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脯加工工艺及其品质变化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宁 陈潇荷 +4 位作者 杨冉 屈凌波 赵昌成 李春霞 钱平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2期98-105,110,共9页
果脯是一类以新鲜果蔬为原材料经糖渍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休闲特色食品。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味道柔软爽口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国内外关于果脯的研究日趋增多,如何使果脯产品朝着“低糖、低硫”健康化发展及实现果脯加工现代化生... 果脯是一类以新鲜果蔬为原材料经糖渍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休闲特色食品。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味道柔软爽口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国内外关于果脯的研究日趋增多,如何使果脯产品朝着“低糖、低硫”健康化发展及实现果脯加工现代化生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要领域。对果脯生产加工工艺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并阐述了果脯贮藏期间品质劣变及其机制,对果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果脯新产品及加工新技术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脯 生产 加工工艺 品质变化
下载PDF
棉织物和羊毛织物共用抗皱整理技术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煜斌 倪俊瑶 +1 位作者 肖红 范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3,共5页
为改善棉/羊毛混纺织物抗皱性较差、机可洗性能较差等问题,基于棉纤维及羊毛纤维在干态、湿态下的起皱原因,指出了防止起皱的方法及现有的3种典型抗皱机制,提出了棉、毛织物可共用抗皱整理的基本要求。对可用的棉、毛织物的共用抗皱整... 为改善棉/羊毛混纺织物抗皱性较差、机可洗性能较差等问题,基于棉纤维及羊毛纤维在干态、湿态下的起皱原因,指出了防止起皱的方法及现有的3种典型抗皱机制,提出了棉、毛织物可共用抗皱整理的基本要求。对可用的棉、毛织物的共用抗皱整理剂和新型的抗皱辅助整理方法进行了综述。棉、毛织物共用抗皱整理剂有乙二醛、甲壳质与壳聚糖、反应性有机硅、水溶性聚氨酯;新型的抗皱辅助整理方法有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法等,分析了其对棉织物和羊毛织物的抗皱、强力等性能的影响,对棉、毛织物共用抗皱整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毛纤维 棉毛共用 抗皱整理
下载PDF
军事噪声暴露及其对人体非听觉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文初 金旭 +3 位作者 王云 谌玉红 张建 何丽华 《环境与职业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军事噪声是指军事演习或战争期间由各种武器装备产生的噪声。随着部队武器装备的机械化,士兵在战训过程中的多个环节都可能接触噪声。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而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时间且高强度的噪声暴... 军事噪声是指军事演习或战争期间由各种武器装备产生的噪声。随着部队武器装备的机械化,士兵在战训过程中的多个环节都可能接触噪声。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而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时间且高强度的噪声暴露可能对军事作业人员的非听觉系统造成损伤。本文综述了军事噪声的来源及特点,包括连续噪声和脉冲噪声两类。军事噪声在强度、频谱和特征方面与非军事噪声存在差异,其中脉冲噪声强度通常超过140 dB,对健康的影响更大。同时本文总结了军事噪声对人体非听觉系统健康的影响,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代谢功能、生殖系统和作业能力几个方面。本综述旨在为军事噪声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以降低职业危害,保障军事作业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噪声 非听觉影响 脉冲噪声 作业能力
原文传递
作战靴轻量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秦蕾 梁高勇 +3 位作者 王修行 王焰 方军 孟丛丛 《中国皮革》 CAS 2022年第9期101-105,109,共6页
现代化战争条件下,战场空间拓展,战斗杀伤升级,战争节奏加快,直接考验单兵战场机动灵活性和持久战斗力生成,同时,单兵携行量持续增加,促使作战靴不得不朝着轻量化、舒适兼顾防护功能的方向发展。通过轻量化结构设计、轻量化材料研究应用... 现代化战争条件下,战场空间拓展,战斗杀伤升级,战争节奏加快,直接考验单兵战场机动灵活性和持久战斗力生成,同时,单兵携行量持续增加,促使作战靴不得不朝着轻量化、舒适兼顾防护功能的方向发展。通过轻量化结构设计、轻量化材料研究应用,轻质舒适鞋靴工艺研究,研究的轻质舒适防护鞋靴技术得到较好发展并顺利应用于作战靴装备,一改防护鞋靴笨、重、硬的传统风格,较好解决了鞋靴轻质与耐用、舒适与防护、柔软与高强等之间的矛盾,实现防护鞋靴恶劣条件下保护双足的同时,穿着更加轻便、舒适和机动灵活,取得了较好的军事效益。本文从底结构设计、材料研究及工艺技术等方面阐述作战靴轻量化关键技术,通过调研显示,该技术对我军作战靴轻质舒适性能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着眼当下,该技术在劳保行业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 舒适 作战靴
原文传递
国内外防护服标准比对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超 秦挺鑫 +3 位作者 申世飞 付明 李晨明 黄帅 《纺织导报》 CAS 2019年第1期96-99,共4页
在以保障人员安全为核心的安全生产体系中,防护服标准受到高度重视。文章对我国、国际标准化组织及欧洲的防护服标准进行比对,系统梳理我国应补充的各子类防护服标准,并结合我国防护服技术研究重点,提出技术标准完善建议,为我国完善防... 在以保障人员安全为核心的安全生产体系中,防护服标准受到高度重视。文章对我国、国际标准化组织及欧洲的防护服标准进行比对,系统梳理我国应补充的各子类防护服标准,并结合我国防护服技术研究重点,提出技术标准完善建议,为我国完善防护服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 标准体系 国内外比对
下载PDF
基于激波管评价的单兵头面部装备冲击波防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康越 张仕忠 +3 位作者 张远平 柳占立 黄献聪 马天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6-188,共13页
为了优化单兵头面部防护装备结构,提升防护性能,首先开展了基于实爆场和激波管环境的裸头模抗爆炸冲击波对比测试。在此基础上,利用激波管对佩戴不同结构、不同防护等级的头盔-头模系统分别进行了正向及侧向爆炸冲击波防护性能测试,并... 为了优化单兵头面部防护装备结构,提升防护性能,首先开展了基于实爆场和激波管环境的裸头模抗爆炸冲击波对比测试。在此基础上,利用激波管对佩戴不同结构、不同防护等级的头盔-头模系统分别进行了正向及侧向爆炸冲击波防护性能测试,并对头盔-头模系统前部、前额部、顶部、后部、耳部以及眼部等重点区域的冲击波超压峰值和持续作用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激波管的抗爆炸冲击波测试方法可替代外场实爆进行考核。受到冲击波正向作用时:两半盔头模顶部测点所测冲击波超压峰值约为喷管出口的1/6,是裸头模和一体盔头模的1/3;冲击波在两半盔顶部分体结构处分流卸压并形成叠加反射,导致作用时间延长(从5.5~8.5 ms),但超压峰值降低明显;对后部测点而言,冲击波的绕行和叠加使一体盔头模所测冲击波超压峰值(365 kPa)略高于两半盔头模(303 kPa),约为裸头模(148 kPa)的2.5倍。通过提高单兵头面部防护装备结构密闭性(如佩戴眼镜、耳罩或者防护面罩),可有效阻止冲击波进入头盔-头模系统内部,减弱叠加汇聚效应,提高单兵头面部装备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波 冲击波防护 单兵装备 激波管
下载PDF
桑葚花青素共混羧甲基纤维素膜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冯永莉 杨晨 +3 位作者 零春甜 杨振东 汪建明 郑志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8,共8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为成膜基材,桑葚花青素为指示剂制备包装指示膜,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桑葚花青素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桑葚花青素后,膜的拉伸强度、阻湿性、阻光性均有所提高,但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桑葚花青素降低了膜的水蒸气... 以羧甲基纤维素为成膜基材,桑葚花青素为指示剂制备包装指示膜,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桑葚花青素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桑葚花青素后,膜的拉伸强度、阻湿性、阻光性均有所提高,但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桑葚花青素降低了膜的水蒸气透过率,质量分数为0.3%时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达到最低值[1.39×10^(-10)g(/cm·s·Pa)];另一方面花青素可增强膜对光的阻隔作用,0.4%的花青素含量可完全阻挡紫外光。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桑葚花青素与羧甲基纤维素有着良好的相容性,截面光滑平整。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二者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此外,桑葚花青素增强了膜的抗氧化性,当桑葚花青素含量为0.5%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最大值(96.75±0.35)%,较羧甲基纤维素膜(14.96±0.08)%明显增加。将指示膜应用于鱼肉新鲜度的检测,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鱼肉变质,pH值以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逐渐上升,此时指示膜颜色随之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花青素 羧甲基纤维素 指示膜 新鲜度检测
下载PDF
二维碳化物在柔性电磁吸波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恒宇 张宪胜 +1 位作者 肖红 施楣梧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2-187,共6页
针对传统电磁屏蔽材料因反射电磁波导致二次污染,现有吸波材料厚重、易腐蚀、柔韧性差、吸波频带窄等问题,归纳总结了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及其柔性复合材料在吸波领域的应用研究。分析了MXene所具有的本征缺陷、官能团... 针对传统电磁屏蔽材料因反射电磁波导致二次污染,现有吸波材料厚重、易腐蚀、柔韧性差、吸波频带窄等问题,归纳总结了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及其柔性复合材料在吸波领域的应用研究。分析了MXene所具有的本征缺陷、官能团、高导电率、大的比表面积对吸波性能的影响,提炼出MXene及其柔性复合材料的吸波机制。指出MXene及其柔性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改变化合物结构和形态结构、层层自组装、复合改性等方法,制备以吸收电磁波为主的电磁屏蔽材料,为新一代轻质超薄、柔性宽频、吸收型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及其在便携可穿戴电子设备上的应用提供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 二维碳化物 电磁屏蔽 吸波 柔性复合材料
下载PDF
被动式储能助力下肢外骨骼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9
作者 马建峰 马卿林 +3 位作者 孙得成 丁永清 骆岱鹤 陈晓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为了达到缓解人体行走时的关节压力、减轻关节负担和辅助人体行走的目的,基于人体行走原理提出了髋膝耦合被动式储能助力外骨骼设计方案。髋膝耦合机构用于实现膝关节的离散化助力,是以髋关节运动控制膝关节助力的离合控制方法。该文运... 为了达到缓解人体行走时的关节压力、减轻关节负担和辅助人体行走的目的,基于人体行走原理提出了髋膝耦合被动式储能助力外骨骼设计方案。髋膝耦合机构用于实现膝关节的离散化助力,是以髋关节运动控制膝关节助力的离合控制方法。该文运用仿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验证了该外骨骼的有效性。运用Adams对人-机模型进行联合仿真,验证外骨骼对人体助力的理论效果。在实际穿戴实验中,通过对比是否穿戴外骨骼人体运动时的能耗来验证外骨骼的真实有效性。对比仿真与穿戴实验数据证明该外骨骼能够降低12%~13%的人体运动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 髋膝耦合 储能 外骨骼 ADAMS仿真 人体耗能测试
下载PDF
小麦蛋白双酶酶解制备高抗氧化性小麦肽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郑志强 郝利民 +1 位作者 刘晋 郭顺堂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8-88,共11页
小麦肽是小麦蛋白的主要酶解产物,抗氧化性是小麦肽的主要功能特性。为制备高抗氧化性小麦肽,选择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酶解方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羟自由基(... 小麦肽是小麦蛋白的主要酶解产物,抗氧化性是小麦肽的主要功能特性。为制备高抗氧化性小麦肽,选择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酶解方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等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两种酶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并对最终酶解物进行超滤分级分离。结果表明,高抗氧化性小麦肽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第1步碱性蛋白酶在底物含量11.2%、酶含量2 200 U/g、pH 8.5、温度55℃条件下酶解4.3 h;第2步风味蛋白酶在酶含量1 070 U/g、pH6.5、温度50℃条件下酶解2.2 h。最终酶解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5.36%,O2-·清除率为74.51%,·OH清除率为76.29%,其中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组分自由基清除率最高。研究结果说明小麦蛋白酶解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这可为小麦蛋白的深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蛋白 双酶酶解 小麦肽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应用超临界CO_(2)流体的洗绒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远彬 施楣梧 +5 位作者 肖红 文美莲 王荣 俞金林 徐导 龙家杰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32,共7页
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采用微乳液携带清洗剂的方法,对羊绒纤维进行清洗工艺研究。探讨了系统的清洗压力、温度以及时间参数对羊绒纤维脱脂率、白度等洗绒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采用微乳液携带洗绒剂的方法,能... 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采用微乳液携带清洗剂的方法,对羊绒纤维进行清洗工艺研究。探讨了系统的清洗压力、温度以及时间参数对羊绒纤维脱脂率、白度等洗绒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采用微乳液携带洗绒剂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原绒纤维上的油脂、色素及其他相关杂质。推荐洗绒工艺条件为:洗绒压力20 MPa,流体温度60℃,清洗时间60 min。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进一步表明,采用该清洗技术对羊绒纤维表面的黏附杂质去除效果明显,清洗效率高,对纤维鳞片损伤较小。拉伸性能及手感评价结果显示,采用该清洗技术处理后羊绒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力损失较小、断裂伸长率变化不显著,且具有优良的柔软性、滑爽性、蓬松性、回弹性及光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流体 羊绒 清洗工艺 微乳液 脱脂
下载PDF
舒适服装压及其与织物力学性能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宇飞 魏小红 +1 位作者 王越平 肖红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90,共7页
建立服装压与织物力学性能的相关性,对于织物开发和服装设计都有重要意义。从服装压的定义、影响因素及测量出发,文章总结归纳了人体各部位、不同服装类型的舒适服装压范围,分析了现有与织物力学性能相关的服装压理论公式的意义及适用... 建立服装压与织物力学性能的相关性,对于织物开发和服装设计都有重要意义。从服装压的定义、影响因素及测量出发,文章总结归纳了人体各部位、不同服装类型的舒适服装压范围,分析了现有与织物力学性能相关的服装压理论公式的意义及适用范围。详细阐述了现有各类服装压与织物力学性能间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包括通过实际测试、回归分析、仿真模拟等手段获得二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指出在服装压测试、模拟及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舒适服装压和织物力学性能相关性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压 舒适服装压 织物力学性能 相关关系 理论模型
下载PDF
野外极端低温环境人体皮肤温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咏馨 李晨明 +2 位作者 魏慧琳 赵友全 马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28,共5页
为明确不同极端低温环境与防护装备下,日间清醒和夜间睡眠状态下各部位皮肤温度变化特征,在-16℃~-30℃极端低温环境下,采用皮温测量系统对实验对象5个代表性部位(胸部、手臂、大腿、小腿和脚趾)皮肤温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日间测试胸... 为明确不同极端低温环境与防护装备下,日间清醒和夜间睡眠状态下各部位皮肤温度变化特征,在-16℃~-30℃极端低温环境下,采用皮温测量系统对实验对象5个代表性部位(胸部、手臂、大腿、小腿和脚趾)皮肤温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日间测试胸部温度相对最高,大腿和小腿在实验中后期出现温度反转。夜间除脚趾外,各部位皮肤温度变化差异较小,大腿温度相对最高,小腿温度与其他部位分离。研究结果可为低温环境下防护服研发与保暖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低温环境 皮肤温度 脚趾温度 防护装备
下载PDF
高海拔条件下轻质油燃烧器出口配风结构适配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绳以健 刘赫 +4 位作者 崔运静 束奇 谢凯 张松 王宗明 《工业加热》 CAS 2022年第10期1-4,13,共5页
一般燃烧器用于高海拔条件会出现一系列燃烧问题,为了对燃烧器配风结构进行缩短火焰长度的适应性改进,本文设计了旋流叶片式和平板开槽式两类稳焰盘结构,数值分析稳焰盘下游流场结构并进行比较,在低气压条件进行了裸烧试验,并对原燃烧... 一般燃烧器用于高海拔条件会出现一系列燃烧问题,为了对燃烧器配风结构进行缩短火焰长度的适应性改进,本文设计了旋流叶片式和平板开槽式两类稳焰盘结构,数值分析稳焰盘下游流场结构并进行比较,在低气压条件进行了裸烧试验,并对原燃烧筒直径进行适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额定工况下轻油燃烧器的出口流场雷诺数大于临界雷诺数10^(4),处于第二自模化区内,因此可用冷态流场模化热态燃烧场;根据稳焰盘周围流场结构数值分析结果,认为螺旋扭曲叶片倾角β越小,回流气量越大,倾斜曲面叶片对气流有明显的旋流引导作用;与旋流叶片式稳焰盘相比,平板开槽式稳焰盘结构改动小、所形成的回流区更大、裸烧火焰更短、不易积碳,更加适合高海拔条件使用;将燃烧筒直径从78 mm增大到90 mm,可使旋流气流充分发展,再聚拢生成较大回流区。该结论为高海拔条件下燃烧器配风器适配设计改进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器 旋流稳焰盘 回流区 燃烧筒 高海拔条件
下载PDF
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弹膜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杰 李伟萍 +3 位作者 黄献聪 来悦 刘晓林 马天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9,共9页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UHMWPE film)材料是近年来继芳纶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 fiber)出现的一种新型有机防弹材料。该材料以高取向度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条带(UHMWPE tape)为基础材料,经正交铺层、热压复合制备而成,具有生产...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UHMWPE film)材料是近年来继芳纶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 fiber)出现的一种新型有机防弹材料。该材料以高取向度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条带(UHMWPE tape)为基础材料,经正交铺层、热压复合制备而成,具有生产工艺简便、条带结构独特、基本防弹性能优良等特点,且其防弹机理不同于传统的纤维增强复合防弹材料。在系统地介绍了UHMWPE film的制备工艺、结构特点以及基本性能基础上,详述了UHMWPE film防弹性能和防弹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UHMWPE film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膜材料 防弹性能 防弹机理
下载PDF
新型尼龙1211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广建 张丽丽 +1 位作者 张长琦 冯新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07-4111,共5页
采用一步法聚合了尼龙1211。FT-IR与~1 H NMR测试结果表明尼龙1211被成功聚合;同时尼龙的结晶结构、热性能、粘弹行为能用WAXD、TGA、DSC、DMA进行表征。WAXD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尼龙的晶型由α晶型向γ晶型转变;TGA和DSC测... 采用一步法聚合了尼龙1211。FT-IR与~1 H NMR测试结果表明尼龙1211被成功聚合;同时尼龙的结晶结构、热性能、粘弹行为能用WAXD、TGA、DSC、DMA进行表征。WAXD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尼龙的晶型由α晶型向γ晶型转变;TGA和DSC测试结果表明,尼龙1211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与热稳定性;DMA测试结果表明,在低温下依旧拥有优异的韧性与冲击强度;根据力学性能与吸水率测试可知,尼龙1211在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同时,其具有更低的吸水率,使得机械性能、热力学性能在不同湿度条件下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211 聚合 低吸水率 力学性能 稳定
下载PDF
共聚阻燃尼龙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成 周杰睿 +2 位作者 张华鹏 冯新星 左燕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28,共4页
共聚阻燃尼龙可以有效解决尼龙可燃性和燃烧熔融造成火势扩散的问题,在航天航空、建筑、纺织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对尼龙主要的阻燃改性方法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磷系阻燃尼龙、氮系阻燃尼龙、协效阻燃尼龙等新型共聚阻燃尼龙材... 共聚阻燃尼龙可以有效解决尼龙可燃性和燃烧熔融造成火势扩散的问题,在航天航空、建筑、纺织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对尼龙主要的阻燃改性方法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磷系阻燃尼龙、氮系阻燃尼龙、协效阻燃尼龙等新型共聚阻燃尼龙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从阻燃性能、综合性能、阻燃剂的研发角度对阻燃尼龙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 阻燃改性 共聚阻燃 阻燃剂 反应型阻燃剂
原文传递
二维碳化物Ti_(3)C_(2)T_(x)/磁性材料复合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季惠 张恒宇 +1 位作者 王妮 肖红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3-39,共7页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合物Ti_(3)C_(2)T_(x),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和独特的层状结构,通过介电损耗可实现较好的高频微波吸收性能。引入磁性材料增加磁损耗机制,双重损耗机制有望获得优异的吸波性能且拓宽吸波频带。文章介绍了Ti_(3)C_(2)T_(x...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合物Ti_(3)C_(2)T_(x),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和独特的层状结构,通过介电损耗可实现较好的高频微波吸收性能。引入磁性材料增加磁损耗机制,双重损耗机制有望获得优异的吸波性能且拓宽吸波频带。文章介绍了Ti_(3)C_(2)T_(x)和磁性材料的电磁性能及吸波机制,分析了Ti_(3)C_(2)T_(x)分别与铁氧体、磁性金属颗粒及其合金和Ti_(3)C_(2)T_(x)/磁性材料衍生物复合的吸波性能及电磁波衰减机制。分析表明,Ti_(3)C_(2)T_(x)与磁性材料复合,其综合吸波性能要优于单一组分,且可以通过改变负载量来调整吸波强度和带宽,为制备低频下吸收强度高的吸波材料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碳化物 磁性材料 复合吸波材料 吸波 多重损耗
下载PDF
菌酶协同处理优化亚麻籽粕风味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彩莹 零春甜 +3 位作者 李欣忆 程鹏 汪建明 郑志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6,46,共7页
亚麻籽粕风味独特,该文采用固态发酵酶解法增强亚麻籽粕的风味,探讨风味强化的最佳工艺。以氨基态氮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为指标,并对亚麻籽粕、发酵产物、发酵酶解液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黑曲霉发酵亚麻籽粕的工... 亚麻籽粕风味独特,该文采用固态发酵酶解法增强亚麻籽粕的风味,探讨风味强化的最佳工艺。以氨基态氮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为指标,并对亚麻籽粕、发酵产物、发酵酶解液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黑曲霉发酵亚麻籽粕的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1.0(g/mL),黑曲霉添加量6%,葡萄糖添加量6%,37℃发酵5 d,此时发酵产物中氨基态氮含量为1.92 g/100 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为0.56%;选取发酵底物并配制成5%的发酵液进行中性蛋白酶酶解,酶解最佳条件是加酶量2%,55℃酶解2 h,此时酶解液的氨基态氮含量为4.03 g/100 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是22.10%;与未发酵和酶解的亚麻籽粕相比,氨基氮含量增加4.03 g/100 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扩大246倍;感官分析表明,亚麻籽粕发酵酶解液香气浓郁、无异味,色泽均匀一致,组织状态细腻、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粕 黑曲霉 发酵 中性蛋白酶 风味优化
下载PDF
涤/棉、锦/棉混纺夏作训迷彩织物的接触凉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毛志坚 周永凯 张华 《纺织导报》 CAS 2018年第4期92-94,共3页
文章以涤/棉、锦/棉混纺夏作训迷彩织物为研究对象,选择织物组织、混纺比、经纬密度3个因素,进行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采用KES-F7 THERMO LABOⅡ型冷暖感测试仪测试涤/棉、锦/棉织物的最大瞬态热流量qmax以表征2类织物的接触凉感,... 文章以涤/棉、锦/棉混纺夏作训迷彩织物为研究对象,选择织物组织、混纺比、经纬密度3个因素,进行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采用KES-F7 THERMO LABOⅡ型冷暖感测试仪测试涤/棉、锦/棉织物的最大瞬态热流量qmax以表征2类织物的接触凉感,在分析3个因素对2类织物透气透湿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主客观的评价方法重点分析了3个因素对2类织物接触凉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织物 锦/棉织物 正交试验 接触凉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