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砖红壤果园长期生草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1
作者 赵秋芳 魏长宾 +5 位作者 马海洋 王成艳 马智玲 严程明 汤昕明 冼皑敏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1,共7页
【目的】研究热带砖红壤典型果园生草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固存的影响,为砖红壤果园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和有机碳提升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热带砖红壤番石榴果园为研究对象,设置清耕(CK)、自然生草(NG)、热研2号柱花草(Re)、Ubon柱花草... 【目的】研究热带砖红壤典型果园生草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固存的影响,为砖红壤果园土壤物理结构改良和有机碳提升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热带砖红壤番石榴果园为研究对象,设置清耕(CK)、自然生草(NG)、热研2号柱花草(Re)、Ubon柱花草(Ub)4个处理,对果园长期生草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进行分析。【结果】5年长期果园生草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果园生草处理显著增加0~20 cm土层>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了0.25~2.00和0.053~0.250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同时显著增加了R_(0.25)、MWD和GWD,提高了0~20 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但对20~40 cm土层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影响不显著。果园生草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Re、Ub和NG处理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较CK分别提高55.0%、37.3%和24.8%,2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较CK分别提高28.1%、42.7%和25.0%。柱花草(Re和Ub)处理显著提高0~20和20~40 cm土层中>2 mm和0.25~2.00 mm粒级有机碳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结论】研究表明热带果园长期生草特别是种植柱花草可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同时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提高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果园生草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有机碳
下载PDF
湛江地区澳洲坚果种质开花生物学特性观测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为海 曾利珍 +6 位作者 曾辉 万继锋 张汉周 陈倪 邹明宏 罗炼芳 陆超忠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了解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在广东湛江地区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为开展澳洲坚果的种质资源鉴别和科学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东湛江地区25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物候期、花序性状、开花动态及花粉形态与活力等生物... [目的]了解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在广东湛江地区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为开展澳洲坚果的种质资源鉴别和科学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东湛江地区25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物候期、花序性状、开花动态及花粉形态与活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观测分析。[结果]澳洲坚果的开花期主要在3月上旬中旬,种质间开花物候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为18.9%~27.5%,以初花期变异最大,开花最早与最晚的种质相差1个多月。不同种质的花序长度、花色、花朵个数和密度、花朵开放顺序及花粉活力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大部分供试种质的花为乳白色,主要从花序轴基部向其顶端依次开放,花序长度多为12~20 cm,花朵个数多为150~200朵,花粉活力大多数高于80%。[结论]广东湛江地区澳洲坚果的开花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种质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生产上建议选择开花物候期相似且花粉活力高的品种搭配种植,以提高坐果率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种质资源 开花生物学特性 物候期 广东湛江
下载PDF
湛江地区澳洲坚果成年树抽梢生物学特性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万继锋 曾辉 +3 位作者 邹明宏 陈菁 罗炼芳 陆超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70,75,共7页
观测广东湛江地区21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成年树的抽梢物候期及枝梢生长特性,分析其抽梢物候期及枝梢生长的变异规律,并根据枝梢生长差异划分枝梢类型。结果表明,供试澳洲坚果成年树全年主要抽春、夏、秋梢,不同种质的春、夏、秋梢的抽梢... 观测广东湛江地区21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成年树的抽梢物候期及枝梢生长特性,分析其抽梢物候期及枝梢生长的变异规律,并根据枝梢生长差异划分枝梢类型。结果表明,供试澳洲坚果成年树全年主要抽春、夏、秋梢,不同种质的春、夏、秋梢的抽梢物候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为20.2%~78.1%;不同种质的春、夏、秋梢的枝梢长度、节数、节间长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异系数为16.6%~35.6%;聚类分析将21份澳洲坚果种质分为枝梢生长特点各异的3类,即短枝少节型、中枝少节型和长枝多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种质资源 成年树 抽梢 物候期
原文传递
澳洲坚果树年生长周期固碳特性研究——以密植9龄树为例
4
作者 陈菁 宋喜梅 +3 位作者 杜丽清 龚同庆 曾辉 王文林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为了探明澳洲坚果树年生长周期固碳特性,测定了密植9龄H2、桂热1号2个澳洲坚果品种树年生长周期中不同时期地上部新生器官干物质累积量、碳含量。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树地上部新生器官碳含量平均值为42.1%,其中新梢碳含量为42.1%,花穗为40... 为了探明澳洲坚果树年生长周期固碳特性,测定了密植9龄H2、桂热1号2个澳洲坚果品种树年生长周期中不同时期地上部新生器官干物质累积量、碳含量。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树地上部新生器官碳含量平均值为42.1%,其中新梢碳含量为42.1%,花穗为40.9%,果实为42.2%,花穗碳含量最低;密植9龄澳洲坚果树地上部每年碳累积量为8 828.6 g/株,折合成每公顷6.30 t;新梢碳累积量占地上部碳累积量的51.6%,花穗占比2.8%,果实占比45.6%,各时期新梢碳累积量占地上部碳累积量比例为:晚秋梢2.1%,冬梢0.9%、春梢14.1%,中夏梢29.6%,晚夏梢4.8%。新梢碳累积以中夏梢、春梢为主。研究结果为评估澳洲坚果经济林固碳能力和碳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9龄树 年生长周期 碳累积 碳固定
下载PDF
香蕉MaFLS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肖伟军 胡玉林 +2 位作者 汪乔英 段雅婕 胡会刚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40,共12页
【目的】初步探讨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在香蕉果实中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RT-PCR和PCR法克隆香蕉MaFLS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qRT-PCR的方法研究其表达模式,同源重组构建MaFLS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 【目的】初步探讨黄酮醇合成酶FLS基因在香蕉果实中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RT-PCR和PCR法克隆香蕉MaFLS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qRT-PCR的方法研究其表达模式,同源重组构建MaFLS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Micro-Tom番茄,测定T1代果实中总黄酮含量。【结果】香蕉MaFLS1基因开放阅读框含有1080对碱基,编码359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5.41,预测分子质量为39 436.94 Da,是一种稳定的亲水酸性蛋白,属于α-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酶家族。通过分析香蕉MaFLS1的氨基酸序列,发现其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LS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MaFLS1基因在香蕉果实发育成熟后期高度表达,前期基本不表达。通过测定转基因番茄中总黄酮的含量发现其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生型果实。【结论】MaFLS1在果实成熟后期高度表达,且能够显著增加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MaFLS1 生物信息学 功能分析
下载PDF
香蕉SUS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吴建阳 陈妹 +3 位作者 罗剑斌 胡会刚 武爱龙 张秀梅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5-30,共6页
蔗糖合成酶(SUS)是植物蔗糖代谢中极其重要的一种酶,既可以催化蔗糖的分解,又可以催化其合成。SUS由多基因家族编码,目前在多个物种中已分离出SUS基因家族全部成员,但香蕉中至今还没有SUS基因家族的报道。本研究利用香蕉基因组,鉴定出5... 蔗糖合成酶(SUS)是植物蔗糖代谢中极其重要的一种酶,既可以催化蔗糖的分解,又可以催化其合成。SUS由多基因家族编码,目前在多个物种中已分离出SUS基因家族全部成员,但香蕉中至今还没有SUS基因家族的报道。本研究利用香蕉基因组,鉴定出5个SUS基因,分别命名为MaSUS1~5,不均匀地分布于Chr3、Chr7、Chr8、Chr9等4条染色体上,其氨基酸数量为624~844aa,蛋白二级结构均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5个SUS基因均位于细胞质中;进化树分析发现,MaSUS1和MaSUS4属于SUSⅡ亚家族,MaSUS2和MaSUS5属于SUSⅢ亚家族,MaSUS3属于SUSⅠ亚家族;对其基因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外显子数量为12~15,内含子数量为11~14;对其顺式作用元件进行预测发现,光响应元件数量和种类最多,其次是激素响应元件,逆境响应元件最少。本研究可为研究调控香蕉蔗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蔗糖合成酶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不同加载速度下巴厘菠萝果皮穿刺力学特性研究
7
作者 薛忠 潘睿 张秀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5,共7页
对菠萝果皮穿刺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果实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为菠萝采收、加工设备优化改进提供参考,为减轻菠萝果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以巴厘菠萝果皮为研究对象,根据菠萝生长规律将果皮划分为上、中、下3个部位,基于WSW-50E微机控制... 对菠萝果皮穿刺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果实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为菠萝采收、加工设备优化改进提供参考,为减轻菠萝果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以巴厘菠萝果皮为研究对象,根据菠萝生长规律将果皮划分为上、中、下3个部位,基于WSW-50E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选取2、5、10、20、50 mm/min等5个加载速度对菠萝不同部位进行穿刺力学特性试验,分析不同加载速度、不同穿刺部位和不同穿刺压头截面对果皮穿刺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果皮中部穿刺强度最低,下部穿刺强度最高;压头截面与不同穿刺部位对果皮穿刺强度均呈现负相关极显著(p<0.01),不同穿刺部位对果皮穿刺强度均呈现正相关极显著(p<0.01),压头截面与穿刺部位对穿刺强度影响极显著(p<0.01)。由此得出结论:果皮穿刺强度与压头截面、穿刺部位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加载速度与穿刺强度呈不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果皮 加载速度 压头截面 穿刺强度
下载PDF
菠萝AcCAX1克隆及表达分析
8
作者 陈金绘 姚艳丽 +8 位作者 王文波 谭丹 吴青松 贺军军 朱祝英 付琼 徐娟 李川玲 张秀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克隆鉴定菠萝Ca^(2+)/H^(+)反向转运蛋白AcCAX1,并对其全长序列和表达谱进行分析,可为该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扩增和基因克隆技术获得AcCAX1的cDNA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结... [目的]克隆鉴定菠萝Ca^(2+)/H^(+)反向转运蛋白AcCAX1,并对其全长序列和表达谱进行分析,可为该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扩增和基因克隆技术获得AcCAX1的cDNA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预测、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最后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cCAX1对不同离子、不同温度胁迫以及不同植物激素的响应。[结果]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428 bp,编码1个由475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50801.11 Da、理论等电点为6.24的稳定疏水蛋白。序列分析表明,AcCAX1氨基酸序列中包含11个典型的跨膜结构域,组成了2个保守的Ca^(2+)/H^(+)反向转运蛋白结构域。CAX1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比最大为58.74%,其次是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折叠,占比分别为21.68%、14.95%和4.63%。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AcCAX1的转录水平可以受外源CaCl2和NaCl诱导升高,受MnCl2处理降低。AcCAX1在菠萝老叶和茎中转录水平较高,在果实和花蕾中较低。烟草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AcCAX1在细胞膜、细胞质以及细胞核中均存在表达。此外,AcCAX1启动子区域包含大量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并且AcCAX1转录水平受4℃低温和37℃高温胁迫显著抑制。[结论]AcCAX1作为菠萝中Ca^(2+)/H^(+)反向转运蛋白,可能在菠萝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AcCAX1 Ca^(2+)/H^(+)反向转运蛋白 基因表达 胁迫响应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在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德权 陆新华 +4 位作者 李伟明 胡玉林 段雅婕 庞振才 胡会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8-239,共12页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具有高容量介孔空间、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强、内外表面易于修饰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近年来国内外MSNs在农业生产上的应...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具有高容量介孔空间、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强、内外表面易于修饰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近年来国内外MSNs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进展,详细阐述MSNs作为载运系统在农业投入品和转基因方面的优势,讨论MSNs在环境污染治理、农产品贮藏保鲜、探测传感器等方面应用的特点,解析植物吸收、运输和积累MSNs的过程以及其与植物互作的原理,综合评估MSNs的生物安全性。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更有效地利用MSNs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参考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载运体系 生物安全性 农业应用
下载PDF
澳洲坚果不同成熟度叶片的光合特性及养分积累分配
10
作者 康专苗 殷锡磊 +7 位作者 郭广正 蔡虎 宋喜梅 涂行浩 曾辉 陶亮 耿建建 王文林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目的】探讨澳洲坚果叶片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光合效率及营养积累规律,从而为澳洲坚果的高效栽培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澳洲坚果新叶、中等成熟叶、成熟叶及老叶4组不同成熟度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 【目的】探讨澳洲坚果叶片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光合效率及营养积累规律,从而为澳洲坚果的高效栽培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澳洲坚果新叶、中等成熟叶、成熟叶及老叶4组不同成熟度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参数、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比,以及矿质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不同成熟度叶片对澳洲坚果幼苗叶片的总叶绿素质量比、类胡萝卜素质量比、光合参数及矿质元素积累具有不同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叶的总叶绿素质量比、类胡萝卜素质量比最高,分别为1.45和0.24 mg/g,而新叶的最低,分别为0.99和0.18 mg/g。净光合效率最高的是成熟叶片,为14.69μmol/(m^(2)·s),最低的是新叶,仅为2.63μmol/(m^(2)·s)。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是中等成熟叶片,为5.74%。老叶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最高,为0.70;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最高的是新叶和中等成熟叶,均为0.39。叶片中矿质元素质量比最高的是钙元素,且老叶中的钙质量比显著高于其他叶片,为17.15 mg/g;其次是氮、钾、磷、镁,其质量比分别为13.53、0.97、4.15、0.96 mg/g。氮、钾、磷、镁质量比均是成熟叶片显著高于其他叶片。【结论】澳洲坚果叶片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化:新叶专注于生长发育;中等成熟叶和成熟叶是光合作用的核心,在水分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老叶则在光保护和矿质元素重新分配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叶片 成熟度 光合特性 矿质元素
下载PDF
菠萝PEPC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海洋 赵秋芳 +2 位作者 陈曙 石伟琦 冼皑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3,共7页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在C4和景天酸代谢(CAM)光合途径吸收CO2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各种非光合作用过程,包括果实成熟、气孔开放、碳氮相互作用、种子形成和萌发以及调节植物对逆境胁迫的...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在C4和景天酸代谢(CAM)光合途径吸收CO2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各种非光合作用过程,包括果实成熟、气孔开放、碳氮相互作用、种子形成和萌发以及调节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菠萝为典型的景天酸代谢途径(CAM)植物,为了解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在菠萝景天酸代谢途径(CAM)中的作用,本研究鉴定到3个菠萝PEPC基因,按照基因描述命名为AcPEPC1、AcPEPC3和AcPEPC4,进化树分析结果AcPEPC1和AcPEPC3为植物型PEPC(PTPCs)蛋白,序列同源性较高且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及保守基序均一致。AcPEPC4为细菌型PEPC(BTPCs)蛋白,与AcPEPC1/AcPEPC3间的序列同源性低。组织表达分析表明AcPEPC1菠萝叶片表达量较高,而AcPEPC3和AcPEPC4在菠萝花和果实表达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 基因进化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玉米泛素结合酶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曙 赵秋芳 +1 位作者 陈宏良 贾利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76-1483,共8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玉米泛素结合酶(E2)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和功能,并研究低磷处理下泛素E2基因在玉米幼苗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情况,为深入研究泛素E2基因响应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MEGA 6.0邻接法(NJ)构建...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玉米泛素结合酶(E2)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和功能,并研究低磷处理下泛素E2基因在玉米幼苗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情况,为深入研究泛素E2基因响应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MEGA 6.0邻接法(NJ)构建拟南芥、水稻和玉米E2基因家族成员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75个玉米E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及理化性质预测。对玉米幼苗进行低磷处理,分别在0、1、6和24 h时采集其根部和叶片样品,并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其E2亚家族XVIII成员基因即ZmUBC17、ZmUBC18、ZmUBC48、ZmUBC57和ZmUBC58在玉米幼苗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拟南芥、水稻和玉米的E2基因可划分为18个亚家族,各亚家族间基因功能和进化关系较相近,但含有的E2基因数量差异明显,以亚家族VI的成员最多,亚家族X、XII和XV的成员数最少,均为3个,各亚家族中均分别含拟南芥、水稻和玉米E2基因各1个。玉米E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长度为402~2616 bp,编码133~871个氨基酸,外显子数目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以4~6个居多,最少为1个,最多为12个。86.8%的玉米E2蛋白为不稳定蛋白。玉米E2亚家族XVIII成员中,ZmUBC18、ZmUBC48、ZmUBC57和ZmUBC58蛋白UBC结构域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但与ZmUBC17存在明显差异,且这4个基因在玉米根和叶中均有表达,基因表达模式相似,整体上在低磷处理6 h时的表达量最高;低磷处理下ZmUBC17基因在根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变幅较小,但在叶0~24 h时的表达量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尤其是24 h时表达量达最高,表明ZmUBC17基因的响应部位是叶片。【结论】玉米泛素E2蛋白可能参与调控对磷元素的吸收,尤其是ZmUBC17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叶片中大量表达,推测ZmUBC17基因通过调控玉米对磷元素吸收和转运间接影响光合作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泛素结合酶(E2) 生物信息学 系统发育进化树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芒果果实bHLH家族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斌 文定青 +4 位作者 武红霞 邹明宏 刘恒 王松标 赵巧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9-299,共11页
bHLH家族作为植物中较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真核生物生长发育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芒果果实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87个bHLH家族蛋白,其中酸性蛋白所占比例较大,大部分为不稳定蛋白,且均为不含信号肽的亲水... bHLH家族作为植物中较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真核生物生长发育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芒果果实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87个bHLH家族蛋白,其中酸性蛋白所占比例较大,大部分为不稳定蛋白,且均为不含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除CL10714.Contig1为膜结合转录因子外,其余均不含跨膜结构。芒果bHLH蛋白结构域有多个氨基酸位点保守性较高,87个芒果bHLH蛋白中73个(83.91%)具有E-box结合功能。GO分析发现芒果bHLH蛋白共注释到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功能的17个亚类。进化树分析发现芒果bHLH蛋白与拟南芥有较高的保守性,并基于进化树对部分bHLH蛋白的功能进行了预测。本研究结果将为下一步芒果bHLH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bHLH家族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荔枝泛素结合酶基因(LcUBC12)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晨 魏永赞 +3 位作者 王弋 郑雪文 李伟才 石胜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1-1097,共7页
【目的】分析荔枝泛素结合酶(E2)基因(LcUBC12)的生物学信息,并检测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及烯效唑处理下花穗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情况,为研究E2响应烯效唑的作用机制及泛素化修饰在调控荔枝花穗发育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从妃... 【目的】分析荔枝泛素结合酶(E2)基因(LcUBC12)的生物学信息,并检测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及烯效唑处理下花穗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情况,为研究E2响应烯效唑的作用机制及泛素化修饰在调控荔枝花穗发育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从妃子笑荔枝花穗转录组(RNA-seq)数据中筛选出的LcUBC12基因为参考序列,利用本地BLAST从荔枝基因组中查找出该基因cDNA全长(LitchiGLEAN10004716),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cUBC12基因在妃子笑荔枝不同组织及烯效唑处理下花穗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LcUBC12基因c DNA全长519 bp,编码172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19.68 kD,等电点6.52,不稳定指数35.70,亲水性的平均值-0.734,为亲水稳定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包含典型的UBC12保守结构域,属于Class I家族E2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LcUBC12蛋白与向日葵(XP022009656.1)、柑橘(XP006466720.1)、草莓(XP004300599.1)和萝卜(XP018466680.1)等UBC1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分别为70.11%、68.16%、67.76%和67.03%。LcUBC12蛋白与芸香科的柑橘UBC12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与同属菊科的向日葵和莴苣UBC12蛋白亲缘关系较近。LcUBC12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排序为雌花>雄花>种子>果皮>叶>茎>根>果肉。烯效唑处理0~21 d LcUBC12基因在花穗中的表达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烯效唑处理28 d其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但烯效唑处理35 d其表达量上调,且较对照高。【结论】LcUBC12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妃子笑荔枝雌花、雄花和种子中高效表达,推测其主要在花穗发育和生殖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但烯效唑处理后LcUBC12基因对花穗发育发挥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妃子笑 泛素结合酶 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生物信息学 花穗发育 组织表达
下载PDF
高、低糖杧果品种MiFRK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斌 王松标 +5 位作者 李新月 武红霞 马小卫 梁清志 许文天 李丽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5-956,共12页
【目的】了解MiFRK基因在高糖和低糖杧果品种中的差异。【方法】对在高糖和低糖杧果品种转录组数据中表达差异显著的MiFRK1和MiFRK2基因DNA序列和cDNA序列进行克隆,再进行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qRT-PCR检测2个MiFRK基因在品种间... 【目的】了解MiFRK基因在高糖和低糖杧果品种中的差异。【方法】对在高糖和低糖杧果品种转录组数据中表达差异显著的MiFRK1和MiFRK2基因DNA序列和cDNA序列进行克隆,再进行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qRT-PCR检测2个MiFRK基因在品种间及不同果实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结果】MiFRK1基因序列在2个品种间无差异,MiFRK2差异位点为69个,所编码的氨基酸相似率为97.87%;MiFRK1和MiFRK2均含有PfkB家族保守结构域,均为稳定的、不含跨膜结构的疏水性蛋白;MiFRK1在低糖品种不同果实发育期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高糖品种;MiFRK2在低糖品种幼果期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高糖品种,且在后熟过程中降低,而在高糖品种后熟过程中升高。【结论】MiFRK1和MiFRK2均在2个杧果品种果糖含量差异调控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果糖激酶 糖代谢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硒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6
作者 王成艳 赵秋芳 +3 位作者 冼皑敏 魏长宾 马智玲 汤昕明 《广州化工》 202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对土壤标准物质(GSS-38)中全硒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整个检测过程中产生不确定度的来源,发现检测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样品称量、标准溶液配制、校准工作曲线拟合、试液定容体积... 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对土壤标准物质(GSS-38)中全硒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整个检测过程中产生不确定度的来源,发现检测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样品称量、标准溶液配制、校准工作曲线拟合、试液定容体积及样品测量重复性等分量,并计算了各分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研究发现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定溶液定容、标准曲线稀释配制、测量重复性等。采用置信概率为95%,包含因子k=2,原子荧光法测定GSS-38土壤中硒含量的测定结果为(1.34±0.08)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法 不确定度 土壤
下载PDF
妃子笑荔枝LcSAI启动子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晨 李金枝 +2 位作者 郑雪文 王弋 李伟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25-30,共6页
【目的】酸性转化酶在荔枝糖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克隆和分析荔枝酸性转化酶基因(LcSAI)启动子,以期为LcSAI调控荔枝糖代谢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妃子笑荔枝果肉为材料,根据荔枝基因组序列信息,克隆LcSAI上游约1 500 bp的... 【目的】酸性转化酶在荔枝糖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克隆和分析荔枝酸性转化酶基因(LcSAI)启动子,以期为LcSAI调控荔枝糖代谢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妃子笑荔枝果肉为材料,根据荔枝基因组序列信息,克隆LcSAI上游约1 500 bp的启动子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启动子序列中的转录起始位点、顺式作用元件及CpG岛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克隆得到1 514 bp的LcSAI启动子序列,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除了存在大量的启动子核心元件如TATA-box和增强元件CAAT-box外,还存在光响应顺式元件、激素应答元件、厌氧诱导响应元件、MYB结合位点、MYC结合位点及一些未知功能的顺式作用元件。LcSAI启动子序列可能存在3处核心启动子区域,LcSAI启动子区没有预测到符合限定条件的CpG岛。【结论】LcSAI基因启动子与逆境胁迫有关,推测酸性转化酶在荔枝抵御逆境胁迫的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妃子笑荔枝 酸性转化酶基因 启动子 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菠萝机械化采摘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8
作者 陈志轩 王宏轩 +2 位作者 李海亮 于珍珍 汪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1,共8页
菠萝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其采摘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故采摘机械化已成为菠萝种植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为此,基于传统菠萝采摘方法和机械化采摘的优点和局限性,概述了国内外菠萝采摘机械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目前,菠萝采摘机械... 菠萝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其采摘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故采摘机械化已成为菠萝种植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为此,基于传统菠萝采摘方法和机械化采摘的优点和局限性,概述了国内外菠萝采摘机械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目前,菠萝采摘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果实检测识别、定位和末端执行器设计等,这些技术在采摘效率、采摘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效率低、识别率低、损伤率高和成本高等。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未来菠萝采摘机械的设计将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以适应不同菠萝种植地区和采摘需求。其中,菠萝采摘机械的感知能力、定位精度和动作控制将是关键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采摘机械化 识别 定位 末端执行器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增氧灌溉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19
作者 于珍珍 汪春 +3 位作者 王宏轩 李海亮 孙海天 张秀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2-300,共9页
传统灌溉方式尤其是过度灌溉,容易导致土壤中的水分积累,降低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根部遭受低氧胁迫会造成根系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增氧灌溉技术通过将氧气注入土壤,改善土壤氧气含量,进而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 传统灌溉方式尤其是过度灌溉,容易导致土壤中的水分积累,降低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根部遭受低氧胁迫会造成根系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增氧灌溉技术通过将氧气注入土壤,改善土壤氧气含量,进而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在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为此,总结了不同土壤增氧方式和设备的发展情况,系统论述了增氧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增氧灌溉技术在改善土壤环境与作物生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应着重于研究多元化增氧灌溉技术、提高增氧灌溉技术生产效率和建立田间智能化增氧调控系统,以推动绿色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氧灌溉 技术体系 多元化发展 智能调控 CiteSpac
下载PDF
砂仁叶位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品种光合能力分析
20
作者 谢瑞红 姚艳丽 +4 位作者 安东升 卢碧莹 李妍慧 李文秀 贺军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8,共9页
[目的]准确评价砂仁光合能力,对砂仁不同叶位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有利于研发砂仁优良品种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方法]以生长2年的‘湛砂11’、‘热科1’和‘热科2’砂仁植株为材料,使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砂仁不同品种不同叶位的叶绿素荧... [目的]准确评价砂仁光合能力,对砂仁不同叶位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有利于研发砂仁优良品种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方法]以生长2年的‘湛砂11’、‘热科1’和‘热科2’砂仁植株为材料,使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砂仁不同品种不同叶位的叶绿素荧光特征;利用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拟合了砂仁不同品种不同叶位光合电子流对光的响应曲线,以揭示其光合作用能力。[结果]砂仁同一植株上、中、下不同叶位间光合作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中上部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明显高于中下部。不同品种间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响应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热科2’功能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光饱和点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最高分别为71μmol/(m^(2)·s)、553μmol/(m^(2)·s)和39.89μmol/(m^(2)·s),分别比‘热科1’高12.70%、21.30%和49.71%,比‘湛砂11’高10.17%、28.88%和22.61%。同时,‘热科2’所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平均值也明显高于另外2个品种,分别比‘湛砂11’和‘热科1’的高2.46%和18.77%。不同砂仁品种鲜果产量以‘热科1’的最高,其次是‘湛砂11’,‘热科2’的产量最低。‘热科1’的挥发油含量和乙酸龙脑酯含量最高,品质最好。[结论]砂仁中上部叶片是植株的主要功能叶,可作为评价光合能力的代表叶片。砂仁不同品种间光合能力不同,‘热科2’光合能力最高、‘湛砂11’次之、‘热科1’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叶位 叶绿素荧光 光合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