈虎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究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在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变化和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了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48例)、正常健康人(30例)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对移植后发生或未发... 目的:探究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在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变化和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了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48例)、正常健康人(30例)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对移植后发生或未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发生或未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进行了比较,并对预后也进行比较。结果:急、慢性GVHD组与未发生急、慢性GVHD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除未发生cGVHD组的TNF-α浓度低外);急、慢性GVHD组与未发生急、慢性GVHD组比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升高(P<0.05);移植后死亡组生存时间≤6月及>6月(除>6月的IL-8水平外)各组TNF、IL-6与IL-8水平均高于同期的存活组(P<0.05)。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动态监测TNF、IL-6、IL-8水平变化有助于对发生aGVHD或cGVHD的可能提供另一种检测方法,并对判断愈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三种细胞因子与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英文)
4
作者 叶丽萍 姚浩 +5 位作者 施兵 刘丽辉 金建刚 俞志勇 扈江伟 陈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184-4188,共5页
背景:目前转化生长因子α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的报道较少,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α与多种因子联合的检测值得研究。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和转化生长因子α在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背景:目前转化生长因子α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的报道较少,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α与多种因子联合的检测值得研究。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和转化生长因子α在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变化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轻重程度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血液科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对象:选择2005—06/2007—06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血液科及解放军307医院移植科住院首次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2例白血病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16~68岁,平均35岁。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5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5例,移植患者中行外周血移植37例、骨髓移植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0例(Ⅰ~Ⅱ度18例、Ⅲ~Ⅳ度3例),未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1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4例(局限型5例、广泛型9例),未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8例。选择30名同期到院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男18名,女12名,年龄20~70岁,平均44岁。所有受试对象均对实验项目知情同意,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并比较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和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同时比较移植后发生或未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或未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发生轻重程度的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3种细胞因子水平。主要观察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比较。结果:白血病患者42例及健康对照者3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未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Ⅲ-Ⅳ度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广泛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均高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Ⅰ—Ⅱ0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局限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动态监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和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变化有助于对发生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预测,对判断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轻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 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检测指导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 被引量:5
5
作者 范炜 李欲航 +2 位作者 董陆佳 骈淮媛 卢淑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巨细胞病毒疾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 ,巨细胞病毒性间质性肺炎是移植后巨细胞病毒疾病的主要类型 ,如未能及时检出和救治则病死率极高。为探讨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人巨细胞病毒的方法学 ,指导临床治...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巨细胞病毒疾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 ,巨细胞病毒性间质性肺炎是移植后巨细胞病毒疾病的主要类型 ,如未能及时检出和救治则病死率极高。为探讨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人巨细胞病毒的方法学 ,指导临床治疗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对 4 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 3例 ,急性髓性白血病 7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3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 2例 )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的检测 ,并与巨细胞病毒血清学检测进行了对比。 4 5例中 38例患者进行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2例骨髓移植 ,5例外周血与骨髓共移植。移植前 ,对供 受者均进行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查 ;移植后 ,受者采用本方法进行抗原检查。结果表明 ,有 2 5例患者发生巨细胞病毒相关性间质性肺炎 ,移植后随访时间为 6 - 2 8个月 (平均时间为 18个月 ) ,根据巨细胞病毒检测结果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患者预后较未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患者有明显差异。预防组巨细胞病毒相关的死亡率为 1 2 9,未预防组为 12 16。提示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测可更早期、快速的检出巨细胞病毒感染 ,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 巨细胞病毒感染 CMVpp65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rHuG-CSF动员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帆 陈虎 +8 位作者 江岷 胡亮钉 俞志勇 徐晨 李渤涛 宁红梅 李欲航 楼晓 秦茂权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30-732,740,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uG.CSF)动员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本研究中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健康供者163例,分别采用3种不...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uG.CSF)动员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本研究中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健康供者163例,分别采用3种不同厂家生产的rHuG-CSF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对其动员效果、受者移植后造血重建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种rHuG-CSF动员后采集的单个核细胞(MNC)及CD34^+细胞均能满足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需要,130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s,HLA)配型相合的同胞受者移植后均获得顺利植入。动员的单个核细胞数及CD34^+细胞数与性别无关,而CD34^+细胞数在41-60岁年龄组中明显减少(P〈0.05);对采集时机的分析显示:第5天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数及CD34^+细胞数最高(P〈0.05),此后逐渐下降。结论:糖基化的及两个非糖基化的rHuG-CSF制剂均能有效地在异基因移植中作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动员 造血干细胞移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下载PDF
自体及减低强度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序贯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扈江伟 江岷 +3 位作者 胡亮钉 任婧 李渤涛 陈虎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57-559,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M)目前经过常规化疗仍不能够获得根治。虽然一些临床试验证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优于常规化疗,但这个方法也是非治愈性的,大部分患者最终复发。在接受常规大剂量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 多发性骨髓瘤(MM)目前经过常规化疗仍不能够获得根治。虽然一些临床试验证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优于常规化疗,但这个方法也是非治愈性的,大部分患者最终复发。在接受常规大剂量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可能获得长期缓解,甚至获得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移植 减低强度的异基因移植 序贯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TGF-β1抑制异体T细胞反应性 被引量:43
8
作者 陈健琳 郭子宽 +4 位作者 徐晨 李欲航 侯春梅 毛宁 陈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5-288,共4页
为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诱导异体T细胞反应性下降的机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异体T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前后CD4,CD8,CD25和CD28等的变化,同时应用RT-PCR测定MSC是否表达IL-4,IFN-γ和TGF-β1等细胞因子,并用ELISA的方法... 为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诱导异体T细胞反应性下降的机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异体T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前后CD4,CD8,CD25和CD28等的变化,同时应用RT-PCR测定MSC是否表达IL-4,IFN-γ和TGF-β1等细胞因子,并用ELISA的方法验证培养上清中蛋白的存在。结果显示,异体T细胞与MSC共培养后,CD8^+细胞增多,CD25^+细胞减少。RT-PCR检测结果证明MSC高表达TGF-β1基因,但不表达IL-4和IFN-γ基因。ELISA证实MSC培养上清存在TGF-β1蛋白,其72小时分泌量约为1ng/ml。结论:骨髓MSC在体外可使异体T细胞对异体抗原的反应性减低,这种作用体现在细胞亚群的改变与MSC分泌TGF-β1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为预防HLA不相合骨髓移植中GVHD的发生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T淋巴细胞 TGF-Β1 免疫反应 流式细胞术 免疫学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T细胞几种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乌仁娜 姚志娟 +4 位作者 楼晓 毕东杰 黄云中 冯凯 陈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异体T淋巴细胞分泌IL-2、IL-4、IL-10、IFN-γ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MSC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将培养了3代后的MSC经照射后作为基底层细胞,接种分离的异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7天后,用ELASA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异体T淋巴细胞分泌IL-2、IL-4、IL-10、IFN-γ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MSC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将培养了3代后的MSC经照射后作为基底层细胞,接种分离的异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7天后,用ELASA方法检测上清中的上述四种细胞因子的蛋白含量,同时计数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与MSC共孵育前后T淋巴细胞CD3、CD4、CD8、CD25的变化。结果:(1)ELASA检测IFN-γ分泌量为667·07±14·76pg/ml;IL-10为46·19±1·41pg/ml;IL-2为33·01±5·92pg/ml;IL-4为0·15pg/ml。(2)共孵育组T淋巴细胞在数量上明显减少。(3)CD8+细胞数增多,CD25+细胞减少。结论:骨髓MSC在体外与异体T淋巴细胞共孵育后IFN-γ高分泌,可能与共孵育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为预防HLA不相合的骨髓移植的GVHD的发生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MSC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向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滨 刘迎龙 +2 位作者 冯凯 龚茹 陈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67-1471,共5页
目的:体外分离、扩增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和向内皮细胞(ECs)定向诱导分化,开辟心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来源。方法:采用Percoll(1073g/L)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出MSCs,纯化和扩增后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纯度;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目的:体外分离、扩增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和向内皮细胞(ECs)定向诱导分化,开辟心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来源。方法:采用Percoll(1073g/L)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出MSCs,纯化和扩增后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纯度;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MSCs向ECs分化,Ⅷ因子(vWF)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TEM)鉴定细胞性质。结果:5·0×105个MSCs在体外扩增15代后,获得8·0×1012个MSCs,扩增了约1·6×107倍;MSCs在加入VEGF诱导培养大约14-21d,80%-90%的诱导细胞对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TEM可观察到胞浆内有Weible-palade小体,证实为ECs。结论:成人骨髓MSCs在体外具有定向诱导分化为ECs的潜能,这为心脏组织工程瓣体外构建,尤其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组织工程研究中种子细胞的来源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内皮细胞
下载PDF
全骨髓直接贴壁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颢 张斌 +4 位作者 程梅 陶艳玲 扈江伟 徐曼 陈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7-30,共4页
背景: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为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目的: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方法:通过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 背景: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为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目的: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方法:通过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传代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分别在特定诱导体系中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成骨及软骨细胞分化。结果与结论:采用全骨髓培养分离法能获得90%以上纯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贴壁细胞均表达CD73、CD90、CD105,不表达造血细胞表型CD34、CD45和HLA-DR;细胞倍增时间为(24.04±0.49)h;细胞周期分析表明:G0~G1期和S+G2+M期所占比例分别为71.63%和28.37%;诱导分化结果显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向脂肪、骨和软骨细胞分化。说明全骨髓分离培养法是一种较好的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骨髓培养 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分化
下载PDF
CD25单克隆抗体在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亮钉 陈虎 +7 位作者 江岷 李波涛 李欲航 俞志勇 楼晓 宁红梅 徐晨 冯凯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5-496,共2页
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供选择方法之一。随着造血干细胞库登记人数的增加,UHSCT数量逐年增加。我们对2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以CD25单克隆抗体(单抗)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UHSCT,对移植后GVHD... 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供选择方法之一。随着造血干细胞库登记人数的增加,UHSCT数量逐年增加。我们对2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以CD25单克隆抗体(单抗)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UHSCT,对移植后GVHD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转归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5单克隆抗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无血缘关系 临床研究 供者 恶性血液病患者 预防 造血干细胞库 免疫抑制剂
原文传递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一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亮钉 陈虎 +1 位作者 江岷 秦茂权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52-553,共2页
关键词 血红蛋白尿症 PNH 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CMV感染与GVHD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欲航 徐晨 +7 位作者 陈健琳 李渤涛 俞志勇 王军 扈江伟 江岷 陈虎 胡亮钉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方法对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进行的6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的CMV感染情况进行检测,朋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MVgB分型,并统计受者GVHD的发生情...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方法对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进行的6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的CMV感染情况进行检测,朋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MVgB分型,并统计受者GVHD的发生情况。结果40例发生CMV感染,23例未感染,其GVHD发生率分别为82.5%(33/40)和47.8%(1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MV gB1、gB-2、gB-3型感染者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的几率分别为58.8%(10/17)、40‰(2/5)和66.7%(4/6),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V阳性受者中27.5%(11/40)出现移植后继发性造血抑制,CMV阴性的受者13.0%(3/23)出现,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V感染者GVHD的发生率升高,而CMV感染与GVHD严重程度无关,合理治疗后不会显著抑制移植后的造血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重建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CD_(25)单抗在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亮钉 陈虎 +3 位作者 江岷 李波涛 俞志勇 李欲航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8-850,共3页
目的探讨CD25单抗在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UHSCT)中对干细胞植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作用。方法27例UHCST中,移植后1、4 d给予CD25单抗1 mg/kg。结果27例中,除1例早期死亡外,26例患者造血全部重建。17例发生急性GVHD,其中Ⅱ度... 目的探讨CD25单抗在无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UHSCT)中对干细胞植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作用。方法27例UHCST中,移植后1、4 d给予CD25单抗1 mg/kg。结果27例中,除1例早期死亡外,26例患者造血全部重建。17例发生急性GVHD,其中Ⅱ度以上急性GVHD 6例(23%)。复发3例,严重感染3例。26例可评价患者中,19例无病生存(73%)。结论CD25单抗在UHSCT中对保证干细胞植入和预防GVHD有肯定的作用,白血病复发并不增加。此研究为UHCST和HLA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一个可选择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CD25单抗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原文传递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3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亮钉 陈虎 +4 位作者 江岷 李渤涛 秦茂权 俞志勇 李欲航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22-524,共3页
目的观察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对23例 MDS 患者行 HLA 相合的同胞间 allo-PBSCT,供者外周血采集前给予G-CSF 动员。输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8.25(4.50~22.36)×10~8/kg,CD3... 目的观察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对23例 MDS 患者行 HLA 相合的同胞间 allo-PBSCT,供者外周血采集前给予G-CSF 动员。输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8.25(4.50~22.36)×10~8/kg,CD34^+细胞5.59(1.57~12.22)×lO^6/kg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给予环孢菌素 A 加短疗程甲氨蝶呤,移植后1天(+1天)~+28天给予霉酚酸酯。结果 23例患者中22例造血完全重建。中性粒细胞>1.0×10~9/L 和 BPC>50 × 10~9/L 的时间分别为+13(+11~+17)天和+30(+13~+102)天。移植相关死亡2例,移植后复发3例,现18例存活。 Kaplan-Meier 分析显示无病生存率、复发率分别为(77.8±8.7)%和(14.4±7.5)%。结论 Allo-PBSCT 治疗 MDS 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于细胞移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茄病镰刀菌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7
作者 扈江伟 舒向荣 +5 位作者 任婧 尹秀云 江岷 胡亮钉 张波 陈虎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0-733,共4页
目的 提高对免疫低下患者茄病镰刀菌感染的认识,探讨治疗方案.方法 报道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茄病镰刀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转归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男,46岁,于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肺部浸润影... 目的 提高对免疫低下患者茄病镰刀菌感染的认识,探讨治疗方案.方法 报道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茄病镰刀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转归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男,46岁,于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肺部浸润影及全身多发性皮下包块,组织涂片见大量菌丝及孢子,真菌培养为茄病镰刀菌,行皮下包块切开引流,两性霉素B及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恢复后痊愈出院.以"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骨髓移植"+"茄病镰刀菌"为关键词在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未发现中文报道,国外文献报道7篇,共8例,其中男5例,女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及全身皮肤损害,预后极差,8例中7例死亡,1例治愈.结论 茄病镰刀菌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少见的、致死性的并发症,应引起足够重视,对异常皮肤损害或皮下包块应尽快行组织涂片及培养,早期明确诊断并给予足量抗真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镰刀菌属 皮肤真菌病
原文传递
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分离及定向培养内皮细胞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滨 刘迎龙 +2 位作者 冯凯 陈虎 龚茹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7-630,共4页
用Ficoll(比重1.077 g/ml)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骨髓基质细胞(BMSCs),DMEM-HG 培养基内含20%FBS、GM-CSF(100 u/ml)、VEGF(10 ng/ml)、FGF(5 ng/ml)、L-谷氨酰胺(2mmol/ L)、肝素(90 u/ml),以及抗生素液进行定向培养和扩增其中的内皮细... 用Ficoll(比重1.077 g/ml)从正常成人骨髓中分离骨髓基质细胞(BMSCs),DMEM-HG 培养基内含20%FBS、GM-CSF(100 u/ml)、VEGF(10 ng/ml)、FGF(5 ng/ml)、L-谷氨酰胺(2mmol/ L)、肝素(90 u/ml),以及抗生素液进行定向培养和扩增其中的内皮细胞(ECs),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化法和透射电镜观察(TEM)鉴定其细胞的性质。结果5.0×105个BMSCs在体外经定向ECs 培养和扩增8代后,获得了6.0×109个ECs,扩增了约1.2×104倍。70%-80%的细胞对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呈阳性反应;光镜下细胞呈典型的“鹅卵石”样;TEM下可观察到胞浆内有Weible- palade小体,证实为内皮细胞。实验表明,BMSCs在体外分离和定向培养的ECs,经扩增后可能是心血管组织工程所需种子细胞的又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 骨髓基质细胞 体外分离 定向培养 内皮细胞 种子细胞 心血管组织工程
下载PDF
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亮钉 陈虎 +6 位作者 江岷 李波涛 徐晨 李欲航 余志勇 楼晓 宁红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目的探讨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4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UHSCT后无病存活率、移植相关病死率、移植后复发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GVH... 目的探讨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4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UHSCT后无病存活率、移植相关病死率、移植后复发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GVHD的严重程度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3例于造血恢复前死亡。可评价的42例中,30例(71.4%)发生急性GVHD,其中Ⅱ度以上的急性GVHD9例(21.4%)。移植后复发死亡5例,感染死亡5例,GVHD相关死亡5例,现27例(64.3%)无病存活。Kaplan-Meier显示,无病存活率(58.5±13.2)%,复发率11.9%,Ⅱ度以上急性GVHD发生率21.4%。结论U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肯定,为解决供者来源提供一个可选择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缘关系 移植物抗宿主病
原文传递
骨髓移植患者锁骨下静脉插管术失误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志娟 江岷 +1 位作者 徐晨 陈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399-400,共2页
关键词 骨髓移植 锁骨下静脉 导管插入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