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微结构及生长特性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化杰 何静茹 +4 位作者 陈静 崔红 欧玉哲 赵懋林 陈新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4-525,共12页
为研究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的生长变化特性,根据2019年(厄尔尼诺)和2020年(正常)相同月份(2~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于西北印度洋采集的1 896尾鸢乌贼样本,通过角质颚研磨,对不同气候年间角质颚的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 为研究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的生长变化特性,根据2019年(厄尔尼诺)和2020年(正常)相同月份(2~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于西北印度洋采集的1 896尾鸢乌贼样本,通过角质颚研磨,对不同气候年间角质颚的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微结构包括头盖和脊突两部分,日龄生长纹以明暗交替的方式呈周期性生长,2019年角质颚生长纹间隔及宽度都较小,色素沉积更浅,纹路异常现象较多。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气候年间角质颚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2019年雌性个体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指数函数表示,但2020年雌性个体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对数函数表示;2019年雄性个体除下脊突长LCL (lower crest length)与日龄的关系最适用指数函数表示外,其余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幂函数表示,2020年雄性个体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线性函数表示。除2020年雄性个体6项特征参数的绝对生长率AGR (absolute growth rate)和瞬时相对生长率IRGR(instantaneousrelativegrowthrate)随日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外,其余的AGR和IGRG均随日龄增加呈明显的倒“U”型趋势。不同气候年间生长率达到峰值时的日龄区间不同,2020年各特征参数AGR均高于2019年。研究结果揭示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角质颚微结构存在差异,角质颚外形特征参数的生长方程和生长率在不同气候年间也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角质颚 微结构 个体生长 西北印度洋
下载PDF
基于GAM模型西北印度洋鸢乌贼CPUE标准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弼强 陆化杰 +2 位作者 赵懋林 孙天姿 郭瑞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9-265,共7页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是资源评估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评估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资源,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2016~2020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的CPUE进行了标准化。结果显示,月份...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是资源评估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评估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资源,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2016~2020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的CPUE进行了标准化。结果显示,月份、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经度和纬度对CPUE呈显著性影响,通过对不同GAM模型的AIC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比较,由月份、SST、SSH、经度和纬度5个因子构成的GAM模型为最优CPUE标准化模型,对CPUE偏差的解释率为40.3%。研究表明,西北印度洋鸢乌贼高CPUE主要出现在9月至翌年3月,海域范围为16°~19°N、60°~65°E,SST为25~28°C、SSH为0.2~0.4 m的海域内。整体而言,标准化CPUE低于名义CPUE,但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印度洋 鸢乌贼 CPUE标准化 GAM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