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斛生物碱类成分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梁艳田 刘佳萌 +2 位作者 鲁为 范蓓 王凤忠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4期40-47,共8页
目的:总结石斛生物碱类成分如石斛总生物碱、石斛碱、石斛宁等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为石斛的合理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近10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石斛生物碱类成分药理活性相关文献,根据活... 目的:总结石斛生物碱类成分如石斛总生物碱、石斛碱、石斛宁等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为石斛的合理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近10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石斛生物碱类成分药理活性相关文献,根据活性及机制的不同进行总结归纳。结果:目前石斛生物碱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保护、改善糖脂代谢、保护肝损伤以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和开发应用价值。但作用机制的研究对象多为石斛总生物碱,有关生物碱类单体化合物的研究因受到分离纯化困难和提取率低等因素的制约而相对较少。结论:通过提高石斛生物碱类单体化合物提取率和纯度,加强对石斛药效物质基础及机制途径的研究,可为开发石斛相关新药及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 石斛碱 药理活性 神经保护 改善记忆 糖脂代谢
下载PDF
干燥温度对NaHSO_(3)处理后延胡索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李华林 王丽霞 +4 位作者 崔龙 王娴 冯文豪 陈云堂 李庆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18,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80℃)对NaHSO_(3)处理后干燥9 h后,延胡索贮藏前最适宜的干燥条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电子眼等方法测定延胡索成分品质变化。结果在干燥时...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80℃)对NaHSO_(3)处理后干燥9 h后,延胡索贮藏前最适宜的干燥条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电子眼等方法测定延胡索成分品质变化。结果在干燥时间为9 h条件下,干燥温度为80℃时,总灰分含量显著增加至3.47%,盐酸黄连碱、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达到0.04%、0.03%;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含量在70℃时最高,分别为0.13%、0.35%;脱氢紫堇碱在60℃时含量最高,为0.42%;干燥温度为50℃时,醇溶出物含量最高,为21.84%;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受温度影响均不显著,而延胡索样品褐变越严重。结论延胡索贮藏前最适宜干燥温度为40~60℃,水分含量低于6%。适宜的干燥温度,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延胡索后期保鲜贮藏期间的品质,延长延胡索货架期,进而为延胡索保持较好的品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温度 贮藏品质
下载PDF
混菌发酵苹果酵素工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秀娟 李庆鹏 +3 位作者 崔龙 陈云堂 倪娜 李华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0-198,共9页
目的以洛川苹果为原料,优化混菌发酵苹果酵素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酵母菌发酵以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植物乳杆菌发酵以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 目的以洛川苹果为原料,优化混菌发酵苹果酵素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酵母菌发酵以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植物乳杆菌发酵以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得到单一菌种发酵的最佳条件。再通过考察菌种接种顺序、接种时间、总发酵时间对苹果酵素的总酸、SOD活性的影响,得出混菌发酵苹果酵素的发酵条件。结果苹果酵素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为4%、酵母菌接种量为4%、植物乳杆菌接种量为3%、料液比为3:7(苹果浆:水,g/100 mL)。先接种酵母菌,在31℃条件下发酵5 h,再接种植物乳杆菌,在34℃条件下发酵10 h结束。结论优化的发酵工艺可利用酵母菌与植物乳杆菌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使发酵体系得到充分发酵,从而得到清澈透亮、酸甜适宜的苹果酵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酵素 酵母菌 植物乳杆菌 混菌发酵
原文传递
药用石斛属植物石斛碱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珊珊 刘佳萌 +5 位作者 孙晶 孙玉凤 贾宁 刘佳妮 范蓓 王凤忠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12期9-15,共7页
综述了石斛碱的药用功效、检测方法、含量分布规律以及合成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石斛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 石斛碱 药用功效 检测方法 分布规律 合成途径
下载PDF
药用石斛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珊珊 刘佳萌 +3 位作者 孙晶 贾宁 范蓓 戴小枫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7期35-40,25,共7页
综述了药用石斛内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与宿主互作关系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介绍药用石斛内生真菌、内生细菌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前期对石斛内生细菌做出的相关研究工作,对其研究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为开发安全有效的微生物菌肥... 综述了药用石斛内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与宿主互作关系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介绍药用石斛内生真菌、内生细菌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前期对石斛内生细菌做出的相关研究工作,对其研究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为开发安全有效的微生物菌肥、中医药产品、新资源功能性食品,合理利用药用石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石斛 内生真菌 内生细菌
下载PDF
维生素D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唐甜甜 解新方 +2 位作者 任雪 张洁 王志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9期28-33,共6页
对维生素D与几种慢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人体补充维生素D和慢性病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维生素D 慢性疾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黄曲霉ste20-like基因功能鉴定及与ste20基因功能的比较
7
作者 马龙雪 李旭 邢福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60-2671,共12页
为了鉴定ste20-like基因在黄曲霉生长、分生孢子形成、菌核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其侵染性,并比较其与ste20基因功能的差异,以A.flavus NRRL3357为研究对象,对两个基因进行相似度比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同源重组策略获得单基因缺失菌株Δs... 为了鉴定ste20-like基因在黄曲霉生长、分生孢子形成、菌核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其侵染性,并比较其与ste20基因功能的差异,以A.flavus NRRL3357为研究对象,对两个基因进行相似度比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同源重组策略获得单基因缺失菌株Δste20、Δste20-like和双基因缺失菌株Δdouble(Δste20-like&ste20),并分析基因敲除对菌株生长、分生孢子形成、菌核形成、黄曲霉毒素B1(AFB1)生物合成和侵染功能的影响。应用pyrG的双向遗传筛选成功获得Δste20、Δste20-like和Δdouble;与野生型相比,单基因缺失和双基因缺失突变株的生长速率、分生孢子量、菌核数量以及侵染能力都显著降低,在毒素合成方面,Δste20、Δste20-like和Δdouble菌株分别降低约76%、93%和72%;突变株之间比较发现,ste20-like缺失对生长速率的影响大于ste20基因;突变株之间的分生孢子产生量无显著差异;Δste20无菌核产生而Δste20-like还有少量菌核产生;Δste20-like菌株产生的毒素显著低于Δste20和Δdouble菌株。ste20-like基因正调控黄曲霉生长、分生孢子生成、菌核形成、AFB1生物合成,并影响黄曲霉分生孢子对粮油种子的侵染能力。与ste20基因功能相比,ste20-like基因在调控黄曲霉生长、毒素合成方面对菌株的影响方面较显著,而在菌核形成方面ste20的基因调控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 黄曲霉毒素B1(AFB1) ste20-like ste20 基因功能
下载PDF
手性农药丁氟螨酯对斑马鱼胚胎的选择性发育毒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高腾飞 李敏敏 +8 位作者 孔志强 王瑞 全蕊 张嘉 李瑞瑆 叶丰 Frédéric Francis 王凤忠 范蓓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0-688,共9页
近年来丁氟螨酯(CYF)对非靶标生物的发育毒性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其对水生生物的对映选择性效应尚不清晰.为评估丁氟螨酯对斑马鱼胚胎的对映选择性毒性,通过96 h的暴露试验,研究了梯度浓度的丁氟螨酯消旋体及对映体对斑马鱼胚... 近年来丁氟螨酯(CYF)对非靶标生物的发育毒性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其对水生生物的对映选择性效应尚不清晰.为评估丁氟螨酯对斑马鱼胚胎的对映选择性毒性,通过96 h的暴露试验,研究了梯度浓度的丁氟螨酯消旋体及对映体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此外,试验还研究了丁氟螨酯对斑马鱼胚胎孵化率、卵黄囊水肿、心包囊水肿和身体弯曲的影响.根据急性毒性结果可知,毒性大小为S⁃CYF>Rac⁃CYF>R⁃CYF,其中S⁃CYF的毒性是R⁃CYF的2.3倍.72 hpf,500 mg·L^(-1)的S⁃CYF可显著诱导胚胎产生卵黄囊水肿(YSE)、体轴弯曲(CB)等畸形效应(p<0.05),而Rac⁃CYF降低了斑马鱼胚胎的孵化成功率.在本研究中发育毒性效应结果与急性毒性结果一致,均为S⁃CYF>Rac⁃CYF>R⁃CYF,表明丁氟螨酯对斑马鱼胚胎存在显著的对映选择性发育毒性,研究结果为丁氟螨酯的环境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氟螨酯 斑马鱼 急性毒性 发育毒性 对映选择性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